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商业航天:亚马逊Leo预示太空数据服务新方向-25111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防军工:商业航天:亚马逊Leo预示太空数据服务新方向-251117(5页).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商业航天:亚马逊 Leo 预示太空数据服务新方向 国防军工 行业评级行业评级:推荐推荐 事件概述事件概述:亚马逊在 11 月 13 日宣布,将耗资百亿美元的卫星互联网项目 Project Kuiper 正式更名为“亚马逊 Leo”,并明确其核心不是“上网”,而是“把AWS 云搬到轨道上”。更名也暗含该项目性质从实验测试向商业运营的转变。目前亚马逊已发射超过 150 颗“Leo”卫星,未来总数预计将超过3200 颗。马斯克近期在采访中也表示,计划每年发射/部署 100GW 太阳能 AI 卫星。他认为,这种方式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大规模驱动并运行人工智能。分析与
2、判断分析与判断:我们认为,亚马逊Leo 和马斯克的 Starlink 代表着两种卫星互联网应用方向。亚马逊作为互联网头部公司,本身在云计算领域拥有强大实力。云计算是通过互联网提供计算服务包括服务器、存储、数据库、网络、软件等客户像使用水电气一样按需付费。亚马逊AWS 太空战略的本质上是将云计算的“水电气”逻辑复刻到太空。长期看,亚马逊 Leo 目标是构建全球领先的“卫星+云+AI”数字生态,聚焦太空数据服务价值链,通过“卫星+云”构建星际高速公路,抢占企业级“云到太空”市场。也就是说,亚马逊AWS 把卫星星座作为一个大的分布式太空数据中心,每颗卫星都能作为边缘计算节点,形成从卫星数据云处理行业
3、卫星数据云处理行业SaaSSaaS应用应用的完整链路。这为我们国内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等云计算龙头企业也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思路。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院士认为,太空是人类最大的资源,只有将AI 送入太空,人类才能真正走出地球。在计算卫星支持下,只要卫星到达的地方,就能完成对数据的处理。今年5 月 14日,之江实验室主导构建的“三体计算星座”首批12 颗卫星成功发射,将在地球上规模为8B 的 AI 模型送入太空。我们认为,三体计算星座的战略意义在于:1)模式创新:开辟了“通信+算力+数据”复合型太空基础设施新赛道;2)市场潜力:To B 市场的算力调度与数据传输需求,将成为卫星通信商业
4、化落地的核心增量;3)政策契合:呼应我国“空天地一体化”战略和“东数西算”工程,具备产业政策红利;4)全球机遇:通过开放算力资源与数据平台,具备成为国际太空算力网络枢纽的可能性。亚马逊亚马逊 Leo 瞄准“卫星瞄准“卫星+云计算”融合云计算”融合 2025 年上半年,亚马逊Kuiper 低轨宽带星座正式开启了常态化大规模部署。其星座一期规模为3232颗卫星,分布在 590km、610km、630km 三个轨道高度。根据FCC 的许可条款,公司需在2026 年 7 月前部署完成一半的星座卫星,其余卫星须在2029 年 7 月前完成部署。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Table_Date 2025
5、年 11 月 17 日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点评报告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 2 在地面段方面,亚马逊正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专用网关站。每个网关站点均通过专用光纤接入最近的亚马逊 AWS 节点。据官方披露的视频资料,每个地面站约配置5 个网关终端。此外,亚马逊已在全球 9 个国家部署了 12 个 AWS 卫星地面站,为中小企业及政府机构提供卫星运营、云上数据存储和处理等服务。太空数据服务将成为亚马逊支柱业务太空数据服务将成为亚马逊支柱业务 亚马逊 Leo 的更名证实了 Kuiper 网络计划不仅仅是一个卫星互联网项目,更是亚马逊整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继电商、AWS、订阅服
6、务后的第四大支柱业务。截至2024 年底,亚马逊已在Kuiper 计划上总投资超100 亿美元。Kuiper 计划重点布局三类场景:一是针对政府和企业用户,提供专属私有连接通道,允许政企在不经过公共互联网的情况下,将数据从远程地点直接接入专用云;或者通过AWS 接入私有网络,提升数据安全性与隐私保护,尤其适用于信息敏感的场景。二是为石油、运输、农业等特定行业提供卫星物联网服务,结合基于云的实时流数据处理服务(Amazon Kinesis)、AWS 物联网服务(AWS IoT)、可扩展的数据存储服务(Amazon S3),提供油田传感器数据回传、远洋船舶设备监控等专属物联网连接方案。三是蜂窝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