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口老龄化带来养老金融发展机会
老龄化对银行、保险、信托、证券等金融服务业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对于银行业来说,老龄化会带来储蓄和消费结构变化,给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带来巨大发展机会,个人理财方式将趋于多元化,不断丰富养老理财产品以满足老年需求;对于保险业来说,在基本养老金可能面临巨额收支缺口下,商业养老保险有较大发展机会,需要加大养老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增加产品的供给;对于信托业来说,虽然目前国内实践极少,产业体系还不成熟,养老信托能更好满足投资人实现多元化养老的目标需求;对于证券业而言,老龄化带来投资偏好的改变,养老金制度的变革,有望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长线资金[3]。

(2)政策催生养老金融发展
2018年2月6日人社部、财政部启动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工作。
2018年3月2日《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中规定养老目标基金的目的、资产配置策略、运作方式和选择标准。鼓励采用目标风险策略或目标日期策略,设立基金中基金对接养老资金理财需求。
2018年5月7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开发指引》中详细规定了经营要求、产品设计原则、要素及管理收费模式等。
2019年6月11日人社部表示多类金融产品均可参与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拟考虑采取账户制,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基金等金融产品都可以成为养老保险第三支柱的产品
2020年1月13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中称,将加快第三支柱改革的顶层设计,建立个人养老金制度,把第三支柱的发展作为国家重点战略,纳入到十四五规划中
2020年10月21日2020年金融街论坛中提出养老金改革“两条腿走路”总方针,大力发展专业养老产品。
2020年11月6日银保监会国务院政策例行会议中表示第三支柱是利用金融手段增加养老保障供给的有效形式,将加快第三支柱改革发展。
2020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提出将商业养老保险纳入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加快建设。
2020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