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三个皮匠报告百科 > 监管科技(RegTech)

监管科技(RegTech)

目录

监管科技是什么

监管科技主要由Regulation(监管﹑合规)和Technology(技术)两个英文单词结合而成,即RegTech,也叫监管技术,国际金融协会(International Financial Association)将监管科技定义为“能够有效解决监管和合规要求的新技术”。

一般认为监管科技是指将科技运用于金融监管之中,优化监管框架,提升监管手段,降低监管成本。简而言之,是“以科技规范科技”。根据主体的不同,它包括广义和狭义的两层含义。狭义上仅从金融监管者的角度,广义角度的监管科技不仅指金融监管者,还指金融科技公司本身的合规管理。总体来说,监管科技的本质是通过使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用比传统手段更为高效和低廉的成本来不断满足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合规性要求,即“用技术实施监管”。

监管科技的作用

(1)技术驱动的监管科技可以为风险监管提供技术支持。金融科技发展让监管者应对创新时常常茫然无措,逐步了解了创新背后的技术与风险时,创新往往带领金融进入下一个阶段。监管者不仅难以跟上创新的速度,对其理解的程度也很浅,毕竟监管者出生于金融而非技术。但是监管科技所涵盖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能够穿透金融科技的内涵为风险监管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撑

(2)以技术为核心的监管科技可以帮助监管者之间实现数据、信息共享。我国中央层面的金融监管者之间,以及央地监管者之间都存在着信息孤岛,各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安全稳定共享需要技术保障。因此利用监管科技可以打破各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畅通问题。

(3)监管科技可以降低机构监管成本。自2008年经济危机后,各国纷纷对宏观审慎监管政策进行改革。这对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监管更加严格后,监管者投入的财力、人力、物力成本不断上升,从而增加了监管成本。另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创新,传统监管不能够及时、深入的了解信息,可能导致监管后移与监管不力。监管科技利用科技进行信息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以有效地减少监管成本,降低监管难度[1]

监管科技和科技监管

科技监管可以视为监管科技的原始或起步阶段,即信息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系统等在金融机构法务合规及监管机构案头管理和数据统计方面的应用,例如银行的信贷管理和授权管理系统和央行的会计审核电子化系统、金融调查统计分析系统等。这一阶段,监管科技并未形成一个独立的产业和概念,而属于金融信息化的一类。监管科技则突破了传统的信息技术,更多地采用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为代表的现代技术提升监管效率,并可实现信息和数据的追溯与可视化展示,也是目前国内外监管科技的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金融监管可以与更多的高新技术进行结合,将监管科技系统作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监管科技的新生态,同时监管科技将更加智能化和场景化[2]

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与监管科技、互联网金融等是不同但相互联系的概念。从文字角度出发,监管科技为监管和科技的结合,通常是指科学技术在金融监管领域和金融合规领域的应用。具体而言,监管科技既包括受监管主体利用科技节约合规成本,满足监管要求,也包括监管主体运用科技深入金融监管体系,实现金融监管目标。监管科技与金融科技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概念:金融科技是指金融科技业者运用科技面向公众提供创新性金融产品或服务;而监管科技的互动主体为监管机构与金融科技业者,是将科技应用于金融监管领域

监管科技的分类

由于区块链的出现,监管科技可以分为两类:

(1)传统监管科技:就是使用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的监管科技,使用KYC,AML等技术。这些技术在国内外都已经发展很久,技术也很高超。例如《中国监管科技发展报告2019》里同面大部分都是传统监管科技。

(2)新型监管科技:就是基于区块链和传统监管科技合并的新科技。新型监管科技在最近2-3年才出现。国外发展已经明显显出优势,功能强大而且发展快速[3]

监管科技的技术

监管科技的技术主要分为四大板块:

(1)人工智能,即基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使监管政策能被计算机理解,并能把企业的违规金融行为和监管条例进行匹配,让系统辅助人工,帮助人工判断一些风险信号。

(2)区块链,主要用于解决信任问题,比如银行受银保监会监管,需要报送数据给银保监会。地方的小贷公司和担保公司也需要报送报表,但是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企业经营或金融业务行为能否准确报送,如何解决漏报和瞒报问题。而区块链技术使监管机构与从业机构都在一个可信任网络上,让计算机基于可信的数据进行计算,大幅提升监管效能。

(3)云计算结合大数据技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递和计算,对企业的行为、基本信息、经营异常信息进行挖掘预测和数据关联,从而判断企业的风险信号。

(4)加密技术,转换数据变成不可读内容[4]

监管科技的内容

(1)金融危机后,金融产品创新无序、风险管理能力下降、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暴露出来,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单纯依靠人力投资存在一定的弊端。为此,监管部门的目光开始投向监管科技,并希望其能作为降低合规成本和加强监管的重要工具。也即是说,监管部门利用监管科技相关的新技术来避免监管套利,以达到提高监管能力和效率的目的。

(2)通过运用监管科技能有效降低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及时观察和了解金融机构的合规情况﹑金融产品创新、复杂交易等,从而更有效地提升监管效率和合规管理能力,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5]

监管科技的主要特征

相关学者指出,监管科技具有以下特征

(1)数字化。监管科技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相关技术实现报告和合规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可更为快速地收集、分析和处理相关的复杂数据。

(2)快速敏捷性。监管科技的侦用,能提高相关技术的快速部署和应用能力,力图产生最小的外部干扰。

(3)实时监控性。通过实时监控相应的交易指标,自动、实时生成所需分析报告和方案,用最小的成本满足监管和合规管理的要求。

(4)共享性。监管科技的运用促进在监管部门内部、在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之间共享相关数据,对监管合规数据形成统一的标准,最终实现整个金融市场监管上的微观审慎和宏观审慎监管的统一和融合

(5)智能化。通过使用机器学习等技术,让监管机构自主学习和实现各种规则,具有“自学习”的特征[5]

在金融领域,监管科技一般被视为金融科技的一个子领域。德勤表示,尽管现有技术也可以满足监管需求,但监管科技的出现仍然意义重大。监管科技的重要特性包括:

(1)敏捷-通过ETL(Extract,transform,load,提取、传输、加载)技术对杂乱无章的数据集进行分离和梳理。

(2)速度-快速配置和生成报告。

(3)集成-快速启动和运行解决方案。

(4)分析-德勤报告曾援引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的话:“我们淹没在信息中,同时渴望智慧。";通过使用分析工具,监管科技能够以智能的方式挖掘现有的大数据并充分释放数据的潜力,例如—数多用。

德勤报告指出,“除非数据的组织方式能够让人们理解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并采取行动,即数据信息可消耗,否则数据是毫无意义的。监管科技的这些特征和它处理的信息有助于实现更高效、更有效的监管和合规。”

监管科技

监管科技应用及公司

在德勤统计的全球共242家监管科技公司中,25家主攻监管报告,使用大数据,实时报告,云技术等方式进行自动的监管报告;40家主攻风险管理,查明合规风险,评估与预测未来的可能面临的挑战;62家重点关注身份管理与控制,加快了尽职调查以及Know Your Customer的过程;91家关注合规,实时监控及跟踪企业合规状态和未来的监管要求,以及24家关注交易监管,实时监控并审查交易。

德勤发现,监管解决方案最有用武之地的是数字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现有状况与立法和监管要求之间的差距分析(Gap Analysis)、合规分析、检查、管理信息、交易报告、监管报告、活动监控、培训、案例管理和风险数据库等工具。

监管科技

监管科技公司

Blackswan是一家具有代表性的RegTech公司。正如它的名字一样,这家公司以黑天鹅作为自己的标志,作为大数据科技公司,它为金融机构、政府及大型跨国组织提供风险管理,安全控制,用户管理等服务。

成立于葡萄牙的Feedzai也是一家非常典型的监管科技公司,它的主要产品是通过机器学习帮助银行和企业发现并预防支付诈骗。成立后不到两年时间内,它就获得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融资。

另外,尖端的监管科技公司有:Trulioo为40多个国家的人提供身份验证。Silverfinch可以确保环境安全和可控的前提下,通过整合基金数据,完成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匹配连接。Passfort能够通过一个安全关键词存储和管理帐户的所有关键词。Trustev通过实时扫描交易以确定其合法性,在线提供防欺诈解决方案。Corlytics为金融机构提供合规风险分析。KYC Exchange是KYC数据收集平台。Cappitech提供交易和监管报告。OSIS提供信用风险分析和监管报告[6]

我国监管科技发展历程

2014年,我国首次提出监管科技相关的工作。

201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首次明确提到要强化监管科技(RegTech)应用实践。

2017年6月,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特别强调了金融科技、监管科技的研究与应用。央行反洗钱中心、证监会利用大数据打击内幕交易开始行动起来。

2018年5月23日,证监会科技监管专家咨询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讨论制定“监管科技总体建设方案”。

参考资料:

[1] 陈海涛.金融科技监管的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20.

[2] 范云朋,尹振涛. FinTech背景下的金融监管变革——基于监管科技的分析维度[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9):63-69. DOI:10.3969/j.issn.1004-292X.2020.09.011.

[3] 蔡维德.监管科技新方向:网络化、嵌入式、实时化、混合化、智能化、全面化

[4] 陈璐.监管科技助力化解金融风险[N]中国贸易报

[5] 夏诗园,汤柳. 监管科技的理论框架与完善路径研究[J]. 西南金融,2020(11):86-96.

[6] 风控合规官CRCO.监管科技面面观

本文由@Y-L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监管科技相关报告:

FSB报告:主管部门和受监管机构对监管技术的使用(英文版)(76页) .pdf

世界经济论坛(WEF):21世纪监管技术白皮书(英文版)(24页).pdf

反垄断执法杂志:监管科技作为反垄断执法的工具(英文版)(17页).pdf

世界银行:全球新冠疫情金融科技监管快速评估研究(英文版)(81页).pdf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 : 2021年澳大利亚全球监管科技中心增长报告(英文版)(19页) .pdf

银行监管杂志:将监管技术(RegTech)整合到银行金库的数字化改造中(英文版)(17页).pdf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一篇:装备制造业
下一篇:装备制造企业

相关百科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