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分析 > 2022智能制造行业分析,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

2022智能制造行业分析,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

1.智能制造产业链

智能制造产业链上游是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包括:3D打印、激光设备等;产业链终有时是自动化加工设备,包括通用设备,如:机床等;专用设备,如:木工机械等;仪器仪表,如:面板设备等;下游是自动化集成,如:汽车、家电、3C消费电子、食品饮料及化工等。

智能制造

2.智能制造发展历程

智能制造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截止至今,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单机数控时代(20世纪50~60年代)

1952年,当时世界第一台数控基础在美国诞生,标志是制造业进入单机数控时代。

(2)“自动岛”时代(20世纪70年代)

进入上世纪70年代,工业应用的CAD系统开始形成,通用电气建成了自动化车间和自动化工厂,制造业进入“自动岛”时代。

(3)智能系统时代(20世纪80~90年代)

在80~90年代,伴随着大系统理论和物联网的兴起,丰田公司在1989年建立了“新ALC”系统,实现各工厂、各生产线、各工序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实时交换,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决策优化生产管理效率; 1990年,IBM公司提出“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组织的生产率和响应能力”,智能制造进入智能系统时代。

(4)智能网络时代(21世纪)

21世纪以来,感知技术、物联网、分布式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继加入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流程的柔性和效率,2008年西门子将“数字化工厂”定义为企业核心战略,行业进入智能网络时代。

智能制造

3.智能制造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对各行业渗透逐渐加深,应用场景也不断拓宽,市场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智能制造市场规模从1.3万亿元增长至2.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1.1%;预计在政策持续加码,技术基础逐渐成熟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智能制造市场将有望实现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5.3亿元,2020-2025年CAAGR为13.9%。

智能制造

4.智能制造发展前景

(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提升空间大

据工信部两化融合服务平台统计,2019年度智能制造就绪率仅7.9%。2020年四季度工业企业智能制造就绪率仅9.7%。智能制造推进体系初步形成,但智能制造就业率仍不足10%,说明大多数制造业企业仍处于基础自动化阶段,工业企业整体关键工序数控化、管控集成化、供产销集成化能力依旧有待提高,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程度存在提升空间。

(2)人才驱动智能制造发展

发展智能制造需要高技能的人才。据《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预测,到2025年,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缺口数量将接近100万人。

为应对人才缺口,我国围绕设计人才、应用人才和服务人才三个方面发力培养智能制造相关的人才,同时吸引外部人才为我所用。这些人才将驱动我国智能制造行业发展。

5.智能制造发展趋势

(1)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被攻克

目前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跟国外有较大差距,如:设计仿真、混合建模等基础技术、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工艺技术、人机协作、精益管控、供应链协同等共性技术等,“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致力于攻克上述关键技术的发展,推动智能制造行业升级。

(2)工业软件产品得到突破提升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要求到2025年,突破一批研发设计软件,开发一批行业专用软件,控制执行、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等软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研发一批达到国际同类水平的新型软件。

(3)智能制造将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现阶段,国家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大幅度放宽市场准人,引进外资、技术、人才,加大外商对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同时,鼓励智能制造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

以上梳理了智能制造行业现状及前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分析栏目。

推荐阅读:

PLEX:2022年智能制造行业现状报告(英文版)(32页).pdf

赛迪智库:智能制造行业政策白皮书(35页).pdf

霍尼韦尔:2021智能制造白皮书-卓越运营赋能制造企业(29页).pdf

本文由作者2200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保尔森基金会: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0)(29页).pdf
保尔森基金会: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0)(29页).pdf

2020年3 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融发展: 案例与展望 课题研究团队 戴丽保尔森基会 副主席兼总裁 骏清华学绿融发展研究中 主任 中国融学会绿融专业委员会 主任 北京绿融协会 会 课题指导专家 孙蕊保尔森基会 级顾问 保尔森基会绿融中 执主任 刘嘉清华学国家融研究院融与发展研究中 中级研究员 中国融学会绿融专业

【研报】金融科技行业前沿系列报告之十一:金融科技公司融资业务如何估值?-20201021 (19页).pdf
【研报】金融科技行业前沿系列报告之十一:金融科技公司融资业务如何估值?-20201021 (19页).pdf

证券研究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 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公司融资融资业务如何估值?业务如何估值? 金融科技前沿系列报告之十一2020.10.21 中信证券研究部中信证券研究部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 肖斐斐肖斐斐 首席银行分析师 S1010510120057 彭博彭博 银行分析师 S1010519060

【研报】保险科技行业专题研究(二):群雄逐鹿的背后商业模式探究-20201116(39页).pdf
【研报】保险科技行业专题研究(二):群雄逐鹿的背后商业模式探究-20201116(39页).pdf

近年来,投资热点从“互联网保险”向“保险科技”升级。保险科技经营主体包括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平台类公司、技术服务商和传统保险公司四大类,商业模式包括B2A、B2B/2G、B2B2C三大类。B2A:从赋能和变现到AI替代。代理人高脱落、低产能、素质低、收入低、金字塔结构等队伍顽疾导致寿险业务由量增到质提的动能

【公司研究】华灿光电-拐点已现Mini LED成长在即-20201116(20页).pdf
【公司研究】华灿光电-拐点已现Mini LED成长在即-20201116(20页).pdf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报告摘要:报告摘要: 公司经营业绩底部反转,公司经营业绩底部反转,Q3拐点明确拐点明确 2020 年起公司凭借领先的研发优势积极推动产品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布局优化,同时 受益于 2020 年行业景气回升,公司 2020Q3 实现

中国智慧交通驱动制约因素以及市场趋势交通行业分析研究报告(40页).pdf
中国智慧交通驱动制约因素以及市场趋势交通行业分析研究报告(40页).pdf

目录 1方法论 . 51.1研究方法 . 51.2名词解释 . 62中国智慧交通行业综述 . 92.1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定义 . 92.2全球智慧交通行业发展现状 . 112.3中国智慧交通行业产业链 . 132.4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关键技术 . 162.5中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 . 183中国智慧交通应用

北森:2016届校园招聘数据分析报告(25页).pdf
北森:2016届校园招聘数据分析报告(25页).pdf

2016届 校园招聘数据分析报告 Offer 2016年度校园招聘数据分析报告01 校招时间规划 2016年度整个校招的启动时间提前于往年,8月份就开启 发布广告模式,但是校招简历的投递并没有受到影响,投 递的第一个小高峰期仍旧发生在9月份 相较2015年秋招,面试安排量被更加密集地安排在了9、 10两个月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