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生态修复
生态修复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环境或生态本身进行的修复。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修复应用了许多生态学原理,最主要的是恢复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原理是生态修复的理论依据。
特点是: (1)严格遵循整体优化、区域分异等 生态学原理。(2)通过微生物和植物等的生命活动 完成,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也将成为影响生
态修复的重要因素。因此,生态修复具有影响因 素多而复杂的特点。(3)生态修复的顺利实行,需 要物理学、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栽培学和
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的参与,多学科交叉是生态修 复的特点。生态修复用于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 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污染大气的生态修复。
其中,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是合理利用植物、微生物 及动物的自然修复能力,注重生物之间的和谐共 生关系。微生物在污染水体修复与净化中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人工湿地是生态修复污水的重要技术之一; 污染大气的生态修复是以太阳能为动 力净化污染大气的绿色技术。

2.什么是生态恢复
生态恢复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化技术与传统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投入和时空的巧妙结合,使生态系统保持良性的物质、能量循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恢复治理技术。生态恢复技术分为土壤改造技术、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技术、防治土地退化技术、小流域综合整治技术、土地复垦技术等五类。生态恢复源于侵权法上的恢复原状,随着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复杂性与日俱增,恢复原状责任已无力应对大规模、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损害,国家的公权力机构逐渐取代个人成为生态恢复的主导力量。
3.生态修复和生态修复的区别
生态修复和修复最主要的区别如下:
“生态恢复”主要指停止对生物多样性的人为干扰,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适当的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至原来的自然状态;
“生态修复”则可以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恢复能力,也可以依靠外界的人工调控措施,但主要强调的是恢复其生态功能,并不要求完全恢复到原来的自然状态。从保护学的角度看,“生态恢复”比“生态修复”更能呈现生物多样性的自然属性。
以上就是有关于生态恢复、生态修复的定义及区别的全部梳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环保产业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是环境检测?什么是环境监测?两者有何不同?
生态农业是指什么?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分析
什么是低碳旅游?低碳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区别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