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知识 > 医疗联合体是什么?服务模式有哪些?

医疗联合体是什么?服务模式有哪些?

1 医疗联合体是什么

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是以1+X模式构建的整合同一地区医疗资源的区域性医疗联合体。一般由一个地区的三级医院主导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组成。真正实现分级诊疗,即基层社区首诊、医疗机构双向转诊、患者紧急救治、医疗机构自上而下联动的目标。三级医疗机构诊断治疗重疾,二级医疗机构诊断常见病,社区医疗机构负责便捷首诊服务。随着医学会的逐渐兴起,基层医院和大医院单打独斗的局面已经过去。密切合作和信息共享应使基层第一次诊断的双向转诊成为现实。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区医疗机构首诊和重疾转诊的意义。

医联体

2 医疗联合体服务模式

我国的医疗联合体服务模式可以分为七种模式:

(1)城市医疗集团模式

城市医疗集团模式指,以一家三级医院为龙头,将区域内多家二级医疗机构、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起来,构建3+2+1模式的医疗协会,在有条件的地区组建独立的法人医疗集团,在由一家三级医院和一两家三级专科医院牵头的医疗协会内实行人、财、物统一管理模式,提升医疗集团的服务能力。医药集团上下博弈,错位发展。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和质量,更好地为患者、医疗机构和上级卫生管理部门服务。

(2)县域医公共体模式

区域县域医共体模式,探索区医院或者县医院为龙头,整合同一区域医疗资源的医疗服务共同体,通常由县级二级甲等医院牵头优化县级区域内协作单位、乡镇卫生院是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是区域医疗社区的基础。建立统一医共体管理制度,指导医疗资源下沉,建立一套医共体数据库,推进中西医疗资源并重,构建县乡村联动的区域医疗体系,探索乡镇卫生院签约模式,达到分级诊疗疾病预防及连续管理。如安徽天长医共体模式。

(3)跨区域专科联盟模式

跨区域专科联盟模式,根据区域内卫生医疗机构的优势学科资源,实现区域内一所卫生医疗机构优势专科为主,联合其他卫生医疗机构相同专科技术力量,在区域内形成一批有优势的专科中心,提高重大疾病的治疗效率,形成突出专科特色,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模式。

(4)横向整合模式

横向整合模式指在地方卫生健康管理委员会,军队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指导下横向整合了下属医疗机构、医技护人员、检查设备等硬件资源。比如军队体系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的整合,以电子病历、Pacs影像、检验等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都属于横向整合。

(5)纵向整合模式

纵向整合模式在不同等级的卫生医疗服务机构间纵向整合了挂号预约、医技护协同、双向转诊、医院外带处方,到社区去拿药等业务协同。

(6)医院托管模式

医院托管模式指大医院传帮带小医院,将绩效管理、优势学科、服务理念、品牌价值等输出。同时实现危重患者,孕产妇患者等绿色生命通道的双向转诊。

(7)远程医疗协作网模式

远程医疗合作网络模式是指基层、偏远和欠发达地区的主要单位和卫生医疗机构建立远程医疗咨询服务网络。它提供远程医疗、远程咨询和远程教学等服务,通过信息技术促进资源的纵向流动,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的提高。让病患少跑,让技术和资源多跑,对促进分级诊疗起到关键的作用。

3 建设医疗联合体的目的

(1)医联体是赋能基层医疗的制度方法:医联体建设的目的是纵向及横向打通各个机构之间的壁垒,建立医疗资源流通机制,优化医疗资源配置,而作为资源弱势方的基层医疗机构,其医疗服务能力自然可以得到提升。

(2)医联体是对传统医疗服务体系的革新:通过建设和发展医联体,充分发挥区域内三级公立医院的牵头引领作用,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形成分级诊疗制度,引导群众基层首诊、就近就医。

(3)医联体的本质是优质医疗资源的上下贯通:医联体的核心是连接,因此以医联体建设为突破口,可以逐步破除各级机构间在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人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壁垒,形成资源共享、业务协作的合力。

以上是关于医疗联合体相关知识的分享,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动脉网&蛋壳研究院:医联体商业价值报告(60页).pdf

什么是医疗联合体?有哪些类型?

什么是医联体?有几种模式?优势有哪些?

罗兰贝格:中国式医联体的变革之道(附下载地址)

本文由作者C-C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联合国:有关欧盟分类法在核心银行业务中应用的建议(英文版)(96页).pdf
联合国:有关欧盟分类法在核心银行业务中应用的建议(英文版)(96页).pdf

“为人民服务的经济”是欧盟委员会的主要优先事项之一,也是根据欧洲绿色协议巩固社会公平和欧洲繁荣的基本概念。鉴于金融业的变革力量,银行在为欧洲经济融资方面扮演着核心角色,因此银行负有特殊责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对可持续发展的拥护也影响到了欧盟以外的国家。大多数公司在其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同阶段,银行与企业的合

【研报】银行业: 如何看本轮银行股估值修复空间?-210307(25页).pdf
【研报】银行业: 如何看本轮银行股估值修复空间?-210307(25页).pdf

美股银行估值中枢高、周期属性强、风险快速出清。剔除金融危机时期,美股银行在 90 年 代-危机前、危机后至今的估值中枢分别达 2.2 倍、1.2 倍,长期维持高位。目前标普 500 银行指数 PB 达 1.3 倍,较 A 股银行溢价近 70%,优质个股 PB 甚至突破 2-3 倍。同时,美 股银行具有强周期

【研报】银行业2021年春季投资策略:从区域分化视角看银行股投资逻辑-210305(53页).pdf
【研报】银行业2021年春季投资策略:从区域分化视角看银行股投资逻辑-210305(53页).pdf

目前已进入本轮经济复苏的中后期阶段,在低基数效应下,2021 年 GDP 将呈现 “前高后低”的“脉冲式”增长,但后续景气度是否可持续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一方面,2021 企业债务负担加大,在“稳货币、紧信用”格局下,企业现金流 压力可能抑制其内生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影子银行体系信用收缩,融资类信托 业务监

【研报】银行业2021年春季投资策略:从区域分化视角看银行股投资逻辑-210308(19页).pdf
【研报】银行业2021年春季投资策略:从区域分化视角看银行股投资逻辑-210308(19页).pdf

资产端:表内信贷供需错位加大使得贷款利率存在上行动力,斜率不高,但不会因经济“脉冲式”复苏而作 出过激反应。负债端:稳存增存压力加大,核心负债成本承压,机构间不平衡加剧,股份制银行负债或面临系统性压力, 利率可能进一步上行。NIM:存贷款重定价因素导致一季度NIM阶段性小幅走低,环比收窄3-5BP,全年具有

NIFD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20年度银行业运行(20页).pdf
NIFD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20年度银行业运行(20页).pdf

货币政策方面,2020 年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货币政策调控,直接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三农、中小微企业等群体的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央行不断加强预期管理,引导货币市场利率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截至 2020 年末,LPR 报价连续 8 个月维持不变,十年期国债收

【研报】银行业专题报告:银行资产负债行为手册透视多重约束下的银行资产配置变迁-210324(43页).pdf
【研报】银行业专题报告:银行资产负债行为手册透视多重约束下的银行资产配置变迁-210324(43页).pdf

货币通过央行+商行体系创造。货币供给主要包括两个环节,一是央 行的基础货币供给,二是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创造。货币供给过程有 三位参与者:央行、银行、非银行企业及居民,央行通过实施货币政 策控制基础货币投放,进而影响整个体系的货币供应量。银行吸收存 款后用于信贷投放和投资,进行了多倍存款创造。社会公众对货币转

【研报】银行业基于银行视角:从金融数据管窥政策与经济-210328(30页).pdf
【研报】银行业基于银行视角:从金融数据管窥政策与经济-210328(30页).pdf

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 按照经验,企业的信托贷款与委托贷款基本都是2-3年的中期贷款 委托贷款中含有公积金贷款,但是具体比例未知。后面计算企业中长期融资时,我们简单将委托贷款全部计入企业中长期融资 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 央行估计值,并非真正的未贴现银票 不管贴现与否,都属于短期融资 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 采用央行

【研报】银行业2020年年报综述:利润增速大幅转正资产质量显著改善-210401(18页).pdf
【研报】银行业2020年年报综述:利润增速大幅转正资产质量显著改善-210401(18页).pdf

盈利:4季度营收增速环比提升,减值大幅节约反哺利润,利润大幅转正。已披露年报的大行+股份行全年营收增速+5.1%,PPoP+5.7%,归母净利润增速大幅转正至+0.5%,趋势较2、3季度持续改善。邮储、招行业绩增速较快,Q4大行业绩增速明显高于股份行。息差:LPR下行拖累定价,主动负债占比高的银行更具优势,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