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一词来源于日本,是典型的日语汉字词汇,意思是业务经营的形式、状态。大约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萧桂森曾在其《食品零售业态革命》一文中,把业态的含义描述为:“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形态。”参考克劳锐发布的《2019中国MCN行业发展白皮书》,中国MCN行业业态有内容生产业态、运营业态、营销业态、电商业态、经纪业态、社群/知识付费业态以及IP授权、版权业态等七个方面。其中内容生产业态和运营业态为基本业态,MCN以这两种业态为基础,衍生出其他五种业态。
(1)内容生产:主要以内容生产为主,并逐步开始工业化、IP化。比如《陈翔六点半》、《十二住房客》等。
(2)营销业态:综合多维度分析为广告主推荐最佳的整合营销方案。以大批量账号形成巨大的流量池。多渠道分发去触达潜在消费群体。
(3)社群/知识付费:从大盘粉丝中来沉淀出“垂直粉丝”做专业变现,一般通过内容生产+粉丝沉淀的模式。进行社群经济的开发转化。比如,图书出版、付费课程等。
(4)IP授权/版权:深耕更长线的IP研发、生产、经营的产业链。该业态往往有着自己广为人知的形象IP。然后通过形象IP授权、周边电商、线下漫展、费用采购等形式开展业务。
(5)运营业态:包括内容、平台和账号运营。内容运营包括内容策划、选题把控和内容传播;平台远营包括规划研究和内容分发;账号运营包括账号定位、粉丝管理、矩阵规划。
(6)电商生态:电商型更注重与粉丝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内容生产+电商的方式,实现销售转化。
(7)经济业态:不是签约成熟网红,而是自己打造素人。致力于解决网红前端的商务问题,通过内容生产+资源优势进行组合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