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REITs专题报告(一):公募REITs扬帆“新资产”起航》,按照不同的标准,REITs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最常见的分类方式有四类:1.根据底层资产类型划分为权益型、抵押型和混合型;2.根据组织形式划分为公司型、契约型和合伙型;3.根据资金募集方式划分为公募型和私募型;4.根据投资不动产的类型划分为住宅类、零售类、办公类、仓储物流类等。
(1)根据底层资产类型划分为权益型、抵押型和混合型权益型
REITs拥有不动产的所有权,投资者的收益来源于租金收入和不动产的增值收益。权益型REITs可以持有各种类型的不动产,包括住宅、酒店、办公楼、仓库、医院等。在成熟市场中,权益型REITs是REITs的主流。抵押型REITs不拥有不动产的所有权,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发放贷款、购买债权等)持有对房地产所有者的债权,并主要以贷款利息作为收益来源。抵押型REITs无法分享不动产的升值收益,也与不动产实际产生的租金收益无关,其风险收益特征类似固定收益产品。混合型REITs兼具权益型与抵押型REITs的特点,既持有不动产,也持有债权,其风险收益特点介于二者之间。
(2)根据组织形式划分为公司型、契约型和合伙型;
公司型REITs的组织架构与普通公司类似,投资者通过持有公司股票进行REITs投资,股东即是REITs投资者。在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公司型REITs是都是主流。由于公司需交纳企业所得税,为了维持税收中性,公司型REITs需要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契约型REITs是REITs管理人通过发行受益凭证(基金份额、信托份额等)募集资金,并将募集资金投资于不动产或不动产相关权利的一种信托基金。在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契约型REITs是主流形式。与公司型REITs不同,契约型REITs的法律基础是信托关系,投资者是委托人,REITs管理人是受托人,除另有约定,REITs持有人即是受益人。合伙型REITs类似于一般的有限合伙企业,由有限合伙人(LP)和普通合伙人(GP)组成。有限合伙人不参与具体事务管理,并以其投资额为限对合伙REITs承担有限责任,普通合伙人管理REITs具体事务,并对REITs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根据资金募集方式划分为公募型和私募型
私募型REITs是指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发行的REITs产品。私募REITs由于无法上市交易,投资者门槛也相对较高,因此流动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投资者较少且风险承受能力更强,监管方面也相应更加宽松。公募型REITs以公开方式向普通投资者募集资金,对投资人数没有限制,门槛也比较低,是REITs产品的主流形式。公募型REITs可以上市交易,流动性也明显高于私募REITs。根据投资不动产的类型划分为住宅类、零售类、办公类、仓储物流类等。
(4)根据投资不动产的类型划分为住宅类、零售类、办公类、仓储物流类等。
根据底层不动产的不同,REITs的底层不动产类型包括商业写字楼、零售物业、酒店、公寓、仓储物流、医疗保健、主题公园、体育馆等传统REITs投资领域,以及种植园、监狱、学校等创新型REITs投资领域。近年来,机场、港口、收费路桥、电力设施、通信铁塔、数据中心等稳定且有较高收益率的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多地被各个国家及地区的REITs所应用。只要是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不动产,其所有权或抵押债权都可以成为REITs的底层资产。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做好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我国的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主要聚焦新基建、交通运输、市政公用、仓储物流、污染治理、信息网络、产业园区等七大重点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