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合集目录 |
报告预览 |
|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
1、有机硅景气度向上,龙头企业竞争力持续提升有机硅是对含硅有机化合物的统称,产品种类众多、应用领域广泛。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硅-碳键(Si-C),同时至少一个有机基团与硅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通常也包含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团与硅原子间接相连的化合物,其中以硅氧键(-Si-O-Si-)为主链组成的聚硅氧烷应用最为广泛,约占有机硅产品总用量的 90%以上。有机硅产业链可分为原料、单体、产品等三个环节,其中基础原料为硅粉和氯甲烷,主要单体为甲基氯硅烷,约占整个有机硅单体总量的 90%以上,近年来我国在单体生产技术上不。
2、我国人均有机硅产品消费量同国外相比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2019 年,我国有机硅表观消费量约为 113 万吨,同比增长 8.7%,其中,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及其他消费分别占比 66.9%、29.5%、3.6%。近年来,我国有机硅产品需求较为旺盛,需求量保持快速增长。据 SAGSI 统计,我国有机硅中间体需求量从 2010 年的 47 万吨增长至 2019 年的113 万吨,复合增速超过10%。根据德国瓦克年度报告,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与人均 GDP 水平基本呈正比关系,而且低收入国家有机硅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弹性更大。目前我国有机硅的人均消费量约为 0.7kg,而欧、美。
3、海外产能持续萎缩,国内进入新一轮产能投放期全球有机硅产能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量基本上由中国贡献,由于海外企业生产有机硅成本较高,且属于危化品,近年来海外产能受疫情、高成本等因素影响陆续退出,2020 年8 月迈图宣布在两年内关闭其位于纽约沃特福德的有机硅工厂,关停产能折DMC 约11 万吨。我国有机硅产能2019 年约占全球59%,2020 年末达168 万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基地。据近十年(2009-2019)我国工业硅产业格局变化浅析,我国有机硅生产工艺持续进步,甲基单体合成工序中二甲选择性从2006 年的80%提升至2019 年的8。
4、需求侧:全球智能化不断演进,单晶硅承载半导体重任智能终端层出不穷,硅含量持续提升各类新老终端需求抬升,半导体需求叠加型爆发。半导体行业产业链下游终端结构主要分为通信类(含智能手机)、PC/平板、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整个应用层面的需求催生了几十万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其中,智能手机作为主要的通讯设备,2021年第一季度,出货量达 3.46 亿台,同比增长 25.5%,较 2019Q1 增长 11%,国内市场接近 1 亿台。IDC 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 13.8 亿部,同比增长7.7%。根据工信部 2021 年初数据,我国 5G 终端手机连接数为 2。
5、半导体核心材料技术壁垒极高,国内绝大部分产品自给率较低,行业集中度较高。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半导体材料行业技术门槛高、资金门槛高、市场门槛高。全球来看,半导体材料市场主要被美国、日本、欧洲、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海外厂商所垄断,国内厂商整体技术水平与生产规模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根据SEMI 统计,2019 年国内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 87 亿美元,国产化率仅 14.68%。刻蚀设备领域内,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刻蚀设备供应商主要包括泛林集团、东电电子和应用材料,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超过 90%。硅片生产领域内,信越、SUMCO、。
6、胶粘剂具有功能性,依赖渠道服务产品性质上看胶是有功能性的,对密封、漏水以及收房时候接缝美观性等都有比较大的影响。行业内存在部分生产厂家通过降低有机硅基础聚合物含量的方法达到其降成本的目的。从表面上看,这些低成本的“充油胶”与不充油的硅酮密封胶无太大区别,部分产品甚至做得外观很好,很光亮,固化速度也快,初期固化力学性能也好。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充油胶”与不充油的密封胶差异逐渐显现,可能出现脱胶、渗漏、发黄变黑等情况,甚者可能出现有害气体挥发。产品使用效果高度依赖于厂商技术指导。对于建筑及家装客。
7、半导体设备是半导体制造的基石,对行业发展有先导性。半导体行业的制造理论,半导体产品制造需超前电子系统开发新一代工艺,而半导体设备要超前半导体产品制造开发新一代产品。因此半导体设备行业是芯片制造基石,擎起整个现代电子信息产业,是半导体行基础和核心。目前,晶圆制造主流工艺制程为7nm,则对应半导体制造设备行业目前至少已在研发5nm甚至3nm节点工艺,需要超前一代至两代。 半导体制造产业链中,半导体设备价值普遍占比较高,一条制造先进半导体产品的生产线投资中制造设备价值约占总投资规模75%以上,因此半导体产业的高速。
8、围绕“硅、磷”打造两大同心生态,未来将充分挖潜。公司农化和有机硅业务齐头并进,目前公司业绩核心贡献来自 49 万吨有机硅单体产能、8 万吨草甘膦原药,2020 年农化与有机硅整体贡献营收营收超过 90%。站在当前时点,我们更看重公司在未来成长的布局,新安管理体系融入了传化经验,公司管理理顺,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充分挖潜时期。围绕“硅、磷”两大元素打下的扎实的主业基础,依托原有的擅长的并购经验,充分利用内生扩张及外延强化的手段,构建“植保+硅材料”双龙头新安。国内最强有机硅企业,未来重在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围绕单体合成。
9、公司近三年平均ROE高达27.52%,处于产业谜相关公司最高水平。2018-2020年的ROE高达28.75%、32.24%和21.58%,2020年ROE下降主要原因是进行了IPO融资,而新建产能还未投放。与其他同处于碳纤维、碳碳复合材料、石墨材料、光伏硅片行业的公司进行比较,金博股份的ROE处于上下游产业链中最高水平。公司ROE最高的原因在于较高的净利率叠加较高的总资产周转率。净利率方面,金博股份是除了中简科技之外最高的公司,近三年平均值为34.0%,主要来源于公司先进的碳基复材制备工艺以及自制碳纤维预制体;总资产周转率方面,公司近三年平均值仍然是最。
10、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国内多晶硅产业积极贯彻绿色发展、安全生产的理念,一方面通过创新驱动,不断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原辅料使用;另一方面全面推进“智能制造装备”,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能源消耗以及各种废弃污染物的产生,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从而实现全行业的绿色发展。但是,多晶硅生产具有投产时间长、产能弹性小、安全生产风险大等特点。企业既要严密做好工艺过程安全管理,又要抓好日常职业安全工作。由于我国的。
11、改良西门子法是目前主流多晶硅制备方法,生产成本分布较为集中。改良西门子法在西门子法基础上引入尾气回收和四氯化硅氢化工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闭环循环。改良西门子法的主要优势为工艺最为成熟、安全性强、产品质量较高;主要不足为转化率低,目前仅为 10%-20%,间接导致了高能耗。2020 年我国多晶硅市场改良西门子法占比达 97.2%,预计未来仍将保持主导地位。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中,电力、金属硅、蒸汽、硅芯、人工、其他制造费用、折旧占比分别为 34%、35%、2%、6%、5%、5%、13%。改良西门子法产线设备投资成本与生产能耗有较大下降空。
12、多晶硅存技术及资金双重壁垒,投资成本与生产成本持续优化。多晶硅产线偏重资产,初始设备投资额达 10.2 亿元/万吨,扩产周期约 12-18 个月,行业具有明显化工属性。改良西门子法系目前市场主流技术路线,占比超 95%,其单位初始投资成本不断下行,2025 年有望降至 7-8 亿元/万吨。同时,改良西门子法还原电耗、综合电耗持续下行,2030 年预计下降至 44 kWh/kg-Si,60 kWh/kg-Si,实现生产过程降本增效。碳中和愿景拉升光伏装机需求预期,中短期维持供需紧平衡,长期行业格局优化。需求侧多晶硅充分受益于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提升,预计 2021。
13、供需关系受扩产周期影响,长期来看价格下降将助力光伏降本 新增产能集中在下半年落地,供需错配导致今年供给偏紧 2021 年是国内“十四五”的开元之年,预计装机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国内需求将达到 50-55GW。海外疫情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装机需求将得到恢复,预计增速在 110-120GW。全球需求将达到 160-170GW 之间,对应多晶硅需求将达到 50万吨。 从供给来看,今年硅料供给整体偏紧。2020 年,一线/二线/海外企业产能分别达到 33/10/11 万吨,预计今年年底产能将达到48/13/11 万吨。考虑到新增产能在当年贡献产量较少、海外产能可能停产。
14、多晶硅料多晶硅料“碳中和”下的乌亮黄金“碳中和”下的乌亮黄金 光伏系列专题报告之硅料专题光伏系列专题报告之硅料专题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摘要投资摘要 “碳中和”下的乌亮黄金已经进入紧平衡周期。“碳中和”下的乌亮黄金已经进入紧平衡周期。多晶硅料位于光伏产业链最上游,行业壁垒较高且具备周期性兼 资源属性,硅料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成本占比下降,在推动光伏平价上网及行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当 前,全球硅料供需紧平衡,多晶硅料国产替代效应显著,在碳中和背景下“乌亮黄金”的硅料将有望迎来行业的 高景气周期。 格局。
15、2.5. 苯基硅橡胶、苯基硅树脂和苯基硅油-高端有机硅材料苯基硅橡胶是硅橡胶的高端品种,除了具有一般硅橡胶的特性外,还具有更优异的耐高低温、耐候性、耐辐射、阻燃等性能,是现代工业不可缺少的高端新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LED 等国防军工和新兴产业领域。苯基硅油是甲基硅油中部分甲基基团被苯基基团取代后的产物,具有更优异的耐高低温、耐辐射和润滑性能。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电器、纺织、医疗卫生等众多领域应用前景广泛。硅树脂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及耐候性,并兼具优良的电绝缘性、耐化学药品性、憎水性及阻燃。
16、生产高能耗,产地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西南地区。我国现阶段的工业硅生产主要采用碳热法,即用硅石、碳质还原剂在矿热炉内进行冶炼,该工艺电能消耗量巨大,一般为 12,000 kWh/t 以上。因此工业硅生产属于高能耗产业,电力费用占成本比例接近40%。由于我国西北和西南地区火电和水电资源丰富、发电成本较低,因此工业硅生产主要集中在这两地,2016 年新疆和云南的工业硅产量分别达到 70 万吨/48 万吨,占比全国分别达到 33%/23%。政策收紧规模扩展受限,卡位成本、产能优势成工业硅生产核心竞争力。作为工业硅生产的大省,新疆、云南陆。
17、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MainInfo 公司研究/化工/基础化工材料制品 证券研究报告 新亚强新亚强(603155)公司研究报告公司研究报告 2021 年 01 月 21 日 Table_InvestInfo 投资评级 优于大市 优于大市 首次首次 覆盖覆盖 股票数据股票数据 Table_StockInfo 01 月 20 日收盘价 (元) 35.00 52 周股价波动(元) 31.21-50.45 总股本/流通 A 股(百万股) 156/39 总市值/流通市值(百万元) 5445/1361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Table_ReportInfo 市场表现市场表现 Table_QuoteInfo -30.99% -21.99% -12.99% -3.99% 5.01% 202。
0731-84720580
商务合作:really158d
友链申请 (QQ):1737380874
微信扫码登录
更新时间:2025-10-31
打包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