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5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功能场景参考架构2.0(3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5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功能场景参考架构2.0(310页).pdf(3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参考架构 1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参考架构 2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并受法律保护。本白皮书版权属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调查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本调查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来源:“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参考架构”。应注明来源:“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参考架构”。违反上述声明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违反上述声明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参考架构 3 顾问指导组顾问指导组 李克强 中国工程院
2、院士、清华大学教授 张进华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执行主任 郭 磊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 公维洁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 陈山枝 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移动通信及车联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侯德藻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 辛克铎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 姚丹亚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程研究所教授 孙棣华 重庆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参考架构 4 参研单位参研单位 清华大学、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云控
3、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路院、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联通智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翼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百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汽创智、智行者、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重庆)有限公司、西部车网(重庆)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上海)有限公司、先导(苏州)数字交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江苏未来都市出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达索析统(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东风汽
4、车集团有限公司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参考架构 5 编写组成员编写组成员 卜德旭 曹 恺 常雪阳 陈 磊 陈天桢 陈一鹤 褚文博 崔 艳 董亚春 杜孝平 高博麟 葛雨明 姜 川 孔伟伟 雷凯茹 李海峰 李红云 李家文 李鹏飞 李 深 李晓龙 梁 浩 梁伟铭 林 钢 刘 斌 刘鹤男 刘彦斌 罗乾宇 罗 逍 罗禹贡 聂育仁 邱国华 申存淼 司胜营 隋 靖 孙 超 谭 矛 王佳利 王 琳 汪 林 王鲁晗 王 勇 乌尼日其其格 吴杭哲 吴文新 宣智渊 肖雅月 熊 超 熊 靖 许 庆 杨海洪 杨 轩 严茂胜 余冰雁 袁 朋 曾 锋 张 放 张 衡 张 磊 张青山 张云龙 钟 薇 朱 军 朱孔林 (
5、按照拼音顺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参考架构 6 前言前言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政府、产业界的发展共识,各国通过升级政策法规、推动测试示范、加速创新应用等方式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2024 年 1 月,我国启动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推动车路云一体化从技术验证迈向规模化应用。2024 年 6 月,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清华大学、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共同发布了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功能场景参考架构 1.01。随着产业的快速发展,行业需要更加丰富的功能场景参考架构作为参考。因此,在 1.0 版本的基础上,本白皮书将继续围绕云控基础
6、平台这一核心关键新型基础设施,运用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方法和 RFLP(Requirements-Function-Logical-Physical)设计流程,以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参考架构 2.02、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白皮书3为指导,并参考后续发布的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建设与应用指南4、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及应用试点推荐标准清单5、“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建设与应用实施方案图6等文件,丰富云控基础平台功能场景参考架构,修订通信协议,为云控基础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在后续章节中,将详细介绍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阐述所构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