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邦魏理仕(CBRE)发布了《2021年生命科学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亚太地区几个主要市场已将生命科学确定为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行业,并出台了扶持政策,以促进该行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刺激了国内制药公司的激增,并支持了寻求在该地区设立总部的国际制药公司的扩张。本土公司的数量增长尤其迅速,亚太地区的公司目前占上市生命科学公司全球收入的28%。在亚太地区上市的生命科学公司中,中国大陆和日本公司的收入最高。
上市生命科学公司的全球收入细分

以下是亚太地区各国最新政策分析:
一、中国
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和“健康中国2030”倡议都将生命科学列为七大战略性增长产业之一。未来几年,有关部门将加大对自主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提高国内市场的医疗生产能力。研发能力将集中在一线城市,并具有全球竞争力。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国内地企业的重要筹款中心。自从2018年4月,香港证券交易所推出了一项吸引生物技术公司上市的新制度,共有43家医疗保健和生物技术中国公司在主板上市,共筹资370亿港元(合48亿美元)。这一数字相当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上市的总市值的0.6%。位于香港香港大学科技园的生物医学技术集群,作为中国的产业中心,通过与大海湾地区的合作和整合,未来几年药品生产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二、印度
在印度,卡纳塔克邦2017-2022年生物技术政策简化了行政和审批流程,以吸引对生命科学部门的投资。该政策还简化了对更大投资的财政奖励和优惠,支持新兴技术的研发,并帮助组建初创企业。最新的Telangana生命科学政策还为研究提供租金和投资补贴以及财政激励,包括与行业赞助者共同资助特定产品的开发。
三、新加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一直为大型制药公司和小型生物技术初创企业提供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在第六个科学和技术计划(RIE2020)中,政府承诺将40亿新元(30亿美元)用于卫生和生物医学科学,包括研究项目拨款和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工资支持计划。
四、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政府自2011年起提供研究与开发税收优惠(RDTI)。该计划的特点是,每年总营业额低于2000万澳元(1500万美元)的合格实体可享受43.5%的退税抵免。澳大利亚还提供澳大利亚创新和制造业(AIM)激励措施,允许降低知识产权合格利润的税率。
由于人口老龄化,日本面临诸多健康挑战,它正在探索如何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保健产品,同时也在提高研发投资。
本文由@云闲原创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数据来源:《世邦魏理仕(CBRE):2021年生命科学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