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36ms

军工行业报告-PDF版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 军工行业
  • 2023无人机应用场景、产业链及市场空间分析报告.pdf

    2023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正文目录正文目录1无人机,战争角色转变,现代战争的利器无人机,战争角色转变,现代战争的利器,51,1无人机的概念,军民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51,2无人机的演变,从靶机成为.

    浏览量5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9-19 3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激光武器行业深度报告:新域新质作战力量美军初期部署应用-230904(41页).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行行业业研研究究行行业业深深度度研研究究报报告告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industryId国防军工国防军工推荐推荐,维持维.

    浏览量15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9-06 4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深度报告:船舶大周期启动结构升级利好国内头部船企-230830(43页).pdf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国防军工行业行业研究,深度报告新造船指数连续新造船指数连续2.

    浏览量21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31 4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高精度MEMS陀螺仪深度之一:原理、工艺与产业链-230818(21页).pdf

    证券研究报告,国防军工,深度报告2023年8月18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行业投资评级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维持行业基本情况行业基本情况收盘点位1469,2.

    浏览量17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22 2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战斗机军贸专题报告:高强度竞争中异军突起中国战斗机迎来新机遇-230817(41页).pdf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1你国防军工国防军工战斗机军贸专题报告领先大市战斗机军贸专题报告领先大市,A,维持维持,高强度竞争中异军突起,中国战斗.

    浏览量24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18 4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深度分析:旋踵突变配置正当时-230815(31页).pdf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120232023年年0808月月1515日日国防军工国防军工行业深度分析行业深度分析旋踵突变,配置正当时旋踵突变,配置正当时证券研究报告证.

    浏览量3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16 3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军贸市场深度研究(之一)国际篇-230807(41页).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重要声明行行业业研研究究行行业业深深度度研研究究报报告告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industryId国防军工国防军工推荐推荐,维持维.

    浏览量30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09 4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军工行业研究框架-230802(28页).pdf

    军工行业军工行业研究框架研究框架张恒张恒晅晅,分析师,分析师,SAC号码,号码,S0850517110002,刘砚菲刘砚菲,联系人联系人,胡舜杰胡舜杰,联系人联系人,李雨泉李雨泉,联系人联系人,202.

    浏览量37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03 2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深度:船舶制造向高质量发展全球竞争力持续提升-230728(15页).pdf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

    浏览量26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01 1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金属增材制造:方兴未艾星辰大海(下)-230720(67页).pdf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行业深度深度 金属增材制造:方兴未艾,金属增材制造:方兴未艾,星辰大海(下)星辰大海(下)核心观点:核心观点:增材制造行业龙头市场份额较大,新兴企业发展迅速。2009 年以来随着以 SLM 为代表的一批技术专利陆续到期,一批新兴企业快速涌现,龙头市场份额明显受到新兴企业挤压。而并购重组是增材制造龙头扩张及新玩家入局的重要途经。美国各大军工企业正在逐步加大对于增材制造的运用,并在政策的驱动下加大对于增材制造工艺的使用以及投入,其中绝大多数都已经设立专门的增材制造中心来加强对增材制造技术的使用并评估其在各自领域中的运用前景。我国增材制造设备厂商已经初具规模,且国内龙头部分产品性能已能比肩海外龙头,但是市场规模与传统国际龙头企业相比仍有差距。国内金属增材制造企业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绑定,业绩增长有支撑。摘要摘要 全球: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行业,工业级竞争格局良好 增材制造行业龙头市场份额较大,新兴企业发展迅速增材制造行业龙头市场份额较大,新兴企业发展迅速,3D 打印打印设备制造商的数量增长迅速设备制造商的数量增长迅速。行业发展早期,以 EOS、SLM Solution、3DSystems 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拥有技术和专利优势,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客户群稳定。2009 年以来随着以 SLM 为代表的一批技术专利陆续到期,一批新兴企业快速涌现,挤占龙头份额。以工业级增材制造出货量计算,CR3/CR5/CR10 从17A 的 45.0%/51.6%/64.6%下降至 21A 的 30.3%/41.5%/53.8%,龙头市场份额明显受到新兴企业挤压。并购重组是增材制造龙头扩张及新玩家入局的重要途经。并购重组是增材制造龙头扩张及新玩家入局的重要途经。安永认为增材制造行业并购行为主要有三大驱动因素:1)行业外制造企业通过收购 3D 打印公司获取新技术和知识;2)增材制造企业通过收购和合作扩大产品范围,从而提升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3)增材制造设备制造商通过收购规模较小的企业吸收新技术。反映在调查数据上,增材制造行业并购交易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份额(Market share,并购竞争对手,占比 42%)、进入市场(Market Entry,占比 28%)、产品扩张(Product Expansion,占比 20%)、地理扩张(Geogr.Expansion,7%)。美国各大军工美国各大军工集团不断集团不断加大对于增材制造的运用,加大对于增材制造的运用,并在政策的并在政策的驱动下加大对于增材制造工艺的使用以及投入,驱动下加大对于增材制造工艺的使用以及投入,且且航天航空是航天航空是金属增材制金属增材制造应用的重要领域,当前应用程度与未来潜在空间造应用的重要领域,当前应用程度与未来潜在空间都较大。都较大。各大军工集团很早便开始布局金属增材制造,主要采取合作与建立厂房的方式将增材制造技术融入到日常的设计与生产当中,其中绝大多数都已经设立专门的增材制造中心来加强对增材制造技术的使用并评估其在各自领域中的运用前景。国防军工国防军工 维持维持 强大于市强大于市 黎韬扬黎韬扬 010-85130418 SAC 编号:S1440516090001 发布日期:2023 年 07 月 20 日 市场表现市场表现 相关研究报告相关研究报告 -18%-8%22 22/4/122022/5/122022/6/122022/7/122022/8/122022/9/122022/10/122022/11/122022/12/122023/1/122023/2/122023/3/12国防军工上证指数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中国:依托航空航天快速增长,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增材增材制造金属粉体材料供应商以欧美厂商为主,如德国制造金属粉体材料供应商以欧美厂商为主,如德国 EOS、德国、德国 TLSTechNIk、AP&C、Arcam、瑞典、瑞典solvay、瑞典、瑞典 Hoganas、Concept Laser、ExOne 等,总产能超过等,总产能超过 10,000 吨吨/年。国内金属增材制造粉材市场激年。国内金属增材制造粉材市场激烈竞争与高端粉材供给不足矛盾并存。烈竞争与高端粉材供给不足矛盾并存。国内 3D 打印金属粉材厂商众多,但多数企业技术含量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打“价格战”;与此同时铂力特定增说明书指出“市场金属粉末材料种类偏少、品质偏低、专用化程度不高、供给不足”,金属粉材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主要厂商包括中航迈特、飞而康、西安赛隆、成都优材、亚通焊材、宇光飞利、南通智源等,总产能约 1,600 吨/年。其中,中航迈特公司销售高温合金和钛合金粉末超 100 吨,江苏威拉里公司销售模具钢粉末超 100 吨。国内龙头部分产品性能已能比肩海外龙头。国内龙头部分产品性能已能比肩海外龙头。以铂力特 S510/S600、华曙高科 FS811M 和易加三维 EP-M650为例,上述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 EOS、SLM Solutions 同类产品水平,部分指标如成形尺寸、预热温度、氧含量控制以及铺粉效率等方面甚至有所超越,国内外水平基本相当。国内金属增材制造企业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绑定,业绩增长有支撑。国内金属增材制造企业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绑定,业绩增长有支撑。以铂力特和华曙高科为例,铂力特/华曙高科 19A/20A/21A来自航空航天领域营收占比分别为 62.79%/52.60%/57.27%和 23.56%/55.15%/59.43%,下游客户涵盖中航工业、中航科工、航发动力等国家队。此外,国内金属增材制造企业常与各大研究院所合作攻关相关技术,形成黏性极强的产学研复合体。航空航天客户需求稳定增长,销售费用率低,业绩增长有支撑。当前国内金属增材制造企业正依托航空航天产业逐步向其他行业扩张。设备厂商主导产业链,建议关注上下游整合、不断扩展市场、紧跟行业趋势的企业 目前,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产品设备关键技术指标与国外相当,未来几年增材制造市场仍将处于目前,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产品设备关键技术指标与国外相当,未来几年增材制造市场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根据Wohlers Report 2022,2021 年中国增材制造设备装机数量占全球 10.6%,位列第二。2021 年在全球范围内跟踪调查的 266 家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厂商中,中国有 37 家,同比增长 11 家,在全球范围内位列第三。2021 年中国生产的设备数量约为 288 万台,同比增长 13.3%。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技术壁垒集中在中游设备厂商,增材制造设备是牵动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的关键之一。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技术壁垒集中在中游设备厂商,增材制造设备是牵动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增材制造的核心专利大多被设备厂商掌握,因此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设备生产厂商大多亦提供打印服务业务,近年来,增材制造行业整合加剧,通过并购增材制造软件公司、材料公司、服务提供商等,设备生产企业转变为综合方案提供商,加强了对产业链的整体掌控能力。我国的增材制造设备厂商主要有华曙高科、易加三维、汉邦科技、鑫精合等公司。上下游整合:上下游整合:设备厂商是全产业链主导者,上下游拓展整合是趋势所向。设备厂商是全产业链主导者,上下游拓展整合是趋势所向。借鉴海外龙头发展历程,以 3D Systems 和Stratasys 为代表的增材设备龙头多向上游布局打印材料、光学零件、软件等领域,以提高自身产业链地位。国内龙头华曙高科等企业近年来亦逐渐布局上游,实现产业链关键节点的自主可控。增材制造下游主要系工业级应用需求,已处产业化阶段,航空航天、医疗、汽车应用最广泛。扩展市场:扩展市场:(1)金属增材设备下游最大应用场景系航空航天,当前军用航空航天持续高景气,深度绑定军工产业的金属增材设备下游最大应用场景系航空航天,当前军用航空航天持续高景气,深度绑定军工产业的 SU9YlVkZiYfUDW9YlYaQdNbRpNnNmOsReRrRoRkPnPoOaQqRpPNZmOyQvPsPzQ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龙头或受益。龙头或受益。军工产业系增材设备下游最大客户,与军工集团、院所、高校关系密切的增材设备企业或有较大竞争优势。本轮军事现代化进程将利好战机、航发、航天产业链,深度绑定军工产业的增材龙头或因此受益。(2)企业应当扩展海外业务,企业应当扩展海外业务,将国际化发展作为重要经营战略,坚持国际化及全球业务布局。将国际化发展作为重要经营战略,坚持国际化及全球业务布局。积极通过“走出去”与全球创新及产业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引进海外科研和产业界高端人才,与海外知名机构开展技术及产业化合作。与全球创新及产业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以全球视野、居国际前沿、立足“自主”加速推进自身创新与产业化能力跃升。华曙高科于 2017 年与 2018 年成立美国华曙和欧洲华曙全资子公司,且连续多年参加美国 AMUG、Rapid 和德国 Formnext 等国际 3D 打印行业展会,以提高公司在国际上知名度以扩展海外业务。紧跟行业趋势:紧跟行业趋势:(1)紧跟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瞄准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需求紧跟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瞄准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需求。针对不同应用领域落地的金属增材制造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更大尺寸、更专用化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华曙高科能提供最大打印尺寸均达到“米”级,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推动增材制造效率的提升,多激光、高功率激光技术的推进,实现无模具近终成形,极大的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华曙高科、易加三维与汉邦科技等均能实现多激光技术,提高增材制造效率。(2)关注布局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的公司关注布局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的公司,通过对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应用验证迭代及核心供应商的培育,核心元器件实现全部国产化,降低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生产成本,助力金属增材制造行业发展。我国中低功率光纤激光基本实现国产化,已经有个别厂商在使用国产激光器与振镜。(3)此外,要紧盯行业领域先进技术,综合应用探究整合,对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边界不断探索,保持此外,要紧盯行业领域先进技术,综合应用探究整合,对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边界不断探索,保持研发能力,确保远期设备发展的竞争力。研发能力,确保远期设备发展的竞争力。例如增减材一体化的以及去支撑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以及其他高端增材制造技术,加大研究费用与研究人员的投入。汉邦科技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到 LACM 激光增减材复合加工工艺,实现了增减材一体化。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风险提示 军工订单不及预期。军工订单不及预期。国内金属增材打印行业下游客户集中于军工行业,收入最终主要来源于国家的国防装备支出。军工行业属于特殊的经济领域,主要受国际环境、国家安全形势、地缘政治、国防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若未来国际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导致国家削减国防开支若军工订单不及预期则可能影响到行业企业的营收。产业政策风险。产业政策风险。增材制造行业系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国家产业政策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如果未来政府对行业支持政策发生变化导致财政税收优惠、政府补助及科技扶持等政策缩减甚至取消,将会对行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技术迭代风险。技术迭代风险。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的扩大,技术的升级迭代加快,不同技术之间的竞争加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仍是行业竞争的关键。若企业无法保持技术先进性则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供应链风险。供应链风险。国内增材制造领域振镜、激光器等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严重,若因地缘政治导致进口受限,且短期内无法国产化替代,则可能影响到企业产品的交付。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目录 一、全球: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行业,工业级竞争格局良好.1 1.1 EOS全球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提供商.3 1.2 SLM Solutions技术为王,世界一流金属增材设备商.5 1.3 3D Systems世界上首家 3D打印公司,增材制造行业龙头.8 1.4复盘国际增材巨头成长之路:并购重组巩固产业链地位.9 1.5欧美军工集团与航天局:加速布局金属增材,逐步提高增材制造渗透率.11 1.5.1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增材制造首批主要倡导者.12 1.5.2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勇当军工行业增材制造拓荒者.14 1.5.3雷神科技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打造全球增材制造中心网络.17 1.5.4通用电力(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制造巨头收并购布局增材制造.19 1.5.4美国其他军工集团增材制造使用情况.22 1.5.5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大规模和多合金火箭发动机部件.22 1.5.6欧洲航天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引入新的增材制造 一站式服务.26 1.5.7商业航天增材制造使用情况.28 二、中国:依托航空航天快速成长,技术跻身世界前列.29 2.1有研粉材有色央企龙头,入局增材制造.33 2.2 中航迈特增材制造设备、材料及工艺一站式服务商.34 2.3 江苏威拉里做金属粉末行业的“隐形冠军”.37 2.4大族激光工业激光装备龙头布局增材制造.38 2.5 华曙高科3D打印技术先驱许小曙博士创办,技术实力国际领先.39 2.6 易加三维专注 PBF技术的新兴独角兽.45 2.7 鑫精合Pre-IPO 轮增材制造独角兽.46 2.8 中科煜宸专注大型和中小型激光增材制造设备.49 2.9 汉邦科技LACM增减材复合加工技术,解决内表面过程精加工的世界级难题.50 2.10飞而康国际 3D 打印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52 2.11 铖联科技:齿科 3D 打印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平台.52 三、设备厂商主导产业链,建议关注上下游整合、不断扩展市场、紧跟行业趋势的企业.55 四、风险提示.56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图目录 图 1:2017 年增材制造企业出货量份额.1 图 2:2021 年增材制造企业出货量份额.1 图 3:2012 年-2021 年全球工业级设备制造商数量.1 图 4:2017 年全球金属增材制造市场结构.2 图 5:2020 年全球 3D 打印产业规模区域结构分布.3 图 6:EOS 发展历史梳理.4 图 7:服务供应商选择的盈利性最强的增材制造设备.5 图 8:SLM Solutions 发展历史梳理.6 图 9:截至 2022年 9月已装机型号分布.7 图 10:SLM Solutions 下游客户实力强劲.7 图 11:NXG XII 600 大尺寸打印机.7 图 12:NXG XII 600 实现打印速率和打印尺寸大幅提升.7 图 13:SLM Solutions 营收、毛利情况.8 图 14:SLM Solutions 各业务营收情况.8 图 15:SLM Solutions 营收构成(分地区).8 图 16:3D Systems 发展历史梳理.9 图 17:3D Systems 主营业务收入.9 图 18:3D Systems 净利润.9 图 19:增材制造行业并购交易动机.10 图 20:Stratasys 与 Desktop Metal 后的专利数.11 图 21:Stratasys 与 Desktop Metal 四年累计研发支出.11 图 22:GE 收购 DMLS 龙头 Concept Laser.11 图 23:GE收购 EBM龙头 Arcam.11 图 24:JUNO号.12 图 25:第一个在军用卫星上的 3D打印部件.12 图 26:使用 Sciaky的 EBAM技术制钛圆顶.13 图 27:使用 Sciaky的 EBAM 技术打印关键部件.13 图 28:由 PrintRite3D 平台检测的 3D打印金属部件.14 图 29: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 A2100 卫星.14 图 30:波音增材制造时间线.14 图 31:F/A-18E Super Hornet aircraft.15 图 32:Norsk Titanium为波音 3D打印的一个零件.15 图 33:波音增材制造(BAM)制造中心.15 图 34:BAM 中的金属 3D 打印室.15 图 35:飞行中的 Boeing 777X.16 图 36:波音 777X飞机和 GE9x发动机.16 图 37:数字化的小卫星工厂.16 图 38:含有 3D打印零件的 SES-15 卫星.16 图 39:位于东哈特福德的“增材制造卓越中心”.17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图 40:AMCoE中的 3D 打印机.17 图 41: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使用增材制造进行零件制造.18 图 42: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中的 RenAM 500Q.18 图 43:PurePower PW1500G 引擎.18 图 44:柯林斯航空使用 3D打印的燃油喷嘴.18 图 45:定制的 IPG Photonics 粉末床机器.19 图 46:EOSINT M270.19 图 47:GE增材制造的 LEAP 燃料喷嘴.21 图 48:为 GE F110 3D 打印的油槽盖.21 图 49:GE9X发动机.21 图 50:GE的 T901 涡轮轴发动机.21 图 51:增材制造中心(AMC)使用的设备.23 图 52:NASA 对 3D 打印的铜质燃烧室衬垫与电子束自由成型制造的镍合金护套进行了热发射测试24 图 53:建造完成的全尺寸的 RS-25 喷管衬垫.25 图 54:(a)NASA JPL 采用金属超声增材技术打印的新型一体化换热器;(b)局部嵌入铜的换热器.25 图 55:嵌入光纤应变传感器的试验件.26 图 56:NCAM 车间中的 EOS M400-4.26 图 57:NCAM 车间中的 FANUC ARC Welding Cell.26 图 58:先进喷嘴项目的 3D打印喷射器系统.27 图 59:在英国航空工程有限公司测试 SABRE 高级喷嘴.27 图 60:阿丽亚娜集团成功测试完全由 3D打印生产的燃烧室.27 图 61:2021年中国金属增材制造主要企业营收规模.31 图 62:国内龙头来自航空航天的营收占比.32 图 63:国内企业毛利率存在优势.33 图 64:有研增材技术有限公司股权结构.33 图 65:雾化制粉工艺流程图.33 图 66:有研粉材所生产的 3D 打印粉体材料.34 图 67:有研粉材增材粉末业务营收.34 图 68:有研粉材 3D打印粉体材料销售单价及毛利率.34 图 69:中航迈特发展历程.35 图 70:中航迈特增材制造金属粉末牌号.35 图 71:MT-280打印的燃油喷嘴.36 图 72:MT-330打印的火箭发动机电动泵组件.36 图 73:江苏威拉里合作伙伴.37 图 74:18Ni300 模具钢粉末.38 图 75:TC4钛合金.38 图 76:可变光斑光纤激光器 ABS 系列.39 图 77:光栅振镜方头.39 图 78:美国焊接委员会为许小曙博士成果所出的专辑.39 图 79:许小曙博士荣获“世界 100 位应用科学领域突出贡献奖”.39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图 80:华曙高科发展历程.40 图 81:华曙高科股权结构(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40 图 82:华曙高科营业收入情况.42 图 83:华曙高科金属设备单价及毛利率.42 图 84:华曙高科归母净利润.42 图 85:华曙高科扣非归母净利润.42 图 86:华曙高科期间费用率(19A-22A).43 图 87:3D 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收入按应用领域分布情况.43 图 88:华曙高科激光器、振镜进口依赖率(19A-22H1).44 图 89:长征五号级间解锁装置保护板由华曙高科制造.44 图 90:易加三维 EP-M250打印的金属模具.46 图 91:易加三维 EP-M650打印的航空航天零件.46 图 92:鑫精合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打印的大底框架.49 图 93:汉邦科技发展历程.50 图 94:天龙二号火箭.52 图 95:飞而康车间中的 FS421.52 图 96:铖联科技发展历程.53 图 97:铖联科技 3D打印产品.54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表目录 表 1:EOS 主要金属增材制造设备.4 表 2:SLM Solutions 主要金属增材制造设备.6 表 3:部分海外金属增材龙头收购案例.10 表 4:Arcam EBM 3D打印系统产品一览.20 表 5:Concept Laser DMLM 3D 打印系统产品一览.20 表 6:其他军工集团金属增材制造的使用案例及现状.22 表 7:用于增材制造的火箭燃烧室案例研究.23 表 8:商业航天金属增材制造的使用案例及现状.28 表 9:2021 年国内外增材制造金属粉体主要厂商的产品类别、技术及产能.29 表 10:有研粉材与德国 TLSTechNIk 公司 15m-53m规格 AlSi10Mg粉体材料性能对比.30 表 11:国内外钛合金性能比较.30 表 12:国内外大中型定位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对比.31 表 13:中航迈特激光选区熔化(SLM)设备部分产品一览.36 表 14:大族激光铺粉式金属激光 3D打印系统产品一览.38 表 15:华曙高科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横向对比,技术水平国际领先.40 表 16:华曙高科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应用案例.41 表 17:易加三维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45 表 18:鑫精合主要打印设备产品梳理.46 表 19:中科煜宸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49 表 20:汉邦科技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51 表 21:铖联科技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53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 一、一、全球: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行业,工业级竞争格局良好全球: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行业,工业级竞争格局良好 增材制造行业龙头市场份额较大,新兴企业发展迅速。增材制造行业龙头市场份额较大,新兴企业发展迅速。行业发展早期,以 EOS、SLM Solution、3D Systems、Stratasys 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拥有技术和专利优势,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客户群稳定。2009 年以来随着以 SLM 为代表的一批技术专利陆续到期,一批新兴企业快速涌现,挤占龙头份额。根据 Wohlers Associates,以价格计算,龙头 Stratasys 和 3D Systems 18A/19A/20A 的合计市场份额分别为 13.8%/10.7%/8.5%;以 工 业 级 增 材 制 造 出 货 量 计 算,CR3/CR5/CR10 从17A 的45.0%/51.6%/64.6%下 降 至21A 的30.3%/41.5%/53.8%,龙头市场份额明显受到新兴企业挤压。图图 1:2017 年增材制造企业出货量份额年增材制造企业出货量份额 图图 2:2021 年增材制造企业出货量份额年增材制造企业出货量份额 资料来源:Wohlers Associates,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Wohlers Associates,中信建投 近年来,近年来,3D 打印设备制造商的数量增长迅速。打印设备制造商的数量增长迅速。根据Wohlers Report 2022披露的数据,2021 年,全球有 266 家制造商生产和销售工业 3D 打印系统(价格高于 5000 美元),与 2020 年相比,增加了 38家,自 2012年以来,工业系统制造商的数量增长了近 8 倍;且 2021 年有 39 家公司的工业 3D 打印系统销量超过了 100 套。这 266 家系统制造商来自于世界各地,其中中国制造商数量从 20 年 26 家增长到了 21 年的 37 家。美国系统制造商同期从 47 家增长到 59 家。图图 3:2012 年年-2021 年全球工业级设备制造商数量年全球工业级设备制造商数量 资料来源:Wohlers Associates,中信建投 Stratasys,27.2= Systems,9.8%Envisiontec,8.0%联泰科技,3.3%DWS,3.3%EOS,3.1%其他,45.3%Stratasys,12.0%Formlabs,10.3= systems,8.0%Markforged,6.3%ETEC,4.9%others,58.50010015020025030012A13A14A15A16A17A18A19A20A21A全球工业级设备制造商全球每年至少卖100台系统的工业级设备制造商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 金属增材制造市场头部效应明显。金属增材制造市场头部效应明显。根据 SmarTech Publishing,2017 年 EOS、Concept Laser、SLM Solutions分别占据全球金属增材制造市场份额的 28.0%、18.1%、12.6%,CR3 达 58.7%,市场集中度较高。2016 年 GE收购 Concept Laser 和 Arcam,成为金属增材制造行业头号玩家之一;2022 年 Nikon 收购 SLM Solutions 入局金属增材制造。图图 4:2017 年全球金属增材制造市场结构年全球金属增材制造市场结构 资料来源:SmarTech Publishing,中信建投 国内企业国内企业与国外主要竞争对手与国外主要竞争对手 EOS、惠普(、惠普(HP)、)、SLM solutions 等跨国公司相比,业务体量、行业运等跨国公司相比,业务体量、行业运营经验、品牌影响力、资源网络、业务覆盖面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营经验、品牌影响力、资源网络、业务覆盖面等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根据 Wohlers Associates 统计数据显示,2021 年全球增材制造产值(包括产品和服务)152.44 亿美元,其中设备销售收入 31.74 亿美元,SLM Solutions 设备销售市场占有率为 2.15%,3D Systems 设备销售市场占有率为 6.89%,华曙高科设备销售市场占有率为 1.42%,铂力特设备销售市场占有率为 1.06%。全球全球 3D 打印市场美国占据打印市场美国占据约约 1/3,中国,中国 3D 打印市场规模仍然离美国有很大差距。打印市场规模仍然离美国有很大差距。2020 年美国 3D 打印产业规模占全球比重 34.4%,中国为 10.8%。作为 3D 打印起步较晚的中国,近几年,抓紧自主创新和研发,虽然和国外的技术还有一定差距,但也一步步朝着精细化和专业发展。当然,国内巨大的市场潜能,也吸引了不少国外 3D 打印行业巨头的目光和投资,进一步推动了中国 3D 打印产业的发展。EOS(未上市)28.0%Concept Laser(GE旗下)18.1%SLM Solutions12.6= Systems9.0%Renishaw6.0%Arcam(GE旗下)4.6%Trumpf/sisma3.5%其他18.2%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3 图图 5:2020 年全球年全球 3D打印产业规模区域结构分布打印产业规模区域结构分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Wohlers Associates,中信建投 1.1.1 1 EOS全球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提供商全球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提供商 德国 EOS 成立于 1989 年,是金属和高分子材料工业 3D 打印的领导者。EOS 公司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提供商,产品类型覆盖增材制造设备、打印服务、材料、工艺和咨询服务等。公司实力强劲,2017 年全球市占率达 28%,EOS 公司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提供商。EOS 所设计的所设计的 3D 打印机最初运用于汽车领域,德国慕尼黑的宝马汽车公司是第一个用户。打印机最初运用于汽车领域,德国慕尼黑的宝马汽车公司是第一个用户。物理学博士Hans J.Langer 于 1989 年成立了 EOS GmbH Electro Optical Systems 公司。在 1990年,公司开始研发第一款产品,宝马汽车制造商无法在美国市场上找到一种满足其规格的基于树脂的 3D 打印机,因此在 EOS 还只是设计阶段的时候,就为专门满足宝马要求的激光 3D 打印机项目提供了风险投资。1991 年,EOS 交付了 STEREOS 400,其能满足慕尼黑汽车制造商的要求与期望。因此,一时之间,EOS 成为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欧洲高端快速原型系统供应商。1992 年,年,3D 打印在汽车领域的成功打印在汽车领域的成功吸引了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关注,吸引了其他汽车制造商的关注,EOS 继续奉行其发展战略继续奉行其发展战略,推出了市场上的第二台 3D 打印机 STEREOS600,并提供给奔驰公司使用。1993 年,第一次商业销售 2 台 STEREOS 600 给日本日立公司,前两台 EOSCAN 100 分别安装在 BMW 和 IPT Aachen。1995 年,EOSINT S 350 是第一款采用激光烧结技术制作金属砂模的系统,为宝马公司制作金属铸造件。1996 年,EOSINT S 700 砂质激光烧结系统在宝马公司安装。EOS 持续开拓海外业务,实现业务的持续扩产与上下游整合。持续开拓海外业务,实现业务的持续扩产与上下游整合。1991 年,EOS 在法国开设了第一家分支机构 EOS Electro Optical Systems S.A.。1997 年,意大利公司 EOS s.r.l.Electro Optical Systems 在米兰成立。2000年,在芬兰成立 EOS Oy,用于研究金属材料。2001 年,在英国成立 EOS Electro Optical System Ltd.,在美国成立 EOS of North America,Inc.。在 2005 年,在印度成立 EOS India Branch Office。在 2006 年,在新加坡成立EOS Singapore Pte.Ltd。在 2007 年,在韩国成立 EOS GmbH Korea Branch Office。在 2008 年,EOS 成立开姆尼茨的子公司,专门从事微型激光烧结。在 2010 年,在瑞典成立 Electro optical Systems Nordic AB,面向北欧与波罗的海国家。在 2012年,在中国香港成立 EOS GmbH Electro Optical Systems Ltd.。在 2013 年,在上海成34.40.80%9.30%8.20%4.003.30%美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其他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4 立 office and technology center。在 2016 年,随着在德克萨斯州开设新办事处,公司在美国的业务得到了扩展。在 2018 年,公司在日本成立 EOS Electro Optical Systems Japan K.K.。图图 6:EOS 发展历史梳理发展历史梳理 资料来源:EOS官网,中信建投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EOS M 290、EOS M 300 系列、EOS M 400、EOS M 400-4 等多种型号,尺寸覆盖250*250*325mm3到 400*400*400mm3,全球装机 4180 多个,面向全球进行服务,且在 15 个国家设有销售和服务办事处。表表 1:EOS 主要金属增材制造设备主要金属增材制造设备 设备名称 EOS M 290 系列 EOS M 300 系列 EOS M 400 系列 EOS M 400-4 系列 设备图片 成型空间 250*250*325mm 300*300*400 mm 400*400*400 mm 400*400*400mm 激光器类型 Yb 光纤激光器;400W Yb 光纤激光器,4*400W Yb 光纤激光器,1000W Yb 光纤激光器,4*400W 精密光学部件 F-镜头;高速扫描仪 4 个 F-镜头;4 个高速扫描仪 F-镜头 4 个 F-镜头;4 个高速扫描仪 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高达 7.0 m/s 7.0m/s 7.0m/s 7.0m/s 基价 48 万 100 万 125 万 142 万 资料来源:EOS官网,Wohlers Report 2022,中信建投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5 根据 Wohlers Report 2022,当增材制造服务供应商被问到 2021 年盈利性最强的增材制造设备时,16.8%的供应商首选了来自 EOS 的聚合物粉末床熔融,而同时 EOS 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也成为了 9.5%的服务供应商的首选,表明 EOS 在整个增材制造行业中的龙头地位。图图 7:服务供应商选择的盈利性最强的增材制造设备:服务供应商选择的盈利性最强的增材制造设备 资料来源:Wohlers Report 2022,中信建投 1.1.2 2 SLM Solutions技术为王,世界一流金属增材设备商技术为王,世界一流金属增材设备商 SLM Solutions(AM3D.DF)是世界领先的金属激光增材制造设备生产商。)是世界领先的金属激光增材制造设备生产商。公司成立于 1996 年,2003 年公司发布首款商用 SLM 打印机 SLM 250,2014 年公司在德意志交易所上市;2016 年曾与 GE Additive 洽谈收购事宜,但最终收购失败;2022 年 11 月尼康(Nikon)宣布完成 SLM Solutions 92.38%的股份的收购。公司实力强劲,2017 年全球市占率达 12.6%。SLM Solutions Group AG 是一家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吕贝克是一家上市公司,总部位于德国吕贝克,该公司是,该公司是选择性激光熔化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的发明工艺的发明者者,于,于 1996 年年获得获得 SLM 技术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布局较早奠定发展基础,先发优势抢占专利布局较早奠定发展基础,先发优势抢占增材制造增材制造市场。市场。公司专注于开发和分销最具创新性、以生产为导向的金属增材制造系统。SLM Solutions 是第一家将多激光引入 SLM 系统中并将其产业化的公司,是多激光器技术领域先驱,且 100%投入到金属增材制造设备以及材料的研究。SLM解决方案所采用的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特别是激光束-粉床融合技术(LB-PBF)仍然是增材制造领域的主导技术,其中金属 PBF 是最大的单一创收技术,占系统供应商创收的 40%左右。咨询公司 AMPOWER 将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评为金属基增材制造领域最知名的领先技术。在总共 18 种技术中,选择性激光熔化被评估为具有最高的技术成熟度,因此是唯一可以广泛用于工业的技术。此外,根据安装基地的规模,粉末床熔化技术(PBF)的总市场份额为 84%。且 SLM Solutions 的动态产品组合与多激光器系统为客户提供了广泛的利益,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很好地从这种增长中受益。25.30.80.70.60%9.50%9.50%5.20%3.20%3.20%0.00%5.00.00.00 .00%.000.00%OtherEOS P HP MJF3DSSLAEOS M StratasysFDM3DS SLS 3DS M-PBFSLMSolutions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6 图图 8:SLM Solutions 发展历史梳理发展历史梳理 资料来源:SLM Solutions官网,中信建投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 SLM125、SLM280、SLM500、SLM800、NXG XII 600 多种型号,尺寸覆盖125*125*125mm3到 600*600*600mm3,截止 2022 年 9 月,全球装机数量超过 800 台,其中 SLM125、SLM280、SLM500&SLM800、NXG XII 600 装机数量占比为 17%、63%、19%、1%。公司下游客户包括罗尔斯 罗伊斯、BMW、保时捷、波音、空客、博世、NASA等,客户质量较高。表表 2:SLM Solutions 主要金属增材制造设备主要金属增材制造设备 设备名称 SLM125 SLM280 2.0 SLM500 SLM800 NXG XII 600 设备图片 成型空间 125*125*125mm 280*280*365 mm 500*280*365mm 500*280*850mm 600*600*600mm 激光器类型 400W IPG光纤激光器 1/2*400W/700W IPG光纤激光器 2/4*400W/700W IPG光纤激光器 4*700W IPG光纤激光器 12*1000W IPG光纤激光器 扫描速度 10m/s 10m/s 10m/s 10m/s 10m/s 铺粉层厚 20 m-75 m 20 m-75 m 20 m-90 m 20 m-90 m 120 m 打印速率 最高 25 cm/h 88 cm/h(2*400W)最高 171 cm/h 最高 171 cm/h 最高 1000 cm/h 基价 19.5 万 45 万 70 万 200300 万/资料来源:SLM Solutions官网,Wohlers Report 2022,中信建投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7 图图 9:截至截至 2022 年年 9 月已装机型号分布月已装机型号分布 图图 10:SLM Solutions 下游客户实力强劲下游客户实力强劲 资料来源:SLM Solutions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SLM Solutions官网,中信建投 公司于公司于 2020 年发布的年发布的 NXG XII 600 打印机系全球最先进的大尺寸打印机系全球最先进的大尺寸 SLM 打印机之一,打印效率较上一代打印机之一,打印效率较上一代提升约提升约 500%。该系列打印机配有 12 个激光器,打印速率可达打印速率可达 1000cm3/h,打印尺寸达 600*600*600 mm3,系最先进大尺寸 SLM 打印设备之一。图图 11:NXG XII 600 大尺寸打印机大尺寸打印机 图图 12:NXG XII 600 实现打印速率和打印尺寸大幅提升实现打印速率和打印尺寸大幅提升 资料来源:SLM Solutions官网,Nikon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SLM Solutions官网,Nikon官网,中信建投 公司营收自公司营收自 2012 年以来快速增长,年以来快速增长,2017 年后陷入调整,年后陷入调整,2020 年后逐步企稳回升。年后逐步企稳回升。公司营收自 2012 年的1780 万欧元增长至 2017 年的 8250 万欧元,5 年 CAGR 达 35.85%,但此后营收急速下跌至 2019 年的 4900 万欧元。公司营收下跌或与 SLM 技术专利于 2016 年到期行业竞争加剧,和 3D 打印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有关。新冠疫情爆发严重冲击全球供应链,供应链依赖度更低的 3D 打印技术受到市场青睐,公司也在 2020/2021/2022年实现营收 6180/7510/10571 万欧元,同比增长 26.1%/21.6%/40.7%。公司毛利率总体保持在 50%以上水平,盈利能力优秀。业务结构方面,设备及辅件销售和粉末等商品销售两个板块占比约为 1:4,结构总体稳定。SLM 12517%SLM28063%SLM500&SLM80019%NXG XII 6001%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8 图图 13:SLM Solutions 营收营收、毛利、毛利情况情况 图图 14:SLM Solutions 各业务营收情况各业务营收情况 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中信建投 公司营收主要来自欧洲和北美,亚太营收占比持续走低。公司营收主要来自欧洲和北美,亚太营收占比持续走低。从营收地区来源看,22A 来自德国/亚太/欧洲(非德国)/北美的营收占比分别为 13.12%/17.10%/21.24%/47.81%,17A-22A 来自亚太的营收占比分别为28.21%/32.08%/28.82%/23.50%/9.18%/17.10%。亚太地区营收下滑严重,或与亚太地区新兴 3D 金属打印设备制造商崛起有关。图图 15:SLM Solutions 营收构成(分地区)营收构成(分地区)资料来源:Wind,公司年报,中信建投 1.3 1.3 3D Systems世界上首家世界上首家 3 3D D 打印公司,增材制造行业龙头打印公司,增材制造行业龙头 1983 年创立 3D Systems,至今已 30 余年。3D Systems 公司由 3D 打印技术之父 Charles(“Chuck”)Hull 参与创建,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的 3D 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世界一流专业知识与先进的数字化制造流程,为客户解决业务、设计和工程等各方面的需求。从数字化、设计与仿真,到制造、检验和管理,全方位的技术产品组合提供可定制的一体化工作流程,实现产品与工艺优化,同时加速制造成果产出。凭借先进的软硬件和材料资源,以及按需制造服务和全球专家团队,3D Systems 将通过制造创新,担当企业变革的领路人。-40%-20%0 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7A18A19A20A21A22A营收-千欧元毛利润-千欧元毛利率营收-yoy-50%-40%-30%-20%-10%0 0P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7A18A19A20A21A22A设备及辅件销售-千欧元粉末等商品销售-千欧元设备及辅件销售-yoy粉末等商品销售-yoy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7A18A19A20A21A22A德国-千欧元亚太-千欧元欧洲(非德国)-千欧元北美-千欧元其他-千欧元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9 图图 16:3D Systems发展历史梳理发展历史梳理 资料来源:3D Systems官网,中信建投 公司金属 3D 打印机主要产品包括 DMP Flex 100、DMP Flex 200、DMP Factory 350 系列、DMP Flex 350系列、DMP Factory 500 Solution 等多种型号,尺寸覆盖 100*100*90mm3到 500*500*500mm3。公司营收自公司营收自 2009 年以来快速增长,年以来快速增长,2014 年后陷入调整年后陷入调整,规模并购或对短期业绩造成压力,但长期来看有,规模并购或对短期业绩造成压力,但长期来看有助于龙头地位巩固助于龙头地位巩固。公司营收自 2009 年的 11283.5 万美元增长至 2014 年的 65365.2 万美元,5 年 CAGR 达42.10%,但此后营收基本在 6 亿美元左右波动。3D Systems 自 2015 年以来营收和利润增长陷入停滞,或与公司大规模并购行为密切相关。虽然大规模并购行为对公司短期业绩造成了压力,但长期而言具有以下优势:1)布局多技术路线有助于保持企业技术先进性;2)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有助于提升公司行业话语权,例如通过优势地位强制捆绑销售打印材料;3)兼并竞争对手有助于公司实现扩张。因此尽管近年来业绩承压,行业龙头仍在进行大规模并购活动,龙头效应不断提升。图图 17:3D Systems 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 图图 18:3D Systems 净利润净利润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Wind,公司公告,中信建投 1.41.4 复盘国际增材巨头成长之路:并购重组巩固产业链地位复盘国际增材巨头成长之路:并购重组巩固产业链地位 并购重组是增材制造龙头扩张及新玩家入局的重要途经。并购重组是增材制造龙头扩张及新玩家入局的重要途经。安永认为增材制造行业并购行为主要有三大驱动因素:1)行业外制造企业通过收购 3D 打印公司获取新技术和知识;2)增材制造企业通过收购和合作扩大产品范围,从而提升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3)增材制造设备制造商通过收购规模较小的企业吸收新技术。反映在调查数据上,增材制造行业并购交易的动机主要包括市场份额(Market share,并购竞争对手,42%)、进入市场(Market Entry,28%)、产品扩张(Product Expansion,20%)、地理扩张(Geogr.Expansion,7%)。-30.00%-20.00%-10.00%0.00.00 .000.00.00P.00.0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50,000.060,000.070,000.080,000.006A07A08A09A10A11A12A13A14A15A16A17A18A19A20A21A22A主营业务收入-万美元主营业务收入-yoy-800-600-400-200020040010A 11A 12A 13A 14A 15A 16A 17A 18A 19A 20A 21A 22A3D Systems净利润(百万美元)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0 图图 19:增材制造行业并购交易动机:增材制造行业并购交易动机 资料来源:3D printing:hype or game changer?(A Global EY Report 2019),中信建投 表表 3:部分海外金属增材龙头收购案例:部分海外金属增材龙头收购案例 类型 企业 收购案例 原业内龙头 3D Systems dp polar、Oqton、Z Corporation、Geomagic、botObjects、Volumetric、Rapidform、Quickparts、Kumovis、Titan Robotics、Volumetric Biotechnologies 等 Stratasys GrabCAD、Solid Concepts、Origin、Covestro、Xaar 3D、Riven、Desktop Metal、Econolyst 等 行业外制造巨头 GE Additive Arcam、Concept Laser Nikon SLM Solutions、Morf3D 资料来源:Nikon官网、3D printing industry、Tracxn等,中信建投 Stratasys 并购并购 Desktop Metal 形成第一家覆盖从设计到大规模生产整个制造周期,金属与非金属的工业化形成第一家覆盖从设计到大规模生产整个制造周期,金属与非金属的工业化增材制造公司。增材制造公司。2023 年 5月 25 日,Stratasys Ltd.(纳斯达克代码:SSYS)和 Desktop Metal,Inc.(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DM)宣布达成最终协议,双方将通过一项价值约 18 亿美元的全股票交易进行合并,预计该交易将在年底前完成。根据其 Investor Presentation,合并后的公司将包括聚合物和金属在内的多种独特的 3D 打印工艺,这些工艺能够相互补充,为用户提供最全面的增材制造解决方案。此外,Stratasys 表示,合并后的实体将拥有约 3400 项专利和 800 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双方四年累计研发支出已超过 5 亿美元,这也是一项重要资产。预计合并后的公司将覆盖广泛的垂直行业和应用市场。市场份额42%进入市场28%产品扩张20%地理扩张7%PE收购4%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1 图图 20:Stratasys与与 Desktop Metal 后的专利数后的专利数 图图 21:Stratasys 与与 Desktop Metal 四年累计研发支出四年累计研发支出 资料来源:Stratasys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Stratasys官网,中信建投 GE 收购收购 Arcam 和和 Concept Laser 布局金属增材制造。布局金属增材制造。GE(通用动力,NYSE:GE)是全球主要航空航天、汽车、医疗设备生产商,也是全球增材制造行业的重要下游客户。GE 非常重视 3D 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中的潜力,2016 年 GE 通过收购 Concept Laser 和 Arcam 同时掌握了 SLM 和 EBM 技术,大大促进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其航空航天产品中的应用。图图 22:GE收购收购 DMLS 龙头龙头 Concept Laser 图图 23:GE收购收购 EBM 龙头龙头 Arcam 资料来源:3D Printing Industry,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3D Printing Industry,中信建投 3D Systems 通过大量收购布局全产业链和多技术路线。通过大量收购布局全产业链和多技术路线。公司收购 dp polar、Oqton、Z Corporation、Geomagic、botObjects、Volumetric、Rapidform、Quickparts、Kumovis、TitanRobotics、Volumetric Biotechnologies 等公司布局打印材料、打印软件、打印服务等且上下游产业链覆盖金属、塑料、陶瓷多种材料打印技术。大批收购扩张了 3D Systems 的增材制造技术路线和业务版图,有利巩固了 3D Systems 的龙头地位。1.51.5 欧美欧美军工集团与航军工集团与航天天局:加速布局金属增材,逐步提高增材制造渗透率局:加速布局金属增材,逐步提高增材制造渗透率 美国各大军工美国各大军工集团不断集团不断加大对于增材制造的运用,并在政策的驱动下加大对于增材制造工艺的使用以及投加大对于增材制造的运用,并在政策的驱动下加大对于增材制造工艺的使用以及投入入,且且航天航空是金属增材制造应用的重要领域,当前应用程度与未来潜在空间都较大。航天航空是金属增材制造应用的重要领域,当前应用程度与未来潜在空间都较大。各大军工集团与航天局很早便开始布局金属增材制造,主要采取合作与建立厂房的方式将增材制造技术融入到日常设计与生产当中,其中绝大多数都已经设立专门的增材制造中心来加强对增材制造技术的使用并评估其在各自领域中的运用前景。2022 年,美国国防部年,美国国防部通过一项名为通过一项名为“提高吸气式高超声速增材制造成熟度提高吸气式高超声速增材制造成熟度”(Growing Additive Manufacturing Maturity for Airbreathing Hypersonics,GAMMA-H)的计划,将相关材料和工艺用于制造超)的计划,将相关材料和工艺用于制造超过过 5 马赫的飞行和机动系统部件。马赫的飞行和机动系统部件。目前,传统的制造工艺无法满足先进高超声速武器所需的复杂结构零件的制造要求,GAMMA-H 计划将有助于推动增材制造工艺的应用与发展,以满足现代高超声速空气助燃系统所需的推进和温度要求。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2 拜登政府拜登政府为了解决美国高企的通货膨胀为了解决美国高企的通货膨胀推出了推出了 AM Forward,将通过提高美国中小型制造商的竞争力,创将通过提高美国中小型制造商的竞争力,创造和维持高薪的制造业工作,造和维持高薪的制造业工作,形成更安全、更有韧性的供应链形成更安全、更有韧性的供应链,从而帮助降低美国家庭的成本。,从而帮助降低美国家庭的成本。在该计划当中,大型标志性制造商与他们美国本土的小型供应商之间签订自愿契约。通用航空、霍尼韦尔、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公司和西门子能源公司是 AM Forward 的最初参与者,这些公司均做出了明确的公开承诺:1)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将与其中小企业供应商合作开展研究,以提高增材制造技术的性能,特别是侧重于将 3D 打印作为铸件和锻件的替代品;它将进一步参与大学和技术学院的增材制造劳动力发展计划。2)波音公司将提高中小企业供应商对涉及增材制造的产品报价订单的竞争能力。波音公司还将为合格的中小企业供应商增加 30%的需求量,同时为资格要求提供技术援助。3)雷神公司将寻求中小企业制造商参与其使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的产品的 50%以上的询价;该公司还将寻求简化和加速增材制造零件的采购过程。4)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正寻求从小型美国公司采购其 50%的增材制造产品、机械、工具和工艺研发包。1.5.1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增材制造首批主要倡导者 航空航天业是航空航天业是 3D 打印的首批主要倡导者之一,因为该行业一直是这项技术发展的推动力。打印的首批主要倡导者之一,因为该行业一直是这项技术发展的推动力。早在 2011 年由 NASA 发射升空的 JUNO,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发的第一艘飞行 3D 打印部件的行星航天器,其中有十几个由钛合金制成的 3D 打印波导支架。2016 年 7 月 4 日晚,朱诺号以每小时 130,000 英里的速度接近木星的北极上空,此时它成为进入环绕行星轨道的最快航天器。2017 年,当美国空军的第六颗 AEHF-3 卫星发射到太空时,其中有一个 3D 打印部件也将随之而去。该远程接口单元是一个铝制电子外壳,旨在容纳航空电子电路,并且是在常规加工下需要多个组件和工艺才能制造的部件。但是通过 3D 打印,零件总数减少到只有一个,这反过来又将制造时间从六个月减少到 1.5 个月,并将装配时间从 12 小时减少到仅 3 小时。该零件也成为第一个经认证可用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军用卫星上的 3D 打印部件。图图 24:JUNO号号 图图 25:第一个在军用卫星上的第一个在军用卫星上的 3D 打印部件打印部件 资料来源:Lockheed Martin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Lockheed Martin官网,中信建投 2018 年,全球安全科学公司年,全球安全科学公司 UL 宣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专用增材设计和制造中心宣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专用增材设计和制造中心(ADMC)已成为第一个获得)已成为第一个获得 UL 3400 认证的组织。认证的组织。该认证表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拥有一套基于证据的安全指南,可解决与增材制造(AM)设施相关的各种危害。在 2022 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其增材设计和制造中心(ADMC)使用 Velo3D 的端到端增材制造解决方案。之所以选择 Velo3D 是因为其 Assure 软件实现了先进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3 的质量保证功能,该软件提供了机器运行状况、零件完整性和构建报告的逐层可追溯性。Velo3D 交付给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解决方案包括 Sapphire 打印机,Velo3D 的 Flow打印准备软件,其 Assure 质量保证和控制软件,以及其底层的 Intelligent Fusion 制造工艺,该工艺通过结合工艺模拟,基于几何的检测和打印执行期间的构建工艺监控来优化增材制造工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电子束增材制造先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电子束增材制造先驱 Sciaky 展开合作展开合作。2011 年,Sciaky 被洛克希德马丁航空公司选为国防部 Mentor-Protege 协议,协议表明洛克希德马丁航空公司将帮助 Sciaky 扩大制造能力和管理基础设施,以提供价格合理,高质量,创新的钛原材料预制件,以支持未来的国防部和主承包商需求。该协议的最初重点将是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 F-35 飞机项目制造钛结构部件。根据 3D Printing Industry,在 2014 年,Sciaky 开始向商业市场提供交钥匙电子束增材制造(EBAM)系统,洛克希德马丁作为其第二个客户从 Sciaky 购买了工业级 EBAM 3D 打印机。并且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为一个高压罐生产了两个大型钛 3D 打印圆顶,该高压罐负责在轨道卫星上容纳燃料。使用 Sciaky 的电子束增材制造(EBAM)技术制造的钛圆顶直径为 46 英寸,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大的 3D 打印部件。且缩短了 87%的穹顶建造时间,将总交付时间从两年缩短到三个月。图图 26:使用使用 Sciaky 的的 EBAM 技术技术制制钛圆顶钛圆顶 图图 27:使用使用 Sciaky 的的 EBAM 技术技术打印关键部件打印关键部件 资料来源:Lockheed Martin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Sciaky官网,中信建投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多家多家 3D 打印厂商打印厂商展开合作展开合作。2019 年,空中客车公司的德国子公司 Premium AEROTEC 已经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署了一项增材制造协议。为了优化生产和降低成本,合作伙伴将努力确定 F-35 闪电 II 飞机中可以使用 3D 打印技术生产的部件。2020 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选择 Relativity Space 的3D 打印技术进行实验性 NASA 任务。洛克希德计划与美国宇航局及其合作伙伴合作设计和建造低温系统,但该公司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与其发射提供商密切合作。为了优化火箭的设计灵活性,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造它,该公司选择分包 Relativity Space。2021 年,质量保证软件开发商 Sigma Labs 获得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合同,使用 PrintRite3D 为其太空部门提供过程中质量保证技术支持。2022 年,国防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太空部门已选择电子公司 SWISSto12和 CAES(Cobham Advanced Electronic Solutions)为未来的卫星任务打印相控阵天线。并在同年年底,为表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致力于白宫 AM Forward 计划,扩大增材制造的使用并创建弹性供应链,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 Sintavia 宣布合作扩大金属增材制造机会的研究,作为铸件和锻件的替代品。新的合作将探索其他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激光粉末床融合、电子束定向能量沉积和摩擦搅拌增材制造。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4 图图 28:由由 PrintRite3D平台检测的平台检测的 3D打印金属部件打印金属部件 图图 29: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 A2100 卫星卫星 资料来源:3D Printing Industry,Sigma Labs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3D Printing Industry,Lockheed Martin官网,中信建投 该公司很早布局增材制造技术,在 2011 年由 NASA 发射升空的 JUNO,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便将 3D 打印零件融入到该行星航天器中,并持续与多家新兴增材制造企业展开合作,提高增材制造于其产品中的渗透率。并建立专用增材设计和制造中心(ADMC),配置多台 3D 打印机以扩大金属增材制造研究,以替代铸、锻件。1.5.2 波音公司(The Boeing Company):勇当军工行业增材制造拓荒者 早在早在 2001 年,年,Boeing 便第一次使用激光部件在其便第一次使用激光部件在其 X-37A 上。上。2003 年,波音就通过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年,波音就通过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来验证一个来验证一个 3D 打印的金属零件,这个零件是用于打印的金属零件,这个零件是用于 F-15 战斗机上的备品备件。战斗机上的备品备件。当需要更换部件时,3D 打印的作用显现出来,因为通过模具加工的时间太长了,并且通过 3D 打印加工钛合金,替代了原先的铝锻件,而钛合金的抗腐蚀疲劳更高,反而更加满足这个零部件所需要达到的性能。当时这个零件是通过激光能量沉积的工艺加工金属粉末来获得的,这种定向能量沉积(DED)的工艺被首次应用到军事飞机上。直至今天,直至今天,波音有超波音有超过过 70000 个个 3D 打印打印零件在波音产品中飞行,包括聚合物和金属零件在波音产品中飞行,包括聚合物和金属部件部件。图图 30:波音增材制造时间线波音增材制造时间线 资料来源:sme,boeing公司官网,中信建投 2017 年,年,波音公司宣布已经组建了新的波音增材制造波音公司宣布已经组建了新的波音增材制造(BAM)业务单元,以简化和加速增材制造在整个业务单元,以简化和加速增材制造在整个波音企业内的应用。波音企业内的应用。波音公司还将在波音的奥本、华盛顿等地建立专门的增材制造生产中心,通过这些设施来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5 培训并获得合格的增材制造生产能力。整个波音企业的工程师将能够与设计、分析、材料和流程领域的增材制造专家合作,从而快速传播知识并通过增材制造技术获得更加广泛的机会。同年,同年,在金属零件的在金属零件的 3D 打印方面,波音为打印方面,波音为 787 Dreamliner 飞机启动了飞机启动了 3D 打印钛合金结构件的生产。打印钛合金结构件的生产。其中波音公司通过 Norsk Titanium 快速等离子沉积设备 3D 打印的钛合金结构件已经进入了生产阶段。这个 3D 打印钛合金结构件是由波音公司设计的,使用的制造工艺为 Norsk Titanium 的快速等离子沉积技术。在结构件研发的过程中,双方共同改进工艺,并进行了一系列严格的测试,最终在 2017 年 2月获得了首个 3D 打印钛合金结构件的 FAA 认证。Norsk Titanium 公司表示通过快速等离子沉积技术 3D 打印钛合金结构件,将最终为每架Dreamliner 飞机节省 200 万美元-300 万美元的成本。首批 3D 打印钛合金结构件在挪威完成制造,不久之后会转移到美国 Plattsburgh 的工厂进行生产,该工厂的规模为 6220 平方米,安装 9 台 Norsk Titanium 的快速等离子沉积设备。根据根据 3D Printing Industry,F/A-18E Super Hornet aircraft 具有至少具有至少 150 个使用金属个使用金属 3D 打印选择打印选择性激光烧结(性激光烧结(SLS)方法制造的零件。)方法制造的零件。图图 31:F/A-18E Super Hornet aircraft 图图 32:Norsk Titanium为为波音波音 3D 打印的一个零件打印的一个零件 资料来源:3D Printing Industry,Boeing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Norsk Titanium官网,中信建投 在波音的奥本工厂,建立了波音增材制造(在波音的奥本工厂,建立了波音增材制造(BAM)制造中心)制造中心,其于,其于 2020 年春季竣工。年春季竣工。其建立目标在于进一步推动公司开发可重复、稳定和可靠的增材制造工艺,并满足认证和资格要求,以增加飞机零件和系统的增材制造生产。该制造中心具有以下功能:1)铝和钛金属粉末床打印在一个 32000 平方的占地面积室中,有九台机器和实验室设备。2)在大型增材制造打印机上进行工具的大型聚合物打印,该打印机位于制造厂内,与打印室相邻。大型增材制造打印机有一个 20 英尺的打印床,可以打印 10 英尺宽、20 英尺长、5 英尺高的工具。3)聚合物打印在一个 4500 平方英尺的空间里,有 13 台熔融丝制造机器和后处理机器。他们的聚合物熔融丝制造机器可以打印工具和零件,如管道、支架和内饰。4)在工厂车间上方的夹层中的是办公空间和会议室,其用于推动增材制造工程师和机器技术人员之间加强合作和整合。图图 33:波音增材制造(波音增材制造(BAM)制造中心)制造中心 图图 34:BAM 中的金属中的金属 3D打印室打印室 资料来源:Boeing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Boeing官网,中信建投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6 Boeing 777X 于于 2021 年年成功完成了首次长途飞行,使其成为市场上最大的双引擎飞机之一。成功完成了首次长途飞行,使其成为市场上最大的双引擎飞机之一。GE9X 具有许多 3D 打印部件,因为波音和 GE 准备使用 777X 进行首次试飞。由大约 300 个 3D 打印部件组成,这些部件共同构成了七个多部件组件。这包括著名的 GE 3D 打印燃料喷嘴。其他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燃料混合器,以及较大的部件,如热交换器、分离器和一英尺长的低压涡轮叶片,有助于减轻发动机的重量。2019 年晚些时候,据透露,GE 航空集团增加了 27 台 Arcam 电子束熔化(EBM)机器,为 GE9X 发动机生产钛铝化物(TiAl)叶片。据 GE 称,3D 打印有助于使 GE9X 发动机的燃油效率比 GE10 高 90%。图图 35:飞行中的飞行中的 Boeing 777X 图图 36:波音波音 777X飞机和飞机和 GE9x 发动机发动机 资料来源:3D Printing Industry,Boeing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3D Printing Industry,Boeing官网,中信建投 2022 年,年,波音公司公布了一个新的高产能小型卫星生产、集成和测试设施,旨在提高效率和快速交付时波音公司公布了一个新的高产能小型卫星生产、集成和测试设施,旨在提高效率和快速交付时间。间。该小型卫星生产线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卫星工厂波音公司 100 万平方英尺的埃尔塞贡多工厂,将由波音公司的子公司 Millennium Space Systems 公司提供动力。该公司正在应用先进的增材制造技术,包括 3D 打印整个空间合格的卫星总线,以提供更快的周期时间,同时提高性能,预计将于 2022年底全面投入运营。波音公司在波音公司在 2017 年公布了其年公布了其 3D 打印卫星的计划,并在此后的时间里推出了包含打印卫星的计划,并在此后的时间里推出了包含 50 多个多个 3D 打印组件的打印组件的SES-15 卫星。卫星。最近,波音公司也已经开始使用 3D 打印技术,为美国太空部队加紧生产宽带全球卫星通信卫星,这是一份价值 6.05 亿美元的合同的一部分。该公司在卫星的工作流程中引入了增材制造,将交货时间从 10 年大幅缩短到 5 年。图图 37:数字化的小卫星工厂数字化的小卫星工厂 图图 38:含有含有 3D打印零件的打印零件的 SES-15 卫星卫星 资料来源:Boeing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3D Printing Industry,Boeing官网,中信建投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7 波音公司组建新的波音增材制造波音公司组建新的波音增材制造(BAM)业务单元,并在波音的奥本工厂建立了波音增材制造(业务单元,并在波音的奥本工厂建立了波音增材制造(BAM)制)制造中心造中心,布局多台金属,布局多台金属 3D 打印机打印机,抬高增材制造技术战略地位抬高增材制造技术战略地位。并将该技术广泛的用于公司各路产品当中,787 Dreamliner 以及 777X 均有携带增材制造部件。且波音公司长期与 GE 公司展开合作,GE Additive 作为 GE的一部分为金属增材制造提供机器、软件、咨询和粉末,并使用增材制造技术打印航空发动机多部件组件。1.5.3 雷神科技公司(Raythe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打造全球增材制造中心网络 2020 年年 4 月月 3 日雷神公司与联合技术公司正式合并组建雷神科技公司。主要包括日雷神公司与联合技术公司正式合并组建雷神科技公司。主要包括 4 项业务:来自雷神的项业务:来自雷神的太空与机载系统(太空与机载系统(Space&Airborne Systems)、来自雷神的综合防御与导弹系统来自雷神的综合防御与导弹系统、来自联合技术公司的柯林来自联合技术公司的柯林斯航空斯航空、来自联合技术公司的来自联合技术公司的普惠发动机普惠发动机(Pratt&Whitney)。柯林斯航空航天系统公司专门从事航空结构、航空电子设备、内饰、机械系统、任务系统和动力控制,为商业、区域、商务航空和军事领域的客户提供服务。普惠公司为商用、军用和公务机设计、制造和服务世界上最先进的飞机发动机和辅助动力系统。雷神情报与空间部门专门开发先进的传感器、培训以及网络和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其客户在任何领域、面对任何挑战时取得成功所需的颠覆性技术。雷神导弹与防御部门提供业界最先进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以探测、跟踪和对付威胁。雷神科技公司旗下的柯林斯航空航天系统公司雷神科技公司旗下的柯林斯航空航天系统公司建成了全球增材制造中心网络。建成了全球增材制造中心网络。三十多年来,UTC 及其业务部门一直在使用增材制造来制作聚合物和非金属零件的原型。2017 年,在认识到金属增材制造的巨大潜力后,联合技术公司宣布对其研究部门 UTRC 进行大规模投资,其中就包括计划建立一个 7500 万美元的“增材制造卓越中心”(AMCoE)。该计划专注于三个关键目标:实现关键增材制造工艺的工艺认证,部署增材制造工具链,培训 UTC 的工程和运营团队进行增材设计和制造。加上 UTC 各业务部门正在进行的努力,该计划将展示新的工程和运营能力,以生产各种材料和功能的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增材制造零件。目前的重点是镍基超耐热合金、钛、铝和工程塑料的支架、燃料喷嘴、复杂的歧管和其他部件。图图 39:位于东哈特福德的位于东哈特福德的“增材制造卓越中心”“增材制造卓越中心”图图 40:AMCoE中的中的 3D打印机打印机 资料来源:Metal-AM,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Metal-AM,中信建投 2022 年,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在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门罗的园区开设一个新的增材制造中心并扩大年,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在其位于北卡罗来纳州门罗的园区开设一个新的增材制造中心并扩大其维护、修理和检修(其维护、修理和检修(MRO)能力。)能力。柯林斯公司在门罗的新增材制造中心包括两台 3D 打印机,并计划在未来增加更多。它有两台激光粉末床熔化机作为其初始能力,一台是雷尼绍 RenAM 500Q(仅用于铝),另一台是SLM Solutions 的 SLM 500(用于钛)。新的设施将加入公司现有的全球增材制造网络,包括位于爱荷华州、明尼苏达州和新加坡的增材制造中心,以及位于康涅狄格州和波兰的增材研究中心,以最先进的系统和优化设计支持下一代飞机。柯林斯公司柯林斯公司拥有多台拥有多台 3D 打印机,打印机,包括多台包括多台 SLM 280 和和 SLM 500 3D 打印机、雷尼绍打印机、雷尼绍系统系统,以及几台,以及几台 3D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8 Platform 和和 Prusa 打印机用于原型制作。打印机用于原型制作。2022 年 2 月,Collins Aerospace 为其位于爱荷华州西德梅因的工厂购买了一台 NXG XII 600,包括多台 SLM 280 和 SLM 500。该工厂在发动机喷嘴的设计和生产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在正将这种制造技术引入增材制造。这台新打印机将帮助该公司更快地生产增材制造的航空航天零件。SLM Solutions 将于 2022 年下半年交付机器,使柯林斯成为全球首批利用其先进技术的十家公司之一。图图 41: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使用使用增材制造进行零件制造增材制造进行零件制造 图图 42: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中的中的 RenAM 500Q 资料来源:3D PRINT.COM,Collins Aerospace公司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3D PRINT.COM,Collins Aerospace公司官网,中信建投 虽然虽然 AMCoE 是在整个企业中扩大增材制造操作的催化剂,但它并不是是在整个企业中扩大增材制造操作的催化剂,但它并不是 UTC 在该领域的第一次或唯一的在该领域的第一次或唯一的尝试。尝试。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普惠公司已经批量制造了超过 10 万个原型,其中数百个原型支持其“PurePower”齿轮传动涡扇(GTF)发动机系列的开发。2017 年,该公司将其 PW1500G 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的增材制造部件投入生产,该发动机被庞巴迪公司独家用于其 C 系列飞机家族,现在被打造成空客 A220。基于其在该领域几十年的工作,UTC 已经开始实现新的市场机会。例如,在柯林斯航空航天公司,仅用四个部件就生产出了一个完全增材制造的工业燃料喷嘴,而传统的标准燃料喷射器需要 17 个部件,这为柴油机领域的业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增材制造燃料喷嘴还产生了显著的优势,如交货时间缩短 75%,重量减轻 10%,操作步骤减少 70%,原材料减少 80%。图图 43:PurePower PW1500G 引擎引擎 图图 44:柯林斯航空柯林斯航空使用使用 3D打印的燃油喷嘴打印的燃油喷嘴 资料来源:Pratt&Whitney公司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Metal-AM,中信建投 雷神科技公司旗下的普惠公司(雷神科技公司旗下的普惠公司(Pratt&Whitney)早在)早在 2013 年与康涅狄格大学合作成立了普惠公司增材年与康涅狄格大学合作成立了普惠公司增材制造中心(制造中心(PW AMC)。)。旨在进一步推动增材制造的研究和开发,是美国东北部地区专注于 3D 打印金属而非塑料的先锋中心。其核心资源包括 Arcam 电子束熔化(EBM)A2X 机器、一台 EOS 激光烧结系统(EOSINT M270)、一台 3DSystems ProX-300 激光金属增材制造机等设备,在 2019 年早些时候,购买了一台定制的 IPG Photonics 粉末床机器。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19 图图 45:定制的定制的 IPG Photonics 粉末床机器粉末床机器 图图 46:EOSINT M270 资 料 来 源:PRATT&WHITNE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ENTER,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Uconn University官网,中信建投 在在 2020 年,普惠公司(年,普惠公司(Pratt&Whitney)宣布首次将)宣布首次将 3D 打印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部件的维护、修理和大打印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部件的维护、修理和大修(修(MRO)中。)中。3D 打印的航空发动机部件利用了 ST Engineering 公司的生产级 3D 能力,以及通过普惠公司操作的受控流程在金属打印方面的强大领域知识。该 3D 打印部件将首先被用于普惠公司的一个发动机模型的燃料系统部件中。雷神科技公司设立多家增材制造中心以推动增材制造的研究与开发,提升增材制造在该公司业务中的使用雷神科技公司设立多家增材制造中心以推动增材制造的研究与开发,提升增材制造在该公司业务中的使用以及渗透。以及渗透。雷神科技公司旗下的柯林斯公司建立起了全球增材制造中心网络,包括位于爱荷华州、北卡罗来纳州门罗、明尼苏达州和新加坡的增材制造中心,以及位于康涅狄格州和波兰的增材研究中心,并配备来自于Renshaw、SLM Solutions 等老牌增材制造公司的 3D 打印机器,且其购置了全球最先进的大尺寸 SLM 打印机之一 NXG XII 600,足以见得其对增材制造技术的重视。雷神科技公司旗下的普惠公司(Pratt&Whitney)也在2013 年与康涅狄格大学合作成立了普惠公司增材制造中心(PW AMC),该增材制造中心配备 Arcam、EOS、3D Systems 等行业巨头所产的 3D 打印机。1.5.4 通用电力(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制造巨头收并购布局增材制造 GE 公司在公司在 2016 年便设立了年便设立了 GE Additive,标志着,标志着 Concept Laser 技术和技术和 GE 生产业务的结合。随后在生产业务的结合。随后在2017 年增加了年增加了 Arcam EBM 和和 AP&C 技术,以进一步加强产品。技术,以进一步加强产品。在过去的十年中,GE 逐渐在 3D 打印领域站稳了脚跟,最初是通过收购 Arcam EBM,Concept Laser 和 Morris Technologies 来实现的,收购使 GE 同时掌握了 SLM 和 EBM 技术。除了继续销售前两家公司的机器外,GE 还利用它们在其 GE Additive 和 GE Aerospace业务中进行创新,大大促进了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其航空航天产品中的应用。GE Additive 是是 GE 公司的一部分,公司的一部分,该部门研发并且售卖基于该部门研发并且售卖基于 PBF 的金属的金属 3D 打印机。打印机。其主要包括增材机其主要包括增材机品牌品牌 Concept Laser 和和 Arcam EBM,以及,以及增材制增材制造造粉末供应商粉末供应商 AP&C。其中 Arcam EBM 于 2017 年加入 GE Additive,以独特的电子束熔化(EBM)技术进一步加强增材制造产品,该技术是金属部件批量生产的理想选择之一。Arcam AB 成立于 1997 年,并于 2003 年交付了第一套 EBM 系统。迄今为止,全球已经安装了 300多套系统。Concept Laser 成立于 2000 年,并迅速成为世界领先的金属零件 3D 打印的机器和设备技术供应商之一。2016 年 12 月,Concept Laser 加入了 GE Additive 公司,为 GE 的增材制造专业领域增加了广泛的 DMLM 机器尺寸。AP&C 拥有 10 多年与主要生物医学和航空航天 OEM 合作的经验。AP&C 不断投资于研发,以优化专有的先进等离子体雾化(APA)工艺,是唯一能够以有竞争力的价格提供最高质量的 3D 打印粉末的公司。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0 表表 4:Arcam EBM 3D打印系统打印系统产品一览产品一览 型号 打印尺寸 电子束功率 阴极类型 基价(万欧元)图示 Q10plus 200mm 200mm 200mm 3kW 单结晶 49.9 Spectra H 250 mm 430 mm(D,H)6kW 单结晶 94.2 Spectra L 350 mm 430 mm(H)4.5kW 单结晶 84 A2X 200 mm 200 mm380 mm 3kW 钨丝/资料来源:GE Additive官网,中信建投 表表 5:Concept Laser DMLM 3D打印系统打印系统产品一览产品一览 型号 打印尺寸 激光器系统 打印层厚 基价(万欧元)图示 M2 Series 5 245mm 245mm max 405mm 21000W/400W光纤激光器 25-120 m 73 M Line 500mm 500mm 400mm 3D optics带有 4400W 20-100 m/X Line 2000R 800mm 400mm 500mm 21000W光纤激光器 30-150 m 178 Mlab R 50/90 mm 50/90 mm80 mm 100W光纤激光器 15-30 m 17.3 资料来源:GE Additive官网,中信建投 GE 航空在航空在 2015 年生产了其第一个经联邦航空管理局认证(年生产了其第一个经联邦航空管理局认证(FAA)的增材制造的燃料喷嘴。)的增材制造的燃料喷嘴。从那时起,已经生产了超过 60,000 个燃料喷嘴,将该部件的库存减少了 95%,并将该部件的成本降低了 30%。使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该燃料喷嘴拥有诸多优势:零部件由 20 个减少到 1 个、重量减轻 25%,从而减少了飞行期间中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1 的燃料消耗、减少 95%的存货、降低 30%成本、5 倍多的寿命。图图 47:GE增材制造的增材制造的 LEAP燃料喷嘴燃料喷嘴 图图 48:为:为 GE F110 3D 打印的油槽盖打印的油槽盖 资料来源:GE Additive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GE Additive官网,中信建投 美国空军过去在寻找方法为他们服役了几十年的飞机来采购所需的关键备件,而且二手部件非常稀缺。美国空军过去在寻找方法为他们服役了几十年的飞机来采购所需的关键备件,而且二手部件非常稀缺。使用直接金属激光熔化(DMLM)技术,GE 的工程师与美国空军合作,为 GE F110 发动机建造了一个 3D 打印的油槽盖。油底壳是机油润滑系统的一部分,而油底壳是发动机的一个关键部分。喷气发动机原型和最终使用的部件的喷气发动机原型和最终使用的部件的 3D 打印已经对开发和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打印已经对开发和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GE90 系列高旁路涡轮风扇飞机发动机于 1995 年首次投入使用。现在,GE 航空的下一代 GE9X 将使用 19 个 3D 打印的燃料喷嘴,并将 300 多个发动机零件组合成七个 3D 打印组件,从而减轻了重量,且整个 GE9X 发动机上拥有 300 多个增材制造零部件,为波音 777X 等下一代宽体飞机提供动力。GE9X 是有史以来制造的最大和最强大的喷气发动机仅前部风扇的直径就达 11 英尺。2016 年年 4 月,空客为其下一代月,空客为其下一代 A320 客机接收了首批两台客机接收了首批两台 LEAP-1A 发动机。发动机。GE 航空和法国赛峰集团是该发动机制造商 CFM 国际公司的平等合作伙伴。CFM 已经收到了超过 12000 份 LEAP 发动机及其 3D 打印燃料喷嘴的订单。阿拉巴马州的一家制造厂将生产成千上万的喷嘴,以满足订单的要求。在使用增材制造工艺时,功能原型测试通常更便宜、更简单、更快速。图图 49:GE9X发动机发动机 图图 50:GE的的 T901 涡轮轴发动机涡轮轴发动机 资料来源:GE Aerospace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GE Aerospace官网,中信建投 2017 年底,在与美国陆军的合作中,年底,在与美国陆军的合作中,GE 航空完成了未来可负担涡轮发动机(航空完成了未来可负担涡轮发动机(FATE)的原型测试。)的原型测试。增材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2 制造是设计和生产该原型机的涡轮装置的关键。FATE 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未知水平。与目前现场的发动机相比,它可以减少 35%的燃料消耗,同时减少 45%的生产和维护费用。改进涡轮发动机计划(ITEP)发动机旨在作为阿帕奇和黑鹰直升机的直接替代品。该发动机将提供 25%的燃料节省和 35%的生产成本降低。拟议生产模式的 T901 原型机利用了 3D 打印部件的功能原型。在 FATE 和 ITEP 项目中使用增材制造工艺是建立在以前开发商业 LEAP 发动机所获得的见解之上的。1.5.4 美国其他军工集团增材制造使用情况 近年来美国各大军工集团加大了对于金属增材制造的投入,并将金属增材制造工艺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装近年来美国各大军工集团加大了对于金属增材制造的投入,并将金属增材制造工艺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装备制造等领域。备制造等领域。2021 年 6 月,美国空军向三家公司授予了三份为期 15 个月的合同,以完成高超声速巡航导弹的初步设计。雷神的发动机提供商是诺格,在 2019 年第一次成功测试后,诺格公司负责先进项目和技术的副总裁约翰 威尔科克斯表示,诺格的整个超燃冲压发动机都是使用先进材料进行 3D 打印的。2022 年 7 月,雷神宣布完成第二次高超音速武器飞行试验,发动机依然由诺格提供。2022 年 9 月,美国国防部称,雷神和诺格击败了波音和洛克希德 马丁,获得美国空军 9.58 亿美元的高超声速武器制造合同。根据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官网,该公司已经在增材制造方面投资了 7000 多万美元,目前有 5000 多个 3D打印部件集成到公司的航空平台上,且这些零部件全部由中小型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生产。该公司目前还与几所大学和学院进行合作。表表 6:其他军工集团金属增材制造的使用案例其他军工集团金属增材制造的使用案例及现状及现状 企业企业 应用项目应用项目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诺斯罗普-格鲁曼 长约 2.5 米的钛航空结构部件 吉凯恩航空航天公司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合作,生产了一个长约2.5 米的钛合金航空结构件,该部件使用 DED 工艺在吉凯恩航空航天公司的增材制造卓越中心用大约 45 公斤的钛金属制造的。NASA的 Artemis I 任务 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将 10 个火箭发动机段组装成两个独立的固体火箭助推器。这些助推器的组装部分依赖于 3D 打印和计算机建模,以修改航天飞机计划中的传统组件设计,并创建与使用中的传统组件兼容的新组件。通用动力 美国地面战车 与 GE Additive 合作,将一个钛合金电缆护罩过渡到生产,以取代一个由 18 个部件组成的焊接钢部件,与现有部件相比,重量减轻了85%。资料来源:Metal AM,Northrop Grumman公司官网,中信建投 1.5.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大规模和多合金火箭发动机部件 增材制造中心(增材制造中心(AMC)是喷气推进实验室()是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增材制造的研究实验室和生产设施)的增材制造的研究实验室和生产设施,其,其由由 NASA 拥拥有和赞助,并由有和赞助,并由加州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管理和管理。管理和管理。它使用激光粉末床融合(LPBF)、直接能量沉积(DED)和熔融沉积模型(FDM)技术,为实验室提供金属和聚合物增材制造服务。AMC 专注于早期研究和原型设计,旨在为各种任务和项目注入新技术,并为 NASA/JPL 任务制造空间飞行硬件和机械地面支持设备(MGSE)。该中心是该国开发多功能分级材料(又称梯度合金)、极端环境下的多功能结构、两相热交换器、3D 打印顺应机制、晶格结构、拓扑优化和增材制造设计(DFAM)等工作的首要设施之一。该中心的研究重点是开发新的合金,优化金属 3D 打印机的工艺参数,以及评估并与提供增材制造服务的供应商进行合作。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3 图图 51:增材制造中心(增材制造中心(AMC)使用的设备)使用的设备 资料来源: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官网,中信建投 NASA 已经使用各种这些金属已经使用各种这些金属增材制造增材制造技术开发并测试了推力为技术开发并测试了推力为 100-35000 磅的部件,其中许多部件已经磅的部件,其中许多部件已经过热火测试。过热火测试。随着使用多种材料和工艺的增材制造工艺技术的发展,凸显出更多的设计和程序上的优势,且金属增材制造在交付时间和成本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且能够实现零件整合,设计更加方便。表表 7:用于用于增材制造增材制造的火箭燃烧室案例研究的火箭燃烧室案例研究 类别类别 传统制造传统制造 最初的增材制造最初的增材制造 发展后的增材制造发展后的增材制造 设计与制造方式 多次锻压、加工、开槽和连接操作,以完成最终的多合金腔体组件 使用多种增材制造工艺的四件套装配;受限于增材制造机器的尺寸。两件式 L-PBF GRCop-84 衬里和 EBW-DED Inconel 625 外套 三件式装配,减少了增材制造机器的尺寸限制并实现了工业化。多合金加工;一体式 L-PBF GRCop-42 内衬和Inconel 625 LP-DED外套。耗时(减少)18 个月 8 个月(56%)5 个月(72%)成本(减少)310000 美元 200000 美元(35%)125000 美元(60%)资料来源:NASA,Metal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or Spaceflight,中信建投 2018 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通过低成本上阶段级推进项目在增材制造领域取得突破。)正在通过低成本上阶段级推进项目在增材制造领域取得突破。该机构在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美国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成功地对一个燃烧室进行了热火测试,该燃烧室是使用一种新的 3D 打印技术组合制造的。并证明了电子束自由形态制造生产的燃烧室护套可以保护燃烧室衬垫免受燃烧室中的压力影响。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4 图图 52:NASA对对 3D打印打印的铜质燃烧室衬垫与的铜质燃烧室衬垫与电子束电子束自由成型制造的镍合金护套进行了热发射测试自由成型制造的镍合金护套进行了热发射测试 资料来源:NASA官网,中信建投 该项目是由美国宇航局的三个中心该项目是由美国宇航局的三个中心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格伦研究中心、弗吉尼亚州汉普顿的兰利研究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格伦研究中心、弗吉尼亚州汉普顿的兰利研究中心和马歇尔联合开展的。中心和马歇尔联合开展的。该机构于 2015 年在马歇尔成功打印了第一个全尺寸的 3D 打印铜燃烧室衬垫,使用的是格伦的材料科学家创造的粉末状铜合金。衬垫随后被送到兰利,在那里,电子束自由成型制造技术,一种使用电子束和金属丝制造金属结构的层加工艺,被用来在衬垫上沉积镍合金以形成燃烧室外套。虽然铜衬里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但它并不十分坚固,因此它被覆盖在镍合金护套中,以提供一个坚固的结构,能够承受腔体中所包含的压力。NASA 实现了使用实现了使用 DMD 技术对于技术对于 RS-25 发动机喷嘴衬垫的增材制造,发动机喷嘴衬垫的增材制造,RS-25 发动机为美国宇航局的太空发动机为美国宇航局的太空发射系统(发射系统(SLS)运载火箭提供动力,该运载火箭被选为)运载火箭提供动力,该运载火箭被选为 Artemis 月球计划。月球计划。这个衬垫(高度为 10 英尺,直径为 8 英尺)超出了现有 3D 打印工艺的打印能力。为了打印这个零件,对 DMD 技术进行了重大改进,使工艺吞吐量增加了一倍,显著扩大了技术规模,并与工艺模拟相结合,制造出以前认为不可行的大型零件。这是通过在定制机器中加入两个同时进行的工艺头和扩大工作范围来实现的,以便在一个安全和高效的环境中制造这样的大型零件。RS25 发动机喷嘴衬垫的增材制造的成功演示,标志着 3D 打印的新时代,并将目前的 3D 打印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大型金属零件的制造成本更低。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5 图图 53:建造完成的建造完成的全尺寸的全尺寸的 RS-25 喷管衬垫喷管衬垫 资料来源:Rapid Large Scale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Full-scale RS-25 Engine Nozzle Liner,中信建投 从 2014 年开始,NASA 喷气实验室(JPL)与美国 Fabrisonic 公司合作,探索使用金属超声增材技术制备一体化热管理系统来替代原有的分体式外部换热管道,以达到减轻质量、缩短加工时间的目的。采用超声增材技术打印的一体化换热器,通过综合利用支撑材料和机械加工,可实现将换热管道打印到部件结构中,从而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鲁棒性。上述换热器已经通过 NASA JPL TL6 质量测试,用于 2020 年 NASA 火星探测任务。图图 54:(a)NASA JPL 采用金属超声增材技术打印的新型一体化换热器;采用金属超声增材技术打印的新型一体化换热器;(b)局部嵌入铜的换热器局部嵌入铜的换热器 资料来源:超声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进展,中信建投 利用超声增材技术还可以将对温度敏感的传感器直接嵌入结构件中,如 NASA与 Fabrisonic 公司合作,将直径为 195的光纤应变传感器(工作温度:-180260)嵌入铝合金结构件中。随后上述技术被用于NASA 数字孪生项目中,在结构件内部应力集中的区域,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布置了 30 个光纤应变传感器,提前预测部件的疲劳寿命。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6 图图 55:嵌入光纤应变传感器的试验件嵌入光纤应变传感器的试验件 资料来源:超声增材制造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进展,中信建投 NASA 建立建立增材制造中心(增材制造中心(AMC)的增材制造的研究实验室和生产设施)的增材制造的研究实验室和生产设施,其其使用激光粉末床融合使用激光粉末床融合(LPBF)、直接能量沉积()、直接能量沉积(DED)和熔融沉积模型()和熔融沉积模型(FDM)技术,为实验室提供金属和聚合物增材制造服务。)技术,为实验室提供金属和聚合物增材制造服务。NASA 致力于利用增材制造技术进行大规模和多合金火箭发动机部件开发,使用金属增材制造进行部件开发在交付时间和成本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且能够实现零件整合,设计更加方便。且 NASA 加强了对于新兴的金属超声增材技术的使用,并与该技术垄断企业 Fabrisonic 展开合作,以探索该技术的适用领域。1.5.6 欧洲航天局(ESA,European Space Agency):引入新的增材制造 一站式服务 欧空局增材制造基准中心(欧空局增材制造基准中心(AMBC)于)于 2017 年年 5 月成立,由位于英国考文垂的月成立,由位于英国考文垂的 MTC 领导。领导。位于考文垂的 MTC 研究机构是英国国家增材制造中心的所在地,它将管理新的欧空局增材制造基准中心,该中心将为欧空局项目和高科技公司调查 3D 打印在其工作中的潜力提供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欧空局将调用 MTC 的专业知识,该中心提供最新的最先进的 3D 打印设备,允许生产原型零件,然后评估其对特定应用的适用性。国家增材制造中心有几个车国家增材制造中心有几个车间,放置着他们的增材制造和下游加工设备。间,放置着他们的增材制造和下游加工设备。这些设施具有工业规模,为开发工作提供了代表性的试验台。它们也是数字连接的,能够从工艺链的各个阶段获取数据,并用于优化加工。其中包括金属粉末床熔融(PBF)设备:Renishaw RenAM 500Q、Renishaw-AM250 PlusPac、Trumpf TruPrint 3000、EOS M280、EOS M400-4、AddUp FormUp 350 和 Arcam Q20 。定向能量沉积(DED)设备:Tec Laser Processing Cell、Trumpf Laser Processing Cell、FANUC ARC Welding Cell 和 10KW IPG Cell。图图 56:NCAM 车间中的车间中的 EOS M400-4 图图 57:NCAM 车间中的车间中的 FANUC ARC Welding Cell 资料来源:National Centre Additive Manufacturing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National Centre Additive Manufacturing官网,中信建投 该项目迄今为止该项目迄今为止已经已经产出了产出了很多成果。很多成果。主要有六个项目:1)对冲压件表面处理的污化过程进行评估;2)一项用于增材制造组件疲劳评估的软件的基准;3)先进的推进式微晶石过滤器;4)用于发射器引擎的增材制造铜材料;5)混合型 IN718 部件的增材制造;6)用于国际停泊和对接的增材制造环。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7 ESA 通过英国航天局为通过英国航天局为协同喷气式火箭发动机协同喷气式火箭发动机 SABRE 的开发投资了的开发投资了 1000 万欧元,加上英国航天局的万欧元,加上英国航天局的5000 万英镑。万英镑。ESA 还代表英国航天局履行技术监督的职责还代表英国航天局履行技术监督的职责,该引擎由,该引擎由 Reaction Engines 公司进行研发。公司进行研发。目前的 SABRE 4 发动机需要对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室和喷嘴进行新的设计,以允许在空气呼吸和火箭模式下运行,并在两者之间有一个平稳的过渡。先进喷嘴实验一直在解释这一概念的可行性,并代表了对 SABRE 发动机的重要技术开发努力。该试验发动机采用了几项新技术,包括一个 3D 打印的主动冷却推进剂喷射器。自 2015 年春季投入使用以来,该试验发动机已成功发射了 30 多次。图图 58:先进喷嘴项目的先进喷嘴项目的 3D打印喷射器系统打印喷射器系统 图图 59:在英国在英国航空工程有限公司测试航空工程有限公司测试 SABRE高级喷嘴高级喷嘴 资料来源:SABRE ENABLING COMMERCIAL SINGLE STAGE TO ORBIT,SAFELY,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SABRE ENABLING COMMERCIAL SINGLE STAGE TO ORBIT,SAFELY,中信建投 在在 2020 年,阿丽亚娜集团成功测试完全由年,阿丽亚娜集团成功测试完全由 3D 打印生产的燃烧室。打印生产的燃烧室。这些测试的成功为完全由 3D 打印制造的火箭发动机铺平了道路,德国 Ariane Group 的液体推进团队根据 ESA 的未来发射装置预备计划,为未来欧洲发射装置的末级发动机设计并制造了一个完全 3D 打印的燃烧室。这个 3D 打印的燃烧室是在 ESA的扩展器-循环技术综合演示器(ETID)项目下制造和测试的,该项目是 ESA 未来发射装置准备计划的一部分。3D 打印将被全面用于所有阿丽亚娜集团的液体推进剂发动机,包括上面级发动机(ETID)和大推力主级发动机(普罗米修斯)。关于 ETID 和 Prometheus 的工作正在 ESA 的未来发射装置准备计划(FLPP)下进行。该计划的目的是通过创造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快速部署做好准备,开发成本、努力和风险较低的产品,从而提高欧洲未来发射装置的竞争力。图图 60:阿丽亚娜集团成功测试完全由阿丽亚娜集团成功测试完全由 3D打印生打印生产的燃烧室产的燃烧室 资料来源:Ariane Group公司官网,中信建投 欧空局将设立增材制造中心并将其外包给专业机构以减少投入并欧空局将设立增材制造中心并将其外包给专业机构以减少投入并提高专业性,利用现成的技术和设备以加提高专业性,利用现成的技术和设备以加速对于增材制造的研究速对于增材制造的研究,扫除前期探索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并加大对于增材制造的投资,扫除前期探索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并加大对于增材制造的投资。欧空局建立增材制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8 造基准中心(AMBC),并由位于英国考文垂的 MTC 领导。欧空局将调用 MTC 的专业知识以及其最先进的3D 打印设备,在 MTC 中,其拥有多台金属粉末床熔融(PBF)设备以及定向能量沉积(DED)设备,设备主要来自于 Renishaw、Trumpf、EOS、Arcam 等行业龙头。并利用其设备以及专业知识转化为诸多成果。且欧空局还持续对于新兴企业进行注资,为其将增材制造融入到生产当中铺平道路。1.5.7 商业航天增材制造使用情况 近年来商业航天领域的增材制造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各大商业航天公司也加大了对于金属增材制造的投入。近年来商业航天领域的增材制造使用也越来越频繁,各大商业航天公司也加大了对于金属增材制造的投入。SpaceX 公司作为最早推出增材制造火箭发动机的公司之一,让其他公司了解到了金属增材制造的优势及其作为先进、高性能部件制造工艺的可靠性。越来越多的商业航天公司开始将增材制造技术融入到自己日常生产当中,以 Relativity 为例,其已经实现了全火箭 3D 打印,旗下的 Terran1 火箭的 85%质量均由 3D 打印制造,尽管没有进入轨道,但是已经通过了 Max-Q。Relativity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巨型工厂中拥有三台大型 EOS M400级 DMLS 系统,四台 Velo3D Sapphire 系统(包括两台 Sapphire XC 级系统)和内部开发的巨型 Stargate 金属DED(定向能量沉积)系统。表表 8:商业航天商业航天金属增材制造的使用案例及现状金属增材制造的使用案例及现状 企业企业 应用应用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Relativity Terran 1/R 使用增材制造技术后,火箭零件数量由超过 10 万个降至 1000 个以下,火箭制造时间由 24 个月缩短至 2 个月,产品迭代时间由 48 个月压缩至 6 个月。按照 95%质量由 3D 打印的目标,最终 Terran 1 火箭 85%质量由 3D 打印制造,下一代产品 Terran R 火箭将会是 95%的质量由 3D 打印完成的可重复使用的火箭。SpaceX SuperDraco engines SpaceX 使用 SLM 技术制造二代龙飞船引擎室,解决了复杂结构制造、缩短火箭发动机交货期、降低制造成本。SpaceX 公司开发的新一代 Dragon V2 载人飞船的 SuperDraco 引擎的制造中应用了 EOS 提供的SLM 打印设备。SuperDraco 引擎的冷却道、喷射头、节流阀等结构复杂程度非常高。Vast E-2 火箭引擎的燃烧室 在 EOS 的 AMCM 的专家的支持下使用其 M4K 机器生产出了最大的单个 3D 打印零部件:一个用于 E-2 火箭发动机的 86 厘米高的铜合金 3D打印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件 3D 打印液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喷嘴出口直径为 16英寸(41 厘米)。Rocket Lab 太空飞行器 Electron 火箭第一级的 9 台卢瑟福发动机是第一台使用 3D 技术的氧气/煤油电动涡轮泵供油发动机。2019 年 7 月,火箭实验室完成了第 100 台拉瑟福德发动机的生产,并继续生产 3D打印部件。Ursa Major 火箭发动机燃烧室 Ursa Major 在其位于俄亥俄州扬斯敦的增材制造实验室交付了首台铜基3D 打印火箭发动机燃烧室。该项目将生产和交付周期压缩到了一个月,而相比之下,使用传统制造工艺至少需要六个月。这些先进的铜合金发动机部件正在进行太空发射和高超音速应用测试。Orbex 世界上最大的单件金属 3D打印火箭发动机 使用德国增材制造公司 SLM Solutions 的 SLM800 金属 3D 打印机制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件 3D 打印金属火箭发动机。该公司目前还在使用AMCM Gmbh 公司定制的 M4K。全尺寸单体火箭镦锻机和减压阀 该公司还在使用 AMCM Gmbh 公司定制的 M4K。该设备是 EOS M400的改进版,具有更大的制造容积,可在公司内部打印全尺寸单体火箭镦锻机和减压阀。资料来源:VoxelMatters,中信建投 在商业航天领域,许多公司在商业航天领域,许多公司使用使用 EOS 以及以及 SLM Solutions 这些行业巨头的这些行业巨头的 3D 打印机来实现零部件的制造。打印机来实现零部件的制造。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9 SpaceX 公司是最早推出增材制造火箭发动机的公司之一,在其开启了增材制造打印火箭发动机的先河之后,越来越多商业航天公司开始采用增材制造打印火箭的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压缩了交付周期并降低制造成本。行业先驱 Relativity 开始研发全 3D 打印火箭,以加快增材制造在航天领域的渗透率,将 3D 打印融入到航天器零部件的日常生产当中,利用增材制造技术颠覆 60 年的航空航天领域。二、二、中国:依托航空航天快速成长,技术跻身世界前列中国:依托航空航天快速成长,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增材制造金属粉体材料供应商以欧美厂商为主增材制造金属粉体材料供应商以欧美厂商为主,如德国 EOS、德国 TLSTechNIk、AP&C、Arcam、瑞典solvay、瑞典 Hoganas、Concept Laser、ExOne 等,总产能超过 10,000 吨/年。国内金属增材制造粉材市场激烈国内金属增材制造粉材市场激烈竞争与高端粉材供给不足矛盾并存。竞争与高端粉材供给不足矛盾并存。国内 3D 打印金属粉材厂商众多,但多数企业技术含量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打“价格战”;与此同时铂力特定增说明书指出“市场金属粉末材料种类偏少、品质偏低、专用化程度不高、供给不足”,金属粉材市场存在结构性矛盾。2021 年主要厂商包括中航迈特、飞而康、西安赛隆、成都优材、亚通焊材、宇光飞利、南通智源等,总产能约 1,600 吨/年。其中,中航迈特公司销售高温合金和钛合金粉末超 100 吨,江苏威拉里公司销售模具钢粉末超 100 吨。表表 9:2021 年年国内外增材制造金属粉体主要厂商的产品类别、技术及产能国内外增材制造金属粉体主要厂商的产品类别、技术及产能 地区地区 厂商厂商 产品类别产品类别 制备技术制备技术 产能产能(吨(吨/年)年)海外 Sandvik 镍基超合金工模具钢、不锈钢 真空气体雾化 3000 Carpenter Technology 不锈钢、工具钢 真空气体雾化 3000 GKN 铁基合金、钛合金 高压水雾化、气体雾化 2000 AP&C 钛合金 等离子火炬雾化技术 100 LPW Technology 铝基、钴基、铜基等 气体雾化等离子体雾化、等离子球化 1000 国内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高温合金、工模具钢、不锈钢等 真空气体雾化 450 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 真空气雾化、等离子雾化 300 无锡飞而康 钛合金粉末 电极感应熔化气雾化 60 中航迈特 钛合金、高温合金、镍基合金、钴铬钨合金 真空感应气雾化、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技术、电极感应气雾化 800 上海材料研究所 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不锈钢、模具钢 电极感应熔炼气体雾化/有研粉材 铝合金粉末、高强高导铜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体材料、模具钢粉末、钛合金粉末等 真空气雾化制粉技术、高压水雾化制粉技术、高速离心雾化制粉技术 500 资料来源:增材及特种粉体材料产业公司化运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信建投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30 国内外粉材质量仍有差距,国内厂商正快速追赶。国内外粉材质量仍有差距,国内厂商正快速追赶。总体上,国产金属粉末在质量上与国外同类产品仍存在差距,但近年来国内企业发展迅速,部分产品已赶超国外同类产品。以有研粉材的 15m-53m 规格 AlSi10Mg粉体材料为例,与竞争对手德国 TLSTechNIk 公司相比,产品在球形度、松装密度、振实密度、流动性、粒度分布等技术指标上均具备优势,同时产品原材料成本降低 50%,产品综合竞争力明显优于对手。母合金原料质母合金原料质量是金属增材制造粉材的痛点。量是金属增材制造粉材的痛点。表表 10:有研粉材与德国:有研粉材与德国 TLSTechNIk 公司公司 15m-53m规格规格 AlSi10Mg 粉体材料性能对比粉体材料性能对比 技术指标技术指标 德国德国 TLSTechNIk 有研粉材有研粉材 指标说明指标说明 球形度 96%数值越大,性能越好 松装密度(g/cm3)1.1 1.5 数值越大,性能越好 振实密度(g/cm3)1.65 数值越大,性能越好 流动性(s/50g)66.7 数值越小,流动性越好 粒度分布(m)D10 13-16 15-18 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越小,性能越好 D50 30-35 32-36 D90 45-53 45-53 粉末夹杂 未见夹杂 未见夹杂 杂质低,粉末性能高 资料来源:增材及特种粉体材料产业公司化运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信建投 材料的制作成本和使用性能是上游核心痛点材料的制作成本和使用性能是上游核心痛点。金属 3D 打印工艺中,金属粉末质量是影响最终打印部件结构及性能质量以及使用成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金属粉末质量越好,一致性越高,波动越小,粒径越小,其打印出的产品致密性、机械性能越好。相比较而言,我国 3D 打印粉末材料在各个方面都落后于国外,而专用粉末材料体系不完备、标准缺乏、工艺性验证不足等问题是造成现阶段国内金属粉末性能略差于国外的主要原因。表表 11:国内外钛合金国内外钛合金性能性能比较比较 以钛合金为例以钛合金为例 国外水平国外水平 国内水平国内水平 粉末粒径 6-60 微米 产品粒径数值波动小 15-55 微米 产品粒径数值波动大 异质杂夹 低 高 流动性 一致性 35.1s/50g 5.3 26.8s/50g 0.7 微量元素 波动小 波动小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中信建投 国内主要金属增材制造企业包括:铂力特(688333.SH)、华曙高科(688433.SH)、鑫精合(Pre-IPO轮)、易加三维(从先临三维剥离,先临三维申请科创版 IPO 后撤回,B 轮)、中科煜宸(C 轮)、飞而康(B 轮)、光韵达全资子公司通宇航空。2021 年铂力特、华曙高科营收分别达 5.52、3.32 亿元。根据南极熊3D 打印预测,2021 年鑫精合营收约为 2 亿元,易加三维营收超过 2 亿元。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31 图图 61:2021 年中国金属增材制造主要企业营收规模年中国金属增材制造主要企业营收规模 资料来源:Wind,南极熊3D打印,易加三维,中信建投 国内龙头部分产品性能已能比肩海外龙头。国内龙头部分产品性能已能比肩海外龙头。以铂力特 S510/S600、华曙高科 FS811M 和易加三维 EP-M650为例,上述产品关键技术指标达到了 EOS、SLM Solutions 同类产品水平,部分指标如成形尺寸、预热温度、氧含量控制以及铺粉效率等方面甚至有所超越,国内外水平基本相当。表表 12:国内外大中型定位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对比国内外大中型定位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对比 设备名称 BLT-S600 EP-M650 FS811M SLM-NXG XII 600 M 400 生产产家 铂力特 易加三维 华曙高科 德国 SLM Solutions EOS 图示 成型空间 600*600*600 mm 657*657*800 mm 840*840*960 mm 600*600*600 mm 400*400*400 mm 激光器功率 500W*4 光纤激光器,4*500W/4*1000W 光纤激光器,500W*6,500W*8,500W*10 激光器 1000W*12 1000 W*1 精密光学部件 F-镜头 F-镜头 F-镜头 F-镜头 F-镜头 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高达 7.0 m/s 8m/s 最高达 10m/s 1000ccm/h 扫描速度高达 7.0 m/s 光斑直径 M 1.1 M 1.1 多激光光斑误差小于 3%,全幅面光斑尺寸差异小 80-160m 光斑直径约 90 m 铺粉层厚 20-100um 20-120um 20-100um 120um 20-100um 可打印材料 钛合金、铝合金、高温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高强钢、模具钢等 钛合金、铝合金、高温镍基合金、模具钢、不锈钢、钴铬钼等粉末 不锈钢、模具钢、高温合金、铝合金、钛合金等 铝合金等金属烧结粉末 钛合金、铝合金、高温合金、钴铬合金、不锈钢、高强钢、模具钢等 基价/150 万/14.2 万 资料来源:铂力特招股说明书,各公司官网,中信建投 5.523.322110246铂力特华曙高科鑫精合易加三维中科煜宸营业收入-亿元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32 国内金属增材制造企业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绑定,业绩增长有支撑。国内金属增材制造企业与航空航天产业深度绑定,业绩增长有支撑。以铂力特和华曙高科为例,铂力特/华曙高科 19A/20A/21A来自航空航天领域营收占比分别为 62.79%/52.60%/57.27%和 23.56%/55.15%/59.43%,下游客户涵盖中航工业、中航科工、航发动力等国家队。此外,国内金属增材制造企业常与各大研究院所合作攻关相关技术,形成黏性极强的产学研复合体。航空航天客户需求稳定增长,销售费用率低,业绩增长有支撑。当前国内金属增材制造企业正依托航空航天产业逐步向其他行业扩张。图图 62:国内龙头来自航空航天的营收占比:国内龙头来自航空航天的营收占比 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 国内企业毛利水平较高,产品价格较低,成本端或存在优势。国内企业毛利水平较高,产品价格较低,成本端或存在优势。2022 年 SLM Solutions/3D Systems/铂力特/华曙高科毛利率分别为 41.55%/39.82%/54.55%/53.32%,国内企业毛利水平明显较高。但各家公司具体产品并不相同,国内企业综合毛利率高于 3D Systems、SLM Solutions,主要系:1)3D Systems 的主要产品技术路线为立体光固化(SLA),SLM Solutions 的产品技术路线均为选区激光熔融(SLM),而华曙高科产品技术路线为选区激光熔融(SLM)和选区激光烧结(SLS),铂力特的产品技术路线是选区激光熔融(SLM),激光熔覆沉积技术(LSF)和电弧增材制造技术(WAAM);2)国内企业的产品结构与 3D Systems 存在差异,华曙高科 3D 打印设备销售占比较高,而 3D Systems 设备销售收入占比相对较低;3)与欧美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62.79R.60W.27i.46#.56U.15Y.43%0 0PpA20A21A22A铂力特华曙高科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33 图图 63:国内企业毛利率存在优势:国内企业毛利率存在优势 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年报,中信建投 2.12.1 有研粉材有研粉材有色央企龙头,入局增材制造有色央企龙头,入局增材制造 有研粉材(688456.SH)成立于 2004 年 3 月,由有研科技集团控股,专业从事有色金属粉体材料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铜基金属粉体材料和锡基焊粉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2021 年 12 月公司与钢研投资合资设立有研增材技术有限公司,新增金属增材制造粉末产能 500 吨/年(根据公司公告,2022 年 10 月年产能已达 300 吨),采用真空气雾化制粉技术、高压水雾化制粉技术和高速离心雾化制粉技术三种技术路线,产品覆盖铝合金、铜合金、高温合金、模具钢、钛合金等多种常见粉末。图图 64:有研增材技术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有研增材技术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图图 65:雾化制粉工艺流程图:雾化制粉工艺流程图 资料来源:有研粉材公司公告,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有研粉材公司公告,中信建投 有研增彩技术有限公司有研增彩技术有限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自身在金属粉末制备环节的技术优势,围绕航空航天、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自身在金属粉末制备环节的技术优势,围绕航空航天、汽车、国防军工、医疗健康、模具设计等下游应用领域,重点开发车、国防军工、医疗健康、模具设计等下游应用领域,重点开发、生产增材制造金属粉体材料生产增材制造金属粉体材料。其可生产多牌号金属粉末:铝合金粉末(AlSi10Mg、CPAL-G 高强铝合金粉末、CPAL-G2 高强铝合金粉末)、高强高导铜合金粉末(纯铜、CuCrZr、CuNiSiCr、CuSn10 等增材制造用铜及铜合金粉末)、高温合金粉体材料(GH4169、GH3536、GH3625 三个牌号为主)以及模具钢粉末。0.00.00 .000.00.00P.00.00p.00%毛利率19A毛利率20A毛利率21A毛利率22ASLM Solutions3D Systems铂力特华曙高科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34 图图 66:有研粉材所生产的有研粉材所生产的 3D打印粉体材料打印粉体材料 资料来源:有研粉材官网,中信建投 公司金属增材制造粉末业务快速增长,前景可观。公司金属增材制造粉末业务快速增长,前景可观。公司 3D 打印粉体材料业务 17A-22A 分别实现营收185.64/108.27/293.00/119.78/992.02/2129.56 万元,21A 同比增长 728.5%,增速迅猛。预计随着增材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公司金属增材粉末业务将进一步放量,前景可观。金属增材制造粉材吨价上涨,毛利率总体保持较高金属增材制造粉材吨价上涨,毛利率总体保持较高水平。水平。17A-21A 实现毛利率 54.5%/63.3%/55.7%/46.6%/45.5%,金属增材粉材销售单价 14.7/11.3/10.5/11.4/36.4万元/吨,毛利总体保持较高水平,粉材吨价 2021 年以来快速上涨。根据有研粉材公司公告,公司预计 22E-26E 平均吨价保持在 24 万元。图图 67:有研粉材增材粉末业务营收:有研粉材增材粉末业务营收 图图 68:有研粉材:有研粉材 3D打印粉体材料销售单价及毛利率打印粉体材料销售单价及毛利率 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Wind,有研粉材公司公告,中信建投 2.2.2 2 中航迈特中航迈特增材制造设备、材料及工艺一站式服务商增材制造设备、材料及工艺一站式服务商 中航迈特增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市市属国企京城机电控股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专注金属粉末材料、金属 3D 打印设备研发生产,掌握高性能金属粉末材料设计与制备、智能化增材成形装备与工艺等核心技术,服务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和重大工程建设。-100%00 0000P00p00001,0001,5002,0002,50017A18A19A20A21A22A营业收入-万元营业收入-yoy0 0Pp1015202530354017A18A19A20A21A22E-26E销售单价-万元/吨毛利率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35 图图 69:中航迈特发展历程中航迈特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航迈特官网,中信建投 中航迈特核心团队来自我国航空航天材料院所,拥有中航迈特核心团队来自我国航空航天材料院所,拥有 10 年以上先进合金材料研发经验,掌握高性能金属年以上先进合金材料研发经验,掌握高性能金属粉末材料设计、制备工艺及成套装备关键技术,先后解决了粉末收得率低、流动性差、力学性能不稳定等行业粉末材料设计、制备工艺及成套装备关键技术,先后解决了粉末收得率低、流动性差、力学性能不稳定等行业技术难题。技术难题。中航迈特科研团队先后成功研发了 TC4、TA15、TC11、TA19 等钛合金,GH3536、GH4169、GH3625、GH5188、GH3230、GH4099 等高温合金,NiTi50 形状记忆合金,TiAl4822 金属间化合物,AlSi10Mg、AlMgErZr 等铝合金,Ta、W 等难熔金属,18Ni300、CX 等模具钢等 3D 打印专用粉末材料,产品纯度高、球形度好、性能稳定、品质卓越,可 100%替代国外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汽车、模具、消费电子等行业领域。图图 70:中航迈特增材制造金属粉末牌号:中航迈特增材制造金属粉末牌号 资料来源:南极熊3D打印,中信建投 中航迈特中航迈特于于 2021 年年明确“十四五”发展战略,进军增材设备领域。明确“十四五”发展战略,进军增材设备领域。聚焦激光选区熔化(SLM)、激光立体成形(LSF)、激光熔覆(LC)等金属增材制造与再制造技术,中航迈特创新研发系列开源增材设备产品,结合十余年材料创新及应用研究技术优势,为行业用户提供设备、材料及工艺一站式服务。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36 表表 13:中航迈特中航迈特激光选区熔化(激光选区熔化(SLM)设备部分产品一览设备部分产品一览 型号 打印尺寸 扫描系统 激光器功率 铺粉层厚 图示 MT170 170 120mm(直径 高度)高速数字振镜 200/500W光纤激光器、单/双激光器 20m-100m MT280 250mm250mm300mm Scanlab 高速振镜 IPG 500W 70m-100m MT330 325mm325mm420mm Scanlab 高速振镜 IPG 500W 2 20m-100m MT450 400mm450mm500mm Scanlab 高速振镜 IPG 500W 2 20m-100m MT650 650mm650mm800mm Scanlab 高速振镜 IPG 500W 4 20m-100m 资料来源:中航迈特官网,中信建投 面向大型化、一体化、复杂化等空天产品特点及轻量化、低成本、快速研制的迫切需求,中航迈特可以用面向大型化、一体化、复杂化等空天产品特点及轻量化、低成本、快速研制的迫切需求,中航迈特可以用户提供包含设备、材料及工艺的一站式金属增材制造解决方案。户提供包含设备、材料及工艺的一站式金属增材制造解决方案。根据中航迈特官网,公司使用 MT-280 完成了燃油喷嘴的批量化应用,其中材料选择公司自产的 MT-GH3536,针对合金沉积态开裂及高温延伸率低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粉末成分优化,实现粉末微裂纹明显消除。并实现了发动机关键部位的合理结构设计、多零件整合,并且实现整体减重以提高了飞机发动机的效率。图图 71:MT-280 打印的燃油喷嘴打印的燃油喷嘴 图图 72:MT-330 打印的火箭发动机电动泵组件打印的火箭发动机电动泵组件 资料来源:中航迈特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中航迈特官网,中信建投 公司还采用了公司还采用了 MT-330 打印了火箭发动机电动泵组件,打印了火箭发动机电动泵组件,选用公司自产的选用公司自产的 MT-GH4169,并深度优化合金高,并深度优化合金高温延伸率,经成分、工艺优化及原材优选,实现高温温延伸率,经成分、工艺优化及原材优选,实现高温 650C 延伸率提升至延伸率提升至 12%以上。以上。其优化了产品性能,减少工序及零件数,提高生产效率及成品一致性。并且发动机推力及各项压力数据稳定,泵系统性能满足预期。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37 2.2.3 3 江苏威拉里江苏威拉里做做金属粉末行业金属粉末行业的的“隐形冠军隐形冠军”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国资委重点培育、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组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金属 3D 打印粉末的研发生产,成功解决我国增材制造领域关键原材料“卡脖子”难题,入选国家科改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融入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体系,是全球领先的金属增材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攻高温合金、钛合金、模具钢和铝合金等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主营产品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高端智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自主化率 100%、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公司与多所院校展开合作,联合中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研发真空气雾化、电极感应气雾化制粉技术。并与同行业华曙高科、铂力特、汉邦科技展开合作,下游客户包括中国航天、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大型军工集团,客户质量高。图图 73:江苏威拉里合作伙伴江苏威拉里合作伙伴 资料来源:江苏威拉里官网,中信建投 2023 年年 7 月,威拉里公司完成月,威拉里公司完成 A 轮融资,融资额近亿元,本轮融资将助力二期项目智慧工厂建设和产业轮融资,融资额近亿元,本轮融资将助力二期项目智慧工厂建设和产业链拓展延伸。链拓展延伸。威拉里二期项目位于徐州市经开区,占地 50 亩,规划建设 40 条生产线,设计产能 1500 吨/年,项目建成后将更好满足航空航天、生物医疗等领域对高端金属粉末材料需求,对于公司着力延链补链强链、锻造产业竞争优势、巩固行业头部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近 5 年,威拉里公司经营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 100%,在高温合金粉末、钛合金粉末等细分领域中优势明显、位居行业前列。真空惰性气体雾化系统(真空惰性气体雾化系统(VIGA)生产线)生产线 10 条,条,3D 打印分年产能打印分年产能 750 吨以上。吨以上。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生产,粉末球形状度高,氧含量低,卫星球低等特点。适用于生产不锈钢、模具钢、铝合金、高温合金、钴铬合金、铜合金、定制合金。VIGA 设备完成了全自动制粉流水线的设计,能够在该设备上实现雾化、冷却、转运、筛分、包装的流水线式操作,粉末生产将从现在的半自动方式转变为全自动方式,单条线的产能将增长 4 倍以上。无坩埚感应熔炼气雾化系统(无坩埚感应熔炼气雾化系统(EIGA)生产线)生产线 5 条,条,3D 打印钛合金年产能打印钛合金年产能 120 吨以上。吨以上。采用惰性气体雾化,粉末球形度高,氧含量低,卫星球少等特点。适用于生产 TC4、TA15、TA1 等高品质粉末。将氩气循环系统与新型钛粉生产线深度整合,气体消耗量降低 95%,得粉率提高十个百分点。据人民网,威拉里生产的模具钢粉末国内客户覆盖率超据人民网,威拉里生产的模具钢粉末国内客户覆盖率超 70%,其中,其中 18Ni300、Vms-131、12Cr9Ni 等粉末等粉末材料因具有优良的铺粉性能、较高的松装密度以及较低的氧含量受到模具市场广泛好评。材料因具有优良的铺粉性能、较高的松装密度以及较低的氧含量受到模具市场广泛好评。凭借 18Ni300 这一款通过工业化应用验证的模具钢粉末,威拉里拿下了创业以来的第一张订单,进而开始迅速占领国内市场份额。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38 图图 74:18Ni300 模具钢粉末模具钢粉末 图图 75:TC4 钛合金钛合金 资料来源:江苏威拉里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江苏威拉里官网,中信建投 2.2.4 4 大族激光大族激光工业激光装备龙头布局增材制造工业激光装备龙头布局增材制造 大族激光大族激光(002008.SZ)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制造装备及其关键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制造装备及其关键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从基础器件、整机设备到工艺解决方案的垂直一体化优势,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具备从基础器件、整机设备到工艺解决方案的垂直一体化优势,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商。3D 打印机多是采用光纤激光器作为能量源,配置高精密扫描振镜,成熟切片及路径规划软件等,达到高速扫描和生产,安全可靠,稳定高精,适用于不锈钢,铝、钛合金,模具钢等材料打印。融合该公司多年在激光及自动化设备开发领域积累的研发成果及丰富经验,以市场为主导,专注于工业级 3D 打印设备开发与应用。表表 14:大族激光大族激光铺粉式金属激光铺粉式金属激光 3D打印系统打印系统产品一览产品一览 型号 打印尺寸 光学部件 激光器功率 铺粉层厚 图示 Hans M100 110mm 110mm 100mm F-theta-lens,扫描振镜 200W/500W 20m-100m Hans M260 250mm250mm300mm F-theta-lens,扫描振镜 500W/500W*2(可选)20m-100m Hans M360 350mm350mm300mm F-theta-lens,扫描振镜 IPG 500W 2 20m-100m 资料来源:大族激光官网,中信建投 伴随着近年来国内增材制造逐步升温,得益于在激光器、运动控制、机械机构、软件开发、工艺研究以及伴随着近年来国内增材制造逐步升温,得益于在激光器、运动控制、机械机构、软件开发、工艺研究以及材料领域雄厚的技术积累,加之客户端的需求反馈,大族激光在最近几年逐步加大增材制造领域的布局。材料领域雄厚的技术积累,加之客户端的需求反馈,大族激光在最近几年逐步加大增材制造领域的布局。其有能力自主生产 3D 打印所需要的光纤激光器以及扫描振镜。其自主生产的可变光斑光纤激光器 ABS 系列和连续光纤激光器单模组系列 500-3000W 均可用于增材制造,ExtraScan 数字振镜产品型号覆盖全面并且自主研发高精度光栅编码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适用于精度要求高的客户,就比如增材制造。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39 图图 76:可变光斑光纤激光器:可变光斑光纤激光器 ABS 系列系列 图图 77:光栅振镜方头光栅振镜方头 资料来源:大族激光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大族激光官网,中信建投 2 2.5 5 华曙高科华曙高科3D3D 打印技术先驱打印技术先驱许小曙博士创办,技术实力国际领先许小曙博士创办,技术实力国际领先 华曙高科由国际华曙高科由国际 3D 打印技术先驱许小曙博士创办,技术实力雄厚。打印技术先驱许小曙博士创办,技术实力雄厚。公司创始人许小曙博士系国际 3D 打印知名专家和技术先驱,曾先后担任美国焊接研究所(AWI)、DTM、3D Systems、Solid Concepts 公司技术总监,在在 3D Systems 期间带领团队发明了期间带领团队发明了 SLS 技术技术,荣获世界 100 位应用科学领域突出贡献奖(R&D100 Award)、美国“Dinosaur Award”(恐龙奖)。许小曙博士许小曙博士 2009 年回国创办华曙高科,年回国创办华曙高科,目前公司专注于 SLM和 SLS 技术路线,已开发设备 20 余款,并配套专用材料及工艺 40 余款,其中 SLM 产品覆盖从 120 mm 120mm 100mm 小尺寸入门级到 1330 mm 700mm 1700mm超大型专用设备的各类尺寸,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打印需求。公司业务覆盖全球 32 个国家和地区,全球销量超过 800 台。图图 78:美国焊接委员会为许小曙博士成果所出的专辑:美国焊接委员会为许小曙博士成果所出的专辑 图图 79:许小曙博士荣获:许小曙博士荣获“世界世界 100 位应用科学领域突出贡位应用科学领域突出贡献奖献奖”资料来源:华曙高科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华曙高科官网,中信建投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40 图图 80:华曙高科发展历程:华曙高科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中信建投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相对集中。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相对集中。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许小曙父子,通过美纳科技合计持股 44.53%,兴旺建设、侯银华各持有公司 24.38%、12.37%的股份。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的股权结构如下所示:图图 81:华曙高科股权结构(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华曙高科股权结构(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资料来源:华曙高科招股说明书,中信建投 华曙高科金属华曙高科金属 3D 打印设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印设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华曙高科金属 3D 打印设备最大成形尺寸和振镜最大最大成形尺寸和振镜最大扫描速度居于第一扫描速度居于第一,公司深度掌握动态聚焦和定焦两种光学系统技术,可贴合用户需求灵活配置,设备的技术难度和制造效率优于国内外可比公司。表表 15:华曙高科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横向对比,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华曙高科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横向对比,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指标指标 华曙高科华曙高科 EOS SLM Solutions 3D systems 铂力特铂力特 说明说明 先进性水平先进性水平 最大成形尺寸(mm-mm-mm)1330 700 1700 450 450 1000 600 600 600 500 500 500 1200 600 1500 成形尺寸越大,设备设计、制造难度成倍增加:国际领先 光学系统 动态聚焦技术、动态聚焦技术、定焦技术可选定焦技术可选 定焦技术 动态聚焦技术/定焦技术 定焦技术适合批量化生产;动态聚焦技术难度更高,更灵活 国际先进 振镜最大扫描速度(m/s)15.2 7 10/7 最大扫描速度越快,可有效减少激光扫描跳转时间,生产效率越高 国际先进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41 软件 全自主研发全自主研发 设备控制软作自研,数据处理软件购买第三方 设备控制软作自研,数据处理软件购买第三方 全自主研发 设备控制轼件白研,数据处理软件购买第三方 全系列软件自主研发,数据安全性更高,开放核心参数,支持快速功能定制,贴合行业应用 国际领先 资料来源:华曙高科招股说明书,中信建投 公司业务由公司业务由“3D 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3D 打印粉末材料打印粉末材料”、“售后服务及其他售后服务及其他”三大板块组成,产品广泛三大板块组成,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模具、汽车等领域。应用于航空航天、模具、汽车等领域。21A三大板块营收占比分别为 87.84%/8.04%/4.12%,其中“3D 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在航空航天/模具及加工服务/高校及科研/汽车/医疗/消费及电子品的营收比重分别为59.43%/21.38%/8.59%/4.33%/0.53%/2.41%。表表 16:华曙高科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应用案例:华曙高科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应用案例 行业行业 材料材料 产品图片产品图片 特点特点 航空航天 铝合金 卫星支架类产品设计上采用拓扑优化、点阵 蒙皮的先进设计理念,仅能通过 3D 打印方式一体化生产制造。采用公司 SLM 技术使产品大幅减重,带来了显著经济效益,该类型产品已实现在轨验证。高温合金 收扩段是火箭发动机核心部件,具有复杂的内型面和上百条毫米级再生冷却通道。采用公司 SLM 工艺成功实现其一体化制造成形,能够显著缩短制造周期。汽车 液冷换热器 传统加工方式为冲压成形及钎焊焊接,小批量试制模具成本高,良品率低,周期较长。采用公司 SLM 技术可整体打印成形,致密度高,满足耐压气密性要求,制作周期缩短。医疗 椎体融合器 椎间融合器 国内首个采用 SLM 技术的三类医疗器械认证多孔型椎体融合器、多孔型椎间融合器,具有解剖匹配、提高植骨融合率及椎体永久稳定性、可批量定制等优势特点。模具 滑块和斜销 采用公司 SLM 技术,能够实现狭窄空间内随形冷却回路的设计,并可集成隔水片系统和喷泉水路系统,确保冷却效果并消除了漏水风险。核酸试管模具 核酸试管架模具 采用公司 SLM 技术应用在核酸试管模具、96 孔核酸试管架模具等产品上,创新优化模具随形水道设计,并实现高精度高效打印,使产品的冷却周期时间缩短,生产效率提高 消费 短道速滑冰刀 采用公司 SLM 技术为参加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提供设备优化解决方案,为运动员量身定制轻量化、个性化新型短道速滑冰刀。资料来源:华曙高科招股说明书,中信建投 营业收入增长较快,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利润可观。营业收入增长较快,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利润可观。19A/20A/21A/22A 公司分别实现营收 1.55/2.17/3.32/4.57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42 亿 元,其 中 3D 打 印 设 备 及 辅 机 配 件 实 现 营 收 1.25/1.83/2.92/4.03 亿 元,3D 打 印 粉 末 实 现 营 收0.23/0.24/0.27/0.34 亿元,售后服务实现毛利 0.07/0.11/0.14/0.18 亿元。公司金属设备单价持续走高,毛利总体稳定。19A/20A/21A/22H1 金属设备平均单价为 149.88/215.43/273.70/295.52 万元。图图 82:华曙高科营业收入:华曙高科营业收入情况情况 图图 83:华曙高科金属设备单价及毛利率:华曙高科金属设备单价及毛利率 资料来源:华曙高科招股说明书,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华曙高科招股说明书,中信建投 公司 2020-2022 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0.41 亿元/1.17 亿元/0.99 亿元,YOY 依次为 128.19%/186.60%/-15.52%,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 76.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33 亿元/0.71 亿元/0.89 亿元,归母净利润受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略有下降,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净利润总体呈现良好态势。图图 84:华曙高科归母净利润:华曙高科归母净利润 图图 85:华曙高科扣非归母净利润:华曙高科扣非归母净利润 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 公司期间费用水平稳定下降。公司期间费用水平稳定下降。19A/20A/21A/22A 期间费用营收占比分别为 54.41%/38.60%/32.35%/29.37%,其 中 研 发 费 用 营 收 占 比 分 别 为20.26%/14.46%/11.69%/12.02%,销 售 费 用 营 收 占 比 分 别 为24.84%/15.34%/12.40%/10.81%,管理费用营收占比分别为 12.79%/9.75%/8.89%/8.56%。公司期间费用率下降主要得益于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和营收快速增长。0 0Pp%0.00.51.01.52.02.53.03.54.04.55.019A20A21A22A3D 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亿元3D 打印粉末材料-亿元售后服务及其他-亿元3D 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yoy3D 打印粉末材料-yoy售后服务及其他-yoy305EPUep010015020025030035019A20A21A22H1金属设备平均单价-万元金属设备及辅机配件-毛利率-20000#0%-0.200.000.200.400.600.801.001.201.402019A2020A2021A2022A2023Q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0.06 0.33 0.71 0.89 0.18 418.754.72%.06%0.00P.000.000.00 0.00%0.0000.0050.000.00E0.00%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02019A2020A2021A2022A2023Q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yoy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43 图图 86:华曙高科期间费用率(:华曙高科期间费用率(19A-22A)资料来源:Wind,中信建投 华曙高科华曙高科 3D 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模具及加工服务领域,其中金属设备及辅机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模具及加工服务领域,其中金属设备及辅机配件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高分子设备及辅机配件主要应用于模具及加工服务领域。配件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高分子设备及辅机配件主要应用于模具及加工服务领域。对于航空航天领域,由于相关零部件形态复杂,对轻量化要求较高,3D 打印突破了传统制造技术对结构尺寸、复杂程度、成形材料的限制,已发展成为提升设计与制造能力的一项关键核心技术;对于模具领域,3D 打印随形水路可以更加均匀地接近产品外壁,减少冷却盲点,从而更快更好地带走热量,让模具生产效率和光洁度大幅提升,同时能有效解决产品的变形开裂问题,提高成品的良品率。随着 3D 打印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推广,该领域客户对 公司的设备需求上升。华曙高科华曙高科 3D 打印设备的主要使用领域为航空航天,模具及加工服务以及汽车领域。打印设备的主要使用领域为航空航天,模具及加工服务以及汽车领域。19A/20A/21A/22H1公 司 3D 打 印 设 备 及 辅 机 配 件 收 入 在 航 空 航 天,模 具 及 加 工 服 务 以 及 汽 车 领 域 分 别 占 比 为23.56/55.15/59.43/35.91%,34.81/19.75/21.38/25.44%以及 10.28/4.26/4.33/25.02%。随着 3D 打印技术在模具及加工服务领域的深度应用,国内下游企业需求呈增长趋势。图图 87:3D 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收入按应用领域分布情况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收入按应用领域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华曙高科招股说明书,中信建投 华曙高科打印设备核心元器件激光器、振镜对进口依赖的程度较高。华曙高科打印设备核心元器件激光器、振镜对进口依赖的程度较高。19A/20A/21A/22H1 公司激光器进口比例分别为 82.88%/88.01%/86.08%/69.90%,振镜进口比例高于 99%。公司已逐步在部分中小机型设备中使用国产激光器、振镜,但其长期稳定性相比进口零部件存在不足,公司短期内无法实现全面国产替代。激光器主-5%0%5 %0A20A21A22A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0100002000030000400002019A2020A2021A2022H1航空航天(万元)模具及加工服务(万元)高校及科研(万元)汽车(万元)医疗(万元)消费及电子产品(万元)其他(万元)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44 要从美国、德国进口,振镜主要从德国进口。图图 88:华曙高科激光器、振镜进口依赖率(:华曙高科激光器、振镜进口依赖率(19A-22H1)资料来源:华曙高科招股说明书,中信建投 积极积极“走出去走出去”,加速国际化布局,加速国际化布局。公司与全球创新及产业资源进行了有效融合,以全球视野、居国际前沿、立足“自主”加速推进自身创新与产业化能力跃升。为更好服务当地客户,开拓当地市场,公司分别于 2017 年和 2018 年成 立美国华曙和欧洲华曙全资子公司,海外子公司的主要职责是推广公司品牌,进行产品销售、提供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截至目前公司海外区域和渠道销售网络已覆盖全球 30 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公司连续多年参加美国 AMUG、Rapid 和德国 Formnext 等国际 3D 打印行业展会,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了中国增材制造的品牌与力量。技术实技术实力强劲,下游客户广泛认可。力强劲,下游客户广泛认可。公司创始人许小曙系国际 3D 打印界知名专家,SLS 技术发明人,原3D Systems 技术总监。公司 SLM 技术在最大成形尺寸、振镜扫描速率等指标上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技术实力强劲。公司牵头或参与制定了 10 项增材制造技术国家标准和 6 项行业标准,申请专利与软件著作权登记超 400 项。公司用户主要包括飞而康、航天科工、峻宸集团等优质客户,积极参与长征五号等一批重大项目保障工作,技术实力受到用户广泛认可。图图 89:长征五号级间解锁装置保护板由华曙高科制造:长征五号级间解锁装置保护板由华曙高科制造 资料来源:华曙高科官网,中信建投 100.00.020.00.13.88.01.08i.90%0 00A20A21A22H1激光器进口率振镜进口率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45 2.6 易加三维易加三维专注专注 PBF 技术的新兴独角兽技术的新兴独角兽 易加三维成立于易加三维成立于 2014 年(原为先临三维子公司,年(原为先临三维子公司,2021 年年 9 月独立),月独立),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工业级 3D 打印(增材制造)系统与应用技术,为航空航天、高性能工业制造、模具制造、精准医疗等领域提供专业的增材制造应用解决方案。公司目前在金属粉末床熔化(MPBF)、选择性粉末床烧结(PPBF)两种设备的设计、装备、工艺、软件、材料及后处理等方面拥有丰硕的成果,产品远销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易加三维金属打印设备品种广泛,大中小型金属增材制易加三维金属打印设备品种广泛,大中小型金属增材制造齐头并进,关注大型制造设备。造齐头并进,关注大型制造设备。Eplus3D 金属打印机从入门级型号到多激光机,可用于工业级的增材生产。我们还提供与各种金属材料兼容的工业金属 3D 打印先进工艺,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钴铬合金,镍基合金,不锈钢,模具钢,铜合金和其他微型金属粉末。表表 17:易加三维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易加三维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 型号 打印尺寸 激光器 最高扫描速度(m/s)成型速度(cm3/h)图示 EP-M1250 1258*1258*1350mm 九激光 7 240 EP-M650H 657*657*1080mm 四激光 8 120 EP-M260 266*266*390mm 单激光 双激光 8 15-35 25-55 EP-M150 153*100 mm 单激光 双激光 8 5-20/8-35 资料来源:易加三维官网,中信建投 易加三维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助力模具应用发展。易加三维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助力模具应用发展。易加拔罐制造商使用 Eplus3D EP-M250 SLM 3D 打印机生产带有随形冷却通道的金属模具,以提高最终拔罐的质量和注射效率。(1)通过传统 CNC 技术生产的拔罐模具只能加工垂直冷却通道,尽管冷却通道的直径最大为 20mm,但它无法有效地冷却模具,这导致最终注塑零件的透明度低和注塑效率低。(2)采用 3D 打印制造的金属模具的冷却时间比传统模具减少了 26,温度降低了 60。通过 3D 打印金属模具在模具进出口之间的共形冷却通道的温差最大为 5,满足通道设计要求。且压力为 0.3Mpa,可以满足一般模具温度控制器的要求,而没有任何停滞,涡流,回流等现象。(3)综上所述,具有随形冷却通道的 3D 打印金属模具不仅能够满足注塑工艺的要求,而且与传统模具相比还具有更多的性能优势,从而提高了注塑效率以及最终注塑产品的质量。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46 易加三维金属增材制造设易加三维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助力航空航天领域。备助力航空航天领域。根据易加三维公司官网,易加三维 EP-M650 四激光机生产的 3D 打印件顺利通过验收测试。金属件的整体尺寸为 620mm 620mm 150mm,打印 D 工艺采用层厚50m 的打印参数,耗时 255h。在打印过程中,无需在线调整重叠区域的精度,过滤器循环系统支持在线反吹除尘,可实现长时间不间断打印。EP-M650 采用 MPBF(Metal Powder Bed Fusion)技术,采用 655 655 800mm3 的成型室和四个激光系统,确保高效打印生产。精确定位和创新的区域拼接控制技术,整个打印过程均匀和稳定。该系统可以操作各种金属粉末,如钛,铝和镍基合金、模具钢、不锈钢、铬钴合金和其他材料。适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国防等行业的大尺寸、高精度、高性能零件的直接制造。图图 90:易加三维:易加三维 EP-M250 打印的金属模具打印的金属模具 图图 91:易加三维:易加三维 EP-M650 打印的航空航天零件打印的航空航天零件 资料来源:易加三维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易加三维官网,中信建投 2.2.7 7 鑫精合鑫精合Pre-IPO 轮增材制造独角兽轮增材制造独角兽 鑫精合激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金属增/减材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于 2015 年,最初为外购 SLM 设备的 3D 打印服务提供商,近年来逐渐成为 3D 打印设备提供商。公司于 2022 年 1 月完成Pre-IPO 轮融资,融资规模 5 亿元人民币,参投机构包括鼎晖百孚、中车资本、红塔创投、安徽省投、中铝创投、日出资本等。公司技术路线覆盖激光选取融化(SLM)、激光近净成型(LENS)、电弧增材制造(WAAM)等多种技术路线,成型尺寸覆盖范围大,产品齐全。表表 18:鑫精合主要打印设备产品梳理:鑫精合主要打印设备产品梳理 分类分类 设备型号设备型号 最大成型尺寸最大成型尺寸 成型效率成型效率 产品展示产品展示 SLM LiM-X800 800mm 800mm 1080mm 150cm/h 六激光 200cm/h 八激光 250cm/h 十激光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47 LiM-X650 650mm 650mm 860mm 100cm/h 四激光 150cm/h 六激光 LiM-X400 400mm 400mm 550mm单激光 400mm 450mm 550mm 双激光 40cm/h 单激光 60cm/h 双激光 LiM-X260 260mm 260mm 430mm 30cm/h 单激光 45cm/h 双激光 LiM-X150A 140mm220mm 最大15cm/h 200W 激光器 30cm/h 500W 激光器 LENS LiM-S1006 1000mm 800mm 500mm/LiM-S0402 500mm 300mm 400mm/LiM-S2510 2500mm 2500mm 1500mm/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48 LiM-S4510 4500mm 4500mm 1500mm/WAAM WAAM501(三轴机床)500mm 500mm 500mm 可按需求定制/LiM-PWAAM1501(三轴机床)1500mm 1500mm 1000mm 可按需求定制/LiM-WAAM1200(六轴机器人)1000mm 1000mm 800mm 可按需求定制/资料来源:鑫精合官网,中信建投 公司屡获行业殊荣。公司屡获行业殊荣。2017 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2018 年初被工信部增材制造研究院授予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理事单位,2019 年成为中国增材制造(3D 打印)产业推进工程战略合作伙伴,成为工信部工业强基“一条龙”示范企业,2020 年荣获金桥奖,2021 年被评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 年 5月入选工信部重点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司深度绑定军工产业,客户资源优秀。公司深度绑定军工产业,客户资源优秀。公司多次承接国家重点任务,合作方涵盖国家航空及航天各领域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主要客户涉及中航工业集团,中国航发集团,中国航天科工、中国航天科技等四大产业集团。2019 年公司交付某型四倍音速无人机前中机身项目。2020 年长征五号 B 火箭成功发射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其返回舱防热大底框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技术研究院总研制,沈阳精合(鑫精合子公司)利用金属 3D 打印工艺制造,成功实现了减轻重量、缩短周期、降低成本等目标。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49 图图 92:鑫精合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打印的大底框架:鑫精合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打印的大底框架 资料来源:鑫精合,中信建投 2 2.8 8 中科煜宸中科煜宸专注大型和中小型激光增材制造设备专注大型和中小型激光增材制造设备 中科煜宸成立于 2013 年,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孵化,是一家专业从事激光增材制造装备(金属 3D 打印、表面处理技术)、智能激光焊接装备、自动化生产线、核心器件的研发与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中科煜宸在大型及中小型金属激光增材制造装备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型送粉式金属 3D 打印装备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部件(如加工头、送粉器、工艺软件等)。并于 2022 年江苏独角兽企业评估中入选江苏潜在独角兽企业。中科煜宸已经形成同轴送粉打印(中科煜宸已经形成同轴送粉打印(LENS)、铺粉打印()、铺粉打印(SLM)、电弧)、电弧 3D 打印装备(打印装备(WAAM)三大类标)三大类标准机型。准机型。中科煜宸专业从事激光增材制造装备(3D 打印、激表面技术)、智能激光焊接装备、自动化生产线、核心器件(工艺软件、送粉器、加工头)和金属粉末材料的研发与制造。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模具等行业,为以上领域的终端用户提供了上百套智能金属激光增材制造装备,中科煜宸已成为国内系列化金属激光增材制造装备的供应商。表表 19:中科煜宸中科煜宸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 型号 打印尺寸 激光器功率 成型速度(cm3/h)图示 RC-LMD1500同轴送粉金属 3D打印装备 1500*1000*1000mm 4KW/6KW 60-120 RC-LMD4000同轴送粉金属 3D打印装备 4000*3500*3000mm 2KW/15KW/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50 RC-AD 2500电弧送丝 3D打印设备 2500*2500*1500mm /350-500(铝合金)400-550(不锈钢)RS-650-4 金属 3D打印机 625*625*1100 mm 500/700/1KW 2-120 资料来源:中科煜宸官网,中信建投 中科煜宸已为国内研制并提供多套远程激光焊接系统、激光中科煜宸已为国内研制并提供多套远程激光焊接系统、激光-MIG(MAG)复合焊接系统、激光复合焊接系统、激光-TIG 复合焊复合焊接系统、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系统、激光钎焊系统等。接系统、窄间隙激光填丝焊接系统、激光钎焊系统等。同时公司对激光焊接过程中智能检测技术及闭环焊接质量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相关成果荣获了 2016 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实现了产业化应用。2.2.9 9 汉邦科技汉邦科技LACM 增减材复合加工技术,增减材复合加工技术,解决解决内表面过程精加工的世界内表面过程精加工的世界级难题级难题 汉邦科技,于汉邦科技,于 2007 年进入金属年进入金属 3D 打印领域,专注于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应用和技术服务,是国打印领域,专注于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应用和技术服务,是国内专业的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内专业的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 打印)设备制造商。打印)设备制造商。行业应用覆盖航空航天、医疗齿科、骨科、新能源、模具、汽车、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新路,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并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包括中国钢研、中国核动力院、未来工场、珠海格力、深圳光韵达、上海交大等各名企高校。2022 年年 1 月月 27 日,金属日,金属 3D 打印行业领军者汉邦科技宣布完成近打印行业领军者汉邦科技宣布完成近 4 亿人民币首轮融资,创下该领域首次融资亿人民币首轮融资,创下该领域首次融资额最高纪录。额最高纪录。本轮融资由前海方舟领投,远翼投资、中信证券投资共同投资,云岫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图图 93:汉邦科技发展历程:汉邦科技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汉邦科技官网,中信建投 汉邦科技通过不断创新迭代的金属汉邦科技通过不断创新迭代的金属 3D 打印装备、软件、控制系统、工艺和技术参数库,拥有大量的应用打印装备、软件、控制系统、工艺和技术参数库,拥有大量的应用技术及数据积累,目前申请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相关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技术及数据积累,目前申请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相关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200 余项,并参与制定多项增材制造余项,并参与制定多项增材制造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51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凝聚了强大的合作专家资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凝聚了强大的合作专家资源。多年来,公司不断加强全面管理,以优良的质量赢得了信誉。2017 年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8 年获批广东省金属 3D 打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年获批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20 年被授予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2021 年获批建立院士工作站,2022 年当选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汉邦科技致力于成为金属汉邦科技致力于成为金属 3D 打印行业大工匠。依托强大的先进装备设计与制造能力,目前已成功研发大打印行业大工匠。依托强大的先进装备设计与制造能力,目前已成功研发大中小多款强力迭代机型,产品矩阵完整。中小多款强力迭代机型,产品矩阵完整。其中HBD E500、HBD 1000 及 HBD 1200等多光路大尺寸设备,已与多家航空航天、能源和知名高端工业企业达成稳定合作并批量供货。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到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到 LACM 激光增激光增减材复合加工工艺,汉邦科技以智能、自动、数字化为抓手减材复合加工工艺,汉邦科技以智能、自动、数字化为抓手,提供一体化专业金属增材制造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柔性的新业态合作方式,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表表 20:汉邦科技汉邦科技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 型号 打印尺寸 激光器功率 打印层厚 图示 HBD-150/150T 159100mm 200W/200W 2 10m-40m LACM 150(激光增材微切割混合制造)159100mm SLM:200W&Cutting:50W 10m-40m HBD 350 325mm 325mm 400mm 500W/500W 2 30m-100m HBD E500 430mm 520mm 520mm 500W 2/500W 3 30m-100m HBD 1000 600mm 600mm 1000mm 500W 4/1000W4 30m-120m HBD 1200 460mm 460mm 1200mm 500W 2/1000W2 20m-120m 资料来源:汉邦科技官网,中信建投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52 2 2.1 10 0 飞而康飞而康国际国际 3D3D 打印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打印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 飞而康科技是中国领先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飞而康科技是中国领先的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下设三个事业部:特种金属粉末事业部,3D 打印解决方案事业部,特种制造技术事业部。这三个部门可以共同为客户提供金属粉末研发和生产、应用工艺研发、部件生产、后处理检验等整体标准化工艺闭环线。飞而康科技可以提供高品质钛合金粉末和其他粉末,且其生产的钛合金粉末已经通过民用航空的资质认证,飞而康科技可以提供高品质钛合金粉末和其他粉末,且其生产的钛合金粉末已经通过民用航空的资质认证,并用于民航飞机。并用于民航飞机。近年来,飞而康与工业制造、技术研究等领域的众多先锋企业进行了紧密的合作,其高端钛合金粉末材料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一致认可。目前飞而康钛合金粉末年产量可达到近 90吨,并以超高品质脱颖而出,在全球高端材料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市场份额。飞而康与增材制造龙头企业合作,飞而康与增材制造龙头企业合作,是是中国领先的中国领先的 3D 打印(激光选区熔化)航空级零件产品供应商打印(激光选区熔化)航空级零件产品供应商。2020年 6 月,飞而康对外宣布了金属增材制造超级工厂计划,这个计划包含安装 50 台华曙高科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其中绝大多以大型和超大型设备为主。截止 2020 年 10 月底,超级工厂已成功验收第 24 台华曙高科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在华曙高科技术团队的鼎力支持下,飞而康提前完成了 2020 年装机计划。飞而康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金属增材制造(飞而康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金属增材制造(3D 打印)解决方案提供商,承担了天龙二号运载火箭打印)解决方案提供商,承担了天龙二号运载火箭 TH11闭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部分结构闭式补燃循环发动机的部分结构 3D 打印任务。打印任务。根据飞而康官网,液体火箭发动机零件具有结构复杂、流道丰富、一体化程度高、拓扑优化程度高等结构特征,充分体现了激光选区熔融(SLM)工艺的生产制造优势。飞而康团队通过调校打印激光参数、稳定热处理工艺制度、优化磨粒流处理工艺等方法,突破了金属 3D 打印工艺的稳定性、一致性、重复性、控形控性等难点,解决了液发零件狭小流道、异形曲面、复杂结构的加工制造难题,实现零件质量上的精益求精。同时,通过热等静压(HIP)工艺,消除零件内部潜在的疏松、缩孔等细微缺陷,有效提高零件的冶金性能水平,保障了零件在恶劣工况下的使用可靠性和寿命。图图 94:天龙二号火箭:天龙二号火箭 图图 95:飞而康车间中的:飞而康车间中的 FS421 资料来源:飞而康科技官网,中信建投 资料来源:飞而康科技官网,中信建投 2 2.1 11 1 铖联铖联科技:科技:齿科齿科 3 3D D 打印打印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平台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平台 铖联科技专注于用新一代技术实现口腔齿科全流程数字化,提供一站式齿科铖联科技专注于用新一代技术实现口腔齿科全流程数字化,提供一站式齿科 3D 打印数字化解决方案。打印数字化解决方案。2021 年 5 月,公司完成品牌升级,从“铖联激光”升级为“铖联科技”,同时开始商业模式转型之路。从传统的3D 打印设备供应商转型为云打印服务模式,铖联科技开创性地把硬件即服务(HaaS)的模式应用在齿科 3D打印领域,将 3D 打印机智联上网,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大规模分布式义齿制造云工厂,打通义齿加工的数据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53 设计制造全流程,构建齿科全流程数字化服务平台。并于 2023 年 4 月,完成 2.36 亿元人民币的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三正健康领投,祥峰投资中国基金和老股东真成投资跟投,泰合资本担任财务顾问。图图 96:铖联科技铖联科技发展历程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铖联科技官网,中信建投 当下,数字化已成为口腔齿科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共识,而当下,数字化已成为口腔齿科行业上下游企业的共识,而 3D 打印是实现齿科产业升级的最佳供给。打印是实现齿科产业升级的最佳供给。铖联云平台能够提供普惠的齿科 3D 打印服务,用户无需付出昂贵的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即可按需选用数字化设计、数据处理、3D 打印、后处理等多项服务。只需通过铖联云平台发送任务需求,数字化设计团队即可在线进行工业 CAD 设计和数据处理,云平台的智能生产调度系统将打印任务分配到最优的云工厂完成半成品或成品制作,最后通过智慧物流系统将产品快速交付到用户的手中。目前,铖联科技已进入全球 27 个国家,在世界各地落地 260 多个云工厂,日生产牙冠 80000 颗,支架 8000 个,为 1500 家义齿工厂提供服务,铖联科技金属 3D 打印机装机量已经突破 1000 台,稳居 3D 打印义齿行业 TOP 1 的领先地位。得益于扎实的研发实力,铖联科技对义齿加工全链条进行科技赋能,实现数字化升级。得益于扎实的研发实力,铖联科技对义齿加工全链条进行科技赋能,实现数字化升级。研发出 DLP 光敏树脂 3D 打印机,替代传统手工石膏模型;应用金属 3D 机,代替手工铸造工艺;研发热处理炉、抛光机等后处理设备,大大缩短后处理时间,全面覆盖义齿生产加工的整个流程。金属 3D 打印方面拥有多型号 3D 打印机,全球装机量超 1000 台。表表 21:铖联铖联科技科技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金属增材制造设备部分产品一览 型号 最大成型尺寸 激光器功率 打印层厚 最大扫描速度 图示 NCL-M1100 100 75mm 200W 20m-100m 7m/s NCL-M150 150 75mm 300W 2 20m-100m 7m/s NCL-M180 180 80mm 300W 2/500W 2 20m-100m 7m/s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54 NCL-M3280 280 280 350mm 500W/500W 2 20m-100m 7m/s NCL-M3250 250 250 300mm 500W 20m-100m 7m/s NCL-M200 200 200 200mm 200W/500W 20m-100m 7m/s 资料来源:铖联科技官网,中信建投 铖联科技开创性地将硬件即服务模型应用在义齿铖联科技开创性地将硬件即服务模型应用在义齿 3D 打印领域,将所有金属打印领域,将所有金属 3D 打印机联网变成一个义齿打印机联网变成一个义齿打印云工厂,提供义齿三维模型设计、打印云工厂,提供义齿三维模型设计、3D 打印、后处理等打印、后处理等 3D 打印云服务。打印云服务。并提供一站式齿科 3D 打印服务,从接收模型/数据、设计、数据处理、3D 打印、后处理最后到质检发货。专业的数字化齿科 3D 打印解决方案,为义齿工厂带来全新的齿科产品制作流程和工作方式。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柔性制造,使义齿制造向更加精准、高效、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图图 97:铖联科技铖联科技 3D打印产品打印产品 资料来源:铖联科技官网,中信建投 公司在齿科公司在齿科 3D 打印领域基本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提供设备、软件、打印材料以及打印服务。打印领域基本实现全产业链布局,提供设备、软件、打印材料以及打印服务。软件方面,公司提供齿科智能设计软件以及 LionSky 智能切片软件,前者可以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个性化义齿设计软件,替代传统人工,快速设计出义齿三维模型;后者是专为齿科金属 3D 打印研发的数据切片软件解决方案,深度结合金属打印义齿产品的技术特点,采用先进的图形图像处理算法,大大减少用户数据处理时间,显著提高了打印的成功率和效率。3D 打印材料方面,公司提供金属材料主要包含钛合金以及钴铬合金,粉末杂质元素和有害元素含量低,球形度和流动性好,松装密度高,可满足牙科修复体、金属烤瓷修复体的金属内冠、桥,金属修复体的金属全冠、桥、嵌体、桩核、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及卡环,全口义齿支架的 3D 打印要求。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55 三三、设备厂商主导产业链,建议关注设备厂商主导产业链,建议关注上下游整合上下游整合、不断扩展市场、紧、不断扩展市场、紧跟行业趋势的企业跟行业趋势的企业 目前,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产品设备关键技术指标与国外相当,未来几年增材制造市场仍将处于目前,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产品设备关键技术指标与国外相当,未来几年增材制造市场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快速增长阶段。根据Wohlers Report 2022,2021 年中国增材制造设备装机数量占全球 10.6%,位列第二。2021 年在全球范围内跟踪调查的 266 家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厂商中,中国有 37 家,同比增长 11 家,在全球范围内位列第三。2021 年中国生产的设备数量约为 288 万台,同比增长 13.3%。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技术壁垒集中在中游设备厂商,增材制造设备是牵动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的关键之一。金属增材制造全产业链技术壁垒集中在中游设备厂商,增材制造设备是牵动增材制造行业发展的关键之一。增材制造的核心专利大多被设备厂商掌握,因此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设备生产厂商大多亦提供打印服务业务,近年来,增材制造行业整合加剧,通过并购增材制造软件公司、材料公司、服务提供商等,设备生产企业转变为综合方案提供商,加强了对产业链的整体掌控能力。我国的增材制造设备厂商主要有华曙高科、易加三维、汉邦科技、鑫精合等公司。上下游整合:上下游整合:设备厂商是全产业链主导者,上下游拓展整合是趋势所向。设备厂商是全产业链主导者,上下游拓展整合是趋势所向。借鉴海外龙头发展历程,以 3D Systems 和Stratasys 为代表的增材设备龙头多向上游布局打印材料、光学零件、软件等领域,以提高自身产业链地位。国内龙头华曙高科等企业近年来亦逐渐布局上游,实现产业链关键节点的自主可控。增材制造下游主要系工业级应用需求,已处产业化阶段,航空航天、医疗、汽车应用最广泛。扩展市场:扩展市场:(1)金属增材设备下游最大应用场景系航空航天,当前军用航空航天持续高景气,深度绑定军工产业的金属增材设备下游最大应用场景系航空航天,当前军用航空航天持续高景气,深度绑定军工产业的龙头或受益。龙头或受益。军工产业系增材设备下游最大客户,与军工集团、院所、高校关系密切的增材设备企业或有较大竞争优势。本轮军事现代化进程将利好战机、航发、航天产业链,深度绑定军工产业的增材龙头或因此受益。(2)企业应当扩展海外业务,企业应当扩展海外业务,将国际化发展作为重要经营战略,坚持国际化及全球业务布局。将国际化发展作为重要经营战略,坚持国际化及全球业务布局。积极通过“走出去”与全球创新及产业资源进行有效融合,引进海外科研和产业界高端人才,与海外知名机构开展技术及产业化合作。与全球创新及产业资源进行有效融合,以全球视野、居国际前沿、立足“自主”加速推进自身创新与产业化能力跃升。华曙高科于 2017 年与 2018 年成立美国华曙和欧洲华曙全资子公司,且连续多年参加美国 AMUG、Rapid 和德国 Formnext 等国际 3D 打印行业展会,以提高公司在国际上知名度以扩展海外业务。紧跟行业趋势:紧跟行业趋势:(1)紧跟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瞄准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需求紧跟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瞄准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应用需求。针对不同应用领域落地的金属增材制造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更大尺寸、更专用化的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华曙高科能提供最大打印尺寸均达到“米”级,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推动增材制造效率的提升,多激光、高功率激光技术的推进,实现无模具近终成形,极大的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华曙高科、易加三维与汉邦科技等均能实现多激光技术,提高增材制造效率。(2)关注布局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的公司关注布局金属增材制造设备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的公司,通过对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应用验证迭代及 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和声明。56 核心供应商的培育,核心元器件实现全部国产化,降低金属增材制造设备的生产成本,助力金属增材制造行业发展。我国中低功率光纤激光基本实现国产化,已经有个别厂商在使用国产激光器与振镜。(3)此外,要紧盯行业领域先进技术,综合应用探究整合,对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边界不断探索,保持此外,要紧盯行业领域先进技术,综合应用探究整合,对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边界不断探索,保持研发能力,确保远期设备发展的竞争力。研发能力,确保远期设备发展的竞争力。例如增减材一体化的以及去支撑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以及其他高端增材制造技术,加大研究费用与研究人员的投入。汉邦科技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到 LACM 激光增减材复合加工工艺,实现了增减材一体化。四、风险提示四、风险提示 军工订单不及预期。军工订单不及预期。国内金属增材打印行业下游客户集中于军工行业,收入最终主要来源于国家的国防装备支出。军工行业属于特殊的经济领域,主要受国际环境、国家安全形势、地缘政治、国防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若未来国际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导致国家削减国防开支若军工订单不及预期则可能影响到行业企业的营收。产业政策风险。产业政策风险。增材制造行业系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国家产业政策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如果未来政府对行业支持政策发生变化导致财政税收优惠、政府补助及科技扶持等政策缩减甚至取消,将会对行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技术迭代风险。技术迭代风险。随着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的扩大,技术的升级迭代加快,不同技术之间的竞争加剧,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仍是行业竞争的关键。若企业无法保持技术先进性则可能导致竞争力下降。供应链风险。供应链风险。国内增材制造领域振镜、激光器等核心零部件进口依赖严重,若因地缘政治导致进口受限,且短期内无法国产化替代,则可能影响到企业产品的交付。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57 分析师介绍分析师介绍 黎韬扬:黎韬扬:研发部执行总经理、军工与新材料团队首席分析师,北京大学硕士。2015-2017 年新财富、水晶球、Wind 军工行业第一名团队核心成员,2018-2022 年水晶球军工行业上榜,2018-2020 年 Wind 军工行业第一名,2019-2022 年金牛奖最佳军工行业分析团队,2018-2022 年新财富军工行业上榜、入围。行业深度报告 金属增材制造金属增材制造 58 评级说明评级说明 投资评级标准 评级 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涉及的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6 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报告发布日后的 6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作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作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 500 指数为基准。股票评级 买入 相对涨幅 15以上 增持 相对涨幅 5 中性 相对涨幅-5%5之间 减持 相对跌幅 5 卖出 相对跌幅 15以上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相对涨幅 10%以上 中性 相对涨幅-10-10%之间 弱于大市 相对跌幅 10%以上 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i)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ii)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法律主体说明法律主体说明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或其附属机构(以下合称“中信建投”)制作,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署名分析师所持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号已披露在报告首页。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本报告作者所持香港证监会牌照的中央编号已披露在报告首页。一般性声明一般性声明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制作。发送本报告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不因接收者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中信建投客户。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中信建投认为可靠的公开资料,但中信建投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观点、评估和预测仅反映本报告出具日该分析师的判断,该等观点、评估和预测可能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有所变更,亦有可能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或者采用不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建投其他部门、人员口头或书面表达的意见不同或相反。本报告所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报告中所含任何具有预测性质的内容皆基于相应的假设条件,而任何假设条件都可能随时发生变化并影响实际投资收益。中信建投不承诺、不保证本报告所含具有预测性质的内容必然得以实现。本报告内容的全部或部分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报告所包含的观点、建议并未考虑报告接收人在财务状况、投资目的、风险偏好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报告接收者应当独立评估本报告所含信息,基于自身投资目标、需求、市场机会、风险及其他因素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中信建投建议所有投资者应就任何潜在投资向其税务、会计或法律顾问咨询。不论报告接收者是否根据本报告做出投资决策,中信建投都不对该等投资决策提供任何形式的担保,亦不以任何形式分享投资收益或者分担投资损失。中信建投不对使用本报告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在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允许的范围内,中信建投可能持有并交易本报告中所提公司的股份或其他财产权益,也可能在过去 12 个月、目前或者将来为本报告中所提公司提供或者争取为其提供投资银行、做市交易、财务顾问或其他金融服务。本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了署名分析师的观点,分析师的薪酬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都不会直接或间接与其所撰写报告中的具体观点相联系,分析师亦不会因撰写本报告而获取不当利益。本报告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发布或引用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发展部 中信建投(国际)中信建投(国际)北京 上海 深圳 香港 东城区朝内大街 2 号凯恒中心B座 12 层 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南路 528 号南塔 2103室 福田区福中三路与鹏程一路交汇处广电金融中心 35 楼 中环交易广场 2 期 18楼 电话:(8610)8513-0588 电话:(8621)6882-1600 电话:(86755)8252-1369 电话:(852)3465-5600 联系人:李祉瑶 联系人:翁起帆 联系人:曹莹 联系人:刘泓麟 邮箱: 邮箱: 邮箱: 邮箱:charleneliucsci.hk

    浏览量11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20 67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军用连接器行业龙头受益市场空间扩容-230716(24页).pdf

    1 Ta行业报告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深度研究 国防军工国防军工 军用连接器行业军用连接器行业龙头受益市场空间扩容龙头受益市场空间扩容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军用连接器市场空间军用连接器市场空间未来有望未来有望持续扩大:持续扩大:根据亿渡数据预测,2017-2023年,我国军用连接器市场规模由91.25亿元上升至171.38亿元,6年CAGR为11.08%。未来受益于军队现代化建设,以及电子元器件国产化要求日益提升,军用连接器市场有望继续扩大。军用连接器行业集中度提升军用连接器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有望受益,龙头有望受益:2015-2020年,军用连接器行业CR5均保持在70%以上;其中,中航光电在航空领域市占率更高,航天电器在高端航天领域市占率更高。受并购、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行业可能继续呈现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通信及新能源车通信及新能源车行业行业拉动民用市场:拉动民用市场:通信方面,5G的传输速度相比4G高,其对连接系统的传输速度和通道功能要求大幅增加,拉动通信连接器需求。新能源汽车方面,其在电驱动单元、电气设备的数量上较传统汽车有明显提升,对连接器产品需求量及质量要求都明显增加。根据Bishop&associates机构预计,2025年我国通信、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或将达到95亿美元及44.68亿美元。上市公司积极扩充产能上市公司积极扩充产能,产能供应有保障,产能供应有保障:统计6家军用及民用连接器相关上市公司,其中有5家公司在2022年左右发布了增发扩产计划,增发金额超过200亿元。表明行业未来景气度依然较高,各公司积极扩产保障产品供应。投资建议投资建议 信息化水平提升带动军用连接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通信及新能源车行业拉动民用连接器需求。受并购、成本端影响,行业或继续呈现马太效应;市场空间扩容,行业龙头公司或将更加受益。行业景气度高,我们看好龙头公司的发展,推荐的公司包括:中航光电、航天电器。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重点推荐标的重点推荐标的 简称简称 EPS PE CAGR-3 评级评级 2023E 2024E 2025E 2023E 2024E 2025E 中航光电 1.60 2.06 2.57 28 22 17 26%买入 航天电器 1.70 2.29 3.03 36 27 20 36%增持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iF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 2023 年 7 月 14 日收盘价 证券研究报告 2023 年 07 月 16 日 投资建议:投资建议: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建议:上次建议:强于大市 相对大盘走势相对大盘走势 Table_First|Table_Author 分析师:孙树明 执业证书编号:S0590521070001 邮箱: Table_First|Table_Contacter 联系人 叶鑫 邮箱: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1、需求增长及国产化率提升带动行业发展国防军工2023.05.09 2、装备升级和国产化推进带来结构性行情国防军工2023.04.04 3、国防预算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国防军工2023.03.05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2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投资聚焦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全球连接器市场总体保持增长趋势,根据 Bishop&Associates 发布的数据,2023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 900 亿美元,中国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连接器销售市场。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22-2027 年国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8%,2027 年行业销售收入将超过 400 亿美元。我国军用连接器行业集中度较高,行业 CR5 市占率水平呈上升趋势。由于行业内收购兼并不断、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行业集中度提升,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显现。创新之处创新之处 分析了连接器的质量保障因素;分析了军用连接器的市场集中度趋势;分析了新能源车及通信产业对民用连接器市场的拉动作用;分析了相关上市公司扩产情况。核心结论核心结论 1,军用连接器行业现阶段呈现双寡头格局,中航光电在航空领域市占率更高,航天电器在高端航天领域市占率更高;2,军用连接器行业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显现;市场空间扩容,行业龙头公司或将更加受益;3,统计 6 家军用及民用连接器相关上市公司,其中有 5 家公司在 2022 年左右发布了增发扩产计划,表明行业未来景气度依然较高,产能端未来将有保障。SUeXnXkZkWbYFUcVgV8ObP7NtRnNmOsRfQpPoRkPnMpQ8OoOrRvPrQpNNZqMyQ 3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1 1 连接器产品种类丰富连接器产品种类丰富 .5 5 1.1 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需元件.5 1.2 产品性能影响因素复杂.7 2 2 连接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连接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9 9 2.1 连接器下游应用场景较为丰富.9 2.2 行业逐渐呈现马太效应.11 3 3 重点公司推荐重点公司推荐 .2020 3.1 中航光电.20 3.2 航天电器.21 4 4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2323 图表目录图表目录 图表图表 1 1:连接器示意图:连接器示意图.5 图表图表 2 2:连接器分类:连接器分类.5 图表图表 3 3: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6 图表图表 4 4:连接器组成:连接器组成.6 图表图表 5 5:我国连接器发展历程:我国连接器发展历程.7 图表图表 6 6:电连接器失效与环境应力的关系:电连接器失效与环境应力的关系.8 图表图表 7 7:各种失效模式及其百分比:各种失效模式及其百分比.8 图表图表 8 8:连:连接器发展趋势接器发展趋势.9 图表图表 9 9:连接器产业链:连接器产业链.10 图表图表 1010: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12 图表图表 1111: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12 图表图表 1212:国内连接器制造行业销售收入预测:国内连接器制造行业销售收入预测.12 图表图表 1313:中国军用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中国军用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13 图表图表 1414:中国军用连接器行业集中度中国军用连接器行业集中度.13 图表图表 1515:20202020 年年中国军用连接器市占率情况中国军用连接器市占率情况.13 图表图表 1616:中国军用连接器行业主要公司对比:中国军用连接器行业主要公司对比.14 图表图表 1717:部分军用连接器企业营收(单位:亿元):部分军用连接器企业营收(单位:亿元).15 图表图表 1818:部分军用连接器企业毛利率:部分军用连接器企业毛利率.15 图表图表 1919:“十四五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发展部分指标时期信息通信行业发展部分指标.15 图表图表 2020:全球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全球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16 图表图表 2121: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7 图表图表 2222:新能源汽车中连接器的应用分布:新能源汽车中连接器的应用分布.17 图表图表 2323: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18 图表图表 2424: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18 图表图表 2525:全球不同领域工业连接器竞争格局:全球不同领域工业连接器竞争格局.18 图表图表 2626:中国工业连接器进出口总额:中国工业连接器进出口总额.19 4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2727:中国工业连接器贸易顺差:中国工业连接器贸易顺差.19 图表图表 2828:国内部分连接器厂家产品种类及扩产计划:国内部分连接器厂家产品种类及扩产计划.19 图表图表 2929:中航光电盈利预测:中航光电盈利预测.21 图表图表 3030: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比(可比公司盈利预测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比(可比公司盈利预测采用 iFinDiFinD 一致预期)一致预期).21 图表图表 3131:航天电器盈利预测:航天电器盈利预测.22 图表图表 3232: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比(可比公司盈利预测采用: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比(可比公司盈利预测采用 iFinDiFinD 一致预期)一致预期).22 5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1 1 连接器产品种类丰富连接器产品种类丰富 1.1 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需元件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需元件 连接器是一种借助电信号或光信号和机械力量的作用使电路或光通道通、断开或转换的功能元件,用作器件、组件、设备、系统之间的电信号或光信号连接,传输信号或电磁能量,并且保持系统与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连接器是构成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需的基础元件。图表图表 1 1:连接器示意图连接器示意图 来源:中航光电官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按照传输的介质不同,连接器可以分为电、微波射频、光、流体连接器等。其中,电连接器用于器件、组件、设备、系统之间的电信号连接;微波射频连接器用于微波传输电路的连接;光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光纤传输线路、光纤配线架和光纤测试仪器、仪表;流体连接器保障液体冷却系统环路中各部件间的快速连接和断开。图表图表 2 2:连接器分类连接器分类 类别类别 性能要求性能要求 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主要应用主要应用 图片图片 电连接器 接触良好、工作可靠。大功率电能传输要求接触电阻低、载流高、温升低、电磁兼容性能高;传输高速数据信号时要求电路阻抗连续性好、串扰小、时延低、信号完整性高 用于器件、组件、设备、系统之间的电信号连接,借助电信号和机械力量的作用使电路接通、断开,传输信号或电磁能量,包括大功率电能、数据信号在内的电信号等 广泛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计算机、汽车、工业等领域 6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微波射频连接器 接触可靠,对于阻抗设计与补偿要求严格,需要符合插损、回损、相位和三阶互调等性能要求 用于微波传输电路的连接,隶属于高频电连接器,因电气性能要求特殊,行业内企业会将微波射频连接器与电连接器进行区分 主要应用于通信、军事等领域 光连接器 对于组件的对准精度要求严格,对接触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洁净度高,定位准确 用于连接两根光纤或光缆形成连续光通路的可以重复使用的无源器件 广泛应用于传输干线、区域光通讯网、长途电信、光检测等各类光传输网络系统中 流体连接器 保证密封性能可靠,内部流道结构设计合理保证连接器流通能力,零件材料需保证连接器耐腐蚀性、耐酸性盐雾、耐湿热等耐环境性能,检测性能指标和试验项目需使用专用设备和平台进行检测 液冷散热系统重要元件,保障液体冷却系统环路中各部件间的快速连接和断开 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军工防务领域及数据中心、医疗设备等高端制造领域 来源:瑞可达招股说明书,中航光电公众号,国联证券研究所 连接器主要由接触件、绝缘体、外壳(视品种而定)以及附件四种基本元件构成。接触件一般由阳性接触件和阴性接触件组成接触对,通过阴、阳接触件的插合完成电连接。绝缘体也常称为基座或安装板,它的作用是使接触件按所需要的位置和间距排列,并保证接触件之间和接触件与外壳之间的绝缘性能。外壳是连接器的外罩,它为内装的绝缘安装板和插针提供机械保护,并提供插头和插座插合时的对准,进而将连接器固定到设备上。附件分结构附件和安装附件。图表图表 3 3: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电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表图表 4 4:连接器组成连接器组成 基本结基本结构件构件 具体构成具体构成 主要作用主要作用 接触件 阳性接触件、阴性接触件 连接器完成电连接功能的核心零件 绝缘体 基座、安装版 使接触件按所需要的位置和间距排列,并保证接触件之间和接触件与外壳之间的绝缘性能 外壳 连接器的外罩 为内装的绝缘安装板和插针提供机械保护,并提供插头和插座插合时的对准,进而将连接器固定到设备上。附件 结构附件、安装附件 来源:电连接器的概述和研究现状分析李茜,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上海创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官网,国联证券研究所 连接器的基本性能可分为三大类:即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机械性能主要包括插拔力和机械寿命;插拔力分为插入力和拔出力,机械寿命是一种耐久性指标。电气性能主要包括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在电 7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气性能方面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电气指标,如串扰,传输延迟、时滞等。环境性能主要包括耐温、耐湿、耐盐雾、振动和冲击等。1.2 产品性能影响因素复杂产品性能影响因素复杂 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中国开始出现连接器,主要生产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应用场景包括雷达设备、通讯等领域。20 世纪 80 年代,连接器逐渐应用于中国的黑白电视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发展至今,行业形成了以立讯精密、中航光电等为龙头的行业格局,企业主要专注于商用以及军用领域的连接器产品的研发。图表图表 5 5:我国连接器发展历程:我国连接器发展历程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电连接器的影响因素复杂,围绕环境应力特别是综合环境应力引起的电连接器的失效问题一直研究的重点。在各种环境应力中,温度、湿度和振动三种环境应力引起的失效在所有失效因素中占主导,引起产品失效的占比分别为 40%、18%和 28%。环境应力对电连接器壳体产生腐蚀破坏的同时亦会对其内部结构例如接触体、绝缘材料等产生影响,使得电连接器的电气性能接触电阻和绝缘耐压退化,在复杂的环境应力作用下其环境适应性降低,最终造成了电连接器的失效。8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6 6:电连接器失效与环境应力的关系:电连接器失效与环境应力的关系 来源:电连接器的概述和研究现状分析李茜,国联证券研究所 根据失效机理的不同,可以将电连接器的失效模式分为三种,分别是:电气失效、机械失效和环境失效。电气失效包括接触失效和绝缘失效两种形式。机械失效表现为弹性端子根部断裂,接触体与接触体之间的接触压力减小,接触体和接触体或壳体因为变形无法正常配合。环境失效是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工作环境中湿度、温度等原因引起电连接器的一些部位发生生锈或变形的情况。图表图表 7 7:各种失效模式及其百分比:各种失效模式及其百分比 序号序号 失效模式失效模式 所占百分比(所占百分比(%)1 接触失效 45.1 2 绝缘失效 22.3 3 机械连接失效 19.8 4 其他失效 12.8 来源:电连接器接触特性与温度场的数值模拟研究严升,国联证券研究所 总体上看,连接器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信息传输的高速化和数字化、多种类信号传输的集成化、产品的高密度/小型/低成本化、接触件端接方式表面贴装化、模块组合化、插拔便捷化等。新型复合材料在连接器加工的应用可以使连接器在重量更轻的同时强度更高,而且使连接器耐腐蚀、耐老化等耐恶劣工作环境的能力更强,性能更可靠。9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8 8:连接器发展趋势连接器发展趋势 发展特发展特点点 具体具体分类分类 发展情况发展情况/最新研究成果最新研究成果 高密度小型化-在军用无人机领域,Glenair 公司的 80 系列连接器是 MILDTL38999 连接器的替代品,非常适用于更小、更轻的无人机产品。在消费电子领域,Molex 公司的 SlimStack 04 系列连接器是业界最小的板对板连接器之一,非常适合手机等紧密封装应用。耐环境 孔隙率 即使只有 01m 厚的金镀层在经过适当处理后,都能达到厚镀层的抗腐蚀效果。此外,通过电镀抛光降低表面粗糙度和提高电镀工艺水平也是十分必要的 微动磨损 由于电镀层的耐久力要收到系统复合硬度的影响,因此常在金镀层和软的基体金属中间加入硬的镍电镀层。腐蚀 润滑是抑制腐蚀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复合材料外壳的开发也增强了连接器的抗腐蚀能力。在复合材料的研制方面,Souriau 公司居于领先地位。该公司研制的复合材料圆形连接器采用了先进的高压模塑和镍层涂镀方法。信号的完整性 反射 通过改变介电常数,传输线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或连接器导体的长度和几何结构)可以调节特性阻抗。实际应用中电磁场的分布非常复杂,用传统方式很难计算出特性阻抗,经常要借助有限元分析 串扰 Molex 公司在处理连接器串扰上表现得十分优秀。其最近推出的 Impact 系列高密度高速背板连接器每英寸有多达 80 组差分对,支持高达 25Gbps 的传输速率,并且将串扰由 8%降到了 2%以下。衰减 光纤连接器在传输速率和信号完整性上都远优于传统的铜连接器,业界出现了“光进铜退”趋势。光纤技术发展很快,但在可预期的将来铜连接器仍将占据相当一部分市场。智能链接-智能连接器是一种未来的嵌入式智能产品,可以将板上器件的某些功能转移到外部电缆上来实现,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新能源领域为例,目前太阳能发电领域面临面板发电量不确定和输出电流固定的矛盾,智能连接有望解决这一问题。来源:连接器行业最新发展趋势分析邹翔,国联证券研究所 光连接器逐步代替电连接器。随着信息化程度加深,各类设备对传输和处理数据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数据传输超过 10G,铜基系统的固有缺陷使高速传输电连接器发展受到限制,这使得光纤传输优势日益明显。此外,在军事上,现代军用飞机的机载电子设备不断增加,光纤质量轻、体积小,能够有效降低军机负载的线缆质量和体积、提高飞机作战性能。早在 2004 年,美国军方就已经开始实施将军用飞机、驱逐舰上的铜系统转换为光纤系统的计划。随着光纤应用的增加,作为光纤互连器件,光连接器有着替代电连接器的趋势。2 2 连接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连接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2.1 连接器下游连接器下游应用应用场景较为丰富场景较为丰富 连接器制造位于产业链中游,应用范围广阔。连接器产业链上游为金属材料、电镀材料及塑胶材料等,按照成本占比排序,金属材料所占成本最大,塑胶材料次之,电镀材料较小。下游几乎涵盖电子工业全领域,分为军用、民用两个方面,军用连接器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等高技术领域,民用连接器主要应用于通讯、计算机、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等领域。10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9 9:连接器产业链:连接器产业链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连接器产业链壁垒较多,可归纳为技术壁垒、人才壁垒、制造壁垒、市场准入壁垒和客户壁垒。技术壁垒 连接器制造经过模具设计、冲压、电镀、注塑、组装等流程,涉及到材料技术、结构设计、仿真技术、微波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模具技术、注塑工艺技术、冲压工艺技术等,同时制造过程必须具备机械及电子制造能力,需要多组件技术配合。对于技术团队来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并且连接器的专利技术壁垒非常多,高端技术门槛较高。人才壁垒 连接器往往采用订制下单的方式,设计、试制、生产一体化,因此要求生产商具备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试制试验能力,对供应商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行业经验、测试标准提出了较高要求。研发设计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完整的本专业知识和较宽的其它专业知识,并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同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岗位也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制造壁垒 连接器产品具有大批量生产的特点,高度自动化制造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 11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一。实现规模化生产后,公司全产业链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企业需要不断加大自动化设备研发投入,形成符合自身业务特点的专用定制化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生产管理能力、质量控制能力,这些均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长期的管理经验、制造经验积累,从而形成制造壁垒。市场准入壁垒 由于连接器对产品的讯号、能量起到连接传播作用,对产品的整体性能影响重大,因此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下游厂商至关重要。品牌厂商一般对供应商资质会有非常严格的审定程序,在审定过程中将对供应商的研发能力、生产流程、质量管理、服务弹性、供应能力以及经营状况等多个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供应商需要通过获得相关行业准入资质和认证,才能进入市场。客户壁垒 不同领域下游客户对于连接器的性能指标均有明确要求,对于连接器一般都有专门的技术、质量、商务管理团队。从初步接触到成为客户的正式供应商体系,会经历多方面的审核,进入供应商体系的时间比较长。供应商一旦进入客户供应链体系,用户通常不会轻易更换。因此形成了较强的客户壁垒。2.2 行业行业逐渐呈现马太效应逐渐呈现马太效应 2.2.1 连接器总体规模呈上升趋势连接器总体规模呈上升趋势 全球连接器市场总体保持增长趋势。2011-2021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由 489亿美元上升至 780 亿美元,10 年 CAGR 为 4.78%,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根据 Bishop&Associates 发布的数据,2023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 900 亿美元。中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连接器销售市场。2011-2021 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由 148 亿美元上升至 250 亿美元,10 年 CAGR 为 9.13%,增速快于全球增速。2021 年,中国连接器市场占全球 32.05%的份额,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连接器销售市场。12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1010: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 图表图表 1111: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 来源:Bishop&Associates,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Bishop&Associates,国联证券研究所 目前我国连接器行业依然处于发展时期,通信、消费电子和汽车等领域对高端连接器需求广阔。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22-2027 年国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 8%,2027 年国内行业销售收入将超过 400 亿美元。图表图表 1212:国内国内连接器制造行业销售收入连接器制造行业销售收入预测预测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2.2.2 军队现代化建设刺激军用连接器需求军队现代化建设刺激军用连接器需求 受益于军队现代化建设受益于军队现代化建设,连接器市场迎来放量契机连接器市场迎来放量契机。军用电连接器是飞机、导弹、舰艇等武器系统中用量最多的通用电子元器件之一。根据 军用电连接器的应用及发展报告,一架现代歼击机一次配套的电连接器约 800-1000 件,各种型号战术导弹的导引头、战斗部、发动机、自动驾驶仪等关键部件,都是通过连接器连接成完整的武器系统。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目标的逐步完成,国防装备信息化与军队现代化将 13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持续刺激军用连接器市场需求。我国军用连接器市场规模增势显著,未来有望持续扩大。我国军用连接器市场规模增势显著,未来有望持续扩大。2017-2023 年,我国军用连接器市场规模由 91.25 亿元上升至 171.38 亿元,6 年 CAGR 为 11.08%。未来受益于军队现代化建设,以及电子元器件国产化要求日益提升,市场有望继续扩大。图表图表 1313:中国军用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中国军用连接器市场规模情况 资料来源:亿渡数据,国联证券研究所 我国军用连接器行业集中度较高。我国军用连接器行业集中度较高。2015-2020 年,行业 CR5 均保持在 70%以上。2020 年,仅中航光电一家所占的市场份额已达到 49.72%;其次为航天电器,占比15.10%;其他企业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行业竞争格局较为集中。由于行业内并购兼并不断,如航天电器先后并购林泉电机、奥雷光电,同时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些因素共同推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显现。图表图表 1414:中国军用连接器行业集中度中国军用连接器行业集中度 图表图表 1515:2 2020020 年年中国军用连接器市占率情况中国军用连接器市占率情况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华经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14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军用连接器行业呈现双寡头格局。军用连接器行业呈现双寡头格局。2020 年,中航光电与航天电器两家的市占率合计达 64.82%,占据了过半的军用连接器市场份额。2020-2022 年,中航光电及航天电器的连接器板块营收合计 2 年 CAGR 为 23.00%,增速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市占率进一步提升。在下游应用方面,两家企业的强势领域有所不同。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年由中航工业集团实际控制的中航光电,在航空领域的市占率达 60%以上,在舰船领域市占率约为 40-50%,综合竞争优势突出;而航天科工集团孙公司航天电器是细分单项冠军,在高端航天(包括宇航、导弹、运载等)连接器等细分领域竞争优势明显,市占率第一。图表图表 1616:中国军用连接器行业主要公司对比:中国军用连接器行业主要公司对比 公司公司 中航光电中航光电 航天电器航天电器 连接器种类 高可靠光、电、流体连接器 高可靠圆形连接器、绞线式弹性毫微插针连接器、射频连接器、密封连接器、高速传输连接器、光纤连接器、印制电路连接器等 应用场景 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 航空、航天、兵器、舰船等 资料来源:中航光电公告,航天电器公告,国联证券研究所 主要军用连接器企业连接器板块营收增势显著主要军用连接器企业连接器板块营收增势显著,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中航光电与航天电器为我国军用连接器行业两大主要厂商,此外还有华丰科技、陕西华达等公司。2019-2022 年,各企业的连接器板块营收均呈显著增长态势,中航光电 3 年 CAGR为 20.03%,航天电器连接器板块 3 年 CAGR 为 20.54%,华丰科技防务连接器板块 3 年CAGR 为 30.19%。从毛利率端看,最近 3 年,行业龙头中航光电毛利率维持在 36%左右;航天电器连接器毛利率呈缓慢下降趋势,2022 年毛利率为 32.43%;华丰科技防务连接器毛利率始终较高,维持在 50%以上。由于军品资质壁垒、技术壁垒较高,下游客户需求较为稳定,毛利率在未来或将继续维持现有水平。15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1717:部分军用连接器企业营收(单位:亿元)部分军用连接器企业营收(单位:亿元)图表图表 1818:部分军用连接器企业毛利率部分军用连接器企业毛利率 来源:IFinD,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IFinD,国联证券研究所 2.2.3 通信通信、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带动民用连接器市场放量带动民用连接器市场放量 通信行业:5G 建设持续进行 5G 的传输速度相比 4G 高 100 倍左右,其对连接系统的传输速度和通道功能要求大幅增加。比如:4G 单一基站基本是 4-8 通道传输,而 5G 基站基本为 32-64 通道传输,不仅对连接器的需求数量呈几何级的增加,对性能要求也更为严格。以 5G 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方式将大幅拉动包括高速连接器、射频连接器等在内的各类连接器需求。根据 Bishop&Associates 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 年通信领域所用连接器价值占整个连接器市场的 23.5%,排在所有下游应用中的第一位。根据新华社报道,2023 年 3 月底我国 5G 网络基站数量达 264 万个,终端用户超过 6.2 亿户,5G 应用已覆盖 52 个国民经济大类。根据“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介绍,我国 2025 年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累计投资将达到 3.7 万亿元,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个数将从 2020 年的 5 个增长到 2025 年的 26 个,增长速度较快。图表图表 1919:“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发展“十四五”时期信息通信行业发展部分部分指标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20 年 2025 年 总体规模 信息通信行业收入(万亿元)2.64 4.3 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累计投资(万亿元)2.5 3.7 基础设施 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个)5 26 10G-PON 及以上端口数(万个)320 1200 数据中心算力(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90 300 来源:“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国联证券研究所 全球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总体上呈上升趋势。2014-2019 年该领域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85%,高于同期全球连接器总市场规模的增速。根据 Bishop&Associates 发布的数据,2025 年全球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215 亿美元。16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进程的加快,5G 建设的有序推进,通信连接器作为通信设备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市场规模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2025 年我国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或将达到 95 亿美元。图表图表 2020:全球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全球通信连接器市场规模 来源:Bishop&associates,瑞可达招股说明书,国联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拉动产业快速发展 2020 年,国务院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展现了国家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决心。2022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相较去年增长了95.60%。17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2121: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资料来源:IFinD,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国联证券研究所 连接器是新能源汽车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趋势。连接器是新能源汽车中不可缺少的部件,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趋势。相较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在电驱动单元、电气设备的数量上都有较大的增加,内部动力电流及信息电流错综复杂,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对连接器产品需求量及质量要求都将大幅提升。传统汽车单车连接器数量约为 500 个,价值约 2000 元;而新能源汽车单车连接器数量在 800 至 1000 个,价值约 5000 元,远高于传统汽车的平均水平。图表图表 2222:新能源汽车中连接器的应用分布:新能源汽车中连接器的应用分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18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汽车领域连接器是连接器重要市场,2014-2019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5.33%,高于同期全球连接器总市场规模的增速。根据 Bishop&Associates 推测,2025 年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194.52 亿美元。我国汽车连接器市场增速趋势与全球市场趋同,总体呈上升趋势。根据 Bishop&Associates 推测,2025 年我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达到 44.68 亿美元。图表图表 2323: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全球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 图表图表 2424: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 来源:Bishop&associates,瑞可达招股说明书,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Bishop&associates,瑞可达招股说明书,国联证券研究所 2.2.4 国际龙头占领国际市场,国内连接器贸易逆差扭转为顺差国际龙头占领国际市场,国内连接器贸易逆差扭转为顺差 全球范围内,工业连接器市场泰科、安费诺和莫仕三巨头呈现“三足鼎立”局势,其他细分领域,部分厂商可能会凭借自身在特定领域丰富的技术与客户积累,拥有比三巨头更强的实力,如通讯设备的立讯精密。图表图表 2525:全球不同领域工业连接器竞争格局全球不同领域工业连接器竞争格局 工业设备工业设备 汽车汽车 运输设备运输设备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 通讯设备通讯设备 1 安费诺 泰科 安费诺 泰科 安费诺 2 泰科 矢崎 泰科 莫仕 莫仕 3 莫仕 安波福 安费诺 安费诺 立讯精密 4 HARRING 罗森博格 莫仕 立讯精密 航空电子 5 Phoenix Contact 航空电子 矢崎 Samtec 富士康 来源:Bishop&associates,前瞻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国内工业连接器已可基本自给自足。近年来,中国工业连接器行业的进出口总额基本保持稳定,一直保持在 170 亿美元左右,2021 与 2022 年有了一 定幅度的增加;2022 年,中国工业连接器行业进出口总额为 196.6 亿美元。同时,中国工业连接器行业的贸易逆差逐渐缩小,中国工业连接器产品的出口额不断增加。2022 年,中国工业连接器行业的进出口贸易已经由贸易逆差转为贸易顺差,全年实现贸易顺差 7.69亿美元。19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2626:中国中国工业连接器进出口总额工业连接器进出口总额 图表图表 2727:中国工业连接器贸易顺差中国工业连接器贸易顺差 来源:海关总署,前瞻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海关总署,前瞻产业研究院,国联证券研究所 民用连接器企业产品种类及应用场景丰富,多侧重于汽车、消费电子与通信领域。民用连接器市场竞争企业众多,包括立讯精密、中航光电、信维通信等公司,各公司产品应用场景各有侧重;其中,立讯精密 2022 年营收规模为 2140.28 亿元,远超行业内其他公司。统计连接器 6 家相关上市公司,其中有 5 家公司在 2022 年左右发布了增发扩产计划,增发金额超过 200 亿元,表明行业未来景气度依然较高,各公司积极扩产保障产品供应。图表图表 2828:国内国内部分连接器厂家产品种类及扩产计划部分连接器厂家产品种类及扩产计划 公司公司 立讯精密立讯精密 中航光电中航光电 信维通信信维通信 长盈精密长盈精密 得润电子得润电子 航天电器航天电器 连接器种类 低压连接器、高压连接器、高速连接器、Busbar 等 高可靠光、电、流体连接器 通讯连接器、汽车连接器、工业连接器、高性能天线连接器 电子连接器、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等 家电连接器、电脑连接器、LED 连接器、通讯连接器、汽车连接器等 高可靠圆形连接器、绞线式弹性毫微插针连接器、射频连接器等 应用场景 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等 通信网络、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石油装备、电力装备、工业装备等 消费电子、物联网/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 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 消费电子、汽车等 汽车、计算机及周边设备、通信、工业、家电、医疗和商业设备等 营收规模(2022 年)2140.28 亿元 158.38 亿元 85.90 亿元 152.03 亿元 77.55 亿元 60.20 亿元 近期扩产方式 非公开增发 非公开增发 非公开增发 非公开增发 非公开增发 扩产发布时间 2022 年核准 2022 年实施 2023 年受理 2022 年实施 2021 年实施 扩产项目 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生产线中航光电(广东)有限公司华 常州长盈新能源动力及储能高速传输连接器建设项目等 特种连接器、特种继电器产 20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建设及技术升级项目等 南产业基地项目等 电池零组件项目等 业化建设项目等 募集资金 135 亿元 34 亿元 22 亿元 16.72 亿元 14.31 亿元 来源:公司公告,IFinD,国联证券研究所 3 3 重点公司推荐重点公司推荐 3.1 中航光电中航光电 防务连接器龙头,产品种类丰富 公司专业从事中高端光、电、流体连接技术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专业为航空及防务和高端制造提供互连解决方案,自主研发各类连接产品 300 多个系列、25 万多个品种。主要产品包括电连接器、光器件及光电设备、线缆组件及集成产品、流体器件及液冷设备等。积极拓展民用领域 工业与民用领域,公司业务开启倍增发展新征程,产品业务结构不断升级,持续为顾客创造价值,客户认可度不断提升。通讯与工业领域,公司深入推进客户和产品结构调整,深挖龙头客户需求和优质客户培育。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2022 年板块收入实现翻番增长。增发及扩产彰显信心 2022 年,公司非公开增发 35,576,016 股股票,预案募集资金 34 亿元。扩产项目包括以通讯、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的高速连接器为主的华南产业基地项目,以及以防务特种领域互连产品及适航业务等基础器件为主的基础器件产业园项目(一期)。增发以及扩产的推进,彰显了公司对于未来行业的信心,同时保障了未来产能的供应。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96.03/242.61/291.47 亿元,3 年CAGR 为 22.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92/43.70/54.57 亿元,3 年 CAGR 为 26.17%;EPS 分别为 1.60/2.06/2.57 元/股。鉴于公司技术先进、产品种类丰富、军工连接器的行业龙头地位,依据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 2023 年 35 倍 PE,公司合理市值为1187.31 亿元,对应目标价 56.00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1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图表 2929:中航光电中航光电盈利预测盈利预测 财务数据和估值财务数据和估值 2021A2021A 20222022A A 2023E2023E 2022024 4E E 2022025 5E E 营业收入(百万元)12866.86 15838.12 19603.11 24260.50 29146.83 增长率(%)24.86#.09#.77#.76 .14ITDA(百万元)2569.98 3151.53 4512.88 5643.00 6899.1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991.00 2717.13 3392.33 4369.90 5457.05 增长率(%)38.356.47$.85(.82$.88%EPS(元/股)0.94 1.28 1.60 2.06 2.57 市盈率(P/E)47.43 34.75 27.84 21.61 17.30 市净率(P/B)6.33 5.43 4.79 4.16 3.57 EV/EBITDA 42.49 27.78 19.40 15.23 12.13 来源:iF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 2023 年 7 月 14 日收盘价 图表图表 3030: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比(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比(可比公司盈利预测采用可比公司盈利预测采用 iFinDiFinD 一致预期一致预期)代码代码 简称简称 总市值(亿总市值(亿元)元)EPSEPS(元)(元)PEPE(X X)EPSEPS 三年三年 CAGRCAGR 2022A2022A 2022023 3E E 2022024 4E E 2022025 5E E 2022023 3E E 2022024 4E E 2022025 5E E 002025.SZ 航天电器 277.50 1.23 1.77 2.41 3.19 34.48 25.35 19.21 37.372475.SZ 立讯精密 2437.09 1.29 1.70 2.18 2.60 20.01 15.54 13.05 26.37%平均值 27.24 20.45 16.13 002179.SZ 中航光电 944.27 1.28 1.60 2.06 2.57 27.84 21.61 17.30 26.17%来源:iFind,国联证券研究所,股价取 2023 年 7 月 14 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3.2 航天电器航天电器 连接器产品深耕航空航天等高端市场 公司研制生产的连接器主要品种为高可靠圆形连接器、绞线式弹性毫微插针连接器、射频连接器等,主导产品用于航天、航空、电子、兵器、船舶、通信、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高技术领域配套。产业链覆盖广,提供一体化方案设计 公司主营业务除了高端连接器外,还有微特电机、继电器、光电器件、电缆组件、二次电源的研制和销售,公司可以为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提供系统集成互联一体化方案设计及实施服务。公司已在上海等地设有 10 个子公司,在北京等地设立研究所,在国内主要城市设有技术市场服务中心,形成了集团化、跨地域、专业化的产业布局。增发提升产能建设 2021 年,公司非公开增发 23,662,256 股股票,预案募集资金 14.31 亿元。公司 22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募集资金投向包括现有厂房内新建 8 条生产线,主要生产特种连接器、继电器等产品,增加年产 922.05 万只电子元器件产品;以及新增一栋综合厂房,主要生产新基建和能源装备等相关连接器及组件等产品,增加年产 3,976.2 万只新基建等领域用连接器。产能的扩充,有助于提升公司在航空航天等市场占有率,保障未来产品供应能力。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6.85/98.40/121.76 亿元,3 年CAGR 为 26.4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78/10.45/13.84 亿元,3 年 CAGR 为 35.55%;EPS 分别为 1.70/2.29/3.03 元/股。鉴于公司产品种类丰富、业绩提升空间广阔,依据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 2023 年 40 倍 PE,公司合理市值为 311.20 亿元,对应目标价 68.11 元。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图表图表 3131:航天电器航天电器盈利预测盈利预测 财务数据和估值财务数据和估值 2021A2021A 20222022A A 2023E2023E 2022024 4E E 2022025 5E E 营业收入(百万元)5037.85 6019.70 7685.27 9840.20 12175.66 增长率(%)19.43.49.67(.04#.73ITDA(百万元)771.76 843.88 1195.93 1535.38 1950.5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87.24 555.44 777.99 1044.59 1383.52 增长率(%)12.37.00.074.272.45%EPS(元/股)1.07 1.22 1.70 2.29 3.03 市盈率(P/E)56.95 49.96 35.67 26.57 20.06 市净率(P/B)5.26 4.88 4.42 3.91 3.40 EV/EBITDA 47.62 34.70 22.89 18.08 14.36 来源:iF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预测,股价取 2023 年 7 月 14 日收盘价 图表图表 3232: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比(可比公司估值水平对比(可比公司盈利预测采用可比公司盈利预测采用 iFinDiFinD 一致预期一致预期)代码代码 简称简称 总市值(亿元)总市值(亿元)EPSEPS(元)(元)PEPE(X X)EPSEPS 三年三年 CAGRCAGR 2022A2022A 2022023 3E E 2022024 4E E 2022025 5E E 2022023 3E E 2022024 4E E 2022025 5E E 002179.SZ 中航光电 944.27 1.72 1.98 2.53 3.20 26.82 21.08 16.91 22.882475.SZ 立讯精密 2437.09 1.29 1.70 2.18 2.60 20.01 15.54 13.05 26.37%平均值 23.41 18.31 14.98 002025.SZ 航天电器 277.50 1.22 1.70 2.29 3.03 35.67 26.57 20.06 35.55%来源:iFind,国联证券研究所,股价取 2023 年 7 月 14 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 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23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行业报告行业深度研究 4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1)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若军工信息化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则市场对军用连接器需求将缩减。2)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若技术攻关不顺利,则行业产品性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3)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连接器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各公司积极扩产;若各公司为保障市场份额而采取降价措施,则行业利润率将下降。24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评级说明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评级 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 6到 12 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以报告发布日后的 6 到 12 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其中: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500 指数为基准;韩国市场以柯斯达克指数或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为基准。股票评级 买入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 20%以上 增持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 5 %之间 持有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10%5%之间 卖出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跌幅 10%以上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 10%以上 中性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10%之间 弱于大市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跌幅 10%以上 一般声明一般声明 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权均属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及其附属机构(以下统称“国联证券”)。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报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内容。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均为国联证券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本报告是机密的,仅供我们的客户使用,国联证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国联证券的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但国联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国联证券及/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担保。在不同时期,国联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国联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国联证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国联证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特别声明特别声明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国联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国联证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参考依据。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和引用。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不良后果及法律责任有私自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和引用者承担。联系我们联系我们 无锡:无锡: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新城金融一街 8 号国联金融大厦 9 层 上海:上海: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 1198 号世纪汇广场 1 座 37 层 电话:0510-82833337 电话:021-38991500 传真:0510-82833217 传真:021-38571373 北京:北京: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 208 号中粮置地广场 4 层 深圳:深圳: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 6009 号新世界中心 29 层 电话:010-64285217 电话:0755-82775695 传真:010-64285805

    浏览量19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17 2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金属增材制造:方兴未艾星辰大海(中)-230702(40页).pdf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

    浏览量23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04 4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把握三周期拥抱“确定性”&“成长性”溢价-230630(53页).pdf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115353Table,Page投资策略报告,国防军工证券研究报告国防军工行业国防军工行业把握三周期,拥抱,确定性,把握三周期,拥抱,确定性,成长性,溢价成长.

    浏览量15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7-04 5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金属增材制造:方兴未艾星辰大海(上)-230628(33页).pdf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参阅最后一页的重.

    浏览量28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28 3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材料的使用与发展方向-230620(31页).pdf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请务必阅读正文后的声明及说明,国防军工国防军工,发布时间,发布时间,优于大势优于大势上次评级,优于大势,历史收益率曲线,涨跌幅,绝对收益,相对收益,行业数据成分股数量,只,.

    浏览量18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26 31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全球军贸需求不断修复中国军贸有望迎来新机遇(更新)-230612(33页).pdf

    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仅为本报告目的,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提供,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情况下,本报告亦可能由中信建投,国际,证券有限公司在香港提供,同时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

    浏览量35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13 3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航天军工行业:为什么隐身材料是真正的“新”材料-230611(75页).pdf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证券研究报告航天军工航天军工为什么隐身材料是真正的,新,材料为什么隐身材料是真正的,新,材料华泰研究华泰研究航天军工航天军工增持增持,维持.

    浏览量32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12 7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国防军工行业惯性导航:军民两大领域空间广阔第一二代已广泛应用第三代加速发展-230611(26页).pdf

    证券研究报告,国防军工,深度报告2023年6月11日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行业投资评级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强于大市,维持维持行业基本情况行业基本情况收盘点位1458,1.

    浏览量14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6-12 2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和恒咨询:国防军工A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年报)(28页).pdf

    引言引言2022 年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发展状况如何?和恒咨询基于上市公司2022 年报的公开数据,通过“行业发展指数”,对行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其与A 股平均水平的对比进行综述。同时,选取核心财务指标对行业内上市公司进行排名,通过“排行榜”向大家展示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发展的动态变化。行业上市公司发展指数是反映行业上市公司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数。统计数据来源于行业上市公司 2022 年报公开数据,通过对相应行业的 A 股上市公司进行调查,根据行业上市公司对 A 股(剔除金融类与类金融上市公司)的相对运行表现编制而成,是反映行业上市公司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数。行业上市公司发展指数的取值范围为 0200 之间:(1)100 作为指数的质量临界值;(2)100200 为优质区间,表明该行业上市公司相对于 A 股上市公司经营发展质量更高或更加健康,越接近 200 质量越高;(3)0100 为质量存疑区间,表明该行业上市公司较 A 股上市公司存在经营发展质量差距或风险更高,越接近 0 质量越低。行业上市公司发展指数具体包括七大维度:研发能力、成长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投资能力、财务压力和上下游议价能力,根据不同维度的重要程度赋予不同权重。图:分维度指数解释个股方面,和恒咨询通过 9 个维度 18 个财务指标对行业内上市公司进行排名(截取排名前 30),通过“排行榜”体现企业发展变动。图:排行榜指标说明其中,总市值计算公式为:总市值=收盘价总股本。核心利润是指企业自身开展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经营成果,剔除投资收益、政府补贴等非经营活动的影响,还原企业经营活动真实的盈利能力。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利息费用。ROE,即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衡量了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通常来说,ROE 越高,说明每单位净资产带来的收益越高。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代表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般来讲,毛利率越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同时也与企业的销售策略有关。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剔除了投资活动、政府补助等非经营活动的影响,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性。一般来讲,核心利润率越高,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性就越强。研发费用是指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反映了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一般来讲,研发费用越高,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越高,但也与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以及对研发投入的费用化与资本化的选择有关。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它是衡量资产投资规模与销售水平之间配比情况的指标。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核心利润获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核心利润 其他收益),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会计处理的利润数字转变为真金白银的能力。一般来讲,核心利润获现率越高,经营活动利润的含金量越高,核心利润获现率在1.21.5 属于较好,但也与行业特性有关。经营活动变现能力主要受经营活动盈利能力、存货政策和两头吃能力三方面的影响,其中上下游资金占用比例是反映两头吃能力的重要指标。上下游资金占用比例=(上游资金占用规模 下游资金占用规模)营业收入,表示单位收入可以占用上下游/需要为上下游垫付的资金量,反映企业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该比例为正值且越大,表示占用上下游越多的资金,该比例为负值且越小,表示被上下用占用越多的资金。企业主要有两大造血点,一个是经营活动,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金额反映,另一份是投资活动,通过投资收益产生的现金反映。一般来讲,造血能力规模约大,反映企业的造血能力越强。企业的投资分为战略性与非战略性,其中战略性投资反应企业的战略与发展潜力,而非战略性投资主要为企业短期的盈利行为。其中战略性投资主要包括两点,一个是用于产能的建设,在报表中一般列示为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一个是用于对外并购或企业战略性股权投资,报表中一般列示为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一般来讲,该数值越大,公司与战略相关的投资规模越大,未来的发展潜力越大。产能扩张比例=长期经营资产净投入期初长期经营性资产,反映公司长期性资产扩张的投资决策,公司采取的是扩张、维持还是收缩战略。一般来讲,该数值越大,企业表现出越明显的产能扩张。负债主要包括金融负债(如短期借款等)与经营负债(如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等),其中金融负债反映企业的输血能力,经营负债反映企业的造血能力。金融资产负债率=金融性负债总资产总计,反映企业对输血的依赖。该数值越大,企业对输血的依赖越大,偿债压力越大。和恒咨询撰写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 年报),为大家了解国防军工行业的发展动态提供参考。目录目录引言引言.2一、国防军工一、国防军工 A A 股上市公司发展指数股上市公司发展指数.8二、二、国防军工国防军工 A A 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排行榜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排行榜.9维度一、规模.91、总市值.92、总资产.103、营业收入.114、净利润.12维度二、成长性.135、营业收入增速.136、毛利润增速.147、核心利润增速.15维度三、股东回报.168、ROE.16维度四、盈利性.179、毛利率.1710、核心利润率.18维度五、研发投入.1911、研发费用率.19维度六、运营效率.2012、总资产周转率.20维度七、利润质量.2113、核心利润获现率.2114、上下游资金占用比例.22维度八、造血能力.2315、造血能力.23维度九、投资活动.2416、战略性投资规模.2417、产能扩张比例.25维度十、筹资能力.2618、金融资产负债率.26一、国防军工一、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发展指数股上市公司发展指数截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国防军工 A 股上市的 128 家上市公司整体发展指数为 119.9,环比下降 0.4,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图 1: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发展指数数据来源:和恒咨询分维度看,2022 年度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发展指数 7 个能力维度指数中有 4 个指数大于临界值 100,3 个指数小于临界值 100。其中:1.研发能力指数、成长能力指数、盈利能力指数和财务压力指数高于临界值 100;2.运营能力指数、投资能力指数和上下游议价能力指数小于临界值 100。图 2:2022 年度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发展指数各维度表现数据来源:和恒咨询2022 年度各维度指数环比 4 升 3 降。其中:1.成长能力指数持续提升,2022 年三季度有所下降,四季度回升;2.研发能力指数始终高于临界值 100,近年来相对比较稳定;3.盈利能力指数近年来始终高于临界值 100;4.运营能力指数和上下游议价能力指数相对比较稳定,低于临界值 100。图 3: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发展指数分项数据来源:和恒咨询2022 年度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发展指数反映出所包含的上市公司运行情况有以下主要特点: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研发能力指数远高于 A 股平均水平;成长能力指数第四季度有所回升,高于 A 股平均水平,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造血能力增速远低于A股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指数远高于A股平均水平;运营能力指数低于 A 股平均水平;财务压力指数远高于 A 股平均水平;上下游议价能力指数低于 A 股平均水平,第四季度环比下降。二、二、国防军工国防军工 A 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排行榜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排行榜维度一、规模维度一、规模1、总市值、总市值总市值计算公式为:总市值=收盘价总股本。2022 年 12 月 31 日,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总市值 20829 亿元。2050 亿区间的上市公司 38 家,占比(30%)最多;50100 亿 32 家,占比 26%;超过 1000 亿的上市公司有 2 家。图 1:2022 年 12 月 31 日国防军工上市公司市值分布(单位:家)图 2: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2 2、总资产、总资产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整体总资产合计 13,449.01 亿元,同比增长7.66%,资产规模有所增长。其中,2 家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超过 1000 亿。榜单前三未发生改变,2022 年总资产第一名是中国重工(1,888.97 亿元),第二名是中国船舶(1,624.38 亿元),第三名是航发动力(899.66 亿元)。此外,98 家国防军工企业总资产实现增长,其中 19 家增速超过 50%。图 3: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总资产排行榜3 3、营业收入、营业收入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合计 5,180.52 亿元,同比增长8.07%,营收规模有所上涨。其中,12 家国防军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规模超过 100 亿元。榜单前三发生变化,2022 年营业收入第一名是中国船舶(595.58 亿元),第二名是中国重工(441.55 亿元),第三名是中航沈飞(415.98 亿元)。此外,85 家国防军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其中 9 家企业实现了 50%以上的增长,1 家营收增速超过 100%。图 4:国防军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排行榜4 4、净利润、净利润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合计 315.04 亿元,同比下滑 5.46%,净利润规模有所下降。其中 7 家企业净利润规模突破 10 亿元。榜单前三未发生改变,2022 年净利润第一名是中航光电(29.01 亿元),第二名是振华科技(23.83 亿元),第三名是中航沈飞(23.13 亿元)。此外,63 家国防军工企业净利润实现增长,42 家净利润下滑,12 家出现亏损,其中 14 家企业实现了 50%以上的高速增长,7 家企业净利增幅更是超过 100%。图 5:国防军工上市公司净利润排行榜维度二、成长性维度二、成长性5 5、营业收入增速、营业收入增速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 85 家实现营业收入增长,43 家营业收入出现下滑。大部分国防军工上市公司销售规模实现增长。图 6:国防军工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增速排行榜6 6、毛利润增速、毛利润增速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 82 家实现毛利润增长,46 家毛利润出现下滑,国防军工过半数上市公司毛利润增长。图 7: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毛利润增速排行榜7 7、核心利润增速、核心利润增速核心利润是指企业自身开展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经营成果,剔除投资收益、政府补贴等非经营活动的影响,还原企业经营活动真实的盈利能力。核心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研发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利息费用。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 58 家核心利润增长,38 家核心利润出现下滑。图 8: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核心利润增速排行榜维度三、股东回报维度三、股东回报8 8、ROEROE股份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非要我选择用一个指标进行选股,我会选择 ROE。公司能够创造并维持高水平的 ROE 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少了。因为当公司规模扩大的时候,维持高 ROE 是极其困难的事情。ROE,即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衡量了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通常来说,ROE 越高,说明每单位净资产带来的收益越高。2022 年报国防军工上市公司中 8 家公司 ROE 超过 20%。其中,榜单前三发生改变,2022 年 ROE 第一名是振华科技(27.71%),第二名是中简科技(22.76%),第三名是北方长龙(22.69%)。较去年同期,44 家公司 ROE 改善,84 家 ROE 降低。图 9:国防军工上市公司 ROE 排行榜维度四、盈利性维度四、盈利性9 9、毛利率、毛利率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代表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般来讲,毛利率越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越强,同时也与企业的销售策略有关。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中毛利率超过 50%的有 30 家。其中,2022 年毛利率第一名是纳睿雷达(80.82%),第二名是振华风光(77.39%),第三名是中简科技(75.63%)。较去年同期,39 家公司毛利率改善,89 家毛利率下滑。图 10: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毛利率排行榜1010、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率=核心利润营业收入,剔除了投资活动、政府补助等非经营活动的影响,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性。一般来讲,核心利润率越高,企业经营活动的盈利性就越强。2022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有19家公司核心利润率超过30%,46家低于5%。其中,榜单前三发生改变,2022 年核心利润率第一名是中简科技(63.57%),第二名是振华风光(48.54%),第三名是北摩高科(46.99%)。较去年同期,49 家公司经营活动盈利性改善,79 家公司经营活动盈利性下滑。图 11: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核心利润率排行榜维度五、研发投入维度五、研发投入1111、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是指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反映了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一般来讲,研发费用越高,企业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越高,但也与企业自身的资金实力以及对研发投入的费用化与资本化的选择有关。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第一名是中国船舶(30.72 亿元),第二名是中航光电(15.97 亿元),第三名是中国重工(14.32 亿元)。2022 年研发费用率第一名是科思科技(87.20%),第二名是大立科技(47.29%),第三名是*ST 富吉(43.68%)。图 12:国防军工上市公司研发费用率排行榜维度六、运营效率维度六、运营效率1212、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净额与平均资产总额之比,它是衡量资产投资规模与销售水平之间配比情况的指标。总资产周转率是考察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体现了企业经营期间全部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流转速度,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一般情况下,该数值越高,表明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产利用效率越高。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中 21 家公司总资产周转率低于 0.2。2022 年总资产周转率第一名是中光学(0.90),第二名是天海防务(0.89),第三名是中直股份(0.71)。较去年同期,43 家公司资产利用效率提高,85 家公司资产利用效率降低。图 13: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总资产周转率排行榜维度七、利润质量维度七、利润质量1313、核心利润获现率、核心利润获现率核心利润获现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核心利润 其他收益),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会计处理的利润数字转变为真金白银的能力。一般来讲,核心利润获现率越高,经营活动利润的含金量越高,核心利润获现率在 1.21.5 属于较好,但也与行业/区域特性有关。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 18 家公司核心利润获现率超过 1.2。榜单前三发生改变,2022 年核心利润获现率第一名是江龙船艇(47.73),第二名是中航西飞(47.01),第三名是天海防务(6.15)。较去年同期,36 家公司经营活动变现能力增强,70 家公司经营活动变现能力减弱。图 14: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核心利润获现率排行榜1414、上下游资金占用比例、上下游资金占用比例经营活动变现能力主要受经营活动盈利能力、存货政策和两头吃能力三方面的影响,其中上下游资金占用比例是反映两头吃能力的重要指标。上下游资金占用比例=(上游资金占用规模 下游资金占用规模)营业收入,表示单位收入可以占用上下游/需要为上下游垫付的资金量,反映企业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该比例为正值且越大,表示占用上下游越多的资金,该比例为负值且越小,表示被上下用占用越多的资金。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 27 家公司能够占用上下游资金,101 家公司被上下游占用资金。榜单前三发生改变,2022 年对上下游议价能力第一名是中航西飞(116.87%),第二名是中船防务(102.02%),第三名是中国船舶(86.41%)。较去年同期,44 家公司对上下游议价能力增强,84 家公司对上下游议价能力减弱。其中,对上游,上市公司中 127 家公司能占用上游资金,有 1 家被上游占用资金;对下游,上市公司中有 8 家公司能够占用下游资金,其余 120 家企业全部被下游占用资金。图 15:国防军工上市公司上下游资金占用比例排行榜维度八、造血能力维度八、造血能力1515、造血能力、造血能力企业主要有两大造血点,一个是经营活动,通过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金额反映,另一份是投资活动,通过投资收益产生的现金反映。一般来讲,造血能力规模越大,反映企业的造血能力越强。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榜单前三发生改变,2022 年造血能力规模第一名是中航西飞(293.35 亿元),第二名是中航沈飞(26.79 亿元),第三名是中航光电(21.56 亿元)。图 16:国防军工上市公司造血能力排行榜维度九、投资活动维度九、投资活动1616、战略性投资规模、战略性投资规模企业的投资分为战略性与非战略性,其中战略性投资反应企业的战略与发展潜力,而非战略性投资主要为企业短期的盈利行为。其中战略性投资主要包括两点,一个是用于产能的建设,在报表中一般列示为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一个是用于对外并购或企业战略性股权投资,报表中一般列示为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一般来讲,该数值越大,公司与战略相关的投资规模越大,未来的发展潜力越大。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榜单前三发生改变,2022 年战略性投资规模第一名是航发动力(28.39 亿元),第二名是中国卫通(23.95 亿元),第三名是中航光电(15.17 亿元)。图 17:国防军工上市公司战略性投资排行榜1717、产能扩张比例、产能扩张比例产能扩张比例=长期经营资产净投入期初长期经营性资产,反映公司长期性资产扩张的投资决策,公司采取的是扩张、维持还是收缩战略。一般来讲,该数值越大,企业表现出越明显的产能扩张。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中有 8 家产能扩展比例大于 100%。榜单前三发生改变,2022 年产能扩张比例第一名是振华风光(1369.54%),第二名是思科瑞(616.23%),第三名是铖昌科技(279.78%)。图 18:国防军工上市公司产能扩张比例排行榜维度十、筹资能力维度十、筹资能力1818、金融资产负债率、金融资产负债率负债主要包括金融负债(如短期借款等)与经营负债(如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等),其中金融负债反映企业的输血能力,经营负债反映企业的造血能力。金融资产负债率=金融性负债总资产总计,反映企业对输血的依赖。该数值越大,企业对输血的依赖越大,偿债压力越大。2022 年度国防军工上市公司中有 1 家金融资产负债率高于 50%。榜单前三发生改变,2022 年金融资产负债率第一名是*ST 炼石(61.43%),第二名是合众思壮(44.17%),第三名是金信诺(38.28%)。较去年同期,71 家公司金融负债率增加,52 家公司金融负债率减少。图 19:国防军工上市公司金融资产负债率排行榜

    浏览量111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23 2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军工行业航空发动机专题报告: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投资契机-230516(23页).pdf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条款和声明2023年年5月月16日日军工行业航空发动机专题报告军工行业航空发动机专题报告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投资契机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投资契机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国防与航空航天分析师国防与航空航天分析师刘意刘意(执业证书编号:(执业证书编号:S1010522050004)2引言引言航空发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航空耗材航空发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航空耗材,受益于军机放量以及实战化训练的持续推进受益于军机放量以及实战化训练的持续推进,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正在持续扩容市场正在持续扩容。当前我国航发产业已进入型号研制加速期当前我国航发产业已进入型号研制加速期,随着太行系列的批量交付随着太行系列的批量交付,以及新型号以及新型号的逐步研制完成的逐步研制完成,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我们认为航空发动机产业是军工行业未来最我们认为航空发动机产业是军工行业未来最有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之一有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之一,并将迎来至少并将迎来至少510年黄金发展期年黄金发展期。FZgV2VmUeXAUlY1WlX9Y6McM8OnPnNnPsRiNrRqNiNmNpQ9PnMpPNZnQoMuOsRnQ3行业逻辑(长行业逻辑(长赛道)赛道)I.I.政策扶持政策扶持II.II.军机加速列装叠加国产化替代军机加速列装叠加国产化替代III.III.实战化训练渐成常态,军用航发耗损加速实战化训练渐成常态,军用航发耗损加速IV.IV.部分航发型号进入定型批产阶段,业绩释放迎来拐点部分航发型号进入定型批产阶段,业绩释放迎来拐点V.V.民用市场支撑长期发展民用市场支撑长期发展4实施实施“飞发分离飞发分离”,优化体制机制优化体制机制航发研制旧体系制约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中国航发集团实现“飞/发分离”,加快国产航空发动机产业化进程。推行推行“两机两机”专项专项,支持国产航发产业发展支持国产航发产业发展过去我国缺乏国家级航空发动机专项发展计划,长期资金扶持力度较弱。“两机专项”逐步落地,航发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期。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相关政府机构网站,中信证券研究部1.1 逻辑一:政策扶持助力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腾飞逻辑一:政策扶持助力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腾飞近近2年我国出台一系列航空发动机产业政策年我国出台一系列航空发动机产业政策时间时间事件事件具体内容具体内容2019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扩大对航空的投资力度政府将合理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大通用航空投资力度2019年10月研制项目获财税政策支持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公告,对大型民用客机发动机、中大功率民用涡轴涡桨发动机研制项目减税降费2019年10月进入鼓励产业目录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第十八项航空航天项下列出“干线、支线、通用飞机零部件开发制造”和“航空发动机开发制造”。2019年10月研发进入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计划工信部等13部门印发制造业设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计划,将航空发动机列为重点设计突破工程。2019年11月计划推动“两机”重大项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面向2030年,尽快启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项目,充分论证,把准方向,明确重点,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2021年2月进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发改委和商务部将航空发动机产业列入鼓励外售投资产业目录2021年3月产业发展写入国家远景规划“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加快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等技术研发验证,推进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CJ1000 产品研制,突破宽体客机发动机关键技术,实现先进民用涡轴发动机产业化。51.2 逻辑二:军机加速列装叠加国产化替代,行业迎发展契机逻辑二:军机加速列装叠加国产化替代,行业迎发展契机军机更新换代加速军机更新换代加速,航发需求持续扩容航发需求持续扩容相较美国,我国战机在数量及质量上仍有较大空间亟待填补,军机加速列装驱动航发需求释放。我国军用直升机存在巨大缺口,中小型发动机需求大幅攀升。军用运输机列装迫切,涡桨、涡扇航发的需求有望实现快速增长。国产军用航发逐步走向成熟国产军用航发逐步走向成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国产化率持续提升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逐步走向成熟,航发国产化率持续提升。61.3 逻辑三:逻辑三:实战化训练渐成常态,军用航发耗损实战化训练渐成常态,军用航发耗损加速加速航空发动机具有易损耗特性航空发动机具有易损耗特性,飞行特定时长后需维修飞行特定时长后需维修,大修数次后会强制报废大修数次后会强制报废实战化训练渐成常态实战化训练渐成常态,军用航发耗损快速增加军用航发耗损快速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关于深入开展实战化训练重要战略思想,我国空军实战化训练进程不断加速。实战化训练下我国飞行员年飞行时间增加。实战化飞行演练影响发动机使用寿命。7国内民用航空市场空间巨大国内民用航空市场空间巨大,牵引民用航空发动机需求增长牵引民用航空发动机需求增长我国民用航发取得较大进展我国民用航发取得较大进展,未来国产化空间巨大未来国产化空间巨大资料来源:20192038年民用飞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中国商飞公司),中信证券研究部资料来源:20192038年民用飞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中国商飞公司),中信证券研究部2019-2038年交付中国飞机总数(单位:架)年交付中国飞机总数(单位:架)2019-2038年交付中国飞机价值(单位:亿美元)年交付中国飞机价值(单位:亿美元)1.4 逻辑四:民航市场前景广阔,国产化空间巨大逻辑四:民航市场前景广阔,国产化空间巨大1205960178023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支线喷气机单通道飞机宽体飞机宽体货机506800550065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支线喷气机单通道飞机宽体飞机宽体货机8我国已具备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我国已具备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链I.I.航空发动机的价值量拆分航空发动机的价值量拆分II.II.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9涡轮部分价值量最高涡轮部分价值量最高,其次为压气机其次为压气机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根据部件分配或者外包任务,通常在各个机型的发动机中高、低压涡轮的价值占比都最高,其余部件价值占比因不同机型而有不同,战斗机外涵道小,有加力燃烧室,且要求灵活机动,加力燃烧室、控制系统占比高;民用固定翼及军用运输机发动机外涵道大,无加力燃烧室,风扇、外机匣的价值占比高,控制系统占比较低;直升机发动机中控制系统和附件价值占比也相对较高。资料来源:智研咨询,中信证券研究部资料来源:GE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航空发动部件价值占比(单位:航空发动部件价值占比(单位:%)GE部分发动机型号按部件功能划分价值占比部分发动机型号按部件功能划分价值占比2.1 按部件价值拆分:高、低压涡轮的价值占比最高按部件价值拆分:高、低压涡轮的价值占比最高发动机部件及发动机部件及系统系统J79-17F100F101TF39(运输机)(运输机)GE发动机发动机T700(直升机)(直升机)风扇无6.37.919.414.6无压气机2918.79.810.94.7(低压)11.8(高压)3.8燃烧室2.83.14.33.34.48.1高压涡轮16.210.414.311.81412.5低压涡轮无5.17.516.79.8加力燃烧室和喷灌13.42622.7无无无机匣和外部结构6.57.87.315.9159.4控制系统和附件16.511.514.33.811.422.5轴承和传统5.93.12.65.23.58.3其他和装配9.789.316.52.825.6(含减速装置)合计10010010010010010010我国目前已具备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链的研发制造能力我国目前已具备完整的航空发动机产业链的研发制造能力航空发动机研制包括最源头的基础研究设计、上游原材料制备、零部件制造、中游分系统组装、下游主机厂总装和后续维修等环节。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主要由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生产商和整机制造商组成,其中原材料供应商主要有高温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钢铁厂及研究生产基地;零部件制造主要有锻造、铸造等企业,包括机匣、环件、盘件、叶片等各类结构件的生产制造;整机制造商主要由航发集团主导,负责整体设计、总装集成以及大修维保等关键环节。资料来源:Wind,各公司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2.2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航空发动机产业链航空发动机产业链11航空发动机用材主要包括高温合金航空发动机用材主要包括高温合金、钛合金钛合金、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和其它合金和其它合金高温合金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导向器、涡轮叶片和涡轮盘等关键热端部件,占发动机总重量的 40%-60%,当前国内市场主要以抚顺特钢、宝钢特钢、长城特钢等大型钢铁厂及钢研院、中科院金属所等为代表的研究生产基地为主;钛合金最高耐热温度低于高温合金,常用于风扇、低压压气机等冷端部件,主要参与者有宝钛股份、西部材料等;陶瓷基复合材料CMC质量轻、性能优良,可用于燃烧室、涡轮导向叶片、尾喷管等部位,是未来发动机热端结构的首选材料,当前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企业有火炬电子、苏州赛力菲、众兴新材、西安鑫垚、西安超码、中航复材等。资料来源:普惠公司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2.2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各类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中应用部位各类材料在航空发动机中应用部位12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2.2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航空发动机用材主要企业航空发动机用材主要企业分类分类公司公司/研究院名称研究院名称介绍介绍变形高温合金抚顺特钢我国大型特殊钢重点企业和军工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高温合金的研发生产主要以航空发动机用盘、轴用变形高温合金材料为主宝钢特钢高温合金的研发生产主要以航空发动机用盘、轴用变形高温合金材料为主,以棒材、锻件为主长城特钢我国重点特殊钢科研、生产基地,国家重点军工配套企业,拥有生产纳米级钢、核能用高纯钢、高温合金及耐腐蚀合金、宽模具扁钢等多项专有技术西部超导从2014年开始开展高性能高温合金的工程化研究,经过多年市场调研和技术开发,以航空、航天用高端钛合金完善的生产、研发、质量体系为依托,已建成高性能高温合金棒材项目攀钢集团拥有航空发动机用低膨胀高温合金、航天用超高强度合金结构钢等多项国防技术专利;拥有核级高纯钢、航空及燃机用高温合金、航天用高洁净度特种不锈钢等多项专有技术铸造高温合金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1所)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现有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铸造单晶高温合金叶片的研究、制造生产能力钢研高纳(钢研院)国内高端和新型高温合金制品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拥有年生产超千吨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母合金的能力以及航天发动机用精锻件的能力等中科院金属所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重要研究基地,已突破规模化粉末冶金制备、二次成形加工等技术,并在组织性能表征、高温变形行为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沈阳有色金属研究所我国最早从事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研究及相关产品生产的科研机构,开发研究的磁悬浮熔炼产品主要包括:镍基高温合金,例如K418、DD6、DZ125等;3D打印合金粉末,如铁基合金粉末、镍基合金粉末等图南股份国内少数能同时批量化生产变形高温合金、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精密铸件)产品的企业之一,掌握了高温合金材料超纯净熔炼等关键核心技术江苏永瀚专注于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用等轴、定向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及热端部件的研制和生产,特别是镍基、钴基等高温合金热端部件的精密铸造万泽股份已建立超高纯度高温合金熔炼核心技术体系,超高纯度粉末冶金制粉核心技术体系,精密铸造叶片核心技术,高温合金粉末涡轮盘件和篦齿盘件制备的关键工艺及参数控制技术等,成功研制并交付了一批二代高温合金粉末涡轮盘和篦齿盘炼石航空公司陆续投资设立了成都航宇超合金、成都中科航空发动机和成都航旭涂层等公司,构建了“铼元素高温合金单晶叶片航空零部件航空发动机大型无人机整机”完整的产业链无锡隆达公司先后成立高温合金研究院,以开发、生产、销售高性能高温合金、棒板等为主,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发电机组、大型舰船等领域粉末高温合金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1所)从事航空先进材料应用基础研究、材料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和工程化研究,现有铸造高温合金母合金、铸造单晶高温合金叶片的研究、制造生产能力钢研高纳(钢研院)国内高端和新型高温合金制品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拥有年生产超千吨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母合金的能力以及航天发动机用精锻件的能力等中科院金属所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重要研究基地,已突破规模化粉末冶金制备、二次成形加工等技术,并在组织性能表征、高温变形行为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沈阳有色金属研究所我国最早从事有色金属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研究及相关产品生产的科研机构,开发研究的磁悬浮熔炼产品主要包括:镍基高温合金,例如K418、DD6、DZ125等;3D打印合金粉末,如铁基合金粉末、镍基合金粉末等万泽股份已建立超高纯度高温合金熔炼核心技术体系,超高纯度粉末冶金制粉核心技术体系,精密铸造叶片核心技术,高温合金粉末涡轮盘件和篦齿盘件制备的关键工艺及参数控制技术等,成功研制并交付了一批二代高温合金粉末涡轮盘和篦齿盘钛合金棒材宝钛股份中国钛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和科研基地,拥有完善的钛材生产体系西部超导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锻坯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之一金天钛业湖南南湘投金天科技集团下属子公司,主要致力于高质量铸锭和钛带卷板坯、大型锻件、高精度棒线材等钛及钛合金加工材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经营钛合金板管宝钛股份中国钛行业的龙头企业,是国内最大的钛及钛合金生产和科研基地,拥有完善的钛材生产体系西部材料新材料行业领军企业,已发展为规模较大、品种齐全的稀有金属材料深加工生产基地13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加工主要包括锻造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加工主要包括锻造、铸造两大类铸造两大类锻件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结构件,主要包括发动机环形锻件、盘类锻件和压气机叶片等,约占发动机结构重量的40%以上。环形锻件主要用于制造发动机机匣、涡轮导向环、整流环等构件,当前市场主要参与者有中航重机、派克新材和航宇科技;盘类锻件主要包括压气机盘、涡轮盘等构件,核心供应商有中航重机、钢研高纳、万泽股份、三角防务等企业;叶片锻件根据有无余量可分为精锻与模锻,精锻叶片余量小、精度高,模锻叶片一般用于大批量生产,当前国产航空发动机叶片锻造以航发集团为主,此外还有航亚科技,无锡透平等。资料来源:三角防务招股说明书资料来源:锻压行业的回顾与展望(曾凡昌)发动机中使用的锻件发动机中使用的锻件航空发动机涡轮盘锻件航空发动机涡轮盘锻件2.2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14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2.2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国内航空发动机配套锻件生产企业国内航空发动机配套锻件生产企业锻件类型锻件类型公司名称公司名称简介简介环形锻件中航重机所属三个锻造子公司均为航空工业集团的专业锻造厂,参与了多项航空新型材料,特别是难变形材料的应用研究工作,是国内大型的精密轧制和特种锻造基地,在国内军品市场具有先发优势,并且已获得国际新型发动机配套订货派克新材主营产品涵盖辗制环形锻件、自由锻件、精密模锻件等各类金属锻件,产品已覆盖在役及在研阶段的多个型号航空发动机航宇科技主营产品为各种金属材料的环形件和自由锻件,产品已应用于2个航空发动机型号,涵盖新一代国产军用航空发动机、长江系列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国际主流窄体、宽体客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等国内外先进航空发动机叶片锻件航发动力拥有国内最大的叶片生产线,关键技术国内领先,子公司黎阳动力攻关叶片技术;安泰叶片较早涉足国内精锻叶片生产,具有一定技术积累,整体规模较小,生产各类尺寸的不锈钢及钛合金压气机叶片航亚科技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向全球主流航空发动机企业大批量供货,在研和已实现批产的发动机零部件产品,共涉及国内外近40个发动机型号,约280个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零件号无锡透平上海电气旗下企业,主营业务为航空锻件和电站叶片的工艺开发和制造盘类锻件中航重机所属三个锻造子公司均为航空工业集团的专业锻造厂,整体实力最强,业务亚盖最全,主营收入远超其他企业,长期参与主机厂型号配套研制和生产,在航空发动机盘类件锻造领域有一定经验积案和产能保证钢研高纳公司技术实力积淀深厚,为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提供高性能涡轮盘等锻件万泽股份已建立超高纯度高温合金熔炼核心技术体系,超高纯度粉末冶金制粉核心技术体系,精密铸造叶片核心技术,高温合金粉末涡轮盘件和篦齿盘件制备的关键工艺及参数控制技术等,成功研制并交付了一批二代高温合金粉末涡轮盘和蓖齿盘,相关业务正在顺利推进中三角防务拥有国内先进的关键设备400MN大型锻造液压机,并有300MN等温锻造大型液压机和发动机盘环件先进制造生产线建设项目等募投产能,和清华大学展开深度合作,在加工工艺和先进技术探索上都走在国内同业的前列。15铸件主要应用于叶片铸件主要应用于叶片、机匣机匣、尾喷口等部位尾喷口等部位,以航发集团为主导以航发集团为主导铸造可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在航空发动机上铸件主要用于叶片和机匣等部位。叶片铸造主要是用于涡轮叶片,分为等轴晶、定向晶和单晶三种工艺,其中非单晶铸造叶片以航发动力为主导,主要由子公司贵阳精铸承担,近几年不少民企也在积极进入,如应流股份、江苏永瀚、万泽股份等;单晶叶片的铸造技术难度较大,主要以研究机构为主,如钢研院、沈金所等。机匣是航空发动机上的主要承力部件,属于薄壁易变形的复杂结构件,设计精度要求高,主要参与者为航发集团和图南股份。资料来源:搜狐网资料来源:航亚科技招股说明书航空发动机铸造涡轮叶片航空发动机铸造涡轮叶片航空发动机铸造机匣航空发动机铸造机匣2.2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16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2.2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国内航空发动机相关铸造企业国内航空发动机相关铸造企业铸件铸件公司研究院名称公司研究院名称简介简介叶片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1所)从事铸造高温结构材料及应用研究,主要针对发动机祸轮叶片和大型、整体复杂薄壁结构件,进行高性能定向、单晶及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的设计、研制及其铸造工艺技术研究沈阳有色金属研究所承担了大量先进单品合金及复杂空心叶片的研制工作,发展了有特色的低成本、低密度第二代、第三代定向凝固和单品高温合金,在复杂冷却结构叶片的精密铸造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航发动力(下属企业贵阳精铸)拥有国内最大的叶片生产线,孙公司贵阳精铸(170厂)攻关叶片,关键技术国内领先应流股份掌握航空治金和特种精密铸造核心技术、长寿命航空发动机叶片、大尺寸燃气轮机空心定向叶片。2017年公司航空发动机定向和单晶叶片列入国家军民融合重点项目,承担某型号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叶片科研生产任务,已有部分产品开始交付炼石航空航空制造业务涵括高温合金熔炼、可交付单品叶片成品装机的全产业链。2020年子公司成都航宇继承接多项预研、在研、在役重点机型复杂单晶叶片的研发及生产任务,交付了多批次零件,提供的单晶叶片配装某型发动机完成首飞,并通过了寿命期地面长试考核万泽股份致力于研发、生产精密铸造叶片(即高效气冷涡轮叶片),已掌握精密铸造叶片核心技术,并成功使用自主研发的镍基高温母合金试制出高质星等轴品晶、定向晶及单晶叶片样品,现已完成精密铸造叶片的中试江苏永瀚致力于镍基、钴基等高温合金热端部件的精密铸造,已成为国内工艺技术先进、装备优良、产业化技术体系、质量体系完整的掌握了核心技术的涡轮叶片制造企业机匣航发动力拥有先进水平的机匣数控加工中心,具备国内一流机匣加工制造能力,市场份额大图南股份以铸造机匣起步,精铸技术强,进入主机厂供应体系中航重机下属子公司安吉航空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拥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铝、钢、钛、高温合金精密铸造生产线,从事机匣等零部件铸造应流股份掌握航空发动机复杂结构薄壁机匣等关键技术。17中游航空发动机控制分系统市场中游航空发动机控制分系统市场,航发控制侧重机械液压控制航发控制侧重机械液压控制,614所侧重电子控制所侧重电子控制控制系统根据飞行器的飞行状态对发动机进行推力控制、过渡控制及安全限制等操作,以保障飞机稳定安全飞行。控制系统主要分为机械液压、电子控制两部分:航发控制主要侧重于机械液压控制系统,而614所(中国航发动控所)侧重电子控制,两者业务侧重点不同,在发动机控制领域不存在竞争,而是呈有效补充的市场格局。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官网,中信证券研究部2.2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国内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相关企业国内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相关企业公司研究所名称简介控制系统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614所)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难一的控制系统研究所,主要从事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及电子控制器、控制软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制造、集成、试验和修理工作,保留了柔性联轴器研发生产的传统优势专业能力,承担了业内绝大部分国家重点型号、批产及预研任务航发控制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基地,拥有航空动力控制系统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型号规范试验室、承担若国家军民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的型号科研生产任务晨曦航空自主研制出的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已完成预研阶段的项目验收,并实现了专业技术服务收入海特高新涡轴发动机的电子控制系统有重要进展,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由之前的1个型号发展到目前7个型号,其中有4个型号已经通过技术鉴定,并交付特定客户列装配套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上海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633所)隶属于中航机载系统有限公司,掌握传感器、飞控等技术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634所)研究发展的主要领域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测控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仿真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等火炬电子主要从事以电容器为主的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电子元器件代理业务中航机电业务范围包括航空机电系统业务,包括机载飞行控制子系统、发动机点火系统及装置,为我国在研在产的军用飞机提供配套产品,研制能力达到国外同等产品水平中航光电主要产品包括电连接器、光器件及光电设备、线缆组件及集成产品等,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防务领域中航电子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航空电子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为各型飞行器、发动机等提供先进航空电子技术18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生产由航发集团主导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生产由航发集团主导,航发动力是整机唯一龙头航发动力是整机唯一龙头航发集团是我国航空发动机研制和生产的主要力量,旗下航发动力是国内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龙头,也是国内唯一生产制造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全种类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企业,下属四所七厂承担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研制主要任务;本部西航公司(430厂)以研制大中型军用航空发动机为主,子公司黎明公司(410厂)主要以研制中大推力航空发动机为主,黎阳公司(460厂)是我国中等推力涡喷、涡扇发动机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南方公司是我国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主要供应商,研制多型号涡桨和涡轴发动机。2.2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后市场维修保障与整机价值相当后市场维修保障与整机价值相当,军用维修以军方维修厂及主机厂为主军用维修以军方维修厂及主机厂为主,民用维修以民用维修以OEM厂家和民航投资企业为主厂家和民航投资企业为主发动机维修即对发动机部件进行检测、修理、排故、翻修及改装等,在全寿命周期中维修费用约占50%,与发动机本身的价值相当。国内军用发动机维修参与者包括解放军修理厂和主机厂航发动力旗下山西维修、贵州维修等,民用维修以珠海摩天宇、四川斯奈克玛等OEM厂家合资企业及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等民航投资企业为主。19航空发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航空耗材航空发动机是非常重要的航空耗材,受益于军机放量受益于军机放量、型号研发加速以及实战化训练的持续推进型号研发加速以及实战化训练的持续推进,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已迎来黄金发展期市场已迎来黄金发展期。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涉及从上游材料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涉及从上游材料、零部件零部件、中游分系统到下游总装多个环节中游分系统到下游总装多个环节,建议从以下三建议从以下三点进行布局点进行布局。1)充分享受行业快速发展的企业:优先布局产业链细分领域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整体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推荐:中航重机(航空发动机环形锻件龙头)、抚顺特钢(变形高温合金国内龙头)、航发控制(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龙头)、航发动力(军用航发整机龙头)。2)具备独立逻辑的企业: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环节,推荐抚顺特钢(当前变形高温合金国产化率在整个航发产业链内处于最低环节,后续随着国产替代推进,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受益于后装维修放量环节,推荐中航重机(风扇及部分涡轮外机匣、盘核心供应商)、宝钛股份(风扇叶片用钛合金核心供应商)、钢研高纳(涡轮部分铸造合金主要供应商);受益于“小核心、大协作”,外协比重提升环节:建议关注中航重机(压气机盘核心供应商)、图南股份(铸造机匣主要民企);利润率水平已见底,后续提升空间较大环节:中航重机、航发动力。3)系列核心供应商,并且积极布局新型号的企业:我们认为,短期内受益于系列的快速放量,产业链内核心供应商有望实现快速增长;但也应重视积极卡位新型号发动机的企业。2.2 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链梳理20风险因素风险因素I.I.原材料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II.II.新型号列装不及预期新型号列装不及预期III.III.订单交付不及预期订单交付不及预期IV.IV.新型号研发不及预期新型号研发不及预期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感谢您的信任与支持!THANK YOU21刘意刘意(国防与航空航天分析师国防与航空航天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1010522050004免责声明免责声明22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主要负责撰写本研究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分析师在此声明:(i)本研究报告所表述的任何观点均精准地反映了上述每位分析师个人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看法;(ii)该分析师所得报酬的任何组成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不会直接或间接地与研究报告所表述的具体建议或观点相联系。一般性声明一般性声明本研究报告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附属机构制作。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球的附属机构、分支机构及联营机构(仅就本研究报告免责条款而言,不含CLSAgroup of companies),统称为“中信证券”。本研究报告对于收件人而言属高度机密,只有收件人才能使用。本研究报告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在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下不允许向其发送、发布该研究报告的人员。本研究报告仅为参考之用,在任何地区均不应被视为买卖任何证券、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中信证券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中信证券的客户。本报告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个别客户的特殊状况、目标或需要,不应被视为对特定客户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建议或策略。对于本报告中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本报告的收件人须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信证券并不对使用本报告或其所包含的内容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可能不易变卖以及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本报告所提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益可跌可升。过往的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的表现。本报告所载的资料、观点及预测均反映了中信证券在最初发布该报告日期当日分析师的判断,可以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中信证券并不承担提示本报告的收件人注意该等材料的责任。中信证券通过信息隔离墙控制中信证券内部一个或多个领域的信息向中信证券其他领域、单位、集团及其他附属机构的流动。负责撰写本报告的分析师的薪酬由研究部门管理层和中信证券高级管理层全权决定。分析师的薪酬不是基于中信证券投资银行收入而定,但是,分析师的薪酬可能与投行整体收入有关,其中包括投资银行、销售与交易业务。若中信证券以外的金融机构发送本报告,则由该金融机构为此发送行为承担全部责任。该机构的客户应联系该机构以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证券或要求获悉更详细信息。本报告不构成中信证券向发送本报告金融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中信证券以及中信证券的各个高级职员、董事和员工亦不为(前述金融机构之客户)因使用本报告或报告载明的内容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评级说明评级说明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评级评级说明说明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6到12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以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韩国市场以科斯达克指数或韩国综合股价指数为基准。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20%以上增持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5 %之间持有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10%5%之间卖出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跌幅10%以上行业评级强于大市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10%以上中性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涨幅介于-10%之间弱于大市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跌幅10%以上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年5月月16日日免责声明免责声明23特别声明特别声明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信证券可能(1)与本研究报告所提到的公司建立或保持顾问、投资银行或证券服务关系,(2)参与或投资本报告所提到的公司的金融交易,及/或持有其证券或其衍生品或进行证券或其衍生品交易,因此,投资者应考虑到中信证券可能存在与本研究报告有潜在利益冲突的风险。本研究报告涉及具体公司的披露信息,请访问https:/Limited(于中国香港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分发;在中国台湾由CL Securities Taiwan Co.,Ltd.分发;在澳大利亚由CLSA Australia Pty Ltd.(商业编号:53 139 992 331/金融服务牌照编号:350159)分发;在美国由CLSA(CLSA Americas,LLC除外)分发;在新加坡由CLSA Singapore Pte Ltd.(公司注册编号:198703750W)分发;在欧洲经济区由CLSA Europe BV分发;在英国由CLSA(UK)分发;在印度由CLSA India Private Limited分发(地址:8/F,Dalamal House,Nariman Point,Mumbai 400021;电话: 91-22-66505050;传真: 91-22-22840271;公司识别号:U67120MH1994PLC083118);在印度尼西亚由PT CLSA Sekuritas Indonesia分发;在日本由CLSA Securities Japan Co.,Ltd.分发;在韩国由CLSA Securities Korea Ltd.分发;在马来西亚由CLSASecurities Malaysia Sdn Bhd分发;在菲律宾由CLSA Philippines Inc.(菲律宾证券交易所及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会员)分发;在泰国由CLSA Securities(Thailand)Limited分发。针对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声明针对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声明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中国香港:中国香港:本研究报告由CLSA Limited分发。本研究报告在香港仅分发给专业投资者(证券及期货条例(香港法例第571 章)及其下颁布的任何规则界定的),不得分发给零售投资者。就分析或报告引起的或与分析或报告有关的任何事宜,CLSA客户应联系CLSA Limited的罗鼎,电话: 852 2600 7233。美国:美国:本研究报告由中信证券制作。本研究报告在美国由CLSA(CLSA Americas,LLC除外)仅向符合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下15a-6规则界定且CLSA Americas,LLC提供服务的“主要美国机构投资者”分发。对身在美国的任何人士发送本研究报告将不被视为对本报告中所评论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建议或对本报告中所述任何观点的背书。任何从中信证券与CLSA获得本研究报告的接收者如果希望在美国交易本报告中提及的任何证券应当联系CLSA Americas,LLC(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的经纪交易商),以及 CLSA 的附属公司。新加坡:新加坡:本研究报告在新加坡由CLSA Singapore Pte Ltd.,仅向(新加坡财务顾问规例界定的)“机构投资者、认可投资者及专业投资者”分发。就分析或报告引起的或与分析或报告有关的任何事宜,新加坡的报告收件人应联系CLSA Singapore Pte Ltd,地址:80 Raffles Place,#18-01,UOB Plaza 1,Singapore 048624,电话: 65 6416 7888。因您作为机构投资者、认可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的身份,就CLSA Singapore Pte Ltd.可能向您提供的任何财务顾问服务,CLSA Singapore Pte Ltd豁免遵守财务顾问法(第110章)、财务顾问规例以及其下的相关通知和指引(CLSA业务条款的新加坡附件中证券交易服务C部分所披露)的某些要求。MCI(P)085/11/2021。加拿大:加拿大:本研究报告由中信证券制作。对身在加拿大的任何人士发送本研究报告将不被视为对本报告中所评论的证券进行交易的建议或对本报告中所载任何观点的背书。英国:英国:本研究报告归属于营销文件,其不是按照旨在提升研究报告独立性的法律要件而撰写,亦不受任何禁止在投资研究报告发布前进行交易的限制。本研究报告在英国由CLSA(UK)分发,且针对由相应本地监管规定所界定的在投资方面具有专业经验的人士。涉及到的任何投资活动仅针对此类人士。若您不具备投资的专业经验,请勿依赖本研究报告。对于英国分析员编纂的研究资料,其由CLSA(UK)制作并发布。就英国的金融行业准则,该资料被制作并意图作为实质性研究资料。CLSA(UK)由(英国)金融行为管理局授权并接受其管理。欧洲经济区:欧洲经济区:本研究报告由荷兰金融市场管理局授权并管理的CLSA Europe BV 分发。澳大利亚:澳大利亚:CLSA Australia Pty Ltd(“CAPL”)(商业编号:53 139 992 331/金融服务牌照编号:350159)受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监管,且为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及CHI-X的市场参与主体。本研究报告在澳大利亚由CAPL仅向“批发客户”发布及分发。本研究报告未考虑收件人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定需求。未经CAPL事先书面同意,本研究报告的收件人不得将其分发给任何第三方。本段所称的“批发客户”适用于公司法(2001)第761G条的规定。CAPL研究覆盖范围包括研究部门管理层不时认为与投资者相关的ASX All Ordinaries 指数成分股、离岸市场上市证券、未上市发行人及投资产品。CAPL寻求覆盖各个行业中与其国内及国际投资者相关的公司。印度:印度:CLSA India Private Limited,成立于 1994 年 11 月,为全球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和企业提供股票经纪服务(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编号:INZ000001735)、研究服务(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编号:INH000001113)和商人银行服务(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编号:INM000010619)。CLSA 及其关联方可能持有标的公司的债务。此外,CLSA及其关联方在过去 12 个月内可能已从标的公司收取了非投资银行服务和/或非证券相关服务的报酬。如需了解CLSA India“关联方”的更多详情,请联系Compliance-I。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发送或销售本报告。未经中信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目的复制、发送或销售本报告。中信证券中信证券2023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浏览量58人已浏览 发布时间2023-05-17 23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前往
会员购买
客服

专属顾问

商务合作

机构入驻、侵权投诉、商务合作

服务号

三个皮匠报告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