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招商银行发展历程
招商银行总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基础扩张阶段
1987年招商银行成立,招商银行由招商局轮船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市招商局蛇口工业区设立。1994年股份制改组,正式成为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在国内率先推出“一卡通”,国内首张集定活期、多储种、多币种、多功能于一卡的多功能借记卡,并在1996年实现了全国联网通存通兑。1997年推出网上银行大众版,开启真正意义上的“网上银行”,1998年一网通网上支付系统成功运行。2002年招商银行A股在上交所挂牌上市,首次公开发行普通股15亿股,募集资金净额107.7亿元。2002年推出“金葵花理财”计划,针对中高端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2)一次转型阶段
2004年提出第一次零售转型,提出将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作为三大重点业务;全行范围内以理财指标取代存款指标考核。2006年登陆香港联合交易上市,在香港H股首发24.2亿,融资206.9亿港元,成功实现A+H股上市。2007年在深圳成立第一家私人银行中心,成为第一家提供私人银行服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8年在苏州成立小企业信贷中心,专门针对小型企业客户提供多种融资服务。2009年首批在7家试点分行成立中小企业金融部,促进了试点分行中小企业业务的发展。
(3)二次转型阶段
2010年首次提出“二次转型”,强调内涵式发展,提高资本效率、贷款风险定价、费用效率、价值客户和风控水平。2014年提出“一体两翼”轻型银行发展战略,以零售金融为“一体”,以公司金融、同业金融为“两翼,推进一体两翼协同共进。2017年明确定位“金融科技银行”,二次转型进入下半场,全面开启数字化转型。

2、招商银行股权结构
公司的前十大股东持有公司超过60%的股份,主要分布在招商局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安邦保险集团几大系以及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之中,招行股权相对集中,招商局一直作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能够保证战略的稳定和管理层的稳定。
远洋海运集团持股9.97%:中国远洋运输有限公司(6.24%)、中运海运(广州)(2.76%)、广州海宁海务技术咨询(0.41%)、中运海运(上海)(0.30%)、中远海运金融(0.22%)、三鼎油运贸易(0.04%)。
招商局集团持股29.97%:招商局轮船(13.04%)、深圳晏清投资(4.99%)、深圳楚源投资(4.99%)、深圳招融投资(4.55%)、招商局实业发展(深圳)(0.22%)、Best
Winner Investment Limited (1.53%)、China Merchants Union Limited (1.89%)。
大家保险集团持股9.98%:和谐健康(4.99%)、大家人寿(4.99%)。
中国正金持股2.99%。

3、招商银行零售业务概览
招商银行自从实行了零售战略之后,多项经营指标都在向好。
ROE
和同行比较起来,招商银行的ROE一直处在领先地位。2016年之后,地位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直接成为了同业第一。随着ROE趋势加强,2018年和2019年更是实现了逆势上涨。

零售收入占比
零售收入占比逐年都在不断的提升,提升明显。由2017年的39.16%,提升到了2019年的56.39%。后期上涨空间大。

零售贷款占比
招行零售贷款占比逐年不断提升。占比由2017年的28.19%,提升到了2019年的55.40%。招行未来5年规划零售贷款占比提升至60%以内。

零售存款占比
招商银行零售存款占比从2012年之后就进入了稳定期,2017年之后,零售存款占比开始逐渐提升。零售存款占比由2017年的32.93%,提升到了2019年的37.29%。

4、招商银行估值溢价
到2020每年3月27日,招商银行的估值溢价为1.43倍PB。

数据来源:《【公司研究】招商银行-“零售之王” 的发展之路与战场新布局-20200330[31页].pdf》
文本由@-YANYI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