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政策(重要政策)
2019年11月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推进方案》到2022年,突破一批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打造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垂直领域“5G+工业互联网”的先导应用,内网建设改造覆盖10个重点行业;打造一批“5G+
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标杆、样板工程,形成至少20大典型工业应用场景。
2019年8月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全国现场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落实“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加强试点示范、应用普及、培育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在全国推广普及。
2019年7月工信部《关于印发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到2020年底,产业发展方面,在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能源等重点领域,形成至少20个创新实用的安全产品、解决方案的试点示范。到2025年,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技术手段能力显著提升,安全产业形成规模,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2019年1月工信部《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到2020年,形成相对完善的工业互联网网络顶层设计,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技术产业体系。
2018年9月工信部《关于公布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通告》 公布了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99个。
2018年6月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底,初步建成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包括表示解析体系、安全保障体系等。
2018年4月工信部《关于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提出,工信部将开展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工作,项目推荐条件包括项目技术应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项目使用的关键技术装备、工业软件需安全可控。
2018年2月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版本1.0)》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进行细化,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标准体系框架、重点标准化方向及标准化推进建议。
2018年1月工信部、国家标准委《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征求意见稿)到2019年,累计制修订300项以上智能制造标准,全面覆盖基础共性标准和关键技术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17年12月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17)》对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进行细化,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标准体系框架、重点标准化方向及标准化推进建议。
2017年11月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百万家企业上云。鼓励工业互联网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推动地方通过财税支持、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
2017年10月工信部《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推动建立100家高端智能再制造示范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产业集聚区等,带动我国再制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数据来源:《【研报】通信行业2020年中期投资策略:5G乘风破浪、工业互联在即-20200628[39页].pdf 》
文本由@-YANYI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赛迪智库:工业互联网产业大脑平台1.0及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应用白皮书(31页).pdf
【研报】通信行业工业互联网跟踪专题:政策+资本+产业链共振工业互联网投资正当时-210128(26页).pdf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信通院:2021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创新应用案例集(111页).pdf
中国工业互联网的政策,2020-2021年重要政策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