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民用航空产业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性产业,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迅猛,截止2018年底,国内民航机队已达到3300架,相比2005年增长了近两倍,超过了50%的成长率。同时,全球市场份额也从2005年的3.9%提升到5.1%,稳坐世界第四大民航市场。
第一,飞机多样化发展。不同类型的民用飞机配备以及技术实现,改善了飞机结构,提供了更先进、更智能的新型飞机。比如中国COMAC正在研发的C919大型客机,它将在2020年正式入网,集成先进的技术,提供便捷服务;ARJ-21运营型飞机截至2018年底,已经开通了北京至深圳、深圳至昆明、昆明至重庆等多趟航线,不断增强出行体验。
第二,民用航空产业受益于航空基础设施改善。随着国家加大建设航空基础设施的力度,航空管理机构实施行管要求减少延误,提升了民航乘客的出行体验。比如,国家将在2020年新建800条航线、400座航站楼等,在有助于缩短航空距离,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第三,民用航空的营销及品牌宣传。为了提升民航市场的竞争力,国家采取全面的营销及品牌宣传策略。针对不同的消费人群,各大航空公司和航销机构展开竞争,采取客户、价格、营销等措施对所有服务提供者进行竞争,以实现提高市场份额及回复社会责任的目的。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的支持,中国民用航空产业一步步地发展壮大,构建了完善的航空产业发展蓝图,进一步增强了国内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未来,一定能继续取得辉煌成就,发展中国民航产业技术,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民用航空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四十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民用航空业也在得到快速发展。以下将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民用航空业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运营规模。根据2019 年8 月 Nation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CCA)报告,截至2018年,中国共有42家航空公司,其航班运量达到3783人次/小时,全国机场数超过270个,机队规模超过2140架,机务工作人员总数超过2.4 万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民航大国。
第二,产品创新。为了满足机场设施的不断变化,中国大大加大了发展新型飞机的力度。近年来,中国交通工具制造企业先后开发研究了多型飞机,其中包括大型客机、宽体机等,这些机型的研制不仅把顶级国际水平进行了有效融合,而且还推出了本土化的新型机型,满足了民用航空运输的需求,领先于世界同类产品,填补了世界航空市场的空白。
第三,营销拓展。中国民用航空业不断加大营销拓展力度,通过提升服务质量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在国际航线上,这些公司积极拓展合作关系,推出更多的航线和联运服务,改善旅客的出行环境,带动全国航空市场发展。中国乘客的出行习惯“向外开放,全方位发展”,使航空公司的服务范围更加广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第四,安全改善。安全作为民用航空事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中国民用航空事业长期追求的目标。中国民用航空业全面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信息化手段和配备新型设备等技术手段对安全实施系统管理,使民航安全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推动民航安全技术发展,达到国外同类水准。
第五,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民用航空旅客服务不断凭借客户导向手段以及技术优势加强服务水准。比如,航空旅客可以就座、改签机票、选择餐食等,以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同时,航空公司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营销模式、促销活动、客户服务,以更好的服务质量吸引消费者。
总之,近些年来,中国的民用航空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运营规模、产品创新、营销拓展、安全改善、服务质量提升等多方面努力,已成为世界民用航空业中的一股新力量。未来,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将继续成长,给我国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