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知识 > 什么是互联网+农业?产业模式有哪些?

什么是互联网+农业?产业模式有哪些?

1、互联网+农业概念

互联网+农业(internet agricuture)就书面意思来看,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和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结合,实践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农业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能够使互联网重塑农产品流通模式,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新发展。互联网农业颠覆传统农业的概念,扩展传统农业的外延,丰富传统农业的内涵,促进传统农业的升级换代。

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各环节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明显区别于其它农业形态,具有解构性和融合性、数字化和现代性、共享性和扩散效应、市场化和差异化并存的一些产业特征。

互联网+农业应用示例

互联网+农业

自2014年以来,农资龙头企业纷纷响应“互联网+”号召,纷纷深入布局互联网+农业。

相关农资上市公司在“互联网+农业”方面的进展:

诺普信:引入专业互联网团队,以O2O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田田圈”为核心,集成B2B农资电商平台“农集网”和 P2P互联网金融平台“农金圈”,打造大三农互联网生态系统;

金正大:与诺普信进行战略合作,双方共享客户、服务、技术资源;定增项目建设定位于大数据、信息化、展销商城、支付交易的农化服务中心,在全国布局100家区域农化服务中心;

史丹利:投资5亿元设立农资服务公司,通过与经销商合作的方式为种植大户等提供综合性农业解决方案,包括前端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一体化农资产品,中端提供金融服务和农化服务,后端提供农产品收储服务;

芭田股份:参股农业大数据企业金禾天成,通过大数据指导农户进行农业生产;与无人机企业大疆进行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农化服务水平;逐渐形成从上游农资生产到下游品牌种植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

司尔特:增发募资2亿元建设O2O农资电商服务平台,包括搭建司尔特农资线上平台以及建设10080家村级农资电商线下服务站;

新都化工:参股设立哈哈农庄,定位于农村电商平台,通过建立线上平台和线下渠道推广,完成农资产品的销售、物流配送和农产品收购等功能;

新洋丰:年报中明确提出未来有望与知名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并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分析

互联网+农业主要参与者有土地拥有者、土地承包经营者、农资厂商、农产品销售公司,农产品加工公司、农产品电商平台。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

2、互联网+农业商业模式

据杨建强;潘启龙《互联网农业的产业特征、形态与模式》,互联网+农业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式:

(1)电子商务化模式

电子商务深深影响现代农业的农资采购和农产品销售等环节,形成创新的商业模式。在农资采购方面,农资生产企业通过构建农资采购平台,按照地域和商品分类进行农资产品的展示与介绍,实现网上采购与支付一体化;通过供需深度合作,可以直接邀请或吸引农资供应商入住产业园区或合作社,实现农资产品直接供应,实现便捷、价低的采购。

农产品销售方面,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跨区域、跨产地的大规模销售,并且及时获知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满足有效市场需求的程度。同时,产品的快速供应,可以减少产品的损耗、降低产品流转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

(2)生产智能化模式

利用互联网技术、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通过构建农产品生产智能化平台,进而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利用智能技术及时了解农产品生产的温度、营养、病虫害等情况,并以此及时调整生产因素,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提供绿色、安全、健康的食品,也有利于产品品牌的构建。

农产品生产智能化也有助于形成定制农业和众筹模式,满足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市场需求。农业生产过程的精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农业产业链绿色食品供应质量,占据有利的竞争地位,扩大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现代农业的综合效益。

(3)经营网络化模式

农产品种类繁多,传统经营模式不能适应现代农业产品的市场营销,尤其是生鲜农品的销售,互联网技术发展了一批以农资销售、农产品销售为主的综合电商平台,并附带经营农村物流、涉农金融、农业信息服务等,缩短市场与消费者的距离,提升产品质量的信任度,提高了信息交流的准确度,增强了消费者的体验性和参与性,形成多元化、个性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互联网平台的建立和发展,使得现代农业的价值增值通过网络交易得到进一步实现,围绕农产品消费市场产生的各类产品需求,以及物流、金融、信息等服务需求,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高效、创新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

(4)管理数字化模式

互联网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管理方式创新,实现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产品溯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农产品产地和生产日期的追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信息传递;基于信息管理平台的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实现了涉农产品的过程控制和管理;基于第三方的物流及仓储管理平台,加快生鲜农产品流转与配送,更好地保证了产品质量,并催生一批以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溯源管理与仓储物流的产业企业,加快涉农生产、销售和管理服务的跨界融合,进一步促进互联网农业发展。

推荐阅读

《亚洲开发银行:2019互联网+农业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新引擎(56页).pdf》

《清华大学:2018年中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白皮书(44页).pdf》

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了解。

推荐阅读

什么是农业信息化?特点、主要内容、相关政策及发展现状一览

什么是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在哪?发展现状分析

什么是农业物联网?发展现状如何?应用场景介绍

什么是精准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区别是?技术、作用与产业链梳理

电商是做什么的?主流电商平台有哪些?市值排名一览?

本文由作者-YANYI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研报】能源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内涵、趋势与投资机会-210316(38页).pdf
【研报】能源行业:碳达峰和碳中和内涵、趋势与投资机会-210316(38页).pdf

全球变暖是目前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其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温室气体主要包括水蒸气(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三氟化氮(NF3)等,其中除水蒸气外的其他温室气体与人类活动关系

【研报】化工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之一:碳达峰碳中和对化工行业的影响-210328(106页).pdf
【研报】化工行业碳中和深度报告之一:碳达峰碳中和对化工行业的影响-210328(106页).pdf

碳中和提出背景: 自工业革命以来,地球气候系统长期升温,以1951-1980平均温度为基准,到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增加了约1摄氏度,目前这一数字以每十年0.2摄氏度的速度不断攀升。 20世纪以来,地球气候变化主要由人类活动推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增加了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提高了地球的平均地表温度

【研报】碳中和下天然气行业展望:“煤改气”助力碳达峰城燃低碳转型已然起航-210428(27页).pdf
【研报】碳中和下天然气行业展望:“煤改气”助力碳达峰城燃低碳转型已然起航-210428(27页).pdf

国内产量方面,“两碳”目标下,中国油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压力陡增,作为相对低碳的化石能源,大力发展天然气业务作为转型抓手成为一致选择,叠加保障能源安全、降低油气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政治使命,油公司提升天然气国内产量、降低石油产量占比的主观能动性不容置疑。从增储上产潜力来看,当下中国天然气资源探明率和探明储量采收率均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及光伏和电动车发展趋势分析报告(90页).pdf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及光伏和电动车发展趋势分析报告(90页).pdf

全球碳排放趋严:基于气候变化、大国使命、能源安全和低碳经济等原因,碳减排提升至全球战略高度。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为31.5Gt,同比-5.7%,其中中国(31.4%)美国(13.7%)欧盟(8.7%)合计碳排放16.9Gt,占比53.8%,是全球主要的碳排放区域。欧盟1996年碳达峰,2030年减排目标

【研报】环保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全景路线图:时代承诺文明存在方式的沧桑巨变-210521(30页).pdf
【研报】环保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全景路线图:时代承诺文明存在方式的沧桑巨变-210521(30页).pdf

工业各领域减排路径虽各自有别,但整体方向均为淘汰落后产能、改进工艺路线、安装碳捕捉设备,龙头公司具备全方位优势,集中度将迎来快速提升 短期内:预计碳中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压制行业扩产能意愿,供给压减领先需求降低,产品供不应求,价格维持高位,龙头公司完成转型资本积累 中期看:碳交易价格上升,龙头公司能耗较低

德勤: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再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力(详解版)(28页).pdf
德勤: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再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力(详解版)(28页).pdf

GB/T32151规定了10个行业企业边界内各生产系统的碳排放核算流程,从核算逻辑看,CO2排放量为排放源活动量与该活动CO2排放因子的乘积;排放源动态监控、活动数据收集是目前的薄弱环节。GB/T32151规定了10个行业企业边界内各生产系统的碳排放核算流程,从核算逻辑看,CO2排放量为排放源活动量与该活动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