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行业行业研究,深度报告隔膜隔膜产销产销保持旺.
2023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正文目录正文目录核心观点核心观点,3高阶自动驾驶基石,智能底盘方兴未艾高阶自动驾驶基石,智能底盘方兴未艾,5,软件定义汽车,智能电动催化底盘升级迭代,5线控制动,更快,更.
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 研究报告研究报告 (20232023 年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2023年9月 版权声明版权声明 本报告本报告版权属于版权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受法律保护,并受法律保护。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本报告文字或者观点的,应注明注明“来源: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违反上述声明者,本。违反上述声明者,本院院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前前 言言 按载荷平台的不同,激光雷达可分为星载激光雷达、机载激光雷达、地基激光雷达、弹载激光雷达和车载激光雷达等。其中,伴随汽车进入智能时代,车载激光雷达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其可弥补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统车载环境感知传感器的部分关键缺陷,被业界认为是 L3 级以上自动驾驶必备传感器。本报告基于车载激光雷达的应用背景、技术体系、市场空间和产业体系展开研究,分析了车载激光雷达在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的技术需求及发展现状,梳理总结了车载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产品形态、市场空间和产业链现状,建议技术产业各方在技术攻关、系统研发、产业应用、生态建设、标准及测评体系建设等方面加强协作,共同推动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产业发展演进,助力我国智能驾驶持续高质量发展。目目 录录 一、汽车进入智能时代,激光雷达作用凸显.1(一)政策推动智能驾驶业务规模逐步扩大.1(二)感知传感器是智能驾驶重要应用支撑.2(三)激光雷达助力智能驾驶增强安全保障.3 二、技术路线持续演进,集成能力不断增强.5(一)器件选取分支较多,模组集成趋势明显.5(二)应用算法分支繁多,算法路径尚未收敛.7(三)产品形态持续更迭,固态成为未来方向.8 三、市场空间逐步提升,投资融资较为活跃.10(一)应用规模不断扩大.10(二)资本市场关注热点.12(三)市场空间增速可观.13 四、产业体系相对完备,国内企业积极布局.14(一)国内企业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布局追赶.14(二)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核心专利仍然受限.16(三)国内外标准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构建.18 五、总结和建议.19(一)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性能降低成本.20(二)逐步收敛技术方案,完善标准规范体系.20(三)强化产业整合能力,引导生态体系建设.21 图 目 录 图 1 智能驾驶系统架构图.3 图 2 不同传感器之间优劣势互补.4 图 3 采用激光雷达的车企、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无人驾驶车辆运营商.5 图 4 车载激光雷达技术路线.6 图 5 激光雷达中游产业链视图.15 图 6 激光雷达下游产业链视图.16 图 7 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厂商市场份额统计图(2021-2022).17 图 8 车载激光雷达制造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利分布图.18 表 目 录 表 1 激光雷达光电系统组成分析.7 表 2 车载激光雷达应用算法.8 表 3 混合固态式激光雷达技术方案优劣势对比.9 表 4 固态式激光雷达技术方案对比.10 表 5 2017-2023 年搭载激光雷达的乘用车型统计.11 表 6 2016-2022 年部分汽车激光雷达企业融资历史.13 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1 一、汽车进入智能时代,激光雷达作用凸显(一一)政策推动智能驾驶业务规模逐步扩大政策推动智能驾驶业务规模逐步扩大 国家政策及标准规范助推智能驾驶快速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提升智能(网联)汽车核心竞争力,加快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并且明确探索建立无人驾驶等领域的监管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国家发改委等 11 部委联合印发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在战略愿景中提出,展望 2035 到 2050 年,中国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汽车强国愿景逐步实现,智能汽车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标准规范方面,2021 年发布的 GB/T 40429-2021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推荐性国家标准对智能驾驶等级进行了划分,为国内智能驾驶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标准依据。2022 年 9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及相关各方修订形成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 年版),确定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新的原则、目标和发展愿景,提出了体系框架、整体内容及具体标准项目,明确了各项标准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智能驾驶在乘用车的渗透率持续加深。在国家及地方政府利好政策引领下,智能驾驶市场将迎来蓬勃发展。根据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2 年版)(征求意见稿),辅助驾驶是指 L0-L2 级驾驶自动化功能,自动驾驶是指 L3-L5 级驾驶自动化功能。我国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CAICV)发布的智能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2 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 2.0 对智能驾驶在乘用车的渗透率进行了规划,目标是2020-2025年L2-L3 级的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超过 50%,在特定场景和限定区域开展 L4 级车辆商业化应用;2026-2030 年,预计 L2-L3 级的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超过 70%,L4级车辆在高速公路广泛应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规模化应用。(二二)感知传感器是智能驾驶重要应用支撑感知传感器是智能驾驶重要应用支撑 智能化、网联化与平台化是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核心区别。智能化即汽车搭载智能摄像头、激光雷达等感知终端及智能操作系统、人工智能芯片,实现超视距数据采集与自动驾驶;网联化即汽车通过车载单元与人、车、路、云全面互联,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平台化即交通管理、信息服务等涉车业务的实现逐步向云平台迁移。感知是智能驾驶的先决条件,其探测的精度、广度与速度直接影响智能驾驶的行驶安全。智能驾驶实现系统分为感知层、决策层、执行层,见图 1。感知层通过感知传感器对环境信息和车辆信息进行采集与处理,感知信息数据提供到决策层处理分析后,执行层控制车辆完成动力供给、方向控制等动作,最终实现自动驾驶的目标。感知层包括车辆运动感知和环境感知。车辆运动感知提供车辆行驶中速度、角度及高精度定位等信息,环境感知提供车辆行驶中交通路况和车身环境等信息。运动感知的感知传感器包括自感应传感器和定位传感器。环境感知的感知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感知层获取的数据可直接影响决策层的判断与执行层的操作。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3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1 智能驾驶系统架构图(三三)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助力助力智能驾驶增强安全保障智能驾驶增强安全保障 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是智能驾驶环境感知的关键方案,激光雷达是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的有效补充。智能驾驶感知主要包含纯视觉感知和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纯视觉感知方案是以摄像头为主导感知外界信息,多传感器融合感知方案是以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及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协同配合来感知外界信息,不同传感器的优劣势可进行互补(见图 2)。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精度高,激光雷达发射的光波频率比微波高出 2-3 个数量级,具有极高的距离分辨率、角分辨率和速度分辨率。激光雷达可直接获取目标的距离、角度、反射强度、速度等信息,生成目标的三维图像。激光雷达抗干扰能力较强,可弥补摄像头在强光或黑夜等场景下性能劣化的缺陷以及微波雷达对金属物体敏感在人车混杂的场景中不易识别出行人的缺陷。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4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2 不同传感器之间优劣势互补 车载激光雷达被认为是 L3 级以上自动驾驶必备传感器。在积极拥抱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同时,安全冗余是人们考虑的关键要素,含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是智能驾驶提速的安全保障。随汽车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单车激光雷达搭载数量将不断增加,L3、L4 和 L5级别自动驾驶或分别需要平均搭载 1 颗、2-3 颗和 4-6 颗激光雷达。早期车载激光雷达成本高达几万美元,近期已下探至几百美元水平,为车载激光雷达的规模商用奠定了基础。目前,已有部分车企、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无人驾驶车辆运营商选择含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作为智能驾驶的核心方案,其中国内车企及无人驾驶运营商数量占优,见图 3。据 YOLE Group 统计,截止 2023 年第三季度,已有 36 家中国车企宣布使用激光雷达,预计国内将有高达 106款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上市,占全球同期预计发布搭载激光雷达新车型总数量近 90%,国内激光雷达车企的数量和规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5 长期领跑。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3 采用激光雷达的车企、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及无人驾驶车辆运营商 二、技术路线持续演进,集成能力不断增强(一一)器件选取分支较多,模组集成趋势明显器件选取分支较多,模组集成趋势明显 车载激光雷达可按多种维度进行分类,技术路线众多。从工作原理上看,激光雷达分为时间飞行法(TOF)和调频连续波法(FMCW)两种测距方式;从结构上看,车载激光雷达由四部分组成,即发射激光的发射模块、对特定区域进行扫描的扫描模块、探测回光的接收模块和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并反馈的控制模块,其中各部分结构也细分不同的技术方案:发射模块的激光器按结构可分为边发射激光器(EEL)、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及光纤激光器;扫描模块的扫描部件按结构可分为机械式、混合固态式和固态式。当前混合固态式主要有转镜式、棱镜式和 MEMS 式(振镜式)三种技术方案,固态式主要有扫描式的光学相控阵(Optical Phased Arrays,OPA)和泛光面阵式(FLASH)两种技术方案;接收模块按探测器类型可分为 PIN型光电二极管(PIN)、雪崩光电二极管(APD)、单光子雪崩二极管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6 (SPAD)和硅光电倍增管(SiPM)等;控制模块的信息处理芯片可分为 FPGA、ASIC 和 SoC 等,分类见图 4。不同技术路线各有优缺点,技术路径持续拓宽,各厂家对不同技术路线都有布局,技术方案尚未统一。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4 车载激光雷达技术路线 光学芯片及其配套元器件集成化助推激光雷达降低成本。激光雷达光电系统的成本约占激光雷达整机成本约 70%,由激光发射模组、激光接收模组、测时模组(TDC/ADC)和控制模组四部分构成,从表1 可知,激光收发模组在成本、体积及重量方面远高于测时模组和控制模组。通过将分立光学芯片及其配套元器件高度集成,可带来产品形态及生产工艺的跃迁、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快速扩充产能,完成从分立式激光雷达向集成式激光雷达的进化。随着激光雷达线数的增加,光学芯片集成化带来的优势会更加明显。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7 表 1 激光雷达光电系统组成分析 激光雷达光电激光雷达光电 系统组成系统组成 激光发射模组激光发射模组 激光接收激光接收 模组模组 测时模组测时模组 控制模组控制模组 主芯片类型 光学芯片 光学芯片 电学芯片 电学芯片 对应分立器件模组在整机中的占比 成本 300%2%5%体积 355%2%3%重量 355%1%1%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二二)应用算法分支繁多,算法路径尚未收敛应用算法分支繁多,算法路径尚未收敛 车载激光雷达算法众多,针对同一功能类别存在多种算法。应用算法按不同功能类别可分为点云分割算法、目标跟踪与识别算法和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三类,见表 2。点云分割算法依据数据点间距和密度等特性将点云划分为独立子集,理想情况下,每个子集均将用于一个实际存在的目标物体,且包含物体的几何与位姿特征。目标跟踪与识别算法是从点云数据中解算出探测目标的尺寸、速度、方向和类别等信息,是智能驾驶汽车进行自主路径规划与安全避障的关键技术。目标跟踪是检测具有特定特征的目标并对其跟踪;目标识别是将具有相似特征的点云归为一类,并根据此特征识别其具体类别。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是车辆搭载特定传感器的、在未知环境中运动时,同时完成对环境的建模和对自身运动的估计。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8 表 2 车载激光雷达应用算法 类别类别 算法名称算法名称 关键技术关键技术 点云分割算法 非模型投影法 地面投影法、虚拟像平面投影法 聚类法 K-means、DBSCAN 和 ISODATA 目标跟踪与 识别算法 检测与跟踪 物体级目标检测、栅格单元级目标检测 分类与识别 基于全局特征提取的算法和基于局部特征提取的算法 即时定位与地图 基于滤波器的 SLAM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Fast SLAM 等 基于图优化的 SLAM 位姿图优化等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车载激光雷达应用算法路径尚未收敛,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智能驾驶的环境复杂多变,如何从庞杂的点云数据中准确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是激光雷达应用算法开发的目标。为及时准确感知周围环境、跟踪并识别障碍物、完成智能驾驶汽车定位和行驶路径规划、保证其安全高效的行驶,车载激光雷达的数据处理应满足实时、稳定、高精度等要求。目前,应用于智能驾驶的车载激光雷达应用算法的针对性和特殊性较强,算法路径尚未收敛,且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面对各类复杂多变的智能驾驶场景,提升算法的扩展性、可移植性和自适应性尤为重要。(三三)产品形态持续更迭,固态成为未来方向产品形态持续更迭,固态成为未来方向 机械式激光雷达扫描模块及收发模块在雷达工作时持续运动,车规级应用受限。机械式激光雷达是由电机控制旋转,可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线性的转速,安装在车顶时可以对周围环境进行精度较高并且清晰稳定的 360 度环境重构,具有扫描速度快、精度较高、技术成熟等优势。然而,机械式激光雷达内部的激光收发模组线束多,需要复杂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9 的人工调教,制造周期长;可靠性差,导致难以量产;体积过大,消费者接受度不高;寿命大约在 1000 h 到 3000 h,而车规级规范要求至少 13000 h,因此难以形成车规级产品。混合固态式激光雷达是目前主流的车规级激光雷达技术方案。混合固态式分为转镜式、棱镜式及 MEMS 式三种技术方案。转镜式是当前已经经过批量上车验证的技术方案,MEMS 式能较好地实现性能与耐久性的平衡,棱镜式激光雷达累积的扫描图案是菊花状,点云数据离散度高,相对速度控制得当,在同一位置长时间扫描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区域。三种方案总体上看各有优劣,如表 3 所示。目前搭载于乘用车的激光雷达以转镜式和 MEMS 式占多数。表 3 混合固态式激光雷达技术方案优劣势对比 技术方案技术方案 优势优势 劣势劣势 转镜式 可靠性高,利于车规级量产 成本低 功耗低 长期运行后稳定性和准确度下降 探测角度有限 探测距离短 棱镜式 点云密度高 探测距离远 可靠性高,利于车规级量产 单个雷达的视场角较小 对电机轴承等部件的可靠性提出了挑战 MEMS 式 运动部件少 体积小 成本低 探测距离和视场角有限 寿命较短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短期内仍将以高性能混合固态为乘用车的车载激光雷达主流,固态式是车载激光雷达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固态激光雷达由于没有任何旋转机构,因此体积更小且稳定性更高,更容易通过车规级相关标准。固态式 OPA 和 FLASH 两种方案的对比如表 4 所示。目前对 OPA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10 激光雷达实现车规级量产造成挑战的技术难题主要在于其易形成旁瓣、影响光束作用距离和角分辨率,并且其采用高精度集成的微阵列芯片式设计,制作工艺难度高。对 FLASH 车载激光雷达大范围应用造成挑战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探测距离小,当探测目标距离过大时返回的光子数有限,导致探测精度降低,无法准确感知目标方位。而混合固态式激光雷达目前已有较为成熟的技术方案和商用产品,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有望占有稳定市场份额。表 4 固态式激光雷达技术方案对比 技术方案技术方案 优势优势 劣势劣势 OPA 精度高 扫描速度快 可控性好 抗震性能好 体积小 抗环境干扰性差 光信号覆盖有限 对材料和工艺要求苛刻,加工难度大 目前成本较高,处于早研状态,短期较难大规模应用 FLASH 体积小 结构简单 信息量大 技术相对成熟 功率密度低 分辨率低 探测距离短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在现阶段多技术路径并行发展的态势下,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14)电子与电磁兼容分技术委员会(SC29)已启动车载激光雷达的细分领域汽车行业标准如 QC/T MEMS 型车载激光雷达、转镜型车载激光雷达及机械旋转型车载激光雷达的研制,目前处于在研状态。三、市场空间逐步提升,投资融资较为活跃(一一)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激光雷达应用于辅助驾驶的规模呈增长态势,2021 年起已有多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11 种乘用车搭载,实际应用效果仍需市场的持续验证。随着车规级激光雷达在性能、成本、可靠性等方面优势的提升,从 2021 年开始,激光雷达应用于乘用车的规模快速增长,见表 5,覆盖了“蔚小理”等国内造车新势力车企、长城吉利等国内传统车企及宝马奔驰等国际巨头。从应用需求来看,辅助驾驶对激光雷达的外观集成度要求较高,价格相对敏感,对激光雷达供应商的算法需求高,车规化要求高。目前车载激光雷达成本较高,多搭载于中高端商用车,数量在 1 到 4 颗,但商业应用时间较短,部分车型仍处于概念车状态,并且目前“上车”的激光雷达多数处于预埋状态,未完全启用,激光雷达对汽车智能化起到的实际效用及可靠性等相关问题仍需至少 3 年的验证时间。表 5 2017-2023 年搭载激光雷达的乘用车型统计 2017 年年 2021 年年 2022 年年 2023 年年 奥迪 A8 蔚来 ET5、蔚来 ET7、小鹏 P5、长城 WEY 摩卡、北汽极狐 阿尔法S 华为 HI 版、奔驰 新款 S 级、丰田 雷克萨斯新款 LS、丰田 新款Mirai、宝马 iX、威马 M7、小鹏 G9、高合 HiPhi Z、长城沙龙机甲龙、吉利路特斯、长安 阿维塔 11、上汽飞凡 R7、上汽智己 L7、上汽 R-ES33、广汽传祺EMKOO、理想L9、蔚来 ES7、蔚来 EC7、哪吒 S、奥迪 A8 2022 款、奥迪 e-tron、奥迪问界 M5、星纪元 STERRA ES、星纪元STERRA ET、红旗 E001、红旗E202、小鹏G6、小鹏 P7i、魏牌蓝山、魏牌新摩卡、埃安Hyper GT、领克08、仰望 U8、吉利睿蓝 7、合创V09、腾势 N7、上汽飞凡 F7 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12 广汽 Aion LX Plus A7L、大众 ID BUZZ、本田 雷克萨斯 LS、本田 Mirai、沃尔沃 XC90、沃尔沃EX90 Lucid Air、极星 3、本田 Legend Hybrid EX 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激光雷达在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卡车等 L4、L5 级别自动驾驶场景正逐步深化应用。搭载激光雷达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无人驾驶卡车已相继在美国、中国、新加坡等多地进行道路测试及小范围运营,开始商用化转变并带来经济效益。从应用需求来看,因尚处于技术试点阶段,相比于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相关应用对激光雷达的外观集成度要求较低,价格相对不敏感,对激光雷达供应商的算法需求低,车规化要求不高。(二二)资本市场关注热点资本市场关注热点 车载激光雷达受到资本市场广泛关注。据 IT 桔子投融资数据库统计结果显示:2020 年,全球激光雷达投融资的数量超 16 起,国内超 12 起;2021 年,全球激光雷达投融资的数量超 30 起,国内超 23起;2022 年截至 8 月,全球激光雷达投融资的数量超 16 起,国内超12 起。据公开资料显示,2017 至 2021 年间中国激光雷达企业融资总额超 120 亿元人民币,其中 2021 年全年激光雷达领域的投资金额达56 亿元,同比 2020 年增涨 47.3%。2022 年激光雷达领域的市场关注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13 度有所下滑,2022 年国内自动驾驶领域发生融资事件 92 起,披露融资额累计达 178 亿元,对比 2021 年同期,融资起数和融资额分别下降约 30%和 60%。部分公司 2016 年2022 年投融资情况见表 6。表 6 2016-2022 年部分汽车激光雷达企业融资历史 来源:Crunchbase 等 2020 年开始,多家激光雷达公司成功上市。2020 年,Velodyne、Luminar 在美股纳斯达克通过 SPAC 方式完成上市;2021 年,Aeva、Ouster、Innoviz、AEye 在美股纳斯达克通过 SPAC 方式完成上市Quanergy 在纽交所通过 SPAC 方式完成上市;2022 年,Cepton 在在美股纳斯达克通过 SPAC 方式完成上市;2023 年,禾赛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三三)市场空间增速可观市场空间增速可观 车载激光雷达车市场潜力大。根据 Frost&Sullivan 的统计及预测,在 2025 年,无人驾驶领域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35 亿美元,2019 年至 202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80.9%;高级辅助驾驶市公司公司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Velodyne$150m-$25m-$150m*-$200m Luminar-$36m$114m$100m$170m,$420m*$154m*$20m Ouster-$30m-$60m$42m$300m*-Aeva-$4m$45m 未披露-$320m*$200m AEye$3m$16m$40m 未披露$30m$455m*-Innoviz$9m$73m-$170m-$350m*-速腾聚创 未披露-$45m$38m-$340m 禾赛科技$16m$40m-$135m$370m$300m 图达通-$30m-$130m-*通过 SPAC 公开募资 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14 场全球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达到 46.1 亿美元,2019 年至 2025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83.7%。根据 Yole Intelligence 预计,到 2028 年全球汽车激光雷达(LiDAR)市场将从 2022 年的 3.17 亿美元增长到 44.77亿美元,年复增长率为 55%。中国激光雷达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据麦肯锡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驾驶市场,到 2030 年中国智能驾驶商用车数量将达到 800 万辆。根据 Frost&Sullivan 的研究报告,2021 年中国激光雷达行业市场规模达 6.3 亿元,较 2020 年增加 2.9 亿元,同比增长 85.29%,2022 年国内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达到 26.4 亿元,同比增长超 300%,预计 2025 年我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 43.1 亿元。四、产业体系相对完备,国内企业积极布局(一一)国内企业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布局追赶国内企业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布局追赶 上游元器件国外企业优势明显,国内厂家积极追赶。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的上游产业链主要包括激光发射(EEL、VCSEL、光纤激光器)、激光接收(APD、SPAD、SiPM)、扫描模块(MEMS 微振镜、扫描镜旋转电机、镜头和滤光片等)及信息处理(FPGA 芯片、模拟芯片、数模转换器等),这些光学和电子元器件构成了激光雷达的基础。上游产业链以欧美日大厂商为主,国外领先厂商布局较早,产品成熟度和可靠性更高,而国内厂商起步较晚,产业规模和产品性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厂商要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来加速追赶国外领先厂商。中游激光雷达国外企业率先发展,国内厂商积极布局。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的中游产业链为集成激光雷达和软件系统提供商。激光雷达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15 在自动驾驶领域兴起之初,市场基本被美国的 Velodyne 垄断,且价格昂贵,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国厂商进入这个领域,当前的中游产业链视图见图 5。在软件系统方面,部分车企选择自研开发,另一部分车企选择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合作。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5 激光雷达中游产业链视图 下游应用领域国内外企业差距不断缩小。车载激光雷达的下游产业链是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包括无人驾驶车辆运营公司、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供应商、出行服务提供商、辅助驾驶服务提供商及车辆网方案提供商等,产业链视图见图 6。无人驾驶车辆运营公司提供无人驾驶技术整套方案或系统,国外无人驾驶技术研究起步较早,从车队规模、技术水平以及落地速度来看,相比国内仍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国内无人驾驶技术研究发展迅速,不断有应用试点和项目落地。据 2023 年 6 月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务院政策例行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16 吹风会介绍,目前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超过 15000公里,全国范围内共有 17 个测试示范区、16 个“双智”试点城市、7 个国家车联网示范区完成了 7000 多公里道路智能化升级改造,装配路侧网联设备 7000 余套,自动驾驶出租车、无人巴士、无人物流配送等多场景应用项目正有序开展。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图 6 激光雷达下游产业链视图(二二)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核心专利仍然受限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核心专利仍然受限 我国车载雷达厂商市场份额逐步提升。根据 YOLE Group 发布的2022 年汽车与工业领域激光雷达应用报告,从 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前装量产定点数量来看,自 2018 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官宣的 ADAS 前装定点数量大约有 55 个,其中中国激光雷达供应商占其中的 50%。禾赛科技斩获了截至目前全球 27%的前装定点数量,排名全球第一。速腾聚创以 16%的数量排名中国第二、全球第三。YOLE Group 近期发布的2023 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与技术报告显示,在 2021 年的乘用车激光雷达领域,法国厂商法雷奥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79%),中国厂商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17 大疆览沃和速腾聚创分别排名第二(7%)和第三(6%)。2022 年,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份额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厂商图达通、禾赛科技和速腾聚创排名分别为第一(28%)、第三(23%)和第四(14%),而法国法雷奥跌至第二名(24%),见图 7 左侧图。该报告还预计了在 2023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装载量方面,国内厂商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和图达通将以 46%、26%、12%的出货数量占据全球市场的前三名。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国内厂商禾赛科技的市场份额由 2021 年的 58%增长至 2022 年的 67%,连续两年蝉联全球第一,是第二名 Waymo(美国 Alphabet 旗下自动驾驶公司)份额(分别为 22%和 18%)的两倍以上,见图 7 右侧图。来源:Yole Intelligence,LIDAR for Automotive 2023 图 7 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厂商市场份额统计图(2021-2022)我国车载激光雷达厂商专利数量可观,但部分核心专利被国外厂商掌握。根据专利分析机构 Knowmade 数据,禾赛、速腾聚创等我国激光雷达制造商专利数量相对领先,见图 8。然而因国外厂商在激光雷达领域起步较早,率先进行了关键技术专利布局,如核心专利“558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18 专利”为美国激光雷达公司 Velodyne 所持有,以及“936 专利”为美国自动驾驶公司 Waymo 所持有。来源:KnowMade,LiDAR for Automotive Patent Landscape 2022 图 8 车载激光雷达制造商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专利分布图(三三)国内外标准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构建国内外标准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构建 车载激光雷达的国内标准规范制定尚处于初期阶段。在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态势下,国内正积极开展车载激光雷达的标准规范研制工作,但有待加强各级技术标准的协同规划和统一规范。除前文提及的三项 QC/T 汽车行业标准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等机构已发布或在研部分团体标准,如智能网联汽车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标注要求及方法、智能网联汽车激光雷达感知评测要求及方法、车载激光雷达检测方法等;2022 年 12 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研发并推出了车载激光雷达 CQC 标志认证业务,其依据标准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团标 T-CAAMTB 58-2021 车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19 载激光雷达检测方法。在国家标准方面,2023 年 3 月,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交的 4 项重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国家标准项目正式获批立项,其中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将规范激光雷达点云性能、激光安全、车规环境可靠性等要求,目的是建立统一的测试评价方法,保障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激光雷达装车匹配提供标准依据。我国需重点加强车载激光雷达的国际标准体系构建。近期,车载激光雷达正步入国内和国际标准化协同推进的快车道,有利于为汽车主机厂和激光雷达厂商在前装量产合作上提供统一参考基准。2023年7 月,在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电气、电子部件及通用系统分技术委员会(ISO/TC22/SC32)的工作会上,我国禾赛科技等企业介绍了联合牵头立项的 ISO/PWI 13228道路车辆激光雷达试验方法(Road vehiclesTest method for automotive LiDAR)等三项国际标准的最新研究进展,这是我国首次牵头汽车雷达领域的 ISO 国际标准,有利于树立我国企业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的国际主导地位。我国主管部门和产业各方需积极规划并协同推动建立国内国际标准体系,全面推进我国激光雷达技术和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五、总结和建议 智能(网联)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是我国实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举措,是实现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激光雷达是智能驾驶实现环境感知的核心传感器之一,被业界认为是 L3 级以上自动驾驶必备传感器。目前,激光雷达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技术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20 路线分支多,尚未形成明显收敛,市场空间广阔,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国内企业,产业链成熟度逐渐提高,产业生态逐步完善。立足“十四五”发展时机,把握智能驾驶产业发展的窗口期,加快推进智能汽车感知部件的高速发展,业界各方需在关键技术、标准规范、产业基础和应用生态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持续推动车载激光雷达高质量发展。(一一)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性能降低成本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提升性能降低成本 加强车载激光雷达在核心器件、硬件平台、应用算法、系统优化等方面的研发投入,通过对光源、探测器、扫描固件、处理算法等系列关键技术的攻关突破,提升车载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测量精度、分辨率、扫描速率、响应时间等核心参数,改善激光雷达在适应恶劣天气、复杂路况、信号干扰等环境中的工作性能,并通过工艺优化等方式实现固件寿命提升和制造成本降低,从而推动激光雷达在车载领域的广泛应用。(二二)逐步收敛技术方案,完善标准规范体系逐步收敛技术方案,完善标准规范体系 目前,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处于多技术路线并进状态,路线分支过多将带来重复开发、资源浪费和市场碎片化等问题,将对形成规模优势和统一技术标准带来挑战,特别是硬件设计方案、数据处理算法等需适度收敛。另一方面,车载激光雷达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需进一步从整机系统、硬件模块、软件平台的功能性能、测试评价、安全可靠等方面健全车载激光雷达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积极推动国内标准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21 与国际标准兼容接轨,以促进激光雷达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保障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三三)强化强化产业整合能力,产业整合能力,引导生态体系建设引导生态体系建设 车载激光雷达中的部分光电芯片器件,与光通信用光电芯片器件存在交叉,可通过与光通信等领域共享我国产业链、协同攻关等方式,充分利用已有产业基础,如上游半导体材料、III-V 族和硅基光电子工艺平台等,在加快研发进度、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补齐产业链短板、降低关键光电芯片器件的对外依存度。此外,应推动业界相关方和产业链上下游聚焦共识、协作创新,在应用算法等多方面打造应用生态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协调发展。车载激光雷达技术与应用研究报告(2023 年)22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技术与标准研究所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北路 52 号号 邮编:邮编:100191 电话:电话:010-62300112 传真:传真:010-62300123 网址:网址:
2023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3正文目录正文目录11智能化趋势明确,线控底盘应运而生智能化趋势明确,线控底盘应运而生,551,1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大势所趋,51,2线控底盘成为智能驾驶关键执行器,61,.
极光(Aurora Mobile,NASDAQ:JG)月狐数据(MoonFox Data)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2 粤ICP备12056275号-132023年汽车行业数字营销生态协同洞察报告2023年9月2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极光月狐观点汽车市场流量竞争加剧,消费决策链整合成关键我国乘用车市场在承压中复苏,汽车品牌竞争进一步加剧,营销”争存量“是巨大挑战;用户内容触点与决策链路日渐复杂多元,汽车营销对消费决策链整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腾易协同作为模式标杆,打通生态构建新营销场作为互联网与汽车营销生态协同营销的模式标杆,“腾易生态协同”通过打通流量、内容、数据、营销等资源,为车企、经销商抢占互联网全域用户心智制高点生态协同成为当下趋势,整合前中后端营销能力互联网生态协同的营销模式成为当下汽车营销的发展趋势,只有“前端强流量能力”“中端高品质内容”“后端全域全链路的运营体系”三者联合才能开启新营销场借助生态协同,易车将“车晚”实现从传统大屏向“小屏”转型,广泛吸引互联网生态流量,创新性融合明星IP和汽车硬核内容,结合全链路、精细化的营销体系激励实现转化,将汽车数字营销推向了新的发展高度“车晚”营销生态化升级,实现营销品效双重提升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CONCONTENTSTENTS目录汽车行业营销开启全面生态协同新阶段腾易协同汽车行业数字营销生态协同模式分析“生态型车晚”汽车行业生态协同创新营销案例分析0101020203034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2376.42235.12069.81928.82015.72054.3952.42.3%-5.9%-7.4%-6.8%4.5%1.9%2.7 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销量销量同比 近三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呈现逐步回升态势,2022年销量同比增长1.9%;新能源汽车引领汽车市场增长,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已达32.4%国家密集出台各类促汽车消费政策,大力激发市场潜能,汽车市场未来仍将保持稳步回升的态势市场新变化:汽车市场在承压中复苏,多重利好政策提振汽车消费,新能源引领汽车发展新变革汽车市场大盘新态势:市场复苏与竞争加剧并存数据来源:乘联会;取数时间:2017.01-2023.06;2023*为2023年1-6月转发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提出稳定大宗消费,明确因地制宜优化汽车限购措施、畅通二手车市场流通、加强汽车消费金融支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购税减免政策,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续航”为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优化汽车购买使用管理制度和市场环境,印发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开展“百城联动”汽车节和“千县万镇”新能源车消费季2023.06.08商务部办公厅:2023.07.202023.06.19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023.07.31国务院办公厅:2.3%4.4%4.5%5.9.8.62.4 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近6年市场份额上升超30.0%国内乘用车销量情况(单位:万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变化近三个月国家汽车消费激励政策销量呈现企稳回升态势5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9.8%9.8.2.8.1.3.8.0.0.1.4.9.1.2.2.2 2201 202202 202203 202204 202205 202206 202207 202208 202209 202210 202211 202212 202301 202302 202303 202304138.532.625.421.218.917.317.110.77.56.5比亚迪汽车特斯拉中国广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汽车理想汽车长安汽车长城汽车蔚来汽车哪吒汽车 2023年1-7月,新能源车销量前10的品牌中,大多数品牌销量大幅上涨,品牌间竞争更加激烈,CR10较上年同期增加8.0%,Top10竞争格局稳固,腰尾部品牌营销破圈难 传统燃油车自2022年以来促销幅度逐步攀升,汽车行业“价格战”逐渐深入,车企营销竞争进一步加剧竞争新格局:汽车市场品牌竞争白热化,行业“价格战”持续扩张,车企营销转化成本上升汽车市场大盘新态势:市场复苏与竞争加剧并存数据来源:乘联会,取数周期:2022.01-2023.0774.8X.0.9%-14.7B.54.68.5G.3#.2%-13.6y.4q.4 23.01-072023.01-072022.01-072023.01-07Top 10品牌市场集中度2023.01-07新能源汽车Top 10品牌市场情况增长8.0%Top 10品牌销量表现燃油乘用车综合促销幅度变化综合促销幅度持续扩大6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 2023年起移动互联网活跃用户规模突破12亿大关,增幅保持在2%-3%,互联网“增量流量”转变为“存量流量”阶段 与此同时,互联网主流平台、车企均加入线上汽车营销竞争队列,汽车垂媒不再垄断汽车营销流量,各类平台围绕用户、内容、模式构建自身核心价值,瓜分汽车市场用户的注意力,“争好存量”将是汽车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营销新变局一:营销”争存量“是巨大挑战,各类线上平台均加入汽车营销竞争队列汽车市场大盘新态势:市场复苏与竞争加剧并存数据来源:月狐iAPP(MoonFox iAPP),取数周期:2022.07-2023.07汽车垂直媒体社交平台视频平台品牌私域移动互联网手机设备总量变化(单位:亿)11.9 11.9 11.9 11.9 11.9 12.0 12.0 12.0 12.1 12.1 12.2 12.2 2.2%2.3%2.0%2.1%2.3%2.3%2.6%2.5%2.6%2.7%2.8%2.9 2208 202209 202210 202211 202212 202301 202302 202303 202304 202305 202306 202307总量(亿)同比增速主流汽车线上营销平台玩家车企自主搭建的数字营销渠道,与线下服务高度融合,打造车主社区私域流量池以微信为代表,此类平台通过用户日常社交需求切入,平台具备相对更强的用户粘性和更高的用户规模以高专业性、高权威性的汽车内容资讯以及长期的口碑吸引用户浏览,在汽车专业数据上更具优势以趣味性、丰富的内容和沉浸式的体验吸引用户留存,近年来在汽车营销内容上逐步发力7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 互联网汽车内容驱动汽车人群购车决策链路持续向线上转移,与此同时优质内容跨媒传播成为常态,垂媒不再垄断汽车内容,流量分散、营销触点增加让消费者决策路径不再单一 线上内容已为汽车用户提供更多参考和选择,汽车人群购车选择权更大,用户内容消费碎片化特征趋势凸显,品牌可以随时随地被曝光和种草,汽车营销对消费决策链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营销新变局二:汽车潜客内容触点与决策链路日渐复杂与多元化,消费决策链整合成为关键挑战汽车市场大盘新态势:市场复苏与竞争加剧并存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决策因素多元化内容多元化形式多元化价格因素服务体验智能化程度品牌口碑车辆颜值.汽车用户决策链条变化营销触点多元化特征认知兴趣意向询问购买售后用户规模用户路径用户关注度变化(上升、持平、下降)品牌故事企业文化产品技术汽车工艺生活场景明星IP城市文化极端环境节日活动线上营销线下营销内容营销整合营销内容营销跨界营销体验营销圈层营销节日营销能耗水平8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营销新变局三:汽车营销数字化运营技术已部分落地,但实现全域全链路运营才可实现更高效的转化汽车市场大盘新态势:市场复苏与竞争加剧并存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 汽车营销数字化运营技术逐步落地,为汽车实现线上营销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持。而随着营销触点增多,单点的数字化运营难以触及全域汽车人群,车企、经销商需进一步实现掌握全域、全链路营销的数字化运营能力,才可对曝光、种草、留资等海量人群进行精细运营,切实提升营销的品效表现02全域用户转化03精细化运营01全域触达数字化工具精准投放汽车品牌全域全链路运营触达能力触达锁定多平台搜索、浏览站内种草高信赖度环境引导留资到店成交到店成交高效沟通传播曝光高效营销购车全生命周期运营用户基础特征用户日常兴趣公域、私域高意向潜客精准推荐复购转介绍口碑沉淀全域渠道触达全域用户资产多元营销内容用户平台行为用户汽车喜好车企CRM/车企经销商管理软件/传统市场调研.线上外部渠道品牌私域App线下门店基于品牌App内的数字化精准营销平台品牌营销/获客及转化垂媒渠道社交平台渠道视频平台渠道9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当前营销变局下,互联网生态协同的新模式强势开启汽车营销新动能汽车市场大盘新态势:市场复苏与竞争加剧并存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 在汽车线上营销流量强竞争、消费链条复杂化趋势下,只有通过“前端强流量能力”、“中端高品质内容”、“后端全域全链路的运营体系”三端联合才能为车企、经销商开启新营销场,实现更高效的转化 汽车垂媒在汽车线上营销体系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头部垂媒与互联网公域流量报团成趋势,双方整合流量、内容与营销资源,协同输出更高效的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助力汽车线上营销提质增效迈上新台阶前端:强流量能力持续渗透汽车垂直圈层人群中端:高品质内容优质内容影响高潜用户心智后端:全域全链路运营全链路精细运营实现高效购车转化汽车数字化营销生态协同协同协同汽车垂媒公域流量流量资源内容资源营销资源数据资源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腾易协同汽车行业数字营销生态协同模式分析11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 易车和腾讯充分发挥各自在汽车垂直与综合互联网领域的优势,围绕内容、数据、营销等加强业务的协同,以垂直 全域的生态协同模式,实现全链路的营销闭环与提效易车与腾讯携手打造垂直 全域的汽车数字化营销生态协同新模式汽车数字营销生态协同模式分析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深度融合,激发新模式效能易车全面融入微信生态,专业内容充分对接微信生态,垂直平台独有数据与腾讯广域数据结合,并利用企微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营销解决方案,在整个微信生态中跑通了企微工具,赋能车企、经销商营销全链路,使得从曝光到销售机会到到店再到成交的整个营销链路的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加速融入,初建模式易车逐步打通腾讯体系,建立汽车垂直生态,将内容、车型库、经销商库和垂直算法等四大核心资产深度融入腾讯与车相关的资讯和服务场景中,并推出基于企微的全域、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连接解决方案易客连,打造了全域全链路汽车数字化营销能力,初步建成垂直 全域的汽车数字化营销生态协同新模式腾易计划启动,探索协同发展双方启动“腾易计划”,探索在内容端、获客端、产品端展开内容、销售线索、经销商SaaS服务、车主服务合作,为普通消费者和车企及经销商提供内容服务、车主服务以及数字化营销服务,提升汽车流通领域全链路数字化、智能化水平2022-至今20212019-202012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 在当前持续激烈的汽车品牌线上数字营销竞争中,强流量将长期成为曝光能力、线索收集能力、营销转化规模,乃至营销成本高低的关键所在 腾易的生态协同模式有效实现了汽车营销领域的增长转型,易车通过将自身的汽车内容融入至腾讯全域的服务场景中,构建易车-腾讯两大生态集,为车企、经销商的曝光、获客、转化贡献强大流量力汽车行业数字营销生态协同模式:前端强流量能力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协同两大生态流量池,为车企、经销商抢占互联网全域用户心智制高点,广泛触达汽车兴趣人群腾易生态流量图谱易车生态腾讯生态腾易生态易车App易车汽车报价App易车Web站易车小程序腾讯出行小程序微信视频号腾讯视频腾讯新闻微信搜一搜微信宫格易车M站内容流量13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 汽车营销不仅需要通过强大的生态流量加持实现对兴趣用户的触达,还需以更加优质多元的内容,持续吸引用户留存转化 基于腾易协同构建的汽车垂直生态下,易车的工具内容、媒体内容、商业内容等导入腾讯的内容消费场景内,对互联网全域汽车用户的全链路决策环节进行持续的影响汽车行业数字营销生态协同模式:中端高品质内容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易车工具内容、媒体内容、商业内容等精品汽车内容载入腾讯体系,成为腾讯生态内垂直原生内容易车内容全链路转化推动力分析汽车营销全链路人群分层汽车目标人群了解人群兴趣人群意向人群购买人群易车内容体系海量未对汽车形成清晰的了解,需通过内容曝光吸引其观看,培养基础认知对汽车已产生明显的购买欲望、品牌车型偏好,可精准识别其诉求并以内容渗透,刺激其兴趣转化对购车已有明确意向,有留资、问询等意愿,需通过更便利的工具、优惠获取其线索并促成转化对汽车已形成一定了解,需通过精准的场景化内容,匹配、建立其对汽车价值理解已形成汽车成交,可通过用车、养车内容挖掘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媒体内容商业内容工具内容短视频/原创节目.车型库/经销商库.汽车评测.吸引观看、培育基础兴趣加深汽车兴趣宣传品牌优势促进一站式购车转化14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汽车行业数字营销生态协同模式:中端高品质内容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易车五大精品内容体系,以专业、丰富、有趣的汽车内容,深度培育汽车兴趣人群种草转化 易车在腾易生态协同的框架下,以自身在汽车资讯领域长期的沉淀优势,打造出兼专业性强和生动有趣于一体的内容体系,以高品质内容满足用户碎片化、多元化的内容需求商业化内容易车五大精品内容体系短视频原创节目车型库经销商库多元化专业化碎片化15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 腾易生态协同从汽车用户的决策全链路出发,整合了用户广泛偏好的全域触媒渠道,在整个汽车营销链路中的各个阶段精准赋能,为车企、经销商获取海量用户、兴趣种草、线索收集,最终实现成交转化提供强大动力汽车行业数字营销生态协同模式:后端全域全链路运营体系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腾易生态打通流量、内容、数据、营销等资源,以及商单流转路径,打造汽车数字化营销全域全链路运营体系腾易全域全链路运营体系易车生态腾讯生态流量池意向人群高潜用户线索用户成交转化用户扩列数据扩展用户召回企微工具数据回传易车App易智营效易达AI营销易客连易车人群画像易车汽车报价App营销数据视频号微信宫格腾讯出行小程序腾讯视频腾讯新闻App腾讯人群画像搜一搜AMS广告平台腾系数据用户内容营销数据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生态型车晚”汽车行业生态协同创新营销案例分析17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 从过去合作大屏到腾易合作实现网端联动,易车“超级818汽车狂欢夜”在今年呈现出了全新的生态型转变,从传统的大屏烟花秀转向了更具精准性的小屏互动 易车连接了海量汽车从业者与车主人群,建立了品牌垂直内容生态,与腾讯全场景流量生态深度合作,不仅触达了更多的人群,也能够在“购车季”期间帮助车企、经销商串联汽车营销,打通流量曝光-用户留量-销量转化的链路,全面释放“流量”到“销量”的转化效能,实现了品效协同以及营销力的飞跃新生态:腾易携手打造“生态级车晚”,全面释放“流量”到“销量”的转化效能大屏媒介单线程播出2022XX小屏媒介多线程播出202320232023腾易生态用户留量销量转化流量曝光触达人群多平台合作连接用户对话场景延展搭建视频号直播体系数字化营销扩大流量产品种草公域流量微信生态圈视频号视频直播 直播互动:观看互动、领取福利补贴 直播间组件:线索留资、直连转化 沉淀私域:关注视频号或跳转企微链路反哺激活产品购买私域用户 促成品牌销量转化 持续触达潜在购买者生态协同创新营销案例分析数字化升级:传统大屏播出转变为多端小屏播出营销策略升级:传统获客模式转变为长短链协同拓客模式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18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受众明星IP 易车通过邀请周深、ELLA陈嘉桦、孟子义以及杨迪、张纯烨、魏坤琳等当前娱乐圈实力派明星艺人,通过华丽的歌舞表演和诙谐的互动游戏节目,匹配当前年轻一代和社会中坚群体的兴趣喜好新内容:“车晚”以多元明星IP升级内容,跨界联动满足大众兴趣圈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易车“超级818汽车狂欢夜”明星阵容贯穿五大板块明星创意秀:周深、ELLA陈嘉桦、孟子义等华语实力唱将演绎舞台首秀、晚会首演和创意舞美潮车说唱秀:派克特呈现更符合年轻人文化的说唱唠科团Show:由杨迪、张纯烨、魏坤琳、宋美丽、大鹏组成的唠科团演绎谐趣横生的互动游戏生态协同创新营销案例分析内容IP升级:明星阵容更符合受众群体的兴趣喜好跨界联动深度圈粉转化增加曝光UGC认同刷新品牌认知转化圈层扩散明星IP扩大品牌影响力品牌粉丝大众19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 易车在晚会明星表演中穿插“硬核汽车内容”,由易车“有料研究所”以密室逃脱、绝地求生、极限救援等广大用户熟悉、喜好的高能紧张刺激剧情为内核,引入不同车型进行汽车测试,将传统的专业汽车评测升级为集剧情和硬核内容为一体的新“汽车实验秀”,大大降低了不同汽车人群的认知门槛,显著提升观众对内容的喜好和记忆度新内容:“车晚”首创融入硬核汽车大片,打造车界新式内容营销易车“有料车研所”7位首席战略合作伙伴根据不同车型不同品牌推出量身定制的7场“汽车实验秀”生态协同创新营销案例分析内容融合升级:“汽车实验秀”展现垂媒内容营销能力易车“车晚”与传统晚会不同,打造硬核汽车大片,增强内容吸引度差异化内容品牌通过故事情节和视觉效果来加深观众的认知用户认知吸引观众关注并激发购买兴趣,助力产品销量转化产品种草易车有料车研所IP和汽车品牌合作,为品牌提供背书和曝光机会IP合作定制内容营销策略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20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 为实现“车晚”流量向销量的高效转化,“车晚”匹配的“超级818汽车狂欢季”还与视频号共建直播生态,以“易车星选店”官方主题直播、“品牌联营店”品牌电商旗舰店代播、“经销商直营店”规模化布局赋能的三重营销组合模式,通过大咖空降、持续直播、流量 运营 补贴三种激励方式,帮助主机厂及经销商抢占蓝海稳获客,实实在在增益提效新运营:“车晚”打通腾易直播生态,协同释放品牌营销势能视频号直播微聊朋友圈社交圈连接人连接交易小程序视频直播出行服务消费圈内容圈搜一搜公众号服务号订阅号易车“超级818汽车狂欢夜”短视频播放量直播参与互动总数全网总播放量“易车星选店”官方主题直播“经销商直营店”规模化布局大咖空降持续直播流量 运营 补贴“品牌联营店”品牌电商旗舰店代播 提高品牌知名度 吸引潜在消费者 共享渠道和受众群体 提高销售效率 增加销售渠道 确保销售和服务体验 增加活动的曝光度 扩大品牌影响力 建立品牌忠诚度 提高观众的粘性 激励用户参与或购买产品 提高用户留存率生态协同创新营销案例分析直播运营升级:易车“车晚”与视频号共建直播生态三重营销组合模式三重激励营销模式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数据截至8月18日晚会结束21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种 基于腾易生态打通了用户流转路径,构建了全链路、精细化、全场景的营销体系。一方面精准触达目标人群,提升营销效率,另一方面直达订单交易,助力合作品牌取得更大的、品效升级的营销效果新运营:基于用户流转路径,腾易生态构建全链路、精细化、全场景营销体系打通用户“种养收转”全链路流转路径用户深度运营多渠道引流获客 多渠道获取高质量购车线索 延展对话场景,扩大流量入口数据共建运营多渠道、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运营 多渠道承接的流量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高效线索转化 实现数据共建,包括数据建模、打通、回传 三店立体化培养用户兴趣浓度 客户全周期管理,提高用户留存营销运营升级:“车晚”实现全链路、精细化、全生态的营销体系生态协同创新营销案例分析多端融合,全场景生态打通公开资料,极光月狐研究院整理01.明星晚会造势02.亿级用户补贴03.全域宣发升级收转01.易车星选店02.品牌联营店03.经销商直营店04.818专家天团05.视频号互选01.原生产品收割02.电商组合收割03.腾易全景收割01.到店团购02.OPS后链通养22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报告说明1数据来源1)月狐iAPP(MoonFox iApp),基于极光云服务平台的行业数据及月狐iAPP平台针对各类移动应用大数据的挖掘,并结合大样本算法开展的数据统计与分析;2)月狐iBrand(MoonFox iBrand),基于全面品牌洞察方案,对门店客流、店铺数、销量、用户画像等多维度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3)月狐iMarketing(MoonFox iMarketing),基于自有移动端大数据和用户画像标签,对人群社会属性、地理位置、轨迹特征、线上行为偏好等多维度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4)月狐调研数据,通过月狐调研平台进行网络调研;5)其他合法收集的数据。以上均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经用户合法授权采集数据,同时经过对数据脱敏后形成大数据分析报告。2数据周期报告整体时间段:2017年1月-2023年7月。3数据指标说明具体数据指标请参考各页标注。4免责声明月狐数据MoonFox Data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系依据大样本数据抽样统计、小样本调研、数据模型预测及其他研究方法估算、分析得出。由于统计分析领域中的任何数据来源和技术方法均存在局限性,月狐数据MoonFox Data也不例外。月狐数据MoonFox Data依据上述方法所估算、分析得出的数据信息仅供参考,月狐数据MoonFox Data不对上述数据信息的精确性、完整性、适用性和非侵权性做任何保证。任何机构或个人援引或基于上述数据信息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所造成的法律后果均与月狐数据MoonFox Data无关,由此引发的相关争议或法律责任皆由行为人承担。5报告其他说明月狐数据研究院后续将利用自身的大数据能力,对各领域进行更详尽的分析解读和商业洞察,敬请期待。6版权声明本报告为月狐数据MoonFox Data所作,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相关的商标和著作权的法律所保护,部分内容采集于公开信息,所有权为原著作者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或传递。任何未经授权使用本报告的相关商业行为都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23深圳市和讯华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2011-2023 粤ICP备12056275号-13关于月狐月狐数据(MoonFox Data)是中国领先的全场景数据洞察与分析服务专家。凭借全面稳定、安全合规的移动大数据根基以及专业精准的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算法,月狐数据先后推出移动应用数据(iApp)、品牌洞察数据(iBrand)、营销洞察数据(iMarketing)、金融另类数据等产品,以及提供月狐研究院的专业研究咨询服务,旨在用数据帮助企业洞察市场增量,赋能商业精准决策。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0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2023年9月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目录附件一附件二附件三附件四01中国汽车科技最新趋势04免责说明:本报告中所含资料及其所含信息为一般性信息,并非毕马威对入围企业的完整、详尽的表述,毕马威也未对入围企业信息执行任何审计或审阅程序。本文件所含信息并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读者不应依赖本文件中的任何信息作为,或可能影响,其决策的唯一基础,在作出任何决策或采取任何相关行动前,应咨询符合资格的专业顾问。本文件所含信息均按原貌提供,毕马威对本文件所含信息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表述或保证,除前述免责内容外,毕马威亦不担保本文件所含信息准确无误或者满足任何特定的业绩或者质量标准。毕马威明确表示不提供任何隐含的保证,包括但不限于,对可商售性、所有权、对某种特定用途的适用性、非侵权性、适配性、安全性及准确性的保证。读者需自行承担使用本文件所含信息的风险,并承担因使用本文件所含信息而导致的全部责任及因使用它们而导致损失的风险,毕马威不承担与使用本文件所含信息有关的任何专项、间接、附带、从属性或惩罚性损害赔偿或者其他赔偿责任。倘若前述条款的任何部分因任何原因不能完全执行,其余部分内容仍然有效。02上榜企业总体概况1503上榜企业介绍2104附件101政策法规更新术语缩写汇编毕马威中国汽车科技合伙人团队毕马威汽车行业洞察关于毕马威联系我们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2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卷首语持续三年的疫情结束,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中国车市还是呈现出较强的韧性。2022年底,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等一系列密集救市政策的推出,给处于消费疲弱的汽车市场注入了“强心针”,从而走出了V字型反弹。但同时,我们也感受到消费信心及收入水平恢复不及预期,这将直接对汽车市场重回持续增长轨道造成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确保汽车消费市场持续活跃的基础,汽车作为消费市场的顶梁柱,其市场变动将与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同时也牵动着上下游近千万从业人员的生活。汽车消费是拉动内需市场的重要力量,在消费这个国内重要的经济大循环中,汽车类消费占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十分之一,占GDP比重超过4%。这还没有计算生产制造端,以及汽车业拉动的钢铁铝业、新材料、石油化工、橡胶、智能芯片、新能源等产业。如果涵盖上下游产业,汽车产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和推动将会更大。当前汽车产业正加速向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快速演进,在科技发展的支持下,汽车正在由纯代步工具,向成为万物互联的重要组成方向发展,成为集出行、娱乐、办公于一体并嵌入消费者日常生活的重要一环。产业变革蕴含的机遇:新产业、新格局、新业态。投资者加速投入科技能力的发展,除了提升产品力外,努力朝着科技服务方向布局。江立勤毕马威中国副主席继2022年发布角逐升级:中国速度引领自动驾驶崭新未来报告之后,我们结合汽车科技评选持续深度观察市场热点,并于2023年再度发布行业报告聚焦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座舱白皮书。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关注了智能座舱的发展驱动因素和主要挑战,预测行业发展规模,主要细分领域的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探讨了在软硬件解耦条件下的供应链重塑市场机遇,和基于软件价值提升OTA赋能下的智能化程度提升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可能。由于汽车生态系统持续扩展,第六届“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50”申请企业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并重新划分了四类评选领域,以适应行业的急速发展。今年,我们从智慧交通、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车辆工程这四个领域中评选出了77家上榜企业。尽管面临种种外部风险和不确定性,汽车科技公司的创新活力却丝毫不减,不断有前沿技术被尝试应用在汽车产品上。同时,参选企业在商业运营方面也更加稳扎稳打,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和自我造血功能。我们相信,这些优秀的创业者们会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变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后,我们衷心感谢各位读者对本年度“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50”评选的关注!Norbert Meyring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及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数据来源:统计局,毕马威分析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3中国汽车科技最新趋势01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4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榜单注:以上图示顺序不分先后,根据公开信息仅作示意性整理,以供参考。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5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榜单注:以上图示顺序不分先后,根据公开信息仅作示意性整理,以供参考。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6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中国汽车科技最新趋势传统燃油车的增速颓势无法扭转,以7%的复合增长率持续下降。车市走出20182020的三年连续下降的动因是2021年的新能源销量的井喷-同比159%的增长率,并延续至最困难的2022年-98%的增长率。预计2023年乘用车新能源销售占比将达35%,是整车销售市场提升的核心动力。这一过程和上个十年的汽车发展不同的是,由于总量提升减缓,导致品牌洗牌加速而非普惠所有市场参与者。部分国际品牌由于在国内市场竞争力降低或产品力无法满足消费者预期,不得不停止进一步投资甚至撤出国内市场。内资中,PPT造车品牌早已出清,但仍有部分新能源车企或主要销售新能源汽车的车企销量下滑亏损严重,走向濒临破产的边缘。在大环境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行业集中度处在加速提升阶段。由于政策激励,国内品牌在电动车领域起步较早,通过电动车的快速上量实现了“弯道超车”:2023年上半年,自主品牌销量占所有乘用车销售49.46%,同比增长12.3%,远超行业2.7%增速。作为对比,产品电动化进程较慢的日系,上半年下降15.3%。随着中国汽车销售的“弯道超车”,技术输出也在不断推进。作为豪华车代表之一的奥迪近期与上汽确认通过合作加快电动车开发。于中国汽车工业体系而言,奥迪选择中国电动汽车平台购买授权所代表的技术输出具有非凡的意义,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与之前吉利授权浩瀚架构技术给波兰电动汽车制造商EMP,北汽蓝谷BE21平台海外技术授权等不同,奥迪本次购买电动平台技术授权直接服务于产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某种意义上,这像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初期“以市场换技术”的局势反向发展。40年前的一场交易,大众成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汽车品牌,并向中方开放了大量技术专利;40年后,围绕电动技术的两侧对调,这是中国汽车人了不起的成就。1.新能源汽车是驱动整车市场上升的核心动力,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2.自主占比提升,国产电动平台技术输出数据来源:LMC,CPCA数据来源:LMC,CPCA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中国汽车科技最新趋势3.中国成为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国内主机厂持续投资海外项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234.1万辆,同比增长76.9%;整车出口金额46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出口量继去年超过德国后,今年上半年实现对日本汽车出口的超越。当然我们也知道日本,德国甚至韩国都有庞大的海外本地生产布局,出口并非其主要车辆来源。考虑到关税、补贴、壁垒等因素,车企的全球化布局是未来发展和避免风险的必由之路。今年以来中国车企继续深耕东南亚、中东等市场,同时也在加快布局以欧洲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增量市场。跨国并购、建厂、成立研发中心、开拓销售渠道等消息频出,本地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要做好本地化,前期缜密的调研必不可少,覆盖本地市场政策,财税,人才等方面,以及后期管控、治理模式搭建,运营和渠道拓展,零部件配套,成本管理等全方位的支持能最大程度减少出海风险。4.自动驾驶商业化加速布局得益于技术逐步成熟和成本下降,乘用车新车搭载L2功能渗透率正在提升。毕马威2023智能座舱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在售新车L2和L3的渗透率分别为35%和9%。L3是技术上的重要分水岭。目前距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尤其是距全无人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及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还有很长距离。同时,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落地也将面临法律法规不完善、责任界定不清晰、技术不成熟等多方面的挑战。资本市场对无人驾驶领域的投资趋于理性,商业化落地及预期盈利性逐渐成为影响投资人决策的关键性指标。限定场景下的商用车自动驾驶将率先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出于场景复杂程度及政策支持力度和难易度考虑,以及商用车成本敏感性较低,商用车具有更好的商业应用性。从低速封闭场景如矿区、港口开始,商用车无人驾驶将快速向干线物流应用扩展。地方政府扫清政策限制和扶持将成为重要因素。筛选切入市场和线路,研究路线场景和产品感知能力,测算成本优势,将是落地首要考虑因素。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8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中国汽车科技最新趋势从2020年起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出台,为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均是我国发展成为汽车强国的战略选择。其中受限于法律法规进展和基建发展的制约因素,智能驾驶在未来3-5年将处于L3级别的成熟应用阶段。而智能座舱实现难度低,客户体验效果明显,同时可为未来L4级以上自动驾驶阶段的“智能移动空间”奠定基础,因此智能座舱将率先实现商用落地和商业模式开发,成为近期市场关注重点。从车内看,智能座舱是座舱内饰、汽车电子产品与技术创新、升级和联动的主要载体;同时也将与其他的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手表、家居等互通互联,将汽车从单一的驾驶、乘坐工具升级为一个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智能通行的一环。从车外看,智能座舱将通过车联网、无线通信等技术,与车外的各项基础网联设施、设备实现V2X(Vehicle-to-Everything)联结,是最终实现“万物互联”的一部分。6.智能座舱的快速发展长期而言,智能座舱赛道的成长性将不再依赖于基础功能渗透率的提升,而需着眼于可打造差异化体验的新型智能应用,带动单车价值量的增长。核心部件、功能如域控制器、抬头显示(HUD)、空中下载(OTA)、数字钥匙等的发展将形成提升智能座舱的使用场景并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推动总体市场规模增长。同时,在智能化、电动化驱使下,中国市场的自主品牌快速成长。此前在传统燃油车领域自主品牌从未突破45%市占率;而在电动车市场受益于产业政策和补贴等机制的先发优势,在2022年实现本土市场新能源(含纯电动和插电混动)渗透率超过25%,其中本土品牌在新能源新车销售的占比超过70%;同时,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尝试以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的创新,打破消费者传统观念,提升自主品牌销售均价,切入中高端市场,在细分市场对传统豪华车型销量形成挑战。5.新能源技术路线:插混和增程高速发展,突破原先预测比重2023上半年插电混动(含增程式)以98%的同比增速接近百万销量,延续了2022年的势头。同期,纯电车BEV增速20%,209万台销量。纯电与插混对比来到了68:32。在2021年及以前,插混路线占所有新能源车辆比一般低于20%。插混和增程的异军突起有几个主要原因:1.从市场角度:新能源产品不断向下渗透,Tier 1 市场超过40%,Tier 2 市场超过30%。三线以下城市的新能源渗透率接近了25%。更多低线市场,对新能源产品的不同认知程度,和多样化用车体验、需求,被自主品牌观察并放大。2.从使用场景角度:插电混动能满足消费者对于长续航里程的需求和里程焦虑,在驾驶体验、产品性能、用车习惯等方面兼顾了燃油车和纯电动汽车优点。3.从成本和价格角度:电池是新能源产品的最大硬件成本项,而插混和增程大幅减少了电池容量配置,尤其是某些增程式电量甚至低于插电混动产品,且只增加小功率发电机,因此对比同档次纯电车的成本具有极大优势。体现在售价上,同车系插混和增程至少比纯电低12万。对15万左右的新车而言,相当于自带9折左右的新车折扣。3.品牌标杆效应带动供应端发力:比亚迪以一己之力带动插电混动的增长,在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插混产品占了70%的插混市场销售量。如果单看增程式,理想14万的销量占据增程销量的68%。而且,插混和增程的爆发性增长,几乎是在各个级别的细分市场同时出现。高速增长的标杆效应,吸引众多的自主、合资品牌开始发力,以赶上这班高速增长风口。市场变化永不停歇,随着新能源进一步普及,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将会呈现,在快速的变化过程中,曾经奉为圭臬的原则也许失效也同样快速。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在多样化的技术路线中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提供更贴合的服务才是不变的核心竞争能力。数据来源:LMC,CPCA数据来源:LMC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9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中国汽车科技最新趋势电子电气架构升级,软硬件解耦更考验供应商和主机厂软实力。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朝着集中式架构发展,座舱内各单品的控制将集中在座舱域控制器上,这种发展趋势需要座舱芯片具备更高算力,同时也要求供应商或主机厂具备在一套硬件上整合多个底层操作系统的能力。以往作为Tier 2 的芯片供应商和软件服务商有各自擅长的领域,因此也有了直接与主机厂合作的机会,传统座舱的供应链层级变模糊。传统汽车时代硬件占主导地位,优先级更高,软件往往起到辅助的角色,由于硬件呈现分离化、模块化的特点,所以在此联系上的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也围绕这种分离式的体系所建立,呈现出一种垂直的链式供应链体系关系,从主机厂到Tier 1 到Tier 2,层层分工,主机厂负责核心部件如发动机的制造和资源的整合,供应商则负责其他的功能模块,这种生产体系高效并且可以兼顾效率与成本。智能化时代主机厂与供应商的分工边界逐渐模糊,软件本身的界限模糊有更多的协同需求,主机厂自身的软件能力也在动态变化,传统的垂直链式行业格局将被打破,主机厂开始担任组局者的角色并产生一种全新的模式,以实现更好的响应速度。行业所要求的核心能力正在发生转移,主机厂、供应商和新进入者的角色与分工也在随之发生变化,供应模式随着发生转变:1.主机厂成立全资或合资的部件公司致力于新能源、智能化部件解决方案开发,拓展平台型产品,降低成本、提升研发及配套效率,并实现对外销售与Tier1竞争。2.Tier 1 在既有和主机厂的长期关系上,充分利用硬件集成经验,加强软件开发能力,通过对资源的并购、整合,建立竞争优势,实现在新时代的强势竞争地位。3.Tier 2 供应商基于对特定部件的了解,开始往集成化、模块化方向演进,单项长板突出的Tier 2 供应商将较以往更具竞争力,如中科创达的多屏座舱域控方案和华阳集团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等。4.跨领域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开始涉足汽车产业,如华为凭借其通信领域的技术储备通过车载通信模组切入汽车市场并通过与东风小康的合作经验开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包括1个全新的计算与通信架构和5大智能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以及各类核心智能化部件。7.供应链变革及国产供应商的机会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0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中国汽车科技最新趋势传统车企早在2009年就开始尝试订阅服务:丰田就向雷克萨斯车主推出了G-Book 服务。车主购买后可享受24小时人工在线服务,随时随地询问天气预报、路径检索、道路救援、新闻播报等等内容。服务价格是每年840元人民币。2018年,某品牌曾尝试过向安装了苹果CarPlay的车主,收取年度订阅费。当时没有任何其他其它品牌会收取这项费用,这种政策遭到了很多车主的强烈抵触,厂家不得不改变其计划,宣布CarPlay永久免费使用。智能汽车的推广将是主机厂订阅制收费的最大助力:车越智能,消费者越可能接受订阅制。汽车和手机一样,正在成为被软件定义的硬件,并通过OTA不断进化迭代。软件定义汽车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提及,核心是用户日益递增的迭代需求。生活在充斥着各种智能电子设备的时代的车主,对于汽车的需求超越了基本的日常通行,体验过高阶辅助驾驶和智能化座舱的用户是很感知理解软件的价值,并很难再次“向下兼容”。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时,不仅考虑硬件的性能,更会考虑软件功能和内容服务。软件在汽车上带来更多的是满足差异化需求,每个车主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化驾驶感受,软件的多元化就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就像手机有多少应用软件一样,车主能决定自己的车拥有多少功能,每辆车功能不同赋予的也是每辆车独一无二的性质。同时车企也能对车辆数据实现更精细的获取。目前,在中国市场,软件订阅付费尚未成为主流消费习惯。但中国互联网市场收费发展的历程也是如此,从习惯免费资源到接受付费内容。付费订阅,关键还在于车主消费习惯的养成。根据网络公开调查显示,90%以上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愿意为车联网相关技术付费。订阅制的商业模式已经在其他领域得以应用和成熟,这也将促使消费者更易接受其模式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主机厂需探索不同订阅模式的设置,与用户之间形成良好互动,通过意见反馈,以需求为导向优化商业模式设计。汽车智能化时代将加速汽车和手机的融合。软件定义智能终端,凭借软件定义能力掌握产品定义能力与供应链议价权,从而改变行业的盈利模式。8.OTA支持的订阅制付费模式如前所述整个乘用车市场的增速放缓,在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过程中,在新科技冲击下,主机厂开始更快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转变。销售渠道在变,更多的非4S店出现在市中心;销售模式在变,更多直营店,代理店的出现拉平了MSRP和TP的差距;维保方式在变,新能源和OTA减少了用户线下服务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主机厂直接触达终端消费者的触点(touch points)也在不断增加。全渠道,全周期,全触点营销成为行业趋势,而其中,数字化是贯穿线上和线下场景的核心能力。我们在2022年Digital Maturity报告中,对比了包含中国在内的7个主要汽车市场中全球和本地领先品牌的的数字化营销表现。中国市场的消费者线上旅程和体验位列第一,远超平均值,特别是新势力品牌呈献给目标客群和消费群体一个强劲的线上流程体验,覆盖了从售前到售后使用的方方面面。主机厂将继续以数字化为依托,增强线上线下触点整合,提升用户全生命周期的体验,其中打通线上线下的用户触点,积累的用户偏好并更好地完成用户画像,优化线下承接的效率,消弭线上线下的割裂流程等将是主要目标,从而实现全生命周期用户体验的提升。9.进一步加强的数字化营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1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中国汽车科技最新趋势自从我国正式对外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以来,不少行业都开始积极响应。其中,作为碳排放大户的汽车业被认为是“减碳、控碳”的主战场之一。全球汽车产业也处于低碳化转型期,汽车产业链各方均在思索新的发展道路,ESG也被更多车企所重视。一众传统燃油车企比拼全周期减排的同时,作为降碳主力军,ESG对新能源汽车的价值也日益凸显。相比燃油车企对尾气排放和生产环节的减排关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汽车行业还关注到回收再利用问题,例如电池回收、制造材料回收等。我们观察到一些新的ESG趋势:1.全生命周期减排汽车全生命周期排放,指的是产品从需求分析、设计、制造、销售、使用、维修、报废到回收再生的整个过程的碳排放。一辆车减少碳排放的过程,包括产品电动化、充电能源绿色化、电池技术升级、在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循环再利用材料及可再生能源等。2.使用可再生能源生产、充电目前发展车电互联技术,更大规模地吸纳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还存在技术安全验证、项目经济效益较低等挑战,但作为电网调频调峰手段,车电互联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当前欧盟的电力结构中,供应链和生产占其整个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一半以上。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显著降低供应和生产环节的碳排放占比。转向碳中和生产后,电池组在生产过程的排放量将整体减少20%。新能源汽车主动有序充电的前提下,可降低电网负荷,减少配电网增容,实现电网削峰填谷,提高电网容量效率。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车电互联V2G示范应用中,各方开始探索新能源汽车深度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机制与模式,并将其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管理的减排项目范围内,带动汽车行业进入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3.纯电动车电池的储能应用储能市场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方向之一。一方面,电网要适应分布式电源的特征,开展虚拟电厂和微电网,配合这些电网革新需要基础设施,而储能是重要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车企和动力电池、储能企业要在电池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提高能量密度和充电速度,探索换电等新商业模式,从而优化新能源车的用户体验,并做好电池回收再利用的措施。当纯电动车保有量累积到一定数量,如600万台时,假设平均单车电池容量50千瓦时,则其储能容量将达到3亿千瓦时,这个数字相当于三峡大坝平均日发电量。如何更好地利用这部分的能量是未来趋势之一。在推动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虽然从短期看,企业的经营成本可能上升,进而影响企业效益,但从长期看,企业可以通过改进低碳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最终提升生产效率。10.ESG-从供应链和回收再利用降碳角度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2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中国汽车科技最新趋势为确保完成“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1990年减少至少55%,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欧盟提出了包含能源、碳定价、交通、林业碳汇、减排责任和资金支持等一系列政策,并将这一揽子政策命名为“欧盟绿色新政”(EU Green Deal)。可以预见的是,欧盟绿色新政将在全球范围内带来广泛影响,出口至欧盟及在欧盟经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将面临机遇和挑战。欧盟电池新规对电池的标准与市场准入提出要求尽管电动车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在行驶过程中不会产生尾气污染,但其使用的电池在生产与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根据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的数据,电动车电池生产环节的碳排放范围61-106kg CO2/kWh,最高可以占据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60%以上。也就是说,动力电池的生产本身就属于高碳排放,因此减排需关注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为此,2022年12月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就欧盟电池法规达成临时政治协议,计划逐步替代现行的欧盟电池指令(2006/66/EC)。该法规要求所有进入欧盟市场的电池包括在欧盟本土生产的电池都必须遵守电池新规,从2024年7月1日开始,对于容量超过2kWh的电动汽车(EV)电池、LMT电池和可充电的工业电池,企业必须提供碳足迹声明和标签方可进入市场。碳定价的影响和碳减排的压力目前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已进入第四阶段,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已就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改革方案达成协议。该改革方案包括明确免费配额的退出时间表(逐步削减各行业的免费配额至2034年完全取消)以及提高总体减排目标(涵盖行业排放量将较之2005年减少62%)。其中,有关免费配额的削减将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见下文)同步。另外,改革方案还包括建立新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 2),道路运输将被纳入EUETS2,将对汽车行业产业一定影响。自2023年10月起,欧盟将试行“碳关税”,即根据进口商品的碳含量收费,以使进口产品承担与欧盟本土产业相同的碳排放成本。此项政策是基于2021年3月欧洲议会通过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议案。该议案是绿色新政的重要立法提案之一,也是全世界第一个正式酝酿的“碳关税”措施。“碳关税”实施初期仅覆盖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和氢气等6种产品,初期只核算产品生产过程的直接排放,暂不考虑间接排放。塑料、有机化学品等其他EU ETS项下产业预计也将逐步被纳入。20232025年是议案过渡期,进口方需要报告进口商品碳排放情况,2026年开始正式实施并征税。CBAM的实施可能导致钢铁等行业价格上涨,钢铁作为汽车的原材料,由此可能带来汽车行业成本的上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包括CBAM在内的碳定价机制对企业的影响及其程度将取决于企业自身和供应链上游在减排方面的表现。对于供应链减排表现出色的车企,碳定价机制可能带来价格上的优势(即享受更低的碳税成本)。欧盟绿色新政带来一揽子“绿色准入”机制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3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中国汽车科技最新趋势随着ESG监管日趋严格,企业将面临更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标准,更重要的是,这些披露将成为新的合规要求。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EU CSRD)的出台拓宽了强制性披露可持续相关信息的企业范围,将涵盖所有上市企业及满足条件的大型企业,包括新能源汽车企业等在内的非欧盟企业也将受到广泛影响。欧盟企业可持续性尽职调查指令(EU CSDDD)则规定了企业在价值链中需要承担可持续和负责任义务,要求企业在全供应链深化开展尽职调查,识别并预防、终止或减轻活动对人权及环境的负面影响。对于覆盖范围内的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由于信息披露数据需以可追踪、经核证的量化数据为前提,将大幅提高相关企业的可持续合规管理要求。可持续发展的披露和管理变为新的合规要求,企业信息披露标准更高加强供应链管理。EU CSRD和CSDDD等合规要求剑指全球供应链,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中国总部和位于中国及其他非欧盟地区的关联方或供应商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公司需要在多个维度披露多项信息,包含环境和可持续性、道德标准和实践、生物多样性等,报告的信息必须经过审计。范围内的公司须设定明确的ESG目标,并每年公布目标进展及计划,将可持续发展融入公司的长期愿景和战略规划中,并且对供应链产生持续影响,建立ESG信息数据库,进行全供应链的管理提升,以满足相关合规要求。“欧盟绿色新政”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欧洲绕不过的“绿色准入”机制,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在以下几方面着力,应对欧洲绿色准入要求:建立健全高质量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排放数据库。企业需根据相关国际标准收集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环境影响排放数据,包括上游原材料、产品制造、运输、报废和回收。跟踪和参考欧盟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例如新电池法,和参考欧盟PEF标准规定的方法步骤进行建模,计算和分析,建立健全生命周期环境足迹核算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测、报告和核证(MRV)体系,确保符合欧盟产品环境足迹和碳足迹限值要求,以应对独立第三方核查。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4上榜企业总体概况02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5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总体概况持续三年的疫情结束,虽然困难重重,但是中国车市还是呈现出一些很强的韧性。汽车作为大宗商品消费市场的顶梁柱之一,其市场变动将与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着上下游近千万就业岗位。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50经过六年的积淀,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为超过数百家蓬勃发展的汽车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由于汽车生态系统持续扩展,第六届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50申请企业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并重新划分了四类评选领域,以适应行业的急速发展。今年,我们从车辆工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及智慧交通这四个领域中评选出了77家上榜企业,洞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展望汽车产业未来格局。车辆工程乘用车自动驾驶方案商用车及特定场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底层软件系统及通讯系统自动驾驶域控制器自动驾驶信息及网络安全车联网系统及服务智能人机交互系统导航及地图服务车内感知技术娱乐系统座舱域控制器V2X高精地图充换电技术智慧出行服务车队管理货运管理1自动驾驶解决方案2智能座舱3智慧交通4整车制造商零部件制造商线控底盘智能驾驶传感器汽车性能测试平台或服务关于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50在下述领域持续经营至少九个月,且尚未上市的中国企业均可作为参选对象。参选企业范围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6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总体概况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变革与赋能财务健康状况与增长水平市场认可度与细分领域发展潜力估值与资本市场认可团队能力与企业创新机制毕马威合伙人汽车行业投资人领军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及学者2022.11榜单启动,开启首轮报名2023.04智能座舱白皮书发布2023.06专题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筑梦欧洲发布2023.09第六届榜单发布暨颁奖典礼榜单发布里程碑企业访谈安排车辆工程领域企业访谈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领域企业访谈智能座舱及智慧交通领域企业访谈核心评价维度评委会组成及评选过程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7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总体概况历经六年,毕马威中国领先汽车科技50获得了业界广泛关注,见证了大批汽车科技创新企业的诞生与发展。第六届评选企业报名数量再创新高,评委会通过商业模式、技术创新能力、资本市场认可等维度,评选出50家领先企业和27家新锐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助力中国汽车行业发展。以下为上榜企业概览:61461172166车辆工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智能座舱智慧交通新锐企业领先企业1.上榜企业核心业务分布自动驾驶依旧是最具活力的赛道,与往年相比更多的企业将重心转移到商业化量产落地,在乘用车、商用车及各种特殊场景下百花齐放。从产业链角度看,参选企业也囊括了算法、芯片、传感器等诸多领域。与此同时,在车辆工程端也取得令人欣喜的技术突破,很多传统的弱势领域也出现了本土创业公司的身影。而给消费者带来最直观体验的智能座舱赛道,由于科技公司与主机厂的密切合作,软硬件解耦持续深入,人机交互模式得以不断升级,更多有趣有用的功能出现在车端,商业模式上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尝试。2.地域分布长三角地区以优秀的营商环境、雄厚的经济基础以及完善的供应链配套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成长的沃土,从上榜企业的数量上来看京津及珠三角地区也以类似的原因名列前茅。与此同时,在“十四五”新基建方针的指引下,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以推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网联技术的蓬勃发展。科技公司在已有坚实根基的沿海地区稳步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将目光投向内陆城市,以获取多元城市场景数据,丰富并精进其算法与产品的创新。这一发展态势呈现出行业在多元城市版图中的积极蓬勃,推动着科技创新的前行。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8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27189869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其他省市总体概况3.团队规模分布与技术人员占比上榜企业的规模正在稳步增长。统计数据表明,大约有一半的上榜企业员工数量在100到500人之间。与以往相比,一些企业在仅一年内经历了快速扩张,员工队伍逐渐壮大,从小型企业发展成员工超过300人的规模。此外,有约17%的企业员工数量在100人以下,其中一部分仍处于A轮融资的早期发展阶段。而规模在千人以上的企业主要专注于后市场服务或整车制造等领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科学技术被视为第一生产力。因此,超过半数上榜企业的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60%-80%。特别是那些成立不到五年的初创企业更加注重研发投入,以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这是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立脚跟的关键因素。1327159671220136151000上榜企业数量技术人员占比大于60%(含)企业数量未披露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9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总体概况B轮23%A轮41%C轮13%D轮3%E轮及以上1%战略融资11%天使轮4%未披露4p-200亿(含)4 0亿4%未披露33-30亿(含)33%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数据智能网联智能网联智慧物流智慧物流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图片来源:嬴彻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65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上海映驰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2018年5月映驰科技专注于智能汽车高性能计算软件平台与自动驾驶软件产品的研发与服务,以智能驾驶应用级操作系统和嵌入式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EMOS中间件平台,支持确定性通讯和确定性调度,核心模块已通过TV莱茵最高等级ASIL D产品认证;全栈自研的低速自动驾驶算法EM-Parking System,可在各类复杂场景下解决泊车难的问题。搭载EMOS的智能驾驶软件及域控解决方案已规模化量产。B2云晖资本、紫峰资本、知风之自CEO&创始人:黄映研发VP&联合创始人:吴俊杰CTO&联合创始人:段勃勃映驰科技90%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自主泊车自主泊车ADASADAS图片来源:映驰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66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上海翌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2016年11月www.nx-翌擎科技是一家深耕于智能汽车赛道的专精特新高科技企业,为汽车行业提供车联网大数据、AI算法模型和用户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SaaS服务,可应用于车企数字化转型、智能座舱软件、动力电池安全、经销商管理等领域。企业已实现5年年平均增长率超35%,服务于国内超30家车企客户,300多个汽车数字化领域相关项目,是众多车企的长期合作伙伴,包括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奥迪、宝马、上汽大通、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华人运通、长安汽车、哪吒汽车等领先车企和新势力造车企业。B轮兴富资本CEO&创始人:陆维琦COO&联合创始人:刘伟CTO:张印CFO:程栋翌擎科技76%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大数据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智能网联SaaSSaaS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智能座舱智能座舱图片来源:翌擎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67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驭势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市2016年2月驭势科技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致力于实现“全场景、真无人、全天候”的自动驾驶。通过自主研发的“全场景高安全L4级自动驾驶系统U-Drive”,建立了领先的“车脑 领先算法 云脑”智能驾驶全栈核心技术体系。该系统在乘用车、商用车、工业车辆和特种作业车辆等领域,实现了10大类自动驾驶典型场景的支持,为不同实体经济场景提供了安全可靠的“AI司机”,在多类特定场景无人驾驶行业应用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C1轮东风资管及重科控股CEO:吴甘沙CTO:姜岩CPO:周鑫首席架构师:彭进展驭势科技80%大数据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机器视觉机器视觉L4L4人机交互人机交互图片来源:驭势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68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中科慧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青岛市/深圳市/西安市/鄂尔多斯市2014年11月WWW.WAYTOUS.COM中科慧拓是中科院孵化的国内智慧矿山技术和服务提供商,致力于以科技创新助力我国能源安全新战略纵深发展,以智能化建设服务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国采矿业在数字化时代掌握全球话语权,让矿山更安全、更绿色、更高效、更智慧。中科慧拓已服务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国大唐、中国宝武、中煤集团、金隅集团及华润水泥等国内能源和矿山集团,落地三十余个矿山无人化项目,同时也在园区物流、工程机械智能化、短倒运输与智能网联建设方面进行战略布局。战略融资远东宏信首席科学家:王飞跃CEO:陈龙;CSO:王健技术中心总经理:田滨;工程中心总经理:艾云峰董事会秘书(融资负责人):张欣中科慧拓70%大数据大数据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智能网联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图片来源:中科慧拓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69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2017年3月trunk.tech致力于L4级人工智能卡车技术研发与应用,打造更安全、更智能、更高效的科技运力,并通过智能卡车缔造产业生态,构建覆盖全国的NATS网络化人工智能运输系统,推动中国物流网络全面智能化、低碳化的变革升级,实现物流运输降本增效,并持续高质量发展。基于自研 AiTrucker 车规级通用技术栈,与主流商用车主机厂合作量产智能卡车,覆盖港口园区、高速干线、城市短途等应用场景,实现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客制化落地,批量交付百余台,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多场景、规模化应用。B轮股权融资北汽产投、越秀产业基金、众为资本、渤海中盛、郑州国投、优势资本首席科学家:李德毅工程院院长:王晓东CEO:张天雷前瞻院院长:王超CFO:付月男主线科技80%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智能交通智能交通车路协同车路协同图片来源:主线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0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苏州智加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2016年cn.plus.ai智加科技创立于2016年,是领先的重卡自动驾驶公司。智加拥有全栈自动驾驶技术,在满帮集团、红杉中国、一汽解放等国际领先基金与战略方的支持下,智加科技在技术能力、产业资源、商业模式及数据闭环层面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智加科技在2021年率先推出有人监督的前装量产自动驾驶产品并投入运营,通过安全、节能的高等级辅助驾驶功能,助力干线物流降本增效。2022年,智加科技完成面向物流行业的100台中国最大前装量产自动驾驶重卡订单的首批交付。C轮/战略融资/股权融资暂不披露总经理:容力副总经理:王磊首席科学家:崔迪潇智加科技80%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智慧物流智慧物流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图片来源:智加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1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上海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2016年12月上海智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智驾科技MAXIEYE),是一家AI驱动的自动驾驶公司,为汽车产业链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全工况、多场景、跨平台的辅助驾驶(ADAS)和自动驾驶(ADS)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L0-L4技术和场景应用。智驾科技MAXIEYE广泛服务于乘用车和商用车市场,赋能智慧出行产业化落地。公司集研发、生产和服务于一体,依托OTA在线升级等汽车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技术,实现数据驱动的技术、产品、服务创新闭环。C轮/战略融资韦豪创芯、沄柏资本、爱芯元智创始人&CEO:周圣砚CTO&VP:郭恩庆COO&VP:杨腾飞智驾科技70%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大数据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智慧出行智慧出行ADASADAS图片来源:智驾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2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仪征市2015年5月泽景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集科研、生产、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国已布局仪征、西安、上海、长春、重庆5个区域。主要业务方向:汽车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产品:WHUD;AR-HUD;CMS等。泽景是目前领先的车内视觉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蔚来,理想,红旗,奇瑞等量产客户。自2018年8月WHUD量产以来,累计供货超过60万台。D轮融资架桥资本、长江资本、华泰紫金(华泰远东基金)、讯飞资本CEO:张涛创始人/技术副总:张波总经理:范鑫财务副总:王明利泽景65%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机器视觉机器视觉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智能座舱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人机交互图片来源:泽景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3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广州阿凡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2016年7月暂无A轮达晨财智CEO:张征首席技术顾问:王文博CTO:王凯核心技术顾问:刘佳CPO:陈贤星COO:戴宇媛阿凡提科技49%人工智能人工智能SaaSSaaSB2BB2B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图片来源:阿凡提科技AIGCAIGC阿凡提科技是一家聚焦于汽车行业新媒体营销赛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持续专注于AIGC在汽车营销场景的实战应用,目前为国内十多家主流汽车品牌和旗下数千家经销商提供新媒体数字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的业务规模在疫情期间增长超过7倍,公司的使命是:让实体经营者没有难做的内容;公司的愿景是:构建创意内容驱动下获客转化的数字新基建。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4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复睿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市2021年9月复睿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于2021年9月成立。是复星集团汽车科技与智能出行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复睿智行以感知融合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提供智能出行时代的感知更优解。公司目前在伦敦、慕尼黑、上海、南京等多地设立研发中心,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的自主研发及落地,包括高算力硬件平台、关键感知传感器如4D毫米波雷达及融合感知技术等,集全球科研力量,赋能安全、高效且有温度的智驾出行未来。目前,复睿智行已获得多家主机厂定点合作项目。天使轮复星高科、南钢股份、南钢产发董事长:王立普中国研发总监:马良总裁兼CTO:Dr.Yi Zhou德国研发总监:Dr.Guowei Shen英国研发总监:Dr.Mohamed ElMikaty复睿智行77%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ADASADAS机器学习机器学习图片来源:复睿智行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5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北京华玉通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2020年11月华玉通软(Greenstone)致力于为智能汽车提供完全自主可控且高度可扩展的智能驾驶中间件平台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打造更好的底层架构支持。华玉已推出基于DDS标准完全自主研发的DDS中间件“雨燕”通信中间件(SWIFT DDS),及“云雀”执行管理中间件(LARK E&M)。其中SWIFTDDS已获得ISO26262ASILD级功能安全产品认证。目前,华玉与头部主机厂和Tier 1共同推进SWIFT DDS的量产应用,实现国产DDS产品的商业化落地。A1轮蓝驰创投CEO:钟绍宸CTO:李坚研发副总裁:毕晓鹏华玉通软80%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驾驶B2BB2BADASADAS电子电气架构电子电气架构图片来源:华玉通软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6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浙江和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湖州市2017年10月浙江和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向国内外汽车及工程机械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提供一流的测试技术服务为基础,集高新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科技项目投资孵化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成立于2017年10月23日,总部位于长兴,在上海、武汉、南通、广州、海外等地设有试验基地。公司专注于智能驾驶及V2X、整车转毂、热管理、动力系统、电池、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研发测试。能力涵盖商用车、乘用车、非道路机械、船机、储能等领域。B轮暂不披露CEO:夏慧鹏常务副总:赵波CTO:何志生CFO:陈艳和夏科技30%智能网联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大数据大数据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图片来源:和夏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7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苏州市2021年8月九识(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及规模化应用,是领先的具备开放道路纯无人驾驶标准化产品及应用落地的企业。九识团队主要成员由世界知名互联网、硬件科技巨头核心技术带头人构成,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领域拥有成功的研发及大规模落地经验,具有全球影响力。基于成熟的L4级自动驾驶产品及自动驾驶运力网络,九识实现了完全脱人的常态化运营,为数十个品牌客户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自动驾驶运输服务,率先进入规模化商业落地阶段。2022年九识被评为中国省潜在独角兽企业、苏州市独角兽企业、苏州工业园区重大领军企业。A轮Baidu Venture、闲庭基金、蓝湖资本、厦门建发核心团队成员:张旭琛、张金凤、林金表、朱玮铖、崔霄、高健九识智能70%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驾驶L4L4智慧物流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图片来源:九识智能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8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上海几何伙伴智能驾驶有限公司上海市2018年10月几何伙伴是一家集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和生态建设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面向L2至L4智能/自动驾驶,创新性地将自研高分辨率4D毫米波成像雷达与可见光视觉和红外成像等传感器结合,打造车规级、全天候、像素级融合感知系统,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包括多传感异构信息融合感知、地图构建、路径规划、车辆控制等核心模块的全栈自动驾驶系统软件算法,以及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等,以实现高速NOA、城市NOA、记忆泊车、自主泊车等功能,为智能/自动驾驶打造一套“多模态、全天候、低成本、易量产”的软硬件集成解决方案。Pre-A轮经纬中国、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百度风投、矽力杰、芯岚微、耀途资本、新余逸何(博润、博物)、普华资本、博世旗下博原资本、SAE International等创始人/CEO:薛旦首席产品和用户官:史颂华几何伙伴65%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城市领航城市领航自主泊车自主泊车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智慧出行智慧出行图片来源:几何伙伴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79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北京觉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2019年1月http:/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80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北京鉴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2021年8月www.phigent.ai鉴智机器人是以视觉3D理解为核心的下一代自动驾驶系统提供商,以“AI驱动世界,拓展人类边界”为使命,以“成为自动驾驶和机器人的价值创造引领者”为愿景。公司以面向现实世界的通用AI为主线,以双目立体视觉为差异,打造极具差异性与性价比的全栈自动驾驶产品方案,服务全球整车制造商及零部件供应商。A 轮襄禾资本、渶策资本联合创始人,CEO:单羿联合创始人,CTO:都大龙合伙人,商务负责人:刘竞秀鉴智机器人76% 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ADASADAS城市领航城市领航图片来源:鉴智机器人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81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北京流马锐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2017年1月流马锐驰是自动驾驶全栈式量产产品供应商。公司有知名的算法、领先的车规级嵌入式平台,当前公司已完成开发车型60余款,销量近80万套。流马锐驰的业务合作伙伴,遍及全国乘用车和商用车生产厂商及相关一级供应商,自主开发的基于视觉和超声波融合的全自动泊车系统(APA)的市场占有率居于行业前列,经验丰富,今年也将完成基于国产芯片的行泊一体大规模量产,实现乘用车、商用车L2 大规模量产,打造独特的数据闭环链条,完成技术快速迭代。A 中关村前沿基金CEO:于宏啸COO:李斌算法专家:杜勇流马锐驰65%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自主泊车自主泊车机器视觉机器视觉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ADASADAS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图片来源:流马锐驰高级副总裁:曾宪玮CTO:夏天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82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北京路凯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2020年5月www.rock-北京路凯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是智慧矿山无人驾驶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核心团队具有清华系背景。公司前身聚焦于北斗高精度定位业务,在智慧军工、智慧农业领域积累了十余年丰富的特种车辆无人驾驶经验。凭借领先的技术,公司贴合矿山一线场景、围绕客户实际需求,打造独具特色的智慧矿山无人驾驶解决方案。为矿山客户提供无人驾驶技术服务、无人驾驶运输服务,致力于推动矿山的整体智慧化升级。A 轮/战略融资/股权融资北京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顺为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谢意COO:蒋先尧CTO:那崇宁CQO:刘志勇路凯智行85%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线控底盘线控底盘L4L4B2BB2B智能矿山智能矿山车路协同车路协同图片来源:路凯智行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83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上海敏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2018年8月上海敏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由互联网 汽车行业数字化跨界精英创建,致力于融合创新技术,助推中国制造业自主研发。核心产品敏桥PCP云原生产品协同平台,覆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工程协同与运营闭环,拥有100%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航天航空、军工等。公司目前已为长城、吉利、诺博、继峰格拉默、前晨、重塑等国内主机厂、零部件企业、新能源车企、智能驾驶等跨行业的数十家企业提供产品服务,协助企业提高研发效率、加强研发管理,帮助工程师们告别大IT 工作站的“重”模式,轻快研发。A轮光速光合、红杉CEO:王胜军产品总监:邹隆云技术总监:汪浩用户运营总监:潘嘉敏桥科技72%大数据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工智能SaaSSaaS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网络及数据安全网络及数据安全图片来源:敏桥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84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南京美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017年1月美均电子创立于2017年,专注于汽车电子ECU、DCU控制器研发及产业化,拥有控制器产品正向自主研发能力。目前阶段美均电子所研发、生产的ECU/DCU主要应用于两大产品体系:底盘动力总成系统和新能源热管理系统。针对外资厂家渗透率较高的汽车底盘、热管理系统控制器产品,已实现了多款控制器的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P档驻车控制器获得国内首张驻车控制器ISO26262功能安全ASIL-C产品认证。成立6年来,各类DCU/ECU控制器已实现批量供货400万套以上。2023年,公司获得国家工信部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B2轮股权融资毅达资本董事长:周志华总经理:徐波CTO:马良市场总监:李琼美均电子35%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线控底盘线控底盘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图片来源:美均电子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85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上海麦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西安&盐城2016年11月麦腾物联是一家致力于物联网/车联网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研发、销售及运营团队。公司研发团队在车规级产品设计、无线通讯和射频设计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并有相应的专利技术储备,能为客户提供标准化/客制化的、快速推向市场(Time-to-Market)的产品。公司为国内外OEM和Tier-I厂商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车规级通讯产品、嵌入式软硬件系统/平台及解决方案。C2轮浦东智能智造、盐城银河CEO:施林CFO:Scott ShiCTO:樊博首席技术顾问:赵锰COO:肖良娟海外营销顾问:张志宏CMO:殷渝生麦腾物联70%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智能网联智能网联物联网物联网车路协同车路协同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施林博士施林博士创始人&CEO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士和硕士;美国Dartmouth College博士;30年以上高科技公司管理经验。樊博樊博CTO河北理工大学学士;15年以上高科技公司研发管理经验;负责西安研发中心,超过100人的研发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肖良娟肖良娟COO华东师范大学学士;20年以上高科技公司生产管理经验;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管理。殷渝生殷渝生CMO上海海事大学学士;20年以上高科技公司研发管理、市场销售经验;负责公司市场销售工作。Scott ShiScott ShiCFO美国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学士;多年M&A和投资经验;负责公司财务、融资和经营。图片来源:麦腾物联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86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沛岱(上海)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市2017年2月www.pd-沛岱汽车,源于德国,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自动驾驶精准仿真系统供应商,专注自动驾驶精准在环仿真测试验证软硬件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等级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和验证,为整车厂及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提供精准逼真的在环仿真测试验证系统。沛岱汽车创新提出传感器模型是仿真测试变革的新起点,因此,沛岱汽车自研全物理级传感器核心建模技术,该技术基于仿真平台能够生成高保真的车载环境感知传感器仿真数据,还原率逼近95%,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Pre-A 轮高瓴创投、丰新资本、铁林资本、宁波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甬江科创基金CEO&CTO:曹鹏博士首席顾问:潘定海博士COO:章依云软件开发总监:侯皓阳人工智能总监:闫晓曈沛岱汽车85%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智能交通智能交通L4L4图片来源:沛岱汽车大数据大数据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87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清研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2019年6月清研智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为UWB车用技术的倡导者和技术引领者,以感知技术与核心算法赋能智能网联汽车事业,专注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位置服务,提供UWB数字钥匙、UWB座舱雷达、场端定位等多项技术。作为全球UWB联盟唯一的中国UWB解决方案商、全球FIRA联盟十大投票权会员之一、CCC全球汽车可连接协会成员,清研智行将全力投入,服务OEM,致力于让汽车生活更美好。A轮启迪之星、赞路投资、元道资本CEO:赵瑞祥CTO:张西洋副总经理:章倩产品总监:刘继达清研智行70%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自主泊车自主泊车智慧出行智慧出行智能座舱智能座舱图片来源:清研智行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88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南京睿维视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4月www.rea-睿维视基于光学和算法的核心技术,专注于打造业界领先的车载抬头显示(HUD)系统以及新型AR显示方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价值服务。基于原理性创新,睿维视的平行矢量PV技术可于各式风挡上实现无楔形膜无重影投影。该技术不但为主机厂大幅低HUD搭载成本,成功将HUD的应用场景从乘用车推展至商用车及轨道交通等车型。睿维视核心团队由剑桥大学博士、教授组成并已吸引业内来自于知名公司的专业产品团队加入。公司具备研发、生产、销售的完备业务链,当前已获多个量产订单,并已投入生产。A轮红杉资本、线性资本CEO:邓远博CTO:董道明COO:唐丰睿维视70%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核心零部件核心零部件智能座舱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人机交互图片来源:睿维视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89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始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2020年7月www.sator.tech/home始途科技以“定义能源分配 连接未来消费”为愿景,首创EDS电池管理系统与无需场端改造的核心算法系统,为工商侧、用户侧提供一站式储能充电解决方案,其核心产品固定 移动智能光储充,结合L4级别低速路径规划算法技术,可灵活部署在城市中心CBD、高速公路、偏僻乡村等多个场景,我们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移动充电服务、提升运营商效率和充电安全,促进光储能消纳,减少电网扩建投资,最终解决持续增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和难以扩容的电网之间的根本矛盾。Pre A轮湖州仕聚仕加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CEO:童天辰CTO:谢才东市场副总裁:徐斌CFO:成兰婷始途科技82%自动驾驶自动驾驶物联网物联网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充电充电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图片来源:始途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90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探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苏州2018年1月探维科技成立于2017年,核心团队起源于清华大学精仪系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维科技开发了硬件级图像前融合产品Tanway Fusion,解决了多传感器融合的可靠性问题。为了实现车规级稳定性,探维科技基于全自研的ALS平台技术,打造了高性能、低成本、易量产的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2022年探维科技获得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合创汽车联合发布搭载激光雷达的量产MPV-V09,今年内计划落地3个乘用车定点项目。A轮基石创投、禾创致远CEO:王世玮CTO:郑睿童COO:沈罗丰Chef Engineer:张正杰探维科技60%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图片来源:探维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91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11月www.syncore.space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SYNCORE AUTOTECH)是面向汽车及出行服务行业的人工智能科技公司。公司由科大讯飞和广汽集团投资成立,并继承双方在汽车智能座舱和车联网等核心领域的产品、技术和团队,拥有深厚的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沉淀,洞悉整车产品的研产销服流程和规律,致力于深化人工智能及大数据技术在汽车全场景下的应用落地。围绕汽车研发制造、车企数字化、汽车生活消费三大领域,星河智联定位为汽车AI技术专家、在用户全生命周期持续功能和服务的快速迭代升级,优化用户体验,锐化用户感知,帮助汽车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暂不披露暂不披露总经理:刘俊峰副总经理:张莹技术中心总经理:冉光伟财务部总监:焦阳星河智联90%大数据大数据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智能网联智能座舱智能座舱智能语音智能语音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图片来源:星河智联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92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市2017年07月行深智能是领先的无人驾驶核心技术和智能物流产品的提供商。孵化于国防科技大学无人所,技术团队来自国防科大、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拥有超过30年无人驾驶研发与工程经验,已掌握从底盘、结构、硬件到软件的全栈自主研发与设计能力,自主研发了适应多种末端物流应用场景的超影、翻羽、布衣、奔霄、绝地、袋鼠等系列无人车产品,获得京东、美团、华为、富士康、中国邮政、乐天等头部企业合作,无人车在校园、园区、景区、厂区等多个场景商业落地,率先在国内实现千台量产、千台规模化、常态化运营,累计配送包裹订单超过200万件。A 轮京东、三一创投CEO:安向京首席技术官:胡庭波首席产品官:渠军CFO:龚咏泉联席总裁:关健行深智能60%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线控底盘线控底盘L4L4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智慧物流智慧物流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图片来源:行深智能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93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深圳一清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2018年6月www.unity-一清创新是一家专注于无人驾驶全栈技术集成、无人车平台生产制造、无人车场景深度部署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清创新重点聚焦工业物流、码头运营等高频、刚需场景,提供物流、接驳、安防、清扫等各类无人车平台,以及L4级无人驾驶运力解决方案,实现无人车的点对点安全有序运营,为客户创造降本增效的实际价值。截止目前,一清创新无人车及解决方案累计落地园区超过120个,无人化安全运营里程累计超过150万公里,实现辽宁、山东、河南、上海、江苏、四川、广东等多地应用。Pre-A 轮南山战新投、港科投资董事长:刘明首席技术官:王鲁佳首席战略官:詹培勋一清创新62%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智能网联L4L4多传感器融合多传感器融合智慧物流智慧物流图片来源:一清创新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94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北京云驰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2020年11月www.inchtek.ai云驰未来秉承着“让人与机器安全和谐相处”的理念,专注于为未来的智能汽车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和产品。具备ECU/DCU信息安全开发、整车信息安全正向开发能力,并结合自动驾驶和软件定义汽车等关键技术,基于软硬结合、车云一体思路,构建智能汽车纵深防御的信息安全体系。作为智能汽车信息安全技术的引领者,云驰未来为众多OEM、自动驾驶公司以及智能网联示范区提供信息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已累计为20余家自动驾驶公司、10余家OEM及Tier1提供产品与服务。PreA 亦庄国投汽车产业基金、龙创汽车CEO:曾剑隽副总裁:杨洋总裁:郑强高级研发总监:李国鹏CTO:钟严军COO:孟曦云驰未来81%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智能驾驶车路协同车路协同网络及数据网络及数据安全安全电子电气架构电子电气架构图片来源:云驰未来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95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悠跑科技(合肥)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市2021年4月悠跑科技于2021年初创立,是一家“为场景造车的新型智能电动车公司”,致力于通过标准化的UP超级底盘,赋能场景拥有者更简单的造车。悠跑科技的团队分布于上海、合肥、重庆、硅谷(美国),四地集合了传统主机厂、新势力、科技公司的知名人才和全球团队。今年3月初,悠跑发布了可量产的全线控滑板底盘,并公布首个整车产品-超级VAN商用车将于年底启动交付,已收获国内外订单。B轮合肥产投领投,东创投资、火眼资本,以及经纬创投、创世伙伴CCV、真格基金等老股东持续跟投。创始人&CEO:李鹏高级副总裁:顾庆执行副总裁:唐善政副总裁:蔡德暄硅谷负责人:翟要悠跑科技85%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网联线控底盘线控底盘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智能座舱智慧物流智慧物流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图片来源:悠跑科技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96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上海易咖智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2017年5月易咖智车是国际领先的IDV智能数字化移动平台科技公司,围绕“全线控 真智能 一体化压铸”的“滑板底盘”核心技术,通过构建ADC产品生命池(智能设计引擎 数字化智造 云端数据挖掘),打通用户需求、产品开发、智能智造、智能运维等全环节全生命周期内的信息流、物流、知识流管理,携手AI及科技公司,赋能无人驾驶在末端物流、安防、巡逻、清扫清洁等领域内的规模化商业落地。战略融资数字政通、优势资本CEO、创始人:舒亮产品VP、联合创始人:柏俊波技术VP、联合创始人:李飞易咖智车65%自动驾驶自动驾驶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线控底盘线控底盘智慧物流智慧物流智慧城市智慧城市请将企业微信二维码置于此红色框线内,3.2*3.2cm图片来源:易咖智车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97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蔚星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2019年5月耀出行作为梅赛德斯-奔驰与吉利携手推出的第一个礼宾出行品牌,于2019年12月3日,在中国浙江杭州正式上线,主要提供梅赛德斯-奔驰礼宾出行定制服务,并覆盖公务机包机、豪车租赁等丰富多元的品质服务。目前,耀出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重庆、杭州、三亚、香港及澳门等国内32个城市以B2B/B2C模式开展服务运营,并已正式上线了巴黎、东京订制用车服务。至今,耀出行已累计服务近150万个人用户,近8000家企业客户,覆盖众多一线奢侈品品牌、金融服务机构、跨国咨询公司、五星级酒店、航空公司以及大型知名企业。未披露未披露董事长:刘金良CEO 首席执行官:杨广CFO 首席财务官:冯恺技术副总裁:吴先荣耀出行25%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智慧出行智慧出行智能网联智能网联B2CB2CB2BB2B其他其他图片来源:耀出行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98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北京英创汇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2013年12月www.trinova-英创汇智汽车是一家汽车零部件研发商,致力于汽车整车动力学控制、底盘电控、汽车智能主动安全等技术领域创新与产品研发,为用户提供汽车ABSTCSESC、AEB、ADAS以及智能汽车关键执行控制部件等产品。目前,英创汇智以北京亦庄研发中心、天津生产制造基地、湖北英山制造中心及实车测试场为三大战略支点,建成年产300万套的全自动化生产装配车间,并与众多知名汽车企业开展了规模化配套。B 恒旭资本、瑞丞基金创始人兼总裁:李亮技术总监兼董事会秘书:王宇翔副总裁:李晨风副总裁:俞伟英创汇智50%自动驾驶自动驾驶自主泊车自主泊车线控底盘线控底盘图片来源:英创汇智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99注册地创立时间公司网站已完成融资轮次:本轮投资机构:核心团队标签技术人员占比技术人员占比最新融资情况公司描述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018年6月www.allride.ai中智行作为第二代自动驾驶引领者,始终坚持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通过“路侧强赋能”,提速打造自动驾驶的“中国方案”。2022年,中智行推出“轻车熟路”车路协同系统,以“轻量化自动驾驶车 高级别全息智能道路”的方案,在城市级公开道路上实现纯网联式的、长距离L4级别自动驾驶。基于“轻车熟路”系统,中智行开启了涵盖共享出行、城市微循环、园区接驳等场景的网联式自动驾驶的常态化运营。A 轮融资风和资本领投董事长:王劲首席科学家:任冬淳运营副总裁:狄笛中智行76%自动驾驶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智能网联L4L4智慧出行智慧出行车路协同车路协同智能交通智能交通图片来源:中智行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00附件04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01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附件一:政策法规更新发布日期法规名称文号发文机关网址2023年8月15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73批)、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五十二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八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19号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2023版)的通知工信部联科2023109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https:/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五十一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七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1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 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10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五十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六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13号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02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附件一:政策法规更新以上信息取自公开渠道,并非有关政策完整列示,清单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有关机构发布日期法规名称文号发文机关网址2023年5月17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通知交办运202326号交通运输部https:/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设有固定装置的非运输专用作业车辆目录(第九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7号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十八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四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9号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十七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三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十六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六十二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3年第2号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s:/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国铁运输监20234号国家铁路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https:/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03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附件二:术语缩写汇编(部分列示)序号简称全称中文名1ABSAntilock Brake System制动防抱死系统2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3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航车4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5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6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务智能7CMSCamera Monitor System电子后视镜8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9DCUDomain Controller Unit域控制器10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11EHBElectric Hydraulic Brake液压式线控制动12EPBElectrical Park Brake电子驻车制动系统13ESC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ler车辆稳定控制系统14EVElectric Vehicle电动汽车15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16HUDHead Up Display抬头显示17IGVIntelligent Guided Vehicle智能导引车18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19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20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21MEMS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微机电系统22NO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动辅助导航驾驶23OTAOver the Air空中下载技术24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25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26Robotruck/无人货运卡车27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28SDVSoftware Defined Vehicles软件定义汽车29TaaSTesting as a Service测试即服务30T-BOXTelematic BOX车联网系统车载终端31Tier1Tier One Supplier一级供应商32V2XVehicle to 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用无线通信技术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04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附件三:毕马威汽车行业洞察聚焦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座舱白皮书(2023)汽车半导体:汽车的算力新时代(2021)车联网数据安全监管制度研究报告(2022)第23届毕马威全球汽车行业高管调研(2022)第五届毕马威中国汽车科技企业50(2022)角逐升级:中国速度引领自动驾驶崭新未来(2022)中国汽车行业:势不可挡的电动化浪潮(2021)中国新能源汽车筑梦欧洲(2023)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05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毕马威中国汽车科技访谈团队Norbert Meyring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及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徐侃瓴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马于翀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陈轶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房炅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冯炜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冯亦佳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苟建君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郭爱群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郭成专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胡世达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梁幸华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廖显斌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刘庆宏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刘侨敏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刘婧媛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李艳艳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李瑶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廖雅芸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马娜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苗桢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彭菁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邵锋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汤然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谭圆毕马威中国税务服务合伙人谭亚红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王静雅毕马威中国税务服务合伙人王锐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吴量毕马威中国税务服务合伙人吴岚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吴惠煌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徐文彬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徐晓明毕马威中国交易咨询合伙人叶青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周琳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周倩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合伙人金旭毕马威中国咨询服务总监童喆毕马威中国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副总监李思维毕马威中国毕马威中国市场拓展经理翁旭东毕马威中国毕马威中国审计服务市场拓展经理*以下名单排序按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06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Norbert Meyring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及汽车行业主管合伙人电话: 8621 2212 徐侃瓴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审计服务主管合伙人电话: 8621 2212 李思维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经理电话: 8621 2212 童喆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副总监电话: 8610 8553 裴珊毕马威中国工业制造行业助理经理电话: 8621 2212 3276I刘靖男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副总监电话: 8621 2212 翁旭东毕马威中国汽车行业经理电话: 8621 2212 若您要推荐企业参评新一届汽车科技50评选,请联系联系我们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07毕马威中国第六届领先汽车科技50 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107毕马威中国在三十一个城市设有办事机构,合伙人及员工超过15,000名,分布在北京、长春、长沙、成都、重庆、大连、东莞、佛山、福州、广州、海口、杭州、合肥、济南、南京、南通、宁波、青岛、上海、沈阳、深圳、苏州、太原、天津、武汉、无锡、厦门、西安、郑州、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在这些办事机构紧密合作下,毕马威中国能够高效和迅速地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1992年,毕马威在中国内地成为首家获准中外合作开业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2012年8月1日,毕马威成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中首家从中外合作制转为特殊普通合伙的事务所。毕马威香港的成立更早在1945年。率先打入市场的先机以及对质量的不懈追求,使我们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中国多家知名企业长期聘请毕马威提供广泛领域的专业服务(包括审计、税务和咨询),也反映了毕马威的领导地位。关于毕马威中国所载资料仅供一般参考用,并非针对任何个人或团体的个别情况而提供。虽然本所已致力提供准确和及时的资料,但本所不能保证这些资料在阁下收取时或日后仍然准确。任何人士不应在没有详细考虑相关的情况及获取适当的专业意见下依据所载资料行事。2023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中国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有限责任公司,是与英国私营担保有限公司 毕马威国际有限公司相关联的独立成员所全球性组织中的成员。版权所有,不得转载。在中国印刷。毕马威的名称和标识均为毕马威全球性组织中的独立成员所经许可后使用的商标。
下一代车内电子电气架构硬件测试解决方案LiuJian什么是智能电动汽车,3据亿欧智库测算,2022年中国智能电动汽车的销量已占新能源汽车的52,以上,到2025年,在新能源汽车50,的汽车出行市场渗透.
检测行业深度系列报告,新能源车检测新规有望落地,设备厂商或将充分受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机械设备年月日证券分析师姓名,俞能飞资格编号,邮箱,姓名,唐保威资格编号,邮箱,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及.
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目录目录,以太网逐步渗透车载网络,向更高速率演进以太网逐步渗透车载网络,向更高速率演进,汽车电气架构向中央集中式演进,车载以太网将成下一代汽车网络关键技术,以太网不断向更高传输.
中国|2023年9月研究部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前言作为工业品,汽车是产业链最长的工业门类之一,上下游企业众多、就业覆盖面广;作为消费品,汽车又是传统消费四大金刚之一,对社零消费贡献巨大,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而如今,新能源浪潮又赋予这一传统产业全新生命周期。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全球市场份额亦超过六成。这些数字暗藏着中国二十年坚持不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也预示着作为领跑者首入无人之境的挑战。在产业变革中,造车新势力的初生牛犊与传统车企的大象转身,刻画出时代的发展印记。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步入全面市场化驱动的大众消费阶段,同时也意味着市场已告别过去的高增长,由蓝转红。在消费群体扩容、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快速迭代的背景下,本报告结合新时期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展望OEM(整车制造商,下同)产品趋势,并由此推演各零部件企业的未来生产布局和物业选择特征。仲量联行期望通过前瞻性的行业分析,帮助投资者、市场主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探寻差异化的产品路径,从纷杂的信息中挖掘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长期投资机遇。2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目录第一章新能源汽车进入大众消费的第四发展阶段,长坡厚雪但依然曲折 4 1.汽车工业之于中国消费与投资的“双主要”意义 42.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大众消费的第四阶段,消费特征显著转变 5第二章需求侧环境 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面临多重挑战 61.新能源汽车消费告别高增长,下沉市场和海外市场有望在第四阶段塑造第二增长曲线 62.第四阶段大众消费客群画像:成本和产品力驱动属性增强 9第三章供给侧环境 新能源汽车品牌混战加剧,OEM调整产品策略 101.内资OEM产品思路转变:从打造互联网科技产品到耐用消费品 102.产品趋势1:核心零部件集成化、轻量化缓解迫在眉睫的降本增效问题 123.产品趋势2:持续押注电池及快充技术,续航补能迅速追赶燃油车 134.产品趋势3:智能化设备应用成为OEM差异化竞争重点方向 15 5.产品趋势4:产量交付能力成为新时期OEM争夺市场份额的核心支撑 15 第四章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整零关系由垂直转向共生 161.燃油车时代:精细化的分工协作、垂直化供应链体系 162.新能源汽车时代:垂直供应链体系逐步解体,创新合作模式 17 2.1.第三阶段,整零关系快速从“黑盒”向“白盒”模式倾斜 18 2.2.第四阶段,灰盒Tier 0.5模式以及整零环绕共生模式短期具有较强的发展前景 20 2.3 第五阶段,远期来看更多零部件由自研走向外购 21第五章新阶段多元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布局,激活更多轻资产物业投资需求 221.传统汽车生产基地扩充新能源汽车新势力,传统燃油车OEM积极拓展新能源子品牌 222.非传统汽车生产新兴城市提早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跻身高增长市场 233.新能源汽车产能向内陆及非传统汽车制造集中区渗透,新时期供应链格局带动零部件企业亦呈现多点分布特征 234.内陆地区出海劣势亦有改善 255.新时期快速变化的整零关系,有望在短期激活更多轻资产物业投资需求 26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1.汽车工业之于中国消费与投资的“双主要”意义长期以来,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一方面,汽车作为产业链极长的工业品,零部件数以万计,上游几乎囊括冶金、电子、化工等在内的所有制造业门类,对其它制造业具有强辐射力。另一方面,汽车亦属于重要的大众消费品,拥有广阔且持续的需求市场。中国汽车零售消费额占社零总额的比重过去十年一直稳定在10%上下。2020年受疫情影响,社零消费整体出现下滑,但汽车却是为数不多保持正增长的消费品类。在中国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型的发展阶段,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增量消费不容小觑。兼具大宗消费品和长产业链工业品双重特性的汽车制造业也因此成为为数不多的上下游辐射广阔、就业拉动性强的产业门类。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中国汽车相关税收占全国税收比例和从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比例,两大关键指标连续多年超过10%。据测算,汽车制造业每增加一个就业岗位,能带动上下游产业增加约七个就业岗位。图表1:中国汽车零售额占商品零售消费额的比例及贡献率第一章:新能源汽车进入第四发展阶段,长坡厚雪但依然曲折-40%-20%0 00%0%3%6%9!$ 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4数据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30 302009-20132014-20172018-20222023-20292030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2.新能源汽车进入大众消费的第四发展阶段,消费特征显著转变自2009年中国首次启动“十城千辆工程”(即通过财政补贴,用3年左右的时间,每年发展10个城市,每个城市推出1,000辆新能源汽车开展示范运行)以来,直至2022年底,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终止,国补退场。中国新能源汽车经历过13年沉浮,在此报告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总结划分为五大阶段。1第一阶段:始于2009年的“十城千辆”计划,这一阶段的发展对象主要为大中城市的公交、出租、公务以及市政车辆。由于公共交通车辆的使用规模有限,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迟迟无法形成规模化发展。2第二阶段:在认识到以上问题后,中国产业政策逐渐向市场庞大的乘用车市场倾斜。2014年,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正式出台,但这一时期完全由补贴政策主导的销售模式使得中国电动乘用车“三电技术”缺乏提质增效动力,使用便捷远低于燃油车,无法真正被大众消费者接受,距离完全市场化的发展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转变补贴方式,从大水漫灌式的购车补贴向精细化扶持迫在眉睫。图表2:中国新能源汽车五大发展阶段3第三阶段:2018年调整完善后的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细则应运而生,对进入新能源汽车补贴目录的车型提出续航里程、百公里能耗、电池能量密度都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制定了国补金额逐年退坡的计划。由此拉开中国动力电池技术突飞猛进,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的大幕。4第四阶段: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达28.3%。在国补完全退出的背景下,这一数字预示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式进入全面市场化驱动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更多首次购车群体的选择,同时也将激发大量“油换电”需求,新能源汽车逐步成为汽车消费的核心产品。5第五阶段:2030年后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趋近成熟,油电置换需求接近尾声,新能源汽车消费将回归低增长的“新常态”。报告后续内容将着重分析新时期的汽车消费环境有何特征,以及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带来的影响。5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Wind、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收入信心指数荣枯线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当大宗商品具备大众消费品的消费特征,其发展轨迹往往呈现与经济周期接轨并行的时序特征。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正式进入市场化驱动的大众消费时代,随着消费群体扩容下沉,作为仅次于住房支出的第二大家庭消费,汽车消费市场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相较于过去政策,关键零部件产能对消费市场的影响,未来影响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因素将更多来自人口、经济、技术发展等宏观环境。第二章需求侧环境 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面临多重挑战1.汽车消费告别高增长,下沉市场和海外市场有望塑造第二增长曲线1.1大众消费者收入增长预期减弱,汽车购置更趋理性过去三年,因疫情扰动,经济增长的“三重压力”与日俱增。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及预期。一方面,汽车全产业链条向市场提供庞大的就业机会。在经济基本面收紧时,中小微制造企业、个人消费服务业企业首当其冲,经营承压,导致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另一方面,在中国主要家庭资产配置中,占比较高的房产类固定资产和股票基金类流动性资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投资风险,家庭资产或面临缩水风险。图表3:中国居民收入预期与汽车销量相关性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数据显示,反映居民对未来就业和收入预期的收入信心指数自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持续低于荣枯线,居民消费意愿大幅下调。受此影响,过去三年全国商品零售额和大宗消费品汽车的销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远期来看,中国人口自2022年进入负增长时代,这一趋势势必对有赖于人口数量规模的商品房及汽车大宗消费产生利空负面影响。-18%06TrBDFHPR 21 Q12021 Q22021 Q32021 Q42022 Q12022 Q22022 Q32022 Q42023 Q12023 Q22023 Q3?6数据来源:Wind、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1.2补贴政策驱动消费的边际效应递减,新能源汽车消费全面转向市场驱动作为高单价的大众消费品,汽车销售额占全国商品零售额比重连续多年超过10%,是份额最大的商品门类。因此,刺激汽车消费对拉动社零增长的意义不言而喻,也是中国促消费政策的重要发力点。这里我们对历年汽车销量以及车辆购置扶持政策进行梳理对比,发现汽车是典型的政策敏感型消费品。在2009-2021的十三年间,每当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推出,市场销量均应声大涨,成为拉动当年社零增长的主引擎。然而2022年,在新能源汽车国补延长和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等多重利好政策下,汽车销量增速仍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2.1%,其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幅也从2021年157.5%的高点,回落至2022年的93.4%。政策刺激效果减弱意味着未来在中国大中型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将更趋近于市场化消费,而非政策引导性消费。与此同时,政府与车企也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增量需求押注于对车价和新能源推广政策更为敏感的下沉市场和海外市场。图表4:汽车销量与汽车消费支持性政策的相关性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30%00000%6/3.5/20132015101201612311.65 1620226120221231302.02021-20227数据来源:Wind、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图表5: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及占比1.3下沉和海外市场重塑新能源汽车第二增长曲线面对清晰可见的国内高线城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天花板,在未来两大新能源汽车增量市场中,价格敏感度较高且新能源基础配套设施有待完善的下沉市场,有望成为15万以内高性价比混动新能源车型的主战场。而对于纯电车型,也是中国众多造车新势力的核心腹地,下沉可谓困难重重、挑战极大。一方面,新势力OEM在高线城市多年累积的优质续航补能体验和售后服务难以下沉。另一方面,价格优势显著但续航和动力性有限,城市通勤特征突出的A0、A00纯电车型则与低线市场用户需求错配。因此对于价格集中分布于高低两端的纯电车型而言,在国内高线城市渗透见顶后,广阔的海外市场将支撑起重要的第二增长曲线。以欧洲、东南亚、GCC海湾国家以及南美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正在复刻中国大中城市新能源汽车需求轨迹。0.3%4.3.13.18.99.4%0%8$2H01001502002503002018201920202021202220238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21.3 .7.44.5(.3.6.2.6.0%7.8%3.8%4.5%0.9%1.310-1515-2020-3030-4040-5050115-202028.215-202037.93.7U.2%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92.第四阶段大众消费客群画像:成本和产品力驱动属性增强画像2:对老牌车企具有经时间沉淀的信赖,避险需求显著由于大宗消费品价格高昂且折旧周期长,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消费避险心理特征。前日产汽车公司CEO卡洛斯戈恩曾做过一个测试,将同样的车冠以不同的品牌标识拿给顾客评判,结果出现不同的价格判断,这个价格差异反映的即是车企的品牌价值。以德系、美系、日系为代表的欧美车企经过百年发展,已积累庞大的品牌忠诚客群。而对于60、70、80后消费者而言,他们的消费惯性成型于中国品牌全面崛起前,因此外资、合资汽车品牌通常是其心目中高品质、高安全保障的代名词。伴随汽车油电市场的代际更迭,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的年龄跨度必然扩大,合资及外资传统OEM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价值以及避险属性有望为其吸引一批品牌忠诚的消费者,释放一波油电转换的汽车需求。画像3:期待与燃油车媲美的续航补能体验,同时对购车等待时间敏感电车补能问题每逢大假必然反复,高速公路充电等待时间过长以及快充桩周转利用效率低等问题长期存在,成为制约消费者“油换电”的最后障碍。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攀升,造车新势力订单式生产方式、长交付周期的弊端也进一步暴露,成为继续航补能后,电车最突出的产品劣势。而新一阶段大众消费者对购车等待时间的包容度也明显低于愿意为科技体验买单的早期消费者。因此,未来能够实现快速量产交付的OEM将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的占据有利地位。画像4:关注智能化设备的实用性和使用便捷度苹果手机作为电子产品能获得极高的用户认可,源自其颠覆式的产品创新为消费者带来的更简洁的功能设置、更简单高效的使用方式。无论是眼动识别、手势识别还是语音输入都能有效降低用户设置、寻找、输入的难度和时间。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大众消费品必将是“无论老幼、任何人都能上手”的产品。那么面对新能源汽车这个使用频次远低于手机、非完全科技电子属性的出行代步工具,一切使用复杂且成本高昂的智能化设备都存在事倍功半的风险。图表6:2022年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不同价格区间的销量占比画像1价格敏感度高,更关注性价比和使用成本进入大众消费时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遵循市场资源配置的首要原则,价格竞争策略被多数车企采纳。特斯拉在年初降价后,收获历史新高的季度销量,也侧面反映出商品的价格弹性仍在,低价竞争蕴含巨大需求潜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低于15万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仅为33.7%;相反,在市场化水平更高的燃油车市场,这一占比高达55.2%。我们预计在进入第四发展阶段后,新能源汽车各项衡量消费的指标将逐步贴近燃油车市场,前者的主力价格区间将进一步下探。9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102023年上海车展期间,各外资OEM纷纷打出“电动化”招牌。2023年前7月,外资及合资OEM推出的新能源车型占全部新车型的比例攀升至36%,这不禁让我们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产生新的判断。一方面,随着外资OEM大象转身,加速布局电动车型抢占中国市场。例如奔驰在上海车展上带来四大核心品牌的电动车型,并称已实现全品牌电动化;宝马、奥迪首次以全电动车型亮相上海车展;大众汽车7亿美元入股小鹏汽车,奥迪与图表7:2023年新发售车型中,合资及外资品牌车型数量占比上汽在电动智能化领域合作落地,均显示出极强的在华电动化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无法靠卖燃油车输血的中资造车新势力,能否扭亏为盈是其短期的生存命题,销量较小的OEM都将面临研发及生产成本无法被规模分摊的困境。未来两至三年仍将是各OEM生死存亡的市场份额争夺期。在燃油车时代,销量第一的车企市场占有率尚且不足10%,市场竞争高度分散;如今来到新能源汽车时代,胜负仍未见分晓。第三章供给侧环境 新能源汽车品牌混战加剧,OEM调整产品策略?&?OEM?OEM?36.2c.8图表8:新能源&传统汽车OEM经营指标情况图表9:代表性OEM研发及营销费用情况备注:燃油汽车采用广汽、长安、长城、上汽、吉利为代表,计算其平均销量及以销量加权平均的毛利率、净利率、造车和研发营销成本。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备注:燃油汽车采用广汽、长安、长城、上汽、吉利为代表,计算其平均销量及以销量加权平均的研发、营销费用。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050100150200250300350036912151821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04080120160200240280-100%-80%-60%-40%-20%0 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111:内资OEM产品思路转变:从打造互联网科技产品到大众耐用消费品过去中国众多造车新势力将海量资金投入核心零部件研发、产品营销推广,借此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软硬件技术突飞猛进,也迅速构建起与消费电子产品类似的直营销售体系,成功将国产新能源汽车打造为代表创新与先进技术的科技产品。但另一方面,各造车新势力的巨额研发和营销投入无法通过规模效应分摊,始终难以盈利。进入大众消费时代,随着消费群体扩容与下沉,新能源汽车有望实现规模化销量,但其作为汽车这一出行代步工具的“耐用消费品”属性,也将逐渐超越“电子科技产品”属性,购买成本和后续使用成本成为核心消费驱动因素。对于造车新势力和传统汽车OEM,过去烧钱圈地的营销模式难以持续,生存门槛将完全由规模和利润构成。因此新一阶段,OEM将更聚焦成本控制、高性价比车型,更有针对性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开发,并为未来深入低线城市及海外市场做好相应的产品准备。本章节着重梳理了面对第四发展阶段,各OEM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四大产品趋势。11图表10:代表性零部件集成化&轻量化技术总结图表11:2023年新发售车型自动驾驶等级数据来源:浙商证券、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55.3 L2 L2/?&?DCU?ECU?CPU/GPU?DCU?One-Box?ESP/ESC?Chiller?NOA?OBC? ?PDU? DC/DC?4D?L2/L2 ?BOM?L2/L2 ?W-HUD?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2.产品趋势一:核心零部件集成化、轻量化缓解迫在眉睫的降本增效问题随着量产能力和盈利能力成为第四发展阶段OEM的必要生存条件,OEM更加关注如何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通过零部件集成化,轻量化为整车降本增效,在减少总零部件数量的同时降低整车重量,以实现更长续航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趋势。因此无论是减轻车身重量、降低成本的一体化压铸技术;电子电气架构中整合各电子控制器(ECU)模块并通过多核CPU/GPU芯片进行集中处理的域控制器(DCU);电子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将助力器与ESP/ESC合二为一的One-Box方案;热管理中八通阀一体化控制模块;智能驾驶领域的NOA行泊一体化方案;以及“小三电”中的车载充电机(OBC) 高压配电盒(PDU) DC/DC变换器三合一总成方案,无不展示出OEM和各零部件供应商在产品集成化与轻量化的不懈努力。降低成本方面,在智能驾驶板块以4D毫米波雷达替代低线束激光雷达,以技术更成熟的、BOM(物料清单)更低的L2/L2 自动驾驶应对大众消费需求;在内外饰、座椅、线束、W-HUD玻璃等零部件加速国产替代,以及供应链本土化也都是实现成本控制的重要方向。特斯拉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坚持走不依靠激光雷达的智能驾驶路线,2023年又宣布将制造一种新型驱动装置以减少碳化硅材料的使用。即使是已达到规模化量产的特斯拉也始终将零部件成本控制放在首位。12图表12:2023年新车型平均续航里程及快充情况图表13:2022-2023年碳酸锂(电池级Li2CO399.5%)全国市场价格走势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数据来源:Wind、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010203040506070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2023.012023.022023.032023.042023.052023.062023.07/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3.产品趋势二:持续押注电池及快充技术,续航补能迅速追赶燃油车续航补能便捷度不及燃油车是过去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原因之一,也是第四阶段重点补短板对象。当续航里程足够高即可减少补能需求,当补能日益高效便捷则可以填补续航不足的短板,这也是目前众多OEM和动力电池企业重点技术攻关领域。无论是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CTP方案、比亚迪的刀片电池CTB方案,亦或是特斯拉的4680电池CTC方案;无论是向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或者凝聚态电池的研发方向,都是力争将电池能量密度以及电池包空间利用率压榨至极致。根据仲量联行统计,2023年发布的纯电新能源新车型中,20万以及上车型平均最低续航里程达到574公里,快速逼近燃油车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11月起,上游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回落让过去被原材料成本大幅挤占的动力电池研发资金得以释放。OEM和“三电”企业能够将更多资金投入“三电”研发环节,助力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以及快充技术快速发展。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锂电池价格和产能波动较大,OEM与电池供应商往往呈深度绑定关系,部分OEM如比亚迪、特斯拉甚至成为Tier0自研自产电池,以确保电池供应的安全稳定性。kWhkm26.2266.71057.0444.310-2077.7587.921-3591.3560.835800 56.3100在“补能方面”,自2019年保时捷推出首款800V快充车型后,2022年中国正式开启800V高压快充高速发展期。截至2022年底,已有超过25家OEM的量产车型使用800V快充技术。在这一技术架构下,电动车可以实现充电10分,续航200-400公里。同时与之配套的公共充电桩电压也有望升级至800V-1000V。高压快充技术将逐步成为电动车标配,一举扭转“快充不快”这一补能劣势,最终实现续航补能全面对标燃油车。图表14:应用800V及以上高压平台的OEM介绍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备注:2023&2024及以后为基于2023年上半年信息预测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仲量联行研究部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2023年8月2024*2023*2022202111800Ve3.0ocean-X800Ve3.09800V800VGT8A4809800VAION Vplus800VSiCG669800V SiCG9800V 2023800V MPVWhaleShark2024800V800VB119800V400kW500kWNT3800V8800V11800V800VPolestar510800VEletre800VSH i800VEV68800VEV511E-GMP800VEV6IONIQ5SSP800VTrinity2026Aicon800VA9 e-tronA6 Avant e-tron2023J1800Ve-tron GTPPEA6 e-tronPPE800VMacan800VMMA49800VCLA800V EMA800V800VNeue Klasse2025800VF71000VSemi Truck144.产品趋势3:智能化设备应用成为OEM差异化竞争重点方向5.产品趋势4:产量交付能力成为新时期OEM争夺市场份额的核心支撑图表15:OEM及智能设备供应商四类合作模式图表16:代表性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型推出时间线对于新能源汽车OEM,如果说“三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最基础且核心的技术板块,智能座舱则是投入产出比极高的应用板块。前者是针对新阶段大众消费者刚需及痛点,解决买不买的问题;而后者则是除外观外,最能刺激用户感官的环节,也是各家OEM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相比自动驾驶极高的研发成本和技术难度,智能座舱相关软硬件的开发和应用难度更低,也更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可。其中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的智能座大量油换电的大众消费群体不同于对电动技术接受度高、敢于尝鲜的早期用户,对于新车交付时间、产品质量稳定性包容度更低。普罗大众更关心各种先进的三电技术、日新月异的智能化设备,能否从发布会幻灯片走进家门,具备稳定量产交付能力的OEM将在激烈的红海市场中占得先机。而另一方面,早期造车新势力的科技产品营销模式使得新能源汽车的迭代速舱域控制器;为用户提供便捷使用体验的车机系统、信息娱乐应用、多联屏幕、语音/手势交互功能、HUD(抬头显示)等智能化配置成为各OEM创新研发焦点。而智能座舱相关设备供应商与OEM的合作模式也可以划分为全委托、应用自研、硬件代工以及Tier0.5(灰盒)四类。可以看出在智能座舱关键的域控以及其他软硬件上,内资OEM为确保更好的产品体验,以及绑定未来增值空间,更倾向于由外部供应商提供硬件设备或基础架构,并在此基础上自研开发软件及应用。度不断向消费电子类产品看齐。各OEM都期望通过不间断的新车投放以保持品牌热度,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目光,进而形成以月为单位的产品迭代周期。而备受新能源汽车OEM推崇的Just In Time(JIT)订单式生产模式更是进一步将OEM的设计和生产时间压缩到极致。新发展阶段为保障交付时间和产品质量,大量低线供应商和Tier 1企业将在更早阶段共同参与整车的研发设计工作。Tier1Tier0.5Tier 0.5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数据来源:各公司官网、仲量联行研究部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2023年8月数据来源:浙商证券、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2023E202220212020/ProMAX DM-i/Plus/05/07Plus DM-i/Plus EV/ProDM-I/Plus DM-i/Plus EVDM/EV/DM/PlusPolestar 4Polestar 3Polestar 2L7/L69AION Y Plus/AIONL XP lusAION Y/AIONS Plus/AIONVPlusAION S/AIONVS7SL03GT/VAyaSU/VL7/L8/L9ES6/ET5TET5/ES7/EC7ET7EC6P7i/G6G9P5/G3iP7C11C01C11T03LS7/LS6L7F7R7M5M5/M715图表17:代表性零部件企业选址布局倾向性数据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OEMOEM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新能源汽车为汽车制造业带来全新生命,供应链各参与方不再因循守旧,OEM也不再执着于一言堂,整零企业的合作关系也在持续探索创新。面对日益残酷的市场竞争,唯有戮力同心,方可力行致远。1.燃油车时代:精细化的分工协作、垂直化供应链体系零部件通用属性强,工艺成熟,产品迭代周期长,因此OEM研发和生产时间较为充裕。由于欧美日车企是燃油车时代绝对的霸主,其漫长的品牌发展史也是一部汽车工业的供应链分工合作史,通过精细化的分工,让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商遍布全球,因此汽车也是离散制造属性最强的工业品之一。欧美日车企掌握关键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技术,以及核心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工作,生产环节均交给外部供应商。在这一体系下,OEM对零部件企业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核心零部件也有独立的设计团队、产品经理,大量供应商无法参与产品研发环节。同时燃油车时代,由于新车型的开发和迭代周期较长,OEM与供应商的设计生产时间充裕;加之欧美日车企的百年造车历史也使得燃油车零部件具有较高通用性,并逐步形成了垂直的供应链体系,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将整套成熟的生产及供应链模式带入中国。燃油车OEM通常具备较精确的销量预测,可以将生产前置,大量零部件企业通过较低的物流运输成本进行远距离供货。长期培育形成的精细化垂直供应链体系,结合销量预测的前置生产和安全库存,加之中国较低的物流成本,虽然中国Tier1制造商与OEM的在全国范围的地理分布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但汽车产业的本地配套率仍显示出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展示出OEM对于零部件企业的吸附力主要来自产量规模、地区工业制造基础和出口港口条件。仲量联行整理11类汽车核心零部件规模以上Tier1供应商的中国工厂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其工厂数量与整车产量在地理分布上的相关性系数为0.54。其中相关性系数最高的四大类总成部件为座舱、内外饰、电驱动和车身部件,以上企业在中国的拥有更多工厂数量和更广的地理分布。第四章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整零关系 由垂直转向共生16图表18:代表性造车新势力规模以上Tier 1制造商工厂布局OEMTier 1Tier 1备注:圆点大小代表工厂数量多少;零部件供应商如在全国有多个生产基地,均被列入地图中数据来源:盖世汽车、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2.新能源汽车时代:垂直供应链体系逐步解体,创新合作模式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核心Tier1企业布局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早期,由于各OEM销量低,但零部件创新定制属性强,市场上能够与之匹配的供应商可谓凤毛麟角。造车新势力不得不自研软硬件,或在全国范围寻找能够实现其产品要求的供应商,其中由传统燃油车零部件制造商在其现有工艺下为其定制开发的产品占比较高。从代表性新能源OEM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分布可以看出,目前OEM工厂与零部件制造商工厂的正相关性较低,两者地理分布松散。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初期,消费者更追求新科技体验而对生产交付速度包容度较高,这一模式尚能应对。但面对高度竞争的第四发展阶段,这一整零地理分布结构将有所 转变。17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2.1.第三阶段:整零关系快速从“黑盒”向“白盒”模式倾斜早期由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通用性低,市场上可供选择的创新及科技属性零部件产品有限,而寻求大型企业定制开发的成本过高,自研软硬件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普遍选择。自竞争日趋激烈的第三发展阶段开始,更加差异化的产品打法成为主流。全栈自研一度蔚然成风,在增值空间较大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快充领域,上至造车新势力,下至传统车企都期望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时间各大汽车纷纷发力自研项目,造车新势力们更是将深度自研作为产品重要卖点,新能源汽车OEM的研发费用均录得持续增长。但正如报告所述,汽车工业原本就是高度重资产的产业,自研软硬件无疑将重上加重,进一步压缩车企的利润空间。18图表20:代表性OEM研发投入情况图表19:OEM代表性自研功能部件概览备注:燃油汽车采用广汽、长安、长城、上汽、吉利五家OEM的加权平均单车研发费用以及平均总研发费用。数据来源:各品牌官网、仲量联行研究部根据公开信息整理,2023年8月0501001502002500257101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2020202120224.4%3.8.0.0.4.4.1%3.1 223OEM4680DM-i200KW800V800V XPowerDATSDriveONEeMind GPTHarmony OSHUAWEI SOUNDHUAWEI SHAREHUAWEI HiCarCDCADLeapmoto Pilot3.0NGPXpilot4.0NADNT2.0NOP PlusAD Pro&ADMaxHUAWEI ADS2.0AutopilotXmartOSHarmony OSDojoECUICCXCUFSDIGBT Sic MCU数据来源:各公司年报、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19图21:新旧发展阶段整零合作特征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2.2.第四阶段:灰盒Tier0.5模式以及整零环绕共生模式短期更具发展前景灰盒模式下,零部件制造商深度参与产品研发设计,同时新车研发和生产时间将被大幅压缩,传统垂直的零部件供应链体系无法应对。这一阶段,OEM追求成本压缩的极致目标,全栈自研模式有望进化为零部件供应商与OEM共生的整零关系。由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通用性低于技术大一统的燃油车,现今新能源汽车正处于技术和应用的飞速创新期,各车企的产品技术百花齐放,大量零部件具有“强定制”属性,众多零部件的研发和设计被前置。例如,大量新能源OEM押注800V高压快充技术,由此带来电子电气件(如电机、DC/DC直流斩波器、空调、PEB电力电子箱)的全新设计需求,以重新匹配800V高压架构。此外,在功能差异化较明显的智能座舱部分,结合手势、触摸、面部识别、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等一系全新功能的人机交互也需要更多软硬件供应商从0到1的深度参与。各级零部件供应商与Tier 1以及OEM合作更加密切,这将极大动摇过去响应周期长、时效性低的垂直供应链体系。JIT(订单式生产方式)短期仍是市场主流。在各OEM市场份额快速变化、销量预测极为困难的第四阶段早期,JIT按需生产的模式可以降低产品滞销风险,将OEM库存占用资金压至最低。但这一订单式生产方式对上游零部件制造商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未来充分竞争的红海市场,为降低顾客下单后的等待时间,更多零部件需要先于整车量产,新能源汽车时代的JIT模式更加考验整零企业间的协作效率。供应链本土化有助于OEM降本增效,围绕大型OEM布局的中小零部件企业数量将呈增长趋势。而在成本压缩方面,第四发展阶段或将见证更多总价20万以内的高性价比车型推向市场。过去走高品质路线的造车新势力和合资OEM也有望推出更多低价车型,以迎合大众消费者的诉求。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成本进一步压缩不可避免,大势所趋。考虑到目前仍有大量新能源OEM无法实现盈利,国产化、本地化的供应链模式有助于OEM降本增效。离OEM近、响应迅速、调整灵活及交付稳定的零部件企业将更受青睐。OEM也有意培养扶持价格更低的本地中小零部件企业,同时增加第二、第三供应商以引入价格竞争并增强供应链稳定性。因此,我们判断未来围绕大型OEM布局的中小零部件企业数量将保持增长趋势。数据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OEMTier 1Tier 2Tier 3Tier NOEMTier 0.5Tier 1Tier 2Tier 3Tier 1Tier 2Tier 3Tier 1Tier 2Tier 3Tier 0.5Tier 0.5OEMOEMOEM20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2.3.第五阶段:远期来看更多零部件由自研走向外购,行业有望回归较垂直的供应链体系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一批造车新势力由于势单力薄、销量有限,外购软硬件无法以量换价。彼时的中国市场也难以找到完全满足其电动化和智能化诉求的零部件供应商,导致企业不得不自研部分核心零部件。这一方面,这样的困境迫使OEM在行业发展初期必须迅速发展建立,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技术壁垒,事实上这也成就了企业如今极具竞争的产品力。但另一方面,OEM的研发生产成本不可否认亦随之大幅攀升。当新能源汽车各项技术在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中趋于成熟,分散的技术路线逐渐合流并普及后,新能源汽车的通用件比例亦将同步大幅增加,如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三电技术的功能差异性缩小,各零部件的生产成本也将在规模化的生产下被逐渐分摊。届时,外部供应商的成本优势将愈发凸显。因此,在远期发展视角下,新能源汽配件将大概率回归传统较为垂直的供应链结构。其中技术附加值越高、通用性强、产品体积小的零部件企业将继续倾向于以少数工厂覆盖全国乃至全球客户;而利润低、工艺技术较为简单、体积大的零部件将继续围绕大型OEM布局。21图表22:2022年中国各地区汽车产量增减情况-40%-20%0 0160240320400480?2022?2022?2022?OEMOEM?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1.以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汽车生产基地在扩充新能源汽车新势力的同时,传统燃油车OEM积极拓展新能源子品牌品牌新能源车型发展滞后的吉林则直面燃油车销量滑坡的危机。目前,传统汽车OEM青睐在原有生产基地附近增设新能源汽车专用工厂。以此判断,随着其进一步发力新能源车型,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等传统汽车制造基地有望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延续其全国产能优势。数据来源:各省市社会统计公报、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第五章新阶段多元的新能源汽车产能布局,激活更多轻资产物业投资需求近年传统汽车OEM搭建新能源汽车子品牌步伐加快。大众ID、广汽埃安、上汽智己、上汽飞凡、东风岚图、长安深蓝等一众子品牌成为传统车企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敲门砖。从2022年中国汽车产量分布及表现来看,在老牌汽车生产基地中,传统OEM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品牌,并引入电动车新势力的上海、广东、重庆均取得新能源汽车产量的正增长;而受困于合资22图表23:2020-2022年完工及新建新能源汽车工厂分布图图表24:2022年vs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布数据来源:各省市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数据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2023年8月50100 150 200 0?2025年新能源汽车预计市场渗透率:50 22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26%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232.合肥、常州、西安等新兴城市提早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跻身高增长市场3.新能源汽车产能向内陆及非传统汽车制造集中区渗透,新时期供应链特征决定零部件企业呈多点分布之趋截至2022年底,西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年产量已指数级扩张至99.5万辆,并帮助西安一举超越上海,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赛力斯重庆工厂产量也快速增长至13.9万辆。安徽、湖北、陕西、重庆分别形成了大众 蔚来、小鹏 东风 吉利、比亚迪 吉利、华为赛力斯 长安等OEM集聚。与此同时,四川锂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7%,居全国之首;凭借丰富的锂矿资源与充沛且低价的水电资源,四川为碳酸锂和动力电池企业提供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赣锋锂业、天齐锂业、盛新锂能、宁德时代、中创新航、锋巢能源、亿纬锂能等众多动力电池及原材料行业龙头企业在此集聚。2022年,四川省动力电池产量达到83GWh(千兆瓦时),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7%,新能源汽车三电配套优势凸显。伴随内陆及非传统汽车制造核心区新能源汽车产量提升,无论是其对本土零部件企业的扶持,亦或是对沿海零部件制造商的磁石效应,都将使得以湖北、安徽、重庆、陕西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新兴制造基地零部件本地配套率进一步提升。得益于新能源产业带来的行业洗牌机遇,中国电动汽车工业得以弯道超车、后发制人。而这一趋势放之国内亦准。随着一批造车新势力涌现,过去在燃油车时代积累的汽车工业基础对新能源汽车制造的重要性下降,由于电车和燃油车的部分零部件无法通用,装配检测产线也大相径庭,因此各OEM发展电车,也更青睐新建电动车专用工厂,而非改造原有工厂。加之各地地政府招商引资均瞄准新能源汽车这一主赛道,中国各城市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时刻上演洗牌与弯道超车的戏码。以合肥、西安、常州为代表的非传统汽车制造强市迅速跟进,抢占新能源产业投资风口。23图表25:潜力汽车零部件企业集聚城市生产成本情况0.769242060107.7203.00.79921802652.450/0.70120002427.3209.6/20220.739230045104.950129.70.761236060179.8300.73919002876.6500.77519002794.9500.73620102534.75029.30.72121002747.54036.50.65520503031.950102.00.63519702719.520/0.877269045114.85099.00.82222803062.65045.70.73520703066.3500.71922803435.43044.80.79122802735.8500.71918403040.4500.79120603026.55042.2备注:工业地价为2023年上半年平均价格,工业电价及最低工资标准为各省市截至2023年6月最新标准。数据来源:各城市规划和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各省市人民政府网、北极星电力网、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零部件制造商迎来更多区域性生产布局机遇新能源整车产量逐步向内陆和非传统汽车制造基地渗透,为中小成长型零部件制造商,以及产品创新转型的燃油车零部件制造商提供更多区域布局的可能性。仲量联行研究发现,中国众多快速布局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一线城市,虽然面临土地及能源成本较高的挑战,但凭借友好的营商环境、极高的对外开放度及充沛优质的高校人才储备,未来仍将是成熟型OEM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及整车制造的核心投资目的地。与此同时,大量二三线城市正通过极具吸引力的产业优惠政策以及更低的工业地价、大工业用电价格、最低工资标准,在成本控制严格、市场竞争激烈的第四发展阶段,试图招引OEM和大量零部件制造商落地。在汽车制造业全面洗牌的东风下,各大城市正在重新书写自己的产业篇章。24图表26:内陆地区出海通道示意图GCC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4.西部陆海新通道,内陆地区出海劣势逐步改善面对海外市场这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点,曾经制约内陆制造业发展的进出口区位劣势正在转变。如今,内陆城市正在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打通与全球118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口的物流网络。2020年,长期小康集团通过中欧班列汽车专列,将旗下电动车运往德国及欧洲其他国家。此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立,让中西部城市的整车和零部件产品的出海通道进一步拓宽,经北部湾出海东盟、海湾国家和欧洲国数据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家的海运优势将持续增强。国家铁路集团官方网站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四川、重庆生产的汽车零部件货物已经成为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出口的主要货品之一。同时,相较于与北美国家极高的贸易摩擦风险,未来东盟、海湾国家以及欧盟有望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出口目的地,带动经中国南部港口出海的整车及零部件货运量提升。25图表27:四种类型厂房物业投资成本测算(累计成本)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5.新时期环绕共生的整零关系,有望在短期激活更多轻资产物业投资需求对于厂房物业这一重要的制造业生产资料,面对全新发展阶段,各零部件制造商的厂房投资选择亦将多元化。在此仲量联行在充分考虑了各城市工业地价、建安成本以及高标准厂房租金等指标后,对购地自建厂房、购置厂房、租赁厂房以及定制租赁厂房四类投资选择进行成本比较分析。购地自建:更适合工厂需求面积较大,业务长期稳定的中大型零部件制造商,对于产品所在行业发展,以及购地区域业务发展具有长期信心。而土地和不动产投资是其公司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建厂房的优点是能够完全按照企业自身需求建造,物业完全自主可控,生产节奏受外界影响较小。缺点则是获取土地和建造时间长,无法在短时间内投产,且前期资金投入大。购置厂房:而对于营收和税收相对较低,工厂面积需求较小,但希望拥有自主可控的生产场所的中小零部件制造商,购置厂房选项虽然短期投资成本较高,但资产完全自持,相较于租赁厂房,运营稳定性更高。定制租赁厂房:主要针对以外资制造商为代表的业务长期稳定,青睐轻资产模式的企业。同时这类企业通常具有较特殊的生产营运要求,通用型厂房往往不太适用,需要为其量身定制厂房物业的企业。定制租赁厂房是轻资产模式下物业条件最接近自建厂房的选择。但另一方面定制厂房租金水平也更高,租赁合同期限较长,通常为8-10年或更长,且伴随着较高的违约成本。租赁厂房:租赁厂房更符合业务规模尚未稳定,订单波动较大的成长型零部件制造商,抑或希望试水新地区的各类零部件制造商的短期物业诉求。轻资产的租赁厂房模式可以大幅降低企业前期物业成本,加快投产时间,同时租期灵活,可以较大程度减少资本沉淀。02,0004,0006,00012345678910111213141538819数据来源:仲量联行研究部,2023年8月26仲量联行以内陆二线城市平均一手工业用地价格以及平均厂房净有效租金为基础,同时考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资金成本等一系列物业投资相关费用,计算出不同投资选择的单平米成本支出。从图表27可以看出以内陆省市平均厂房物业投资成本测算,租赁厂房的累计成本通常在前十年小于购置和自建厂房;而从第二个十年开始,企业的租金及物业管理的累计支出将超过自建厂房和购置厂房。如果同时考虑各类型物业的最早投入使用时间,购置和租赁厂房将是最快将不动产投资转换为产值的选择,而耗时最长的购地自建厂房则至少需要2年的土地筹备和建设等待期。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能源汽车更趋分散的产能、难度远高于燃油车的销量预测,以及OEM更低的采购价格,零部件制造商的厂房投资选择将更加复杂多变。缺乏规模化和稳定的订单支撑,零部件制造商拿地自建工厂的模式面临较大挑战。因此,对于希望快速响应OEM客户需求和实现短距离运输中小成长型零部件制造商,以及想要拓展新市场新客户的各类零部件厂商,前期资金投入较低较低,使用灵活且能够迅速投产的轻资产厂房租赁模式的优势将逐步凸显。长期来看,各地政府对工业用地的出让亦趋于谨慎,未来可能将更多采用弹性年期的出让方式。长期租赁、租购结合、先租后购的多元化不动产投资格局正在形成。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27中国新能源汽车供应链前瞻报告:解构新时代整零关系写在最后:2022年,造车新势力淘汰赛正式打响;2023年,战火蔓延至所有OEM。无论是造车新势力、内资车企、合资车企,各大厂商纷纷加入战局,一时间价格战愈演愈烈。而长城一纸举报比亚迪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文件更是将战火烧至顶点。决定车企生死的短期指标是销量规模,中期考核是利润和品质,而长期发展则必然看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销量规模和产品质量意味着具备规模化交付且产品质量稳定;利润代表精细化供应链和成本管理;而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则代表一家企业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天花板。深入了解每一时期的需求环境和消费者诉求后,您可能会发现造车新势力的高度自研、豪华配置不一定符合下沉及海外市场需求;传统车企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优势犹存;垂直的供应链体系无法兼顾效率与创新;OEM与供应商合作方式正在走向多元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和供应链模式尚在探索创新,一家企业的发展有局限,但历经全行业的残酷竞争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优势、供应链效率将有大幅提升。正所谓“独行快,众行远”!28作者联系我们联系人庞溟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研究部总监尹鸿中国区产业与物流服务部总监尤鹏伟华西区产业与物流服务部总监张潇嘉华西区研究部董事张宁华南区产业与物流服务部总监高云鹏华北区产业与物流服务部总监姚耀中国区研究部总监甘甜华西区研究部高级分析师朱建辉中国区零售地产研究负责人华西区研究部总监仲量联行微信号仲量联行小程序仲量联行仲量联行2023年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此处所载 所有信息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但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做出任何保证或担保。仲量联行大中华区分公司北京北京市 朝阳区针织路23号 国寿金融中心8层 邮政编码 100004电话 86 10 5922 1300成都四川省成都市 红星路3段1号 成都国际金融中心1座29层 邮政编码 610021电话 86 28 6680 5000 传真 86 28 6680 5096重庆重庆市 渝中区民族路188号 环球金融中心45楼 邮政编码 400010电话 86 23 6370 8588 传真 86 23 6370 8598广州广东省广州市 天河区珠江新城珠江东路6号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2801-03单元 邮政编码 510623电话 86 20 2338 8088 传真 86 20 2338 8118杭州浙江省杭州市 上城区新业路228号 杭州来福士中心 T2办公楼802室 邮政编码 310000电话 86 571 8196 5988 传真 86 571 8196 5966南京江苏省南京市 中山路18号德基广场 办公楼2201室 邮政编码 210018电话 86 25 8966 0660 传真 86 25 8966 0663 青岛山东省青岛市 市南区香港中路61号 远洋大厦A座2308室 邮政编码 266071电话 86 532 8446 8816 传真 86 532 8579 5801上海上海市 静安区石门一路288号 兴业太古汇香港兴业中心一座22楼 邮政编码 200041电话 86 21 6393 3333 传真 86 21 6393 3080沈阳辽宁省沈阳市 沈河区北站路61号 财富中心A座21层 邮政编码 110013电话 86 24 3195 8555深圳广东省深圳市 福田区中心四路1号 嘉里建设广场第三座19楼 邮政编码 518048电话 86 755 8826 6608 传真 86 755 2263 8966天津天津市 和平区南京路189号 津汇广场2座3408室 邮政编码 300051电话 86 22 5187 4087武汉湖北省武汉市 硚口区京汉大道688号 武汉恒隆广场办公楼3908-09室 邮政编码 430030电话 86 27 5959 2100 传真 86 27 5959 2155西安陕西省西安市 雁塔区南二环西段64号 凯德广场2202-03室 邮政编码 710065电话 86 29 8932 9800 传真 86 29 8932 9801香港香港鲗鱼涌英皇道979号 太古坊一座7楼电话 852 2846 5000 传真 852 2845 9117 .hk澳门澳门南湾湖5A段 澳门财富中心16楼H室电话 853 2871 8822 传真 853 2871 8800 .mo台北台湾台北市信义路5段7号 台北101大楼20楼之1 邮政编码 11049电话 886 2 8758 9898 传真 886 2 8758 9899 .tw
整车研究框架,二,整车研究框架,二,增量,电动化空间及格局增量,电动化空间及格局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行业深度行业深度发布日期,2023年09月08日本报告由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3 iResearch Inc.2023年汽车服务平台研究报告2目 录CONTENTS01全球汽车市场及发展机会02中国汽车市场及发展机会03中国购车用户及汽车营销分析Global Automotive MarketChinese Automotive MarketConsumer&Marketing3全球汽车市场及发展机会 Global Automotive Market0142023.9 iResearch I9,320 9,531 9,479 9,027 7,766 8,154 8,105 8,518 4.6%2.4%-0.5%-4.8%-14.0%5.0%-0.6%5.1 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2016-2023年全球汽车销量全球汽车销量(万辆)同比增长率(%)全球汽车市场概述2023年全球汽车市场持续回暖,预计销量有望突破8500万辆2016年至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保持在9000万的水准线之上。但近年全球经济下行导致汽车消费疲软,加之新冠疫情影响,消费者购车热情有所降低,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下滑14%;2021年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减弱,居民用车需求增加,汽车销售市场开始复苏;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美联储加息、全球通胀高企、欧洲能源危机等因素,导致全球汽车市场受到一定冲击,汽车销量出现小幅下滑。2023年随着疫情放开、供应链短缺和芯片限制等负面影响减弱,全球汽车销量有望达到8518万辆。来源:MARKLINES,艾瑞统计预测模型估算。52023.9 iResearch I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临界点,渗透率快速提升,成为汽车行业新蓝海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截至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1000万辆,渗透率提升至13%;在全球电动化趋势下,预计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400万辆,渗透率有望达18%。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行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来源:EV VOLUMES,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79.1 126.2 208.2 227.6 324.4 676.8 1,052.2 1,400.0 0.9%1.3%2.2%2.5%4.2%8.3.0.0 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2016-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新能源汽车指:采用非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的汽车。本报告中新能源汽车主要指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62023.9 iResearch I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因素2022年9月,国际能源署呼吁在2035年停止内燃机汽车的销售、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多个国家或地区宣布将在2024年-2040年禁止销售燃油车。在此趋势下,多家车企不断加快电动化转型,纷纷公布停售燃油车计划,预计截至2040年,全球十余家主流车企将全面停产停售燃油车,完成从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的目标。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全球碳中和趋势下,各国相继制定“禁燃”计划,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禁止时间国家/地区2024年意大利-罗马2025年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希腊-雅典、墨西哥、挪威2029年美国-加州2030年中国-海南、荷兰、德国、印度、以色列、爱尔兰、日本-东京、丹麦、冰岛、斯洛文尼亚、瑞典、英国2032年英国-苏格兰2035年日本、加拿大-魁北克省2040年法国、西班牙、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部分国家/地区禁售燃油车计划表部分车企停产停售燃油车计划表停售时间车企2022年林肯:2022年全面停售停产燃油车2025年丰田:2025年前停产传统纯燃油车,到2050年全面停产所有纯汽油和柴油车型捷豹路虎:2025年开始不再生产燃油车长安:2025年正式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北汽:2020年在北京地区停售燃油车,2025年全面停止销售燃油汽车(除军民融合和专用汽车外)2030年福特:2030年在欧洲乘用车实现电动化沃尔沃:2019年起停止生产内燃车型,2030年将只销售电动车宾利:2030年完全实现电动化,并停止生产燃油车型大众:最迟于2030年在中国停止销售燃油车,在2033-2035年年推出欧洲内燃机市场;实现所有车型电动化2033年奥迪:2026年起将只推出纯电动汽车,到2033年将停止生产汽油和柴油车2040年比亚迪:2040年全球范围内停售内燃机汽车梅德赛斯奔驰:2040年全球范围内停售内燃机汽车72023.9 iResearch I全球各地区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现状中国、欧洲和美国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市场,占据超九成份额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艾瑞统计预测模型估算。28.32.11.82.92.9!.2 .4.5.2.9.6.4).6.8).21.20 192020202120222023e2019-2023年全球各地区汽车市场份额表现中国(%)欧洲(%)美国(%)其他地区(%)52.4A.0R.3c.2&.7D.54.4#.8%.9.4.3%9.3%5.0%3.1%3.0%3.7%5 192020202120222023e2019-2023年全球各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表现中国(%)欧洲(%)美国(%)其他地区(%)在全球汽车市场中,中国、欧洲和美国占据七成左右市场份额;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这三个地区发展相对更为成熟,占据超九成市场份额。82023.9 iResearch I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增长,挪威瑞典新能源市场发展成熟自2020年执行严格的汽车碳排放标准以来,欧盟新能源汽车销量加速上行。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冲击欧洲能源供给,加之供应链短缺的影响,欧洲汽车整体消费市场上行受到一定压制,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有所放缓;但随着负面影响的减弱,欧洲市场有望继续高增长态势。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来看,北欧地区行业发展较为成熟,其中挪威、瑞典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在50%以上;其次是西欧和中欧地区,荷兰和德国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均超30%。来源:乘联会、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27 36 54 127 218 247 1.4%1.9%2.6%8.2.5.3 1720182019202020212022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渗透率(%)75.8P.24.2.5.80.7.8.4%9.9%9.8%挪威瑞典荷兰比利时法国德国瑞士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欧洲主要国家2022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表现2017-2022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北欧西欧中欧南欧92023.9 iResearch I欧洲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因素内外多重利好影响,促进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强劲增长2023年,在供应链短缺与芯片限制等负面影响缓和、欧盟严格的碳排放政策压力持续作用、减税、购车补贴发放、充电配套设施继续建设完善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影响下,欧洲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发展,市场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来源:European Alternative Fuels Observatory(EAFO)、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欧洲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促进因素政策 碳排放政策:欧盟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出台多部文件,制定了严格的汽车行业碳减排标准:2019年出台重型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2021年推出的Fit for 55减排协议,制定更为严格的汽车和货车碳排放标准,2030年汽车和货车排放量较2021年将下降55%和50%,2035年较2021年下降100%;2023年3月欧盟通过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规划2035年禁售燃油车。购车激励:虽然部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高的国家2022年购车补贴退坡,但多数欧洲国家仍提供补贴,刺激消费者购买。税收:欧洲各国通过减少车辆注册税、道路税等费用的征收为电动汽车使用提供更广泛便利。配套设施建设充电设施建设:欧洲积极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各国加大对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充电设施的可得性和便利性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进一步带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国际因素国际因素:2023年,疫情管控放开,供应链短缺和芯片限制缓和,欧洲汽车市场开始复苏。18 30 45 55 2020202120222023上半年欧洲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万辆)2020-2023年6月欧洲充电桩数量102023.9 iResearch I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中国是欧洲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进口国,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欧洲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结构欧洲本土生产美国进口中国进口其他国家进口中国新能源汽车欧洲出口情况36 %9%8%7%6%3%3%8%比利时英国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法国德国挪威荷兰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国家情况2.3 7.2 28.5 54.9 201920202021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至欧洲数量(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数量注:来自汽车行业协会汽车市场分析师侯先生分享韩国进口欧洲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中,除最主要的由本土生产的汽车外,从中国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数量快速增长;拥有欧洲最大汽车港的比利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最大出口国。整体来看,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品牌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2022年中国出口的纯电汽车在欧洲纯电汽车市场中占比约为10%,吉利和上汽是主要出口品牌。10%吉利5.5%上汽3.3%比亚迪0.2%TOP3品牌及市场份额占比2022年中国纯电汽车品牌出口欧洲情况中国本土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2022年中国纯电汽车在欧洲纯电汽车市场上占比约为10%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访谈、乘联会、EU-Evs、车企官网、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112023.9 iResearch I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困境及企业布局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多重挑战,本土化布局是车企重要应对措施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访谈、乘联会、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面临的挑战反倾销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进口和销售使欧洲本土车企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在此形势下,2023年欧盟意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开展反倾销调查,中国新能源汽车或将面临更高关税。绿色准入机制 欧盟出台了一系列绿色新政,电池新规对电池的标准和市场准入的更高要求、碳关税、碳定价的影响和碳排放的压力等是出口至欧盟及在欧盟生产、经营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所要面临的重要挑战。当前中国汽车出口面临反倾销调查、高准入门槛、原材料本土化要求、欧盟绿色准入机制审查等多重挑战,为更好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纷纷在欧洲建厂或设立研发中心,加速欧洲本土化布局。但从整体来看,相关企业在欧洲的布局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上游和中游,下游环节涉猎相对较少。如何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满足当地用户本土化服务需求是企业亟需考虑的问题。准入门槛 欧洲发达国家准入门槛较高,宏观环境和地缘政治的变化增加了准入市场的不确定性,车企需要完备、可行的市场进入策略应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在欧洲市场的布局为更好应对关税、准入门槛、原材料本土化要求等挑战,中国除整车出口外,更加快在欧洲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通过海外建厂进行本土化生产。本土化要求 2023年3月,欧盟发布欧洲关键原材料法案,涉及新能源汽车上游的主要原材料,计划到2030年每年内部生产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且任何加工阶段来自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战略原材料年消费量不应超过欧盟总体的65%。上游关键原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中游整车制造下游销售、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远景动力等动力电池企业已经或计划在欧洲建厂生产。企业布局情况上汽、广汽、蔚来、小鹏等在欧洲设立研发中心;比亚迪和蔚来在欧洲建立工厂;吉利收购电动车生产线。企业布局情况目前中国车企进入欧洲市场主要采用直销、代理、经销的混合模式来进行整车销售及后市场服务。企业布局情况122023.9 iResearch I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丰富车型与利好政策措施促进行业发展美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上虽起步较早,但受政府驱动弱、车型供给少、基础设施薄弱、车型结构独特、城市集群分散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低,2022年渗透率仅7%。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目前处于政策和需求双驱动的加速渗透阶段,严格的碳中和目标和碳排放政策驱使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丰富的车型选择催生消费者需求,补贴政策促进消费者购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了消费者的购买顾虑,以上因素共同促进了美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来源:Marklines、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35 32 32 65 99 2.1%2.0%2.2%4.3%7.0 1820192020202120222018-2022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渗透率(%)美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因素政策碳中和目标:美国政府2021年8月签署政令,要求2030年零排放汽车新车渗透率达到50%,2050年达到碳中和。Build Back Better 法案补贴政策:拜登政府推动1.75万亿美元的刺激法案(3B法案),大幅度提升补贴力度,放宽补贴限制美国CAF&GHG积分细则:由美国环境保护署和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共同制定的碳排放标准。州市政策:多数州市采取ZEV法规,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车型供给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车型供给更加丰富,催生消费者需求:2018年特斯拉Model3问世并成为爆款,引领美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促使本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提供更多车型,催生消费者购买需求。配套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美国2021年提出预计花费75亿美元用于建设全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器网络,计划于2030年建成50万个充电桩。132023.9 iResearch I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及进口政策特斯拉及其他本土品牌占据主要市场,车企出口美国面临更大挑战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特斯拉“一枝独秀”,占据超六成的市场份额。美国为保证本土汽车品牌的竞争优势,出台了通胀削减法案,限制车辆必须在北美进行组装,并强调电池原材料提取加工、电池组件的制造组装的本土化比例达到要求才可获得税收抵免。中国新能源车企出口至美国面临更大挑战。来源:Motor Intelligence、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65.0%7.6%7.1%5.5%4.7%2.6%7.5%特斯拉福特现代大众通用Rivian其他2022年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美国对新能源汽车进口的政策为打击竞争对手,保持美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2022年8月,美国总统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在新能源汽车税收抵免方面强调了对供应链的限制,限制条件包括:车辆必须在北美组装,否则无法获取补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厂包含的关键金属原料需要有一定比例在美国或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进行提取和加工,或者在北美进行回收循环,可获得3750美元税收抵免(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包括墨西哥、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件在北美制造和组装的比例在50%以上,可以获得3750美元税收抵免。新能源车企出口美国面临更高挑战142023.9 iResearch I墨西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墨西哥凭借区位、关税优势成为车企进入美国市场的“中转站”墨西哥加速电动化转型,为中国汽车出口提供了新契机。2022年,中国超越印度成为墨西哥第一大汽车供应国。此外,墨西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关税优势成为美国汽车生产的“后花园”,中国车企为回避出口美国的高关税纷纷布局墨西哥市场。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墨西哥新能源汽车市场情况中国企业在墨西哥的布局当前,墨西哥汽车市场仍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汽车占比较少,2022年墨西哥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不足2.4%。墨西哥正在大力推动汽车电动化转型,预期在2030年电动汽车生产占比将达到50%。新能源汽车现状墨西哥汽车生产以出口为主,主要辐射北美地区。因签署了NAFTA协议,美加墨三国之间多数商品0关税,大量美国及跨国车企将部分针对美国市场销售的车型转移到墨西哥生产。进出口情况企业类型布局情况汽车企业长安、江铃、奇瑞、北汽、名爵、江淮等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早已前往墨西哥布局生产和销售;比亚迪在2022年底正式进军墨西哥,与当地8家经销商达成合作,计划于2023年在墨西哥上市汉、唐两款新能源车型。汽车零部件企业2022年7月,宁德时代宣布计划在墨西哥投资50亿美元建厂。中国整车出口美国面临高达25%的关税,为保住美国市场,前往墨西哥建厂、后组装出口美国成为成本最低的商业路径。2022年中国成为墨西哥第一大汽车供应国。墨西哥拥有配套完善的汽车供应链;墨西哥人工成本相对较低;对于北美市场,相较亚洲,墨西哥运输时间更短,运费成本低。汽车生产条件152023.9 iResearch I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已初具规模,前景广阔巴西2022年汽车销量为210万辆,虽然其当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相对较低,但在政府2030目标及税收政策的激励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巴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及绿色能源吸引跨国车企及电池厂商建厂投资,但目前巴西境内充电设施仍然不足,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挑战。来源:巴西电动汽车协会(ABVE)、MARKLINES、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巴西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环境11,446 18,806 15,252 0.5%0.9%1.5 2120222023上半年巴西新能源汽车销量(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2021-2023年上半年巴西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资源矿产资源: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涵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供应链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吸引跨国车企及电池厂商在巴西建厂投资。绿色能源:巴西绿色能源全球领先,2022年电力产量的92%均来自可再生能源,为电动汽车使用“绿电”提供保障。政策Rota 2030计划:该计划提出2030年电动汽车销量将达到巴西汽车总销量的30%,并鼓励电动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税收:巴西电动汽车主要零部件及动力电池大部分依赖进口,因此调整了电动汽车的进口关税。自2016年起,电动汽车免征进口关税。配套设施建设配套设施建设:2018年巴西政府要求电力公司在城市中安装电动汽车充电站,但目前充电设施仍然缺乏,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的挑战。162023.9 iResearch I中国新能源车企布局巴西市场中国车企加快在巴西的整车出口及本土化投资建厂步伐巴西广阔的新能源市场空间吸引中国车企布局,车企整车出口及本土化建设步伐加快,其中比亚迪2022年旗下产品已正式登陆当地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未来将在巴西建设大型生产基地综合体,涵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零部件及电池材料的生产;长城和奇瑞2023年将在巴西进行电动汽车本土化生产。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中国车企布局情况比亚迪2020年,比亚迪在巴西玛瑙斯市建立新能源电池工厂,为旗下多款车型提供核心零部件生产;2022年,比亚迪正式登陆巴西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出口宋PLUS DM-i和元PLUS EV两款车型;2023年7月,比亚迪宣布将在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建造三座工厂(电动客车和卡车底盘生产工厂、新能源乘用车整车生产工厂、新能源电池材料加工工厂),比亚迪的纯电车型和插电混动车型将在巴西投产。长城2022年初,长城正式接收原戴姆勒集团旗下的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预计2023年下半年正式投产生产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未来预计可辐射整个拉美地区;同时,长城宣布未来十年将投资超100亿雷亚尔(约合人民币115亿元),用于深化科技生态布局;此外,长城将布局深度本土化产业链,对关键零部件分阶段进行本地投资,与本地供应商合作,目标至2025年本地化率达到60%,并将投资本地充电网络,实现充电网点覆盖巴西核心城市。奇瑞2022年,奇瑞新能源子品牌iCar在巴西销售;2023年,奇瑞在巴西的卡奥工厂进行生产线改造,将在巴西进行电动汽车本土化生产。中国车企在巴西的新能源布局172023.9 iResearch I东南亚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销量快速增长,能源、互联网和气候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东南亚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虽相对于全球三大主要市场较少,但呈现快速增长势头,2022年印尼和泰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分别增长约14倍和6倍。先前依靠化石能源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不利于东盟地区的长期发展,东盟加速能源转型,新能源发展动力充足。东南亚地区拥有较高的互联网渗透率,消费者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高,更易接受新能源汽车;而适宜新能源汽车使用的气候条件同样为行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环境。来源:Datareportal、公开资料、专家访谈,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东南亚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环境新能源发展动力受能源危机影响,先前主要依靠化石燃料来满足能源需求的东盟加快其能源转型。2022年11月,东盟在COP27的联合宣言中提到将进一步扩大可再生能源、新兴低碳能源及其他绿色备选技术领域的投资,新能源发展动力充足。互联网环境高互联网渗透率:东南亚地区拥有较高的互联网渗透率,多数东南亚国家互联网渗透率在70%左右,社交媒体几乎被海外主流平台垄断,消费者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高。92.0.6w.8s.7s.2h.0%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互联网渗透率(%)东南亚部分国家2022年互联网渗透率气候环境适宜的气候环境:当气温低于10时,新能源车易出现启动动力不足、剩余里程突然下降、充电变慢等续航和电池问题。而东南亚地处热带,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27,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使得新能源汽车以上使用问题出现概率大大减少,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3,994 687 274 21,000 10,327 2,631 泰国印尼马来西亚2021-2022年东南亚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辆)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辆)182023.9 iResearch I东南亚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各国通过减免税收来吸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外资企业建厂东南亚主要国家当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较低,在未来新能源汽车高渗透目标压力下,各国通过颁布税收减免和补贴等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具体国家来看,泰国、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通过减免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进口、销售等环节的税收来吸引新车进口;印尼通过减免在本地投资的电动汽车企业税收来吸引外资企业建厂。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东南亚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政策国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标关税及其他税收政策优惠补贴政策泰国到2030年,泰国电动汽车年产量将达到75万辆,占汽车总产量的30%;2035年实现100%电动化。为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供长达8年的企业所得税豁免;在2025年底前免除电池、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电动汽车压缩机等关键零部件及十座以下电动汽车的进口税。提供每辆纯电车15万泰铢的补贴;补贴汽车厂商的电力成本。马来西亚2030年实现电动车销量占比达15%,2040年提升至38%。2022年1月起,对整车进口的纯电动车免征进口税和国内税,对本地组装的纯电动车免征国内税和销售税,对其零件免征进口税。为电动汽车购买及充电设施安装提供现金补贴。菲律宾2030年,将21%的汽车转为电动。2022年11月发布政令,取消未来五年各类进口电动车辆及零部件的关税。自EVIDA生效8年内,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费、车辆登记和检验费分别享受30%和15%的折扣。印尼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分别实现生产40万辆、60万辆和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电动汽车产业投资者可享受100%独资设立企业;电动汽车公司所得税根据投资额大小有不同程度减免;电动汽车增值税阶段性从11%下调至1%。2023年财政预算中拨出5万亿印尼盾(约4.33亿元)为购买电动车者提供补贴。192023.9 iResearch I国家中国车企布局情况泰国长城最早在泰国投资建厂,罗勇府工厂在2021年投产,目前主要生产哈弗H6 HEV车型。上汽、比亚迪、哪吒2022年4月,上汽、比亚迪和哪吒分别宣布泰国春武里府、罗勇府、曼谷的工厂正式奠基,上汽旗下工厂将在2025年整体落成,比亚迪和哪吒旗下工厂将在2024年投产。长安长安将投资98亿泰铢在泰国建厂。马来西亚长城2022年正式进入马来西亚市场,设立子公司,11月欧拉好猫车型在马来西亚上市。比亚迪2022年12月进入马来西亚市场并推出ATTO3车型。奇瑞2023年新车OMODA5和瑞虎8 Pro将在马来西亚上市,同时新车部分零部件将实现“本土化”。长安2022年授权Fieldman公司马来西亚和东南亚独家代理权,引入Eado EV460车型;2022年宣布将于马六甲海峡设立电动汽车装配工厂。印尼上汽通用五菱2015年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投资建厂,2021年加入当地新能源汽车协会,促进印尼新能源产业发展。奇瑞2022年起,计划分四个阶段在印尼投资共10亿美元生产制造电动汽车。现代2021年12月,现代汽车印尼工厂完成建设,初步产能达15万辆。菲律宾长城2022年10月,长城与SQ集团汇鸿汽车达成合作,未来在菲律宾布局SUV、皮卡等优势品类及车型汽车。比亚迪2023年比亚迪与菲律宾集团Ayala达成合作,比亚迪将在菲律宾本土销售多款电动车型汽车。中国新能源车企布局东南亚市场东南亚市场前景广阔,RECP协定和地区利好政策吸引新能源车企布局RECP协定生效加之各国利好政策的吸引,中国新能源车企加速开拓东南亚地区市场。整车出口、与当地企业合作、在当地建厂是新能源车企布局东南亚市场的主要措施。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中国车企在东南亚地区的新能源布局2022年,RECP协定正式生效,其中“原产地累积原则”将推动区域内生产成本最小化和贸易效率最优化,有利于促进多边贸易,强化亚太地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中国和东盟是RECP协定的成员国。中国新能源车企充分把握RECP实施机遇,利用税收和优惠条件,加速开拓东盟市场,推动区域能源转型,促进中国与东盟共同发展。202023.9 iResearch I小结:国际汽车市场现状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但车企仍存在多重困难,亟待突破全球碳中和趋势下,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新势力车企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在此趋势下,各国在提供购买补贴、推进配套设施建设、减少新能源汽车进口关税等方面的措施,为新能源车企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但同时,车企可能面临补贴退坡、出口国对新能源汽车本土化的更高要求、出口国消费者对外来车企品牌认知相对较低等多重挑战。新能源车企需增强在出口国的本土化建设、通过广告营销手段加大对消费者的市场教育等应对挑战。来源: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发展机遇国家相关激励政策欧洲、美国、东南亚多个国家均出台购车补贴政策激励消费者购买,同时加速基础设施的建设,解决消费者的充电担忧。出口国家关税优惠欧洲和东南亚等国在新能源汽车整车或零部件关税上的优惠政策吸引新能源车企出口。面临挑战国家补贴政策退坡欧洲部分国家的补贴政策退坡,将在一定程度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出口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本土化要求提高欧洲、美国等国对进口的新能源汽车组装地、原材料及零部件生产地的本土化比例提出更高要求。出口国消费者的车企品牌心智认知相对较低汽车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消费者对本土车企的认可度更高,对外来的车企品牌心智认知相对较低。新能源车企发展机遇与挑战全球汽车市场持续回暖,在碳中和目标促使下,传统车企加快电动化转型、新势力车企迅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指数型增长,成为汽车行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前景广阔。汽车行业发展现状总结212023.9 iResearch I全球汽车行业营销特征受全球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汽车行业广告营销费用大幅下滑,2021年疫情影响减弱,广告营销费用反弹回升;2022年到2023年,受国际政治经济等复杂因素影响,汽车行业广告支出收窄,预计2023年下降至2020年同期水平,汽车广告营销支出更加谨慎。不同地区营销特征有所差异,网络社交媒体营销是全球主要的营销方式;在欧美地区,除社交媒体外,消费者对通过邮件传递的营销信息有较高的接受度;而东南亚地区因其市场高度电商化的特点,电商平台营销是触达消费者的有效渠道。来源:WARC、Statista、专家访谈、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全球不同地区汽车营销特征中国: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是主要的营销渠道车企致力于通过社交网络和短视频平台官方账号(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小红书等)、KOL、KOC等渠道打造品牌生态圈,多方位影响消费者。欧美:除社交媒体外,邮件营销也是重要营销方式欧美地区消费者除社交媒体广告营销外,对正式邮件的营销方式有较高的接受度,邮件营销是车企触达消费者的重要渠道。东南亚:高互联网化、电商化的特点使得当地社交媒体营销和电商营销表现更为突出社交媒体和当地电商平台占据消费者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者对其有较高认可度,社媒电商是车企营销的主要渠道。全球汽车行业广告支出收窄,营销更为谨慎;不同地区营销呈现差异性538 507 410 506 480 420-1.8%-5.6%-19.2#.5%-5.3%-12.4 182019202020212022e2023e2018-2023年全球汽车行业广告营销费用估算全球汽车行业广告费用(亿美元)同比增长率(%)222023.9 iResearch I全球汽车企业互联网营销案例互联网营销时,海外车企通常选择与目标用户、营销诉求相匹配的社交媒体平台,而非以往的“面面俱到”。社交媒体上,广告视频营销是主要方式,其中奔驰、宝马及新加入营销队伍的特斯拉等车企纷纷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视频广告来触达消费者,塑造传递其品牌形象。此外,奔驰和丰田还会借助社交媒体上达人或博主的影响力来向目标消费者传递品牌理念及车型特点;而Nissan则通过与粉丝的互动来进行品牌宣传,拉进与消费者间的距离。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全球汽车企业互联网营销案例特斯拉开始尝试广告营销:2023年,特斯拉在谷歌投放广告,主要集中在英国地区。相较传统横幅广告,特斯拉更倾向在搜索引擎中投放广告。特斯拉亚洲推特账号在5月份发布首支视频广告,视频中一位特斯拉车主讲述特斯拉汽车特点及购买原因,通过用户推荐来吸引潜在消费者。Nissan利用粉丝post在社交媒体进行二次宣传:Nissan经常在Ins上进行主题性活动,并将参与活动的粉丝post在官方账号,进行二次宣传。案例:Nissan粉丝可免费申领Nissan汽车造型的猫屋,Nissan积极转发了粉丝在Ins上发布猫咪在猫屋内“开车”的post,猫咪和汽车的结合拉进了品牌与用户间的距离。奔驰利用社交媒体影响力,改变刻板印象:通过在Ins发布视频,向用户传递“电动汽车也可享受强大的驾驶体验”信息,改变用户对奔驰专营豪华燃油车的刻板印象。与越野冒险者合作,打造敢于冒险的品牌标签:通过与旅行和冒险创作者的合作,以奔驰品牌为背景,发布生活花絮,给用户留下品牌敢于冒险的心智。宝马通过社交媒体精准触达消费者,塑造品牌形象:宝马在Ins上精选发布其优质电视广告视频,以展现其品牌力。在TikTok上打造强大的品牌企业号矩阵,根据不同车型、国家市场进行账号布局,精准触达受众群体;通过TikTok上的超级首位(TOPView)和信息流广告增加品牌曝光度。丰田与汽车博主合作,多场景系列广告影响用户心智:丰田与汽车主理人合作,拍摄沙漠越野、露营和公路等多场景纪录片,借此展现丰田汽车高质量、适合沙特地区驾驶特性等优质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品牌心智认知;该广告在YouTube上浏览量超百万。在海外数字化营销的助推下,许多车企成功解锁“营销升级”232023.9 iResearch I全球汽车企业线下营销案例线下营销活动可帮助汽车品牌精准触达目标用户,传递品牌理念。奔驰举办的“魔力创新车库”及宝马举办的线下汽车展览,均将其品牌形象、理念及汽车产品特点等直观传递给消费者;而宝马、比亚迪分别与高尔夫和时装展进行的跨界合作,则将跨界产品调性赋予到汽车品牌之中,精准触达目标受众,提升品牌价值。全球汽车企业线下营销案例奔驰宝马比亚迪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车企通过线下营销活动直接触达目标用户,展现品牌与设计理念“魔力创新车库”,将汽车与艺术相结合:2022年10月,奔驰发布两款纯电SUV全球首秀影片,并将汽车与艺术相融合,在巴黎罗丹美术馆打造“魔力创新车库”互动体验活动,通过内容、镜面,和周围环境形成动态交互,给观众提供独特、身临其境的驾驶体验。此次活动将品牌定位和品牌传播以实体形式诠释,来吸引和打动更多目标受众。与高端运动跨界联合,直接与目标客户接触:宝马策划组织的“宝马国际高尔夫金杯赛”,是目前高尔夫球业余赛中规模最大的比赛。通过与高尔夫这一高端运动联合,展现品牌形象的同时,提供和直接与目标客户接触的机会,增强目标客户对品牌的好感度和购买意愿。举办线下汽车展览,传递品牌形象:宝马汽车巡礼活动,通过在高级展览中心陈列汽车,将宝马的特性、创新和美感传递给消费者。与时装展合作,彰显设计理念:比亚迪携海豚车型现身2022年BAHAR时装展,将自身品牌的海洋美学与哥伦比亚本土时尚设计巧妙融合。通过哥伦比亚时尚设计师的站台,现场诠释比亚迪海豚车型的海洋美学设计理念与电动汽车的绿色理念,激发环保创意。24中国汽车市场及发展机会Chinese Automotive Market02252023.9 iResearch I2023.9 iResearch I注释: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率及渗透率统计1-7月数据,其余年份为全年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中国汽车市场销量现状汽车市场整体增长放缓,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巨大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2.1%,2023年1-7月销量为1562.6万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近年来增长步伐放缓,销量及增长率对比高峰数据均有一定差距;但中国新能源汽车2022年销量同比增长93.4%,渗透率突破25%,提前3年完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设定的目标,2023年1-7月新能源渗透率进一步增长,逼近30%大关。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飞跃,背后离不开中国政府的长期扶持与配套设施的落地。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产业链与服务体系的逐渐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将释放出更大的增长潜力。2,198.4 2,349.2 2,459.8 2,802.8 2,887.9 2,808.1 2,576.9 2,531.1 2,627.5 2,686.4 1,562.6 13.9%6.9%4.7.7%3.0%-2.8%-8.2%-1.8%3.8%2.1%7.9 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2023*汽车销量(万辆)同比增长率(%)2013-2023年1-7月中国汽车销量及增长率2013-2023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1.8 7.5 33.1 50.7 77.7 125.6 120.6 136.7 352.1 688.7 452.6 35.223.842.9S.0S.3a.7%-4.0.97.5.4A.7 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同比增长率(%)0.1%0.3%1.4%1.8%2.7%4.5%4.7%5.4.4%.6).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注释:2023年销量、同比增长率及渗透率统计1-7月数据,其余年份为全年数据;262023.9 iResearch I2023.9 iResearch I 2023.06.19-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再延长4年至2027年底。2023.06.16-五部门关于开展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等五部门在江苏无锡、海南琼海、湖北荆门同时启动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时间为2023年6月至12月,共有69款新能源汽车车型参与。2023.05.14-两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两部门出台意见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提出围绕创新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两大方面的共计11条具体实施意见。来源:中国政府网,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来源:中国政府网,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中国政府新能源最新政策一览购置税减免、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持续推进2023年中国政府继续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内的发展,主要从车辆购置税减免、新能源汽车下乡两方面推动产业落地完善。其中,车辆购置税仅今年1-6月免征金额就达491.7亿元,占2014年9月至今近十年减免总金额的近两成。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围绕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并举办新能源汽车下乡专项活动。有力的政策保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部分最新政策概览车辆购置税减免新能源汽车下乡2,600.0 2014.9-2023.6合计中国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金额(亿元)879.0 491.7 2022全年 2023上半年272023.9 iResearch I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结构变化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由B端转向C端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结构变化2016年2019年2020年2021年B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成为主要消费市场: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引导和推动城市公共交通、环卫、出租车及网约车的新能源化进程。2016年后“共享出行”迅速发展,价格和营运成本低的A00级和A级新能源汽车销量迅速提高。双重影响下,B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中B端约占7成。新能源汽车B端销量下滑,C端销量有所提升:网约车市场发展遭遇瓶颈,加之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B端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下滑。2020年下半年,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特斯拉及新势力企业推出面向私人消费的新品,这些新品处于价格带高低两端,对补贴依赖度很低,极大促进C端及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增长。新能源汽车主要消费市场由B端转向C端:B端市场趋于饱和,2021年私人新能源汽车增加量占比近八成,C端成为主要销售市场。受2020年爆款产品(五菱宏光MINIEV)和“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影响,加之2021年长安、长城等在微小型电动汽车发力,A00级车在转向C端市场后迎来增长;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领跑的特斯拉和新势力企业主要集中C端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最初受政策驱动向B端发展。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下半年,网约车市场发展遭遇瓶颈、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面向消费者的高端和低端新能源汽车发布,导致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中B端占比下降,C端占比提升。2021年,C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迅速发展,销量占比近八成,成为主要的销售市场,新能源汽车行业由政策驱动阶段进入市场驱动阶段。282023.9 iResearch I中国不同级别和价格段新能源汽车占比A00、A、B级车成为主要级别车型;售价30万以下汽车占据主要市场份额2020年后C端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B级和C级新能源汽车占比明显提高,A00、A级和B级车型成为主要级别车型。从价格段角度来看,30万以下的新能源汽车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其中10-20万价格段的新能源汽车最受消费者青睐。来源:乘联会、汽车之家,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19.8.72.9!.53.9).73.9B.8(.9&.0.1 .8%4.4%5.6%5.6%7.9%6.0%3.7%2.4%2.9%7.0%7.3%7.1%4.1 1920202021202210万以下10-20万20-30万30-40万40-50万50万以上2019-2022年中国不同价格段新能源汽车占比17.9&.70.1.3.3%6.3%7.3.3P.1).2).54.8.8(.4#.9#.8%2.9%9.4%9.1.8 19202020212022A00级(%)A0级(%)A级(%)B级(%)C级(%)2019-2022年中国不同级别新能源汽车占比292023.9 iResearch I2023.9 iResearch I典型新能源车企中国销售情况比亚迪、特斯拉、上汽分列车企销量前三甲2023年1-7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销量合计达384.7万辆,同比增长55.8%,占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的85%。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比亚迪累计销量超150万辆,7月TOP10畅销车系中比亚迪占据六席。比亚迪以市占率、销量遥遥领先的表现问鼎中国新能源车企榜首,特斯拉、上汽分列二三位。7月,国内零售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达36.3%,新能源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使得大多数车企与其品牌汽车销量呈不同程度的增长态势。2023年1-7月中国市场新能源车企销量TOP102023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TOP10车系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同比增长率市场份额比亚迪151.788.93.5%特斯拉54.167.5.9%上汽45.2-8.9.0%广汽28.9105.4%6.4%长安21.788.4%4.8%东风21.3-6.0%4.7%吉利19.940.3%4.4%理想17.3144.6%3.8%一汽12.458.3%2.7%长城12.263.5%2.7%品牌车系车型销量(辆)比亚迪秦PLUS DM-iPHEV25674比亚迪海鸥BEV24989特斯拉Model YBEV23632比亚迪元PLUSBEV23594广汽埃安AION SBEV22437比亚迪海豚BEV21800比亚迪宋PLUS DM-iPHEV21650比亚迪宋Pro DM-iPHEV18800广汽埃安AION YBEV17861上汽通用五菱宏光MINI EVBEV15499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来源:乘联会,车企官网,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302023.9 iResearch I2023.9 iResearch I来源:公司财报,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来源:公司财报,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典型新能源车企财务数据分析新势力理想一枝独秀,企业盈利拐点仍然难现根据造车新势力上市公司“蔚小理零”财报数据,2022年四家公司营收均实现同比正增长,然而,四家造车新势力截至2022年,全年整体均处于亏损状态,仍未实现“自我造血”;理想汽车在2023年上半年实现盈利,财务状况相对健康,盈利能力最强,但其他三家企业“增收不增利”的难题依然没有解决。2021-2023年上半年“蔚小理零”营收状况2021-2023年上半年“蔚小理零”净利润状况361.4 209.9 270.1 31.3 492.7 268.6 452.9 123.8 194.5 91.0 474.458.1 蔚来小鹏理想零跑2021年营收(亿元)2022年营收(亿元)2023年上半年营收(亿元)-40.2-48.6-3.2-28.5-144.4-91.4-20.3-51.1-108.0-51.4 32.4-22.8 蔚来小鹏理想零跑2021年净利润(亿元)2022年净利润(亿元)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亿元)312023.9 iResearch I2023.9 iResearch I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汽车销售模式:传统经销商现状闭店、退网、亏损成为常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连续13个月位于荣枯线(50%)之上,处在不景气区间。根据该协会发布的相关报告,2022年亏损的经销商占比达到45.2%,较2021年扩大27.7%;完成年度销量目标的汽车经销商占比仅为19.4%,退网经销店达1757家。传统经销商作为汽车销售环节的最后一站,在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下探严重的新车价格和毛利空间时,营收、利润双降,闭店、退网、亏损成为常态,经营压力巨大。2022-2023年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58.3V.1c.6f.4V.8I.5T.4T.7U.2Y.0e.3X.2a.8X.1b.4.4U.4T.0W.8%0.0.0 .00.0.0P.0.0p.0.0.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22年2023年荣枯线“4S店之王”庞大集团退市原全国最大的汽车经销商、巅峰时期旗下4S店超1400家、市值超500亿元的庞大集团2023年6月因破产重组失败宣布退市。据其重整计划书,其总负债高达272.8亿元;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从2021年同期的5.80亿元下降至2090万元,经销门店剩余281家。322023.9 iResearch I汽车销售模式:直营网络发展困局由特斯拉开启的直营模式面临瓶颈,多合作伙伴加入成为解决方向近年来,由特斯拉开启的直营模式在国内快速发展,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加入,直营模式成为新能源车企区别于传统车企-经销商模式的主流销售模式。然而直营模式在发展中暴露出高运营成本、渠道长期活力较难维持等问题。单一直营模式难以满足汽车消费市场的需求,多伙伴合作加入是解决车企销售模式问题的方向。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直营模式优、劣势优势劣势服务质量可控直营模式可有效保障汽车服务问题,大幅降低经销商私自降价打价格战、违背车企意愿侵害消费者权益等事件的发生概率,维护企业品牌形象。精准掌握用户数据直营模式可以获取更多购车/潜在客户的信息,解决传统销售模式获取信息单一的弊端,更好地通过数据理解用户需求。价格透明、调价灵活、利润高直营模式的车企对旗下产品拥有价格自主权,可根据其市场策略灵活开展优惠促销等活动;将经销商利润环节转化为企业直接利润。流动资金压力大车企直营模式对比传统经销商模式,需自行承担店面日常铺货,所需流动资金数额庞大。难以实现对大用户群体的深度捆绑面对庞大的用户群体时,全面直营化的车企短期难以实现和用户群的有效互动,精力上疲于应对,甚至可能会影响现有业务的发展。发展时间短,体系制度不够完善比起已在国内发展二十多年的经销商模式,以新能源车企为代表开创的直营模式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体系和管理制度不够成熟。直营模式代表汽车品牌截止2022年12月,特斯拉在国内共有265家门店,主要布局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对比全国26000 传统经销商门店,城市覆盖范围和数量都远远不足。332023.9 iResearch I2023.9 iResearch I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趋势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长迅猛,出口目的地集中在西欧和东南亚国家我国汽车出口中,燃油车仍是主力车型,占比约七成,但新能源汽车出口近年发展势头迅猛,出口量在2022年达到62.9万辆,同比增速超过100%。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目的国中,我国出口至比利时的数量最多,达19.6万辆,比利时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集散港,能够有效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与欧洲挪威、荷兰等需求国家联通。此外,英国和东南亚国家泰国、菲律宾等也是新能源乘用车的主要出口目的地。2018-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增速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目的国销量14.7 25.4 22.3 31.0 62.9 38.7r.8%-12.29.02.9 18201920202021202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19.6 10.5 7.9 6.9 5.9 5.1 4.7 4.2 4.2 3.9 比利时英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孟加拉斯洛文尼亚西班牙澳大利亚以色列出口量(万辆)342023.9 iResearch I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路径及方式从产品出口到体系输出,是多数新能源车企的出海路径整车出口、散件出口、品牌收并购及零基础投资是新能源车企出海的主要方式。面对不同出海时期和不同出口国家地区,出海方式有所差异。初期通常选择整车出口来快速进入市场;当出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时,车企通常选择散件出口组装售卖来避免关税和贸易壁垒;在汽车产业基础较弱的国家和地区,车企一般在当地政策支持下建设工厂、研发基地或产业链;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熟地区,除整车出口、建立工厂外,收并购当地汽车品牌也是车企重要出海方式,可借助海外品牌优势提升当地影响力。来源:艾瑞咨询2023年6月发布的中国汽车出海研究报告,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路径04产业链输出建立完善本地化体系,进一步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产能效率及服务水平,形成研-产-销体系的产业价值输出。将产品出口至低关税国家和地区,多以轻资产的经销合作模式提供销售及服务。资本布局通过工厂建立、渠道铺设、品牌收并购等方式,提升企业影响力及品牌效能。01设立海外研发机构,汇聚优质人才、技术等多方面优势,优化提升产品设计及质量,强化品牌输出。0302产品出口研发落地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方式及特点散件出口全散件出口,在目标市场组装多应用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优势:降低车企投资成本,避免关税和贸易壁垒;挑战:涉及大量拆组工艺和流程,对供应链及生产管理里有一定要求。整车出口将整车直接出口大部分车企在出海初期会选择此方式优势:快速进入海外市场,节省成本,提升品牌知名度;挑战:高关税和贸易壁垒,存在市场适应性不足等风险。零基础投资在部分汽车产业基础较弱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建立全新的生产基地(一般受当地政府号召与支持)优势:灵活性大,助力相关产业建设,利于抢占市场先机;挑战:投资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技术和人才引进难。品牌收并购投资海外汽车品牌,包括旗下的技术、设备等资源主要应用于成熟市场优势:帮助车企引进吸纳品牌优势,优化自身生产水平;提升当地影响力;挑战:企业需具备较强管理和资源整合能力。352023.9 iResearch I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案例比亚迪深耕新能源,先B后C,因地制宜,推动价值链出海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2023年6月发布的中国汽车出海研究报告,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比亚迪从商用车向乘用车市场扩展,一方面是为了通过运营车辆示范运行,进行消费者的早期教育,积累口碑,另一方面,也能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断优化产品,打造出符合当地人需求的车辆。作为市场新入局者,比亚迪因地制宜,以先发技术优势推出高品牌溢价产品,依托本土化渠道进行推广,采用租售结合的策略进行海外市场拓展。节能减排是全球共识,比亚迪深耕新能源路线,不断完善海外产业链布局,推进价值链出海。比亚迪汽车出海策略及特点先主攻公共交通,再引入乘用车技术先发优势赋予高品牌溢价渠道“轻资产模式”快速抢占市场 以电动大巴车、云轨交通商用车积累口碑及商业伙伴,后引入车型对私销售 如:日本、新加坡、哥伦比亚、智利、巴西等多地市场 刀片电池、e平台3.0等先发技术赋能如:Atto 3(元 Plus EV)获欧洲NCAP认可欧洲定价比肩BBA、新加坡售价折合85.6万RMB、澳洲售价比国内高50%依托本土知名渠道,租售结合租-如:德国 x Sixt,一次签下10万辆单售-合作本土知名经销商,如:泰国 x Rver Automotive阿联酋 x AI-Futtaim 深耕新能源,布局产业链,推动价值链出海建造滚装船,降低运输成本投资47亿元订造8艘汽车滚装船确保供应链稳定海外建厂,本土化产业链布局5个海外生产基地13个海外办公和服务中心泰国工厂预计2024年开始运营辐射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建海外直营门店,强化渠道铺设亚洲:计划到2023年建成70家门店大洋洲:展示中心共19 家,覆盖澳新拉美洲:2023年底前100家指定经销商362023.9 iResearch I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案例小鹏迅速搭建并进入欧盟体系,导入“直营 授权”的新零售模式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2023年6月发布的中国汽车出海研究报告,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在碳达峰以及碳中和的“双碳”趋势下,欧洲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旺盛,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小鹏汽车顺势快速启动出海战略,以挪威为跳板进驻欧洲,仅花了一年时间就搭建好了在欧洲的市场体系,较早进入欧盟体系,成为欧洲三大汽车协会会员。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小鹏汽车坚持以智能化及全栈自研为特色。为寻求新突破,率先在瑞典导入“直营 授权”的新零售模式,借助海外经销商体系的成熟经验,帮助小鹏汽车加速海外市场布局,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结合线上平台和线下沉浸式体验的消费生态。小鹏汽车出海现状及特点1.0 启动出海战略2.0 加快海外布局建设以挪威为跳板,快速搭建体系2020年落地挪威,交付100台小鹏G3i海外业务架构:海外事业部(由UDS组建)国际业务组(由售后组建)IUDS(直接向总裁汇报)欧洲总部:荷兰|阿姆斯特丹办事处:丹麦 德国 挪威 瑞典导入“直营 授权”新零售模式,车型推新牵手欧洲头部经销商2022年2月,首家直营体验店在瑞典开业,其他直营体验店也相继落成以智能化及全栈自研为特色,海外现G3、P5、P7在售,2023年计划P7改款、G9欧洲推新上市现有全球布局:排放法规欧洲中最严苛,要求2025年新车只售新能源 本土新能源车企极度匮乏,严重依赖进口 系列友好政策:关税/购车/同行税费补贴、路权优惠等挪威 研发:广州(总部),北京、上海、深圳、硅谷、圣地亚哥 智能制造基地:广州、肇庆、武汉372023.9 iResearch I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困境经济形势严峻、高门槛高关税、品牌影响弱及配套服务不足是主要挑战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及军事冲突等黑天鹅事件影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加之高准入门槛和关税壁垒,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面临来自宏观政治经济环境的重要挑战。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尚未形成强劲的品牌势能,品牌影响力较弱、海外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方面的不足也制约了车企的海外发展。车企出海可借助相关服务企业在海外的资源积累和经验优势,解决出海过程中因自身建设不足导致的问题。来源:专家访谈、艾瑞咨询2023年6月发布的中国汽车出海研究报告,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经济金融环境海外经济形势严峻:全球通胀高企、地缘政治及军事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预计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体通胀压力日益加大,海外消费支出能力疲软。国际金融环境恶化:美元持续升值导致大量发展中国家外汇紧张,汇率风险高;部分发展中国家外汇不足,无法偿还国际债务,导致各国央行收紧信用证发放,影响目的国汽车出口及出口方收款。中国车企出口门槛高、成本高:传统汽车工业发达的欧洲国家,针对中国汽车的准入条件严苛、注册和认证费用高、流程长。关税壁垒:2023年,欧盟或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启反倾销调查,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关税,将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带来不小冲击;4月欧盟碳关税正式通过,未来可能覆盖汽车行业。关税壁垒与准入门槛品牌影响力较弱,面临当地车企激烈竞争: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的曝光度不足,品牌建设重视程度相对较弱,消费者心智认知较低,品牌影响力有限;而传统汽车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本土车企多在加速新能源汽车布局,其在当地有技术实力储备、丰厚的群众基础和较大的市场份额占比,中国新能源车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环境。品牌影响力后市场服务存在不足:当前我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在后市场服务上仍存在不足,多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和后市场服务商合作来提供服务。多数车企出海欧美市场时还会采用“CarLease”模式,与经销商合作,来避免繁琐的后市场服务。但中国新能源车企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后市场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海外的发展。售后服务中国新能源车企出海困境汽车服务企业可成为车企最好的合作伙伴,助力解决出海问题宏观政治经济环境挑战企业自身建设不足382023.9 iResearch I小结来源: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01030239中国购车用户及汽车营销分析Consumer&Marketing03402023.9 iResearch I中国购车用户分析来源:专家访谈,艾瑞咨询自主研究及绘制。新能源车主年轻化趋势明显,燃油车置换尝鲜是购买驱动因素之一根据专家访谈结果,国内新能源购车用户中以中青年群体为主,年龄分布对比传统燃油车购车用户呈现年轻化趋势;关注的信息渠道中抖音占据主要地位;新能源购车用户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购车关注因素中最看重科技感。燃油车置换、购买第二辆车是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驱动因素,购车用户中50%前一辆汽车为传统燃油车(BBA、大众、丰田等品牌)。2023年中国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购车用户画像对比性别:男:女=75:25中青年群体:30-39岁(52%)单身/新婚无子女占比最多(31%)所在行业主要分布:政府、金融、交通物流、广告关注信息渠道:抖音(43%)、官方信息(汽车厂商公众号、微博等,32%)、小红书(10%)、垂类媒体(懂车帝、汽车之家等;10%)购车关注因素TOP3:科技感、品牌、汽车外观兴趣爱好词云图:性别:男:女=60:40中年群体:35-45岁(45%)已婚有一孩占比最多(41%)所在行业主要分布:医疗、消费、电子信息关注信息渠道:垂类媒体(懂车帝、汽车之家等,49%)、微博(23%)购车关注因素TOP3:品牌、汽车空间、安全性兴趣爱好词云图:新能源汽车购车用户画像传统燃油车购车用户画像412023.9 iResearch I2023.9 iResearch I来源:艾瑞咨询自主研究及绘制。来源:艾瑞咨询自主研究及绘制。中国购车用户营销偏好用户对汽车营销接受较高,试驾、车展是最关注的营销内容与活动对于不同的营销方式,中国购车用户接受度均较高,交互式、场景化、内容营销分列用户偏好前三。营销内容方面,测评/试驾、使用体验分享和优惠活动是购车用户最为关注的内容。从用户兴趣来看,多数车主偏好于参加车展、定期免费维护/保养、品牌试驾等类型的营销活动。购车用户偏好的汽车营销方式购车用户感兴趣参加的汽车营销活动TOP565.0T.2Q.0F.99.0%汽车性能测评/试驾车主使用体验分享车企/经销商优惠活动新车发布会/展会汽车品牌形象宣传片/广告片购车用户对汽车营销内容关注偏好TOP555.4B.7B.07.86.8%汽车品牌展览会定期免费维护/保养服务品牌试驾活动参观线下品牌体验中心购车抽奖活动422023.9 iResearch I中国汽车行业营销费用汽车行业广告营销费用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广告营销费用增速较大2020到2022年,汽车行业销量持续增长,营收增速高于营销费用增速,导致营销费用占比小幅下滑。2021年,新能源车企加大广告营销投入,营销费用占比有所提升,而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带动营收提升,营销费用占比有所下降。2023年,随着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汽车行业整体广告营销费用有望达461亿,其中新能源汽车营销费用可达137亿。来源: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乘联会,艾瑞统计预测模型估算。4074264474611.03%0.97%0.98%1 20202120222023e汽车广告营销费用(亿元)汽车广告营销费用占营收比例(%)2020-2023年汽车行业整体广告营销费用及占营收比例估算29 87 118 137 1.16%1.36%0.97%1 20202120222023e新能源汽车广告营销费用(亿元)新能源汽车广告营销费用占营收比例(%)2020-2023年新能源汽车广告营销费用及占营收比例估算432023.9 iResearch I车企典型营销玩法与特点来源:艾瑞自主研究及绘制。多元化营销方式满足车企分阶段、差异化需求国内营销玩法丰富程度及有效性领先于全球水平。目前,单一的营销模式难以满足品牌传播及销量转化的需求,因此,车企通过不同营销方式的结合来服务品牌、车型的各类阶段性的营销需求。高曝光媒介搭载内容营销和场景营销,为品牌宣传造势助力;内容营销与跨界营销帮助品牌破圈,实现品牌IP的打造;圈层营销通过对圈内用户的运营,帮助品牌培养“死忠粉”。车企典型营销玩法与特点场景营销内容营销跨界营销圈层营销沉浸式体验感,将消费者代入既定场景,潜移默化影响用户心智通过多元的内容形式和创意玩法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建立情感链接,实现品牌共建建立与消费者共同的兴趣,激发消费者的讨论、二创等深层次互动,与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以相同爱好、共同思维的人为圈,通过圈内运营、圈外辐射的方式,传递品牌理念、技术、情怀等 玩法一:以生活化场景为核心,将品牌/产品融入用户日常生活 玩法二:以沉浸式驾驶场景为核心,深度感受产品特性 玩法三:以销售场景为核心,实现购车全流程场景服务 玩法一:以“情”动人通过微电影等形式,让大众与情节、品牌共情,产生强情感链接 玩法二:以“趣”引人加入互动式玩法,借助明星、IP、KOL等大众熟知资源打造出反差、悬念、热点效果的话题,提升消费者共鸣阙值并引发参与兴趣 联合电竞、体育等线上线下赛事、特定主题的综艺节目、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等,开展跨界合作,将跨界产品调性赋予到汽车品牌之中,精准提升目标消费者心智。建立如:车主俱乐部、极致体验派、品牌粉丝团、内容生态圈等圈层营销,锁定目标群体,洞察用户内心深层需求,获取用户认同442023.9 iResearch I传统车企营销痛点来源:艾瑞自主研究及绘制。线上营销同质化严重,线下营销玩法创新难传统车企经过长期发展,其品牌营销模式已相对成熟,以覆盖相对成熟年龄层消费群体的线上营销及高、中线城市的线下营销为主。在线上营销方面其痛点主要有:信息过多且内容高同质化,用户处理信息费时费力,品牌信息传递有效性表现不佳;营销内容对用户影响力有限,购买转化率低。在线下营销方面:线下营销玩法已形成固定模式,品牌区隔度难以体现;低线城市营销覆盖不足等。传统车企品牌营销痛点线上线下信息过多,用户处理信息费时费力内容同质化严重,信息传递有效性不高以流量为导向,营销效果难评估用户停留时间短、易脱离营销氛围,内容对用户的影响力低,难以触动消费者产生购买意愿,转化率低线下玩法固定,难以突出品牌特点低线城市用户参加活动困难452023.9 iResearch I新势力车企营销痛点来源:艾瑞自主研究及绘制。线上营销投入产出比低,线下营销覆盖区域有限新势力车企当前营销主要由产品销售主导,以覆盖年轻一代消费群体为主的线上营销及集中于高线城市核心区域的线下营销为主。在线上营销方面其痛点主要有:产品目标人群单一、受众有局限性,年龄稍大的用户兴趣度与关注度低;部分地区用户对产品及汽车技术发展、新生品牌的认知度、兴趣度、信任度不高,需要车企进行大量、多次、重复的营销触达,投入产出比低。在线下营销方面:新势力车企新建或改建产品体验中心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导致其在部分地区的营销覆盖比较有限。线上线下人群画像单一,受众有局限性,“85前”人群的兴趣较低低线级城市用户对新势力车企的关注度较弱,对汽车新产品及新技术认知度低大量新品牌出现,市场对于品牌认知相对不及传统车企老品牌新势力车企品牌营销痛点新建、改建线下体验中心或场馆成本高三四线城市推广活动成本高配套设施的发展程度、政策等对新势力车企线下营销影响较大462023.9 iResearch I汽车线下营销模式与玩法来源:专家访谈,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通过主题活动吸引用户,满足用户体验需求,但营销辐射范围有限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以及汽车消费者群体的年轻化,汽车线下营销诞生了多样的玩法,汽车品牌通过品牌与用户共创、共享类主题营销活动向用户进行品牌文化输出的特征也在凸显。但汽车线下营销的关键点仍旧是用户体验,品牌的核心诉求仍然是集客,单一线下营销目前覆盖城市及用户群体仍以高线城市用户为主,品牌营销渗透下沉程度不足。营销模式玩法特征及优劣势汽车展会,常见类型有CBD/商圈摆展媒体平台合作展城市/社区巡展CBD/商圈摆展:以新能源汽车、造车新势力品牌为主,通过与物业合作,在人流集中位置摆放少量车型进行媒体平台合作展:由媒体平台主导发起,向品牌端、用户端进行邀约,共同参与的活动城市/社区巡展:由区域型代理或具有线下活动执行能力的服务商负责策划、执行,满足用户直观看车的需求CBD/商圈摆展:流量大,人群画像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定位,集客效果好。缺点是只能在一、二线城市进行媒体平台合作展、城市巡展:规模较大,集客能力强,更贴近用户、体验好,缺点是范围有限、只有少数用户参与创新营销方式尝试汽车音乐会时尚汽车节生活主题展汽车音乐会:以音乐为活动主题,邀请原创音乐人、知名艺人等参与,吸引有相关兴趣爱好的用户参与 时尚音乐节:汽车与时尚的融合,将汽车打造成一种时尚单品的创新性营销玩法 生活主题展:以生活为题,深度体验用车生活场景 汽车与音乐、时尚、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合的主题活动,是当下较为创新的跨界营销方式,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创新性的车展更加聚焦到同一类用户,有助于品牌营销效果的达成与用户体验的升级汽车线下营销服务模式及玩法472023.9 iResearch I媒体类型玩法特征及优劣势汽车垂直媒体 广告营销:APP、网站及产品矩阵中的开屏、弹窗等 体验营销:提供线下试驾、车展、车圈等营销活动 精准/线索营销:借助用户数据,进行精准内容分发 内容营销:提供品牌、车型/产品讲解、测评等内容 车后营销:提供二手车交易服务及车后保养维修等服务 特征及优势:覆盖购车全链路,利用数据和内容优势,实现精准营销 劣势:用户规模小、触达人群少,营销到购买转化关键链条缺失社交平台 微信:朋友圈营销、公众号营销、视频号 微博:热搜营销、信息流营销、内容营销 小红书:信息流营销、内容营销 特征及优势:营销主体泛化,全民皆可营销;营销形式丰富,从图文到短视频到直播;多渠道触点,营销影响力扩大 劣势:定位购车意向群体精准度有限,购买关联性不足短视频平台短视频广告:汽车品牌付费,向用户展示品牌广告KOL推广:向KOL频道内投放视频广告,或由KOL创作品牌相关内容直播电商节:借“直播购物节”使品牌获得大量曝光互动式活动:通过平台话题发起互动,让消费者参与到品牌营销的环节中来,借助平台用户进行内容传播 特征及优势:平台互动性强;曝光迭代次数高;内容接受度高;容易破圈 劣势:购买转化不足交易服务平台 社交裂变:通过用户口碑宣传,促进营销影响力持续,进行二次转化 线上营销:活动预告、范围曝光,触达用户 线上报名、主动交互、线下体验:精准需求匹配 线下服务:以车展、车博会等线下服务与场景互动打动用户,促进成交转化 特征及优势:曝光范围广,集客量大;精准用户,转化率高;交易为核,品销合一汽车线上营销模式与玩法来源:艾瑞自主研究及绘制。各类平台特征显著,购买转化不足是核心痛点目前,国内汽车品牌线上营销已形成垂类媒体、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和交易服务平台的四大媒体营销矩阵,各类媒体都围绕用户、内容、模式构建核心价值,且各具特色及优势,但除交易服务平台外,其他类型媒体营销的共同核心问题均为购买转化不足,而以团车为代表的汽车交易服务平台聚合发挥线上集客、线下充分转化的优势特点,助力品牌达成“品销合一”,解决了这一关键痛点。主流汽车媒体营销玩法及特征482023.9 iResearch I互联网渠道企业既往线上购车尝试案例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及绘制。汽车线上消费存在局限性,商业逻辑未形成闭环,企业尝试均不成功国内互联网渠道企业在2013年开启线上购车业务尝试,经历了两年的发展后在2016年宣告失败。汽车作为大宗商品,用户购买时决策理性、售前决策链路复杂、售后服务依赖性强,企业线上购车业务大多依靠巨额补贴来吸引消费者,“低价策略”的烧钱大战不可持续;且汽车消费行为与线下的现场体验和试乘试驾密不可分,线上渠道的明显短板决定了其无法颠覆传统的线下渠道,而仍需依附线下渠道。另一方面,消费者线上购车-线下提车的售车周期延长也会导致企业资金的大量占用,从而造成企业亏损。因此结合已有经验教训,可以得出结论:单一线上售车模式商业逻辑行不通,线上线下结合才是业务通路。2013年整车电商元年:易车网、汽车之家开展线上购车业务团车网:以团购为主要方式,通过线上集客,带动单店、单品牌销量A2014-2015年三大类汽车电商平台形成:汽车网站:汽车之家、易车、搜狐汽车、车讯网 综合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苏宁、国美 车企/经销商:上汽、长安、庞大集团等自建线上购车平台团车网:业务范围扩大至40城市,与1000 经销商合作B2016年企业纷纷退场,线上购车业务宣告失败:阿里汽车事业部由卖车转向汽车金融业务;买好车转型为经销商服务方;易车网宣布关闭“易车商城”业务;车风网突然倒闭;汽车之家自营电商业务亏损,CEO宣布关闭自营业务团车网:开启“团车节”,创建多品牌聚合的场景营销模式,通过打通线上线下,实现单场售车超过1000辆C492023.9 iResearch I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玩法及特征来源:专家访谈,艾瑞咨询自主研究绘制。聚合线上、线下优势,促进高质量“品销合一”达成线上线下联动的整合营销模式正成为主流,即通过主题活动策划、线上曝光,抓取或引流兴趣用户、潜在消费者进行线上互动,进入线下体验,再将活动环节中的细节与亮点包装成趣味性、互动性较强的营销事件,利用社交平台、大流量媒体等进行广泛传播,产生持续性的营销声量,从而促进品牌的二次曝光与潜在消费者的转化。其营销特点主要表现在线上、线下的资源打通、场景聚合以及充分发挥出的聚合性优势,弥补了单一线上或线下营销模式的缺陷。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玩法及特点活动策划线上曝光活动体验持续曝光营销环节参与主体特点汽车品牌媒体平台执行代理社交平台垂直媒体经销商用户广告代理公司交易服务平台活动策划,反向输出提出需求营销方案平台合作活动策划,反向输出自有平台与合作渠道曝光合作提供服务提供服务服务转化持续曝光集中线上、线下营销资源,进行广域覆盖以及集中覆盖凝聚用户原本分离的线上触达、线下体验场景,形成一站式、一体化服务体验同时发挥出线上内容多元化、触点丰富、覆盖范围广,以及线下体验好、转化率高的营销优势资源聚合场景聚合优势聚合502023.9 iResearch I线上线下整合营销商业逻辑来源:艾瑞自主研究及绘制。团车以双域双场景营销助力品牌品销合一线上线下整合营销的优势在于可以获得全域潜客,通过社群精细运营、私域直播和本地投放、城市集中曝光,获得高意向潜客,从而实现高效转化。整合营销的代表玩家是团车。团车是国内汽车交易和服务平台,在营销模式上,整合用户购车决策链路中的线上信息收集、线下产生交易双场景,线上:基于自有APP、公众号、合作媒体矩阵、电商平台等公域营销造势,通过中央、城市直播吸引全域潜客,以微信社群私域流量运营的方式,标签化线索清洗,再通过私域直播、AI 客服推荐实现高质量、精准用户转化。线下:在覆盖城市集中曝光转化潜客、为经销商合作伙伴提供渠道联动到店的用户邀约培训等服务,将高意向潜客有效引入车展及店内,助力品牌营销品销合一。全网流量曝光集客站外媒体曝光站内广告曝光公域直播曝光私域流量激活转化车展用户导入精选全网优质媒体PC APP双端投放,吸引全网兴趣用户关注及点击PC WAP双端优质广告位长期曝光,持续吸引站内用户关注及点击淘宝、APP、微信三大会场造势;中央/城市直播多元阵容搭建直播金字塔全域潜客社群精细运营线索运营客服推荐社交服务私域直播高意向潜客渠道联动到店购车用户云培训云管控引入经销商基盘用户参与线上活动团车网汽车营销服务模式本地投放城市集中曝光渠道裂变基于LBS的线上集客线下集中曝光引入线下车展全品牌汇集的场景营销512023.9 iResearch I典型服务企业团车网业务介绍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及绘制。团车网由团购发展至线上线下结合,始终把握消费行为趋势团车网经营现状团车网2018-2022年净营收21.67亿元近五年服务成交的汽车交易量968,882辆合作品牌及经销商14,000家业务发展城市240个团车网业务、合作车企及汽车品牌的发展趋势2010-2015年以进店团购为主要业务模式,合作品牌50 ,包括: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京现代、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奇瑞、吉利、比亚迪、华晨、长安、荣威等。2016-2020年以团车节为主要业务模式,合作品牌约90个,包括:奔驰、宝马、奥迪、林肯、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京现代、广汽丰田、广汽本田、奇瑞、吉利、比亚迪、华晨、长安、荣威、长城、陆风、名爵、东风日产、上汽、北汽、五菱、江淮、力帆、起亚、东南汽车等。2023年随着拓展更多新能源品牌的合作,如理想、蔚来、小鹏汽车等,合作品牌数量超100 ,与上万家经销商建立合作,除法拉利、兰博基尼、保时捷、玛莎拉蒂等超豪华品牌外,与大部分汽车品牌(包含新能源品牌)都有合作。522023.9 iResearch I典型服务企业团车网业务介绍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及绘制。历经十余年发展,团车业务已累计覆盖全国超过240个城市,触达县城超过800个,车展业务自2016年第四季度开始以来已在全国累计举办超3300场,为14000余家主机厂及经销商提供“品销合一”的解决方案。团车网以线上、线下整合营销及服务的业内独创高精准用户集中模式,实现了高转化、高成交的经营目标,为消费者和厂商双方持续提供优质解决方案。车展活动全球规模领先,高精准用户集中、高成交平台130.5 248 5-7月周均活动期一周订单订单量(台)销量提升90.0%线下经销商合作合作经销商数量:14家订单量同期月环比增长:116%同期周环比增长:141%线上私域直播在线观看 2307 人点赞 2601 次诚意金 15 台引导成交 98 件购车用户线索搜集其中南京车展现场订单交易达成。场次线索达成线索完成率厦门139139%德阳3570%南京203203%宁波6969 23年团车网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合作案例分析与某自主品牌合作团车网车展业务发展现状与某新势力车企合作全国部分车展分布示意图团车网车展累计已举办:3300 场532023.9 iResearch I团车发力新能源市场与品牌方展开密切合作,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来源:公开资料,艾瑞咨询自主研究及绘制。团车网合作的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与主流新能源车企及其旗下汽车品牌均有合作团车网“EV玩车节”活动EV玩车节商场优惠云集流行科技亲子体验丰富车型试驾强社交需求泛娱乐化需求较强购车需求新能源新势力曝光体验种草生活方式延展 2023年首届活动提供现场试驾体验 合作新能源汽车品牌:蔚来、奇瑞新能源、沃尔沃、smart、腾势、零跑 参与互动活动:5000 人次;曝光率:600万 实现新车成交:76台,预计后续月内成交200 台542023.9 iResearch I团车网未来发展方向及空间来源:艾瑞咨询自主研究及绘制。团车网发展SWOT分析O机会 低碳概念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符合环保要求;国内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扶持时间久、力度大,行业处于快速上升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能源角度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升期,市场空间广阔可拓展深耕;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进展迅速;我国购车用户预算水平整体有所提高,用户新能源汽车购买倾向提升,消费市场潜力大。S优势 线上线下融合,领先行业的独特场景营销,精准用户运营,合作汽车品牌数量超100 ,解决B、C双端困境;行业积累深厚,高认可度;以销售为导向,实现集中消费者的高精准度。W劣势 相对懂车帝、汽车之家等汽车垂类媒体,在媒体自然流量能力上略显不足;以场景营销为主的服务方式,运营成本高于单纯提供线上流量的平台。T威胁 短期经济大环境转好面临挑战;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时代逐渐落幕,新能源汽车市场短期预计会受到一定影响;行业内竞争对手可能采取行动进一步竞争新能源汽车市场等。SWOT552023.9 iResearch I团车网未来发展方向及空间深耕汽车服务领域,把握汽车电动化趋势,拓展新能源车企合作注释:*数据来自团车内部专家访谈。来源:行业专家访谈,艾瑞咨询自主研究及绘制。把握电动化转型趋势整合行业多年积累的经验,在汽车行业电动化趋势的大背景下,再更好帮助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的同时,拓展与新品牌的合作空间与模式,为车企发展需求提供针对性帮助,成为更长远的深度合作伙伴关系。继续深耕汽车服务领域,不断创新继续深耕线上线下汽车服务领域,发挥体验营销的优势,为汽车厂商和消费者双方提供优质的服务;掌握新能源车企、消费者的最新需求动态,整合营销资源,创新营销玩法,将汽车、车展与当下流行元素(如露营、音乐、艺术文化等)相结合,满足B、C双端需求,服务交易达成。巩固传统领域服务优势,拓展新品牌合作空间未来发展预期预计2023年国内汽车行业营销费用可达461亿,新能源汽车营销费用可达137亿,团车可占据的市场空间进一步增长;根据团车近五年业务发展情况、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速度,在把握市场机遇的情况下,团车服务交易量预估可由现在的年均近20万辆突破到24万辆。服务人数持续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随着全新场景玩车节的扩展,根据团车现有数据,预估团车未来国内理论年触达人数可扩大至3.15亿人次*562023.9 iResearch I团车网未来发展方向及空间来源:专家访谈,艾瑞咨询自主研究及绘制。实现全球化发展,立足中国,服务世界实现全球化发展帮助中国车企出海发挥深耕行业十余年经验优势,利用国外汽车行业积累资源,协助车企解决出海困境:协助车企完成出海相关审批文件的准备及提交;协助车企与当地政府沟通税收相关问题,帮助企业争取利益最大化;帮助车企在出海初期寻找合适的当地经销商资源,建立国外经销体系;协助车企建设与完善海外产业链:团车可在车企出海的银行贷款、人员招聘及培训、寻找后市场服务商等阶段发挥资源优势,为车企提供更多便利;车企出海欧洲和美国时,为应对出口国家的本土化要求,团车可协助车企寻找合作伙伴;在中国车企收并购海外汽车品牌过程中,协助车企与海外汽车品牌沟通谈判,完成收并购过程相关流程办理。为出海提供资源便利利用团车在海外的营销渠道优势以及对当地消费者购车习惯与偏好的了解,通过线上网络营销和线下举办小型车展等形式,帮助出海车企增加品牌曝光度,强化当地消费者的品牌心智,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欧洲: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高但中国车企渗透率低,可通过线上营销和线下车展的形式帮助车企增加品牌曝光,提升消费者认知;美国:市场发展速度快、前景广阔,可复制团车在国内的整合营销成功模式,增加品牌曝光度;东南亚:互联网渗透率较高,可利用自身线上渠道优势,进行消费者市场教育,快速帮助出海车企触达消费者,提升品牌心智。提供营销服务开拓全球市场挖掘新兴市场汽车消费潜力,在帮助中国车企出海的同时,帮助全球车企拓展新兴市场,最终实现“立足中国,服务世界”的全球化目标。58LEGAL STATEMENT版权声明本报告为艾瑞数智旗下品牌艾瑞咨询制作,其版权归属艾瑞咨询,没有经过艾瑞咨询的书面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或输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任何未经授权使用本报告的相关商业行为都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免责条款本报告中行业数据及相关市场预测主要为公司研究员采用桌面研究、行业访谈、市场调查及其他研究方法,部分文字和数据采集于公开信息,并且结合艾瑞监测产品数据,通过艾瑞统计预测模型估算获得;企业数据主要为访谈获得,艾瑞咨询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作尽最大努力的追求,但不作任何保证。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均不构成任何建议。本报告中发布的调研数据采用样本调研方法,其数据结果受到样本的影响。由于调研方法及样本的限制,调查资料收集范围的限制,该数据仅代表调研时间和人群的基本状况,仅服务于当前的调研目的,为市场和客户提供基本参考。受研究方法和数据获取资源的限制,本报告只提供给用户作为市场参考资料,本公司对该报告的数据和观点不承担法律责任。法律声明
点击查看更多中国一汽:一体化压铸车身后地板制造技术开发及应用(2023)(27页).pdf精彩内容。
汽车行业报告,人形机器人关节执行器,国产替代正当时薛玉虎,证券分析师,王琭,联系人,S0350521110005S证券研究报告2023年09月04日汽车请务必阅读报告附注中的风险提示和免责声明2重点关.
请仔细阅读在本报告尾部的重要法律声明轮胎行业深度,复苏为全年主线,万亿市场景气上行主要观点主要观点,全球轮胎全球轮胎为为万亿级别市场,中国轮胎企业万亿级别市场,中国轮胎企业有巨大有巨大向上发展空间和高.
2023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目录目录一,激光雷达概述,1二,多因素驱动市场增长,4三,激光雷达技术路线,7四,产业链及竞争格局,16五,相关公司,19六,未来展望,27128行业研究报告慧博智能投研.
2023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内容目录内容目录1,充电桩,新能源汽车高速渗透下崛起的基础设施需求,51,1,新能源汽车的补能方式,51,2,充电桩的分类,72,需求催化,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国内外市.
2023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内容目录内容目录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补能行业蓬勃发展电动车渗透率持续提升,补能行业蓬勃发展,55充电和换电是电动车主要的补能方式,5产业链,充电模块是核心元件,运营企业.
1232023年年8月月25日日行业行业,深度深度,研究报告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报告慧博智能投研座椅行业深度,座椅行业深度,市场空间,行业壁垒,产业市场空间,行业壁垒,产业链及相关企业深度梳理链及相关企业.
2023年深度行业分析研究报告目录目录一,汽车热管理概念及组成,1二,汽车热管理必要性,2三,汽车热管理前沿技术及升级变化,3四,汽车热管理回路,14五,电动化带动热管理系统单车价值量提升,15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