目前,烟气净化技术主要采用湿法技术路线与干法技术路线两种。其中,湿法技术路线包括:脱硫方面使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脱硝方面采用SNCR与SCR两级脱硝脱硝;粉尘方面使用除尘器进行除尘。干法技术路线包括:脱硫方面使用DSC-M干法脱硫;脱硝方面使用SNCR脱硝与COA脱硝两级脱硝;粉尘方面同样使用除尘器进行除尘,但是烟气无需进行冷凝脱白处理。

1.烟气脱硝技术
(1)SNCR 脱硝技术
SNCR 脱硝是使用氨水、尿素等还原剂溶液通过喷枪输入到炉膛内,当炉膛内温度在 850~1100℃范围内,还原剂在高温环境下反应产生
NH3(氨气),在充足的氧量下 NH3与烟气中 NO(一氧化氢)、NO2(二氧化氢)分别进行反应生成 N2(氮气)和
H2O(水)。SNCR系统主要包括还原剂输送装置、稀释水输送装置、计量分配装置及还原剂喷射装置和压缩空气系统。SNCR
脱硝具有投资费用较低、设备占地小,还原剂耗材易于采购且价格较低等特点。
(2)SCR 脱硝技术
在 360℃左右的温度区间,向烟气中通入还原剂 NH3,烟气中的 NOX与还原剂反应转化为无害的 N2和 H2O。与SNCR 相同,SCR
脱硝的同样具有系统稳定高效的特点。
(3)COA 脱硝技术
COA 脱硝技术,是基于干法脱硫的原理上研究出的脱硝工艺。烟气中 NOX主要为与水难以相溶的 NO,所以吸收反应困难,但在烟气中喷入脱硝氧化剂,氧化剂与
NO 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 NO2,NO2与脱硫吸收剂反应后被迅速脱除。因为必须与脱硫过程同时进行,所以也称为协同脱硝工艺。
2.烟气脱硫技术
(1)湿法脱硫技术
对于湿法脱硫工艺方面,其主要控制原理为:锅炉出口烟气经 SNCR、SCR
脱硝处理后,首先进入前级除尘器进行预除尘,保证吸收塔入口烟气粉尘浓度满足脱硫系统要求。经前级除尘后烟气进入脱硫塔内进行脱硫反应。
湿法脱硫的原理是在脱硫吸收塔内利用石灰石细分与水混合形成的浆液作为脱硫吸收剂,当烟气与吸收剂接触混合后,吸收剂中的碳酸钙(CaCO3)与烟气中的
SO2结合生成亚硫酸钙(CaSO3),接着与空气继续进行混合反应成石膏(CaSO4·H2O),湿度较大烟气经除湿器除去带水雾气,最终经加热器加热升温后由烟囱排入大气中。
(2)半干法脱硫技术
对于干法脱硫工艺,此次主要针对 DSC-M 干法脱硫系统行研究比较。DSC-M干式脱硫工艺使用
Ca(OH)2作为吸收剂,在脱硫塔底部喷入,经烟气混合后经过加速,在脱硫塔上部锥形段建立流动性高且密度大的脱硫灰床层,通过高压水系统喷入水雾降温,将烟气温度降至露点以上
15℃~20℃。利用吸收塔内高密度床层,可完全脱除
SO2、SO3、HCl(氯化氢)、HF(氟化氢)等酸性气体,因为没有水汽,烟囱不用防腐,同时利用吸收剂巨大的表面积,能够在不添加任何吸附剂的前提下脱除烟气中几乎全部的重金属。针对垃圾焚烧和烧结烟气的处理,则可附加活性炭喷射装置进一步吸附脱除高浓度的二噁英。在添加强氧化性添加剂后,DSC-M
系统还能脱除烟气中部分的 NOX,可实现烟气多组分污染物一体化综合治理。
脱除 SO2主要化学反应原理是在脱硫塔内安装一套高压喷水设备,喷水喷枪产生雾化状水其作用是增湿颗粒表面以及将烟气温度降至露点以上
15~20℃的范围内。由于颗粒表面被增湿,Ca(OH)2表面的粘性会紧紧吸烟气中的SO2,使得脱硫反应变为离子型反应。混合后循环脱硫灰在锥形段床层内充分反应,生成物
CaSO3和 CaSO4 随脱硫排出。
以上梳理了当前常见的烟气净化技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是什么?危害有哪些?
U.S.PIRG:2021年碳定价策略报告-为全球变暖污染定价 (英文版)(39页).pdf
unepfi:潜水-金融、海洋污染和海岸恢复力(英文版)(10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