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概念本身是个舶来品,在英语中被表述为“Third Party
Lsistics”,简称为TPL或3PL,普遍认为,它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欧美发达国家,是业务外包(storir)理论引入物流管理领域后的概念。

目前,各国对于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存在许多各自不同的解释: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公布的《物流术语词条升级版》的解释是:第三方物流是将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物流运作任务外包给专业公司管理经营,而这些能为顾客提供多元化物流服务的专业公司称之为第三方物流运营人。它们的存在加速了原材料和零部件从供应商向制造商的顺畅流动,更为产成品从制造商向零售商的转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它们所提供的集成服务涵盖了包括运输、仓储、码头装卸、库存管理、包装以及货运代理在内的诸多业务。
日本对于第三方物流观点是:第一方是货主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第二方是运输、仓储业者持运输、仓储手段的物流业者),第三方为不持有运输、仓储手段的商社、信息企业。之所以对不持有运输、仓储手段进行强调,是因为第三方的特征集中体现在为货主企业提供物流系统设计方案上。
国内学者关于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存在广义说与狭义说两种不同认识。广义说认为,第三方以商品交易为参照,指的是商品买卖双方之外的物流服务提供者。狭义说认为,第三方以物流服务或物流交易为参照,指的是物流的实际需求方假定为第一方和仓储、运输等基础物流服务的供给方假定为第二方之外的、向第一方提供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也有学者将狭义的第三方描述为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的外部服务提供者。
2.第三方物流特点
(1)网络化
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有自己的物流网络可以为客户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同时现代化的信息装备也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提升自己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2)合同化
第三方物流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合同物流,通过与委托方签署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双方长期合作的关系,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物流服务。
(3)专业化
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要有一个业务娴熟的业务团队,这能给客户留下专业化的良好印象,同时业务范围相对较广,物流产品可以是多样化,不论生产制造物流企业提出任何物流需求,如报关报检、仓储、配送等一体化物流服务。
(4)定制化
客户群体多种多样,比如生产制造企业,它如果按照行业来划分可以分为IT电子、通讯、精密仪器、食品等很多行业,了解客户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差异化物流服务和个性化增值服务。
3.第三方物流分类
按企业来源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由大型生产制造业或流通业企业的物流部门分离出来,它们的前身都是由这些企业的一个物流部门,专门负责企业的物流运作,现在仍保留原业务的物流公司开始社会化运作。如海尔的日日顺,上汽的安吉物流。
第二类是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而来的,它们一直在做运输、仓储之类的业务,有丰富的仓储及运力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运输、仓储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于是为了拓展市场而进入第三方物流市场。如中外运、招商物流等。
第三类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诞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它们产生于中国制造业的大发展时期,社会对物流的需求十分强烈,而运力市场相对紧缺。如海格物流、新宁物流等。
按客户类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客户类型十分多样,除运输普货外,还有很多十分特殊的物流服务需求。比如医药、生鲜行业需要的冷链设备,电子精密仪器行业需要的避震车,以及大件运输、危化品运输等等。随着客户类型越来越多样,物流企业在细分领域也更加专业。
更多行业知识,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3PL:2022年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报告——驾驭仓储的未来(20页).pdf》
《2022年第三方物流龙头顺丰控股业务多渠道布局研究报告(29页).pdf》
《【研报】医疗行业:医药冷链研究~第三方物流企业加速布局竞争格局有望重塑-20201027(30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