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分析 > 2022我国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我国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1.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

我国危废处理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上游的上游危废产生、供应,中游的危废处置运营和下游的再生产品应用。具体包括:

(1)上游危废产生、供应环节:产废行业包括化工、电子元器件制造、石油精炼、金属冶炼、医疗机构及制药等,工业是危废的主要来源。

(2)中游危废处置运营环节:包括危废分类+预处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有机溶剂、废矿物油、燃料、含金属废物等主要用于资源化利用,医疗废物、农药废物、精蒸馏残渣等难以回收利用的危废,通常采用无害化处理。

(3)下游再生产品应用环节:资源化利用主要回收经济效益高的危废,处理企业通过深度资源化进行提纯后,生产有色金属等再生品,再将其销售给下游相关制造企业。

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

危废处理行业产业链

2.危废处理行业发展现状

(1)工业危废产量保持增长,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置为主

2020年,工业危废产量为7281.81万吨,受疫情影响,相比2019年8126.0万吨有所下滑;利用处置量为7630.5万吨,累计贮存量达到11899.99万吨。

从行业分布来看,2020年,工业危废产量前五大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占总体工业危废产生量的69.6%。

工业危废产量保持增长,综合利用及无害化处置为主

(2)医疗危废全部通过无害化处置

根据《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2013-2019年,我国196个大中城市医疗危废产生量逐年上升,处理率保持较高水平,其中2019年,大中城市医疗废物产生量为84.3万吨,实现无害化处置率为100%。

医疗危废全部通过无害化处置

3.危废处理行业竞争格局

(1)竞争存在壁垒:1)人才壁垒:主要包括核心技术开发人员以及项目运营管理人员。具备丰富项目运营经验及技术开发能力的人员的较为稀缺,新进企业难以在短期内组建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专业队伍;

2)技术壁垒:多学科复合,难以标准化复制。危废处置涉及生物、化学、物理等多门类结合,同时技术应用上,需确保项目能够持续稳定运营,并符合节能低碳的要求。因此,对于大部分企业,并购是快速高效进入并占据市场空间的有效途径;

3)资质壁垒:资质审批周期长、流程复杂。完整的危废项目建设投运流程涉及选址、立项备案、环评批复、试运行、资质申请、环保竣工验收等多个阶段,还需经环保部门环保验收合格,获取危废处置资质用时一般在3-5年甚至更长;

4)资金壁垒:危废处理项目前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此外危废处置项目从申请、建设到最后投产运营,投资周期较长,占用资金较大且时间较久,对危废处理企业资金实力有较高的要求。

准入壁垒

(2)行业集中度低,产能亟待优化:

我国危废处理行业参与者众多,大部分企业技术、资金、研发能力较弱且处理资质单一,总体呈现“散”、“小”、“弱”特点。我国危废处理行业集中度相对较低,2021年行业CR10不到12%,行业集中度较低,未来存在进一步整合、提升的空间。

(3)危废处理定价差异较大,长期或将回归合理区间。

4.危废处理行业发展前景

因为危废主要产生于工业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受上游行业发展影响较大。2010-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总体保持增长,2021年同比上年增长19.0%,考虑疫情因素影响,2019-2021年两年CAGR为9.3%。随着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较快,与高端科技领域相关的危废产生将同步呈现上升势头,酸、碱、有机溶剂、金属废物等危废处理市场发展空间较大。

5.危废处理行业龙头企业

(1)高能环境(603588.SH):2015年,公司确立以环境修复、工业固废危废处置、生活垃圾处置三大领域为业务核心。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27亿元,同比增长14.65%;归母净利润7.26亿元,同比增长32.03%。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66亿元,同比增长23.84%;归母净利润1.70亿元,同比增长42.85%;2015-2021年,营业收入CAGR为40.49%,归母净利润CAGR为37.81%,增长显著。

高能环境

(2)浙富控股(002266.SZ):公司成立于2004年,早期以设备研发为主,并于2008年上市。2019年,公司收购申联环保、申能环保,并于2020年完成并表,进入危废处理领域。2021年,公司实现总营收141.35亿元,同比增长69.4%,其中危废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服务收入为131.2亿元,同比增长78.3%,占总营业收入比重为92.8%;实现归母净利润23.12亿元,同比增长69.7%;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2.9%,其中危废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置服务毛利率为21.6%,下滑约6个百分点,主要受大宗商品涨价影响,上游原材料价格增幅较快所致。

浙富控股

(3)瀚蓝环境(600323.SH):公司是以固废处理为主,燃气及水务运营为辅的环境综合治理龙头,通过“并购+新建”实现固废板块高速发展,2014年收购港股上市公司创冠环保,固废处置规模提升至1.5万吨/日。目前,公司固废业务已覆盖垃圾焚烧发电、环卫一体化、危废、农林垃圾、餐厨垃圾、污泥等处理领域,形成“大固废”全产业链布局。

2021年,瀚蓝环境实现营业收入117.77亿元,同比增长57.4%;实现归母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10.0%。

以上就是有关于危废处理行业的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龙头企业的全部梳理,如还想了解更多危废处理行业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分析栏目。

参考资料

《环保行业专题报告:危废处理行业全景图-220503(26页).pdf》

推荐阅读

2022我国化学发光行业分析,产业链、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一览

2022我国物联网发展历程、现状及趋势一览

目前中国能源生产情况如何?最新数据一览2022

本文由作者AG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埃森哲:COVID9:组织应该如何应对异常情况- 埃森哲(英文版)(37页).pdf
埃森哲:COVID9:组织应该如何应对异常情况- 埃森哲(英文版)(37页).pdf

How organizations should respond to the never normal NOWNEXTCOVID-19: What to do Now, What to do Next COVID-19:5 new human truths that experiences need to

任仕达:2021年市场展望与薪酬报告(44页).pdf
任仕达:2021年市场展望与薪酬报告(44页).pdf

2021年 市场展望与薪酬报告. 中国 human forward. 目录. 05 智能制造及研发. 14 医疗健康. 21 金融服务. 26 文娱消费. 34ICT互联网. 2021年 人才市场展望. 2021年人才发展趋势 在任仕达大中华2021年市场展望与薪酬报告中, 我们侧重从制造业、医疗服务、金融

中智咨询:2021年重点行业薪酬趋势指南(61页).pdf
中智咨询:2021年重点行业薪酬趋势指南(61页).pdf

整体人才调薪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增大,人力预算受限,部分企业实施了暂缓调薪或冻薪的举措,据调研结果显示,2020年全国有57%的企业进行了调薪,43%的企业未进行调薪。从2020下半年开始企业逐步恢复正常经营,到2020年底,大部分企业完成或基本完成2020年的业绩目标。2021年以来

中智咨询:2021年重点行业薪酬趋势指南-制造行业(29页).pdf
中智咨询:2021年重点行业薪酬趋势指南-制造行业(29页).pdf

制造行业2020初,制造业受疫情冲击明显,延迟复工、市场需求萎缩、供应链受冲击等因素叠加影响下,2020年2月份制造业PMI指数下滑至35.7%。随着复工复产和经济复苏,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逐步恢复,2020年3月份以来,中国制造业PMI指数持续位于50%的临界点以上,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20年12月制

中智咨询:2021年重点行业薪酬趋势指南-销售贸易消费品行业(26页).pdf
中智咨询:2021年重点行业薪酬趋势指南-销售贸易消费品行业(26页).pdf

销售贸易消费品行业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比去年下降3.9%。虽然受到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在2020年的进口总额下降0.7%,但出口总额增长4.0%,进出口总额仍呈上升趋势,口罩、医疗器械等防疫物资的大量出口彰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同样因为新冠疫情的爆发,使得原本已竞争激烈的中国

毕马威:2021年香港高管人员薪酬展望第五期:就业趋势调查(39页).pdf
毕马威:2021年香港高管人员薪酬展望第五期:就业趋势调查(39页).pdf

我们看到,吸引香港受访者移居大湾区其他城市工作的因素呈现与往年相似的趋势。2021年的前三大诱因与2020年相同,排在首位的仍然是较佳的事业及行业发展前景 (62%),其次是交通便利 (60%) 和获得更广的工作视野 (57%)(图4.2)。换言之,金钱以外的因素已连续第二年成为香港受访者移居大湾区其他城市

中智咨询:2021年蓝领用工及薪酬管理调研报告精华版(39页).pdf
中智咨询:2021年蓝领用工及薪酬管理调研报告精华版(39页).pdf

企业实施或计划实施自动化/智能化,在实施完成后蓝领员工的数量会如何变化?从调研结果来看,超四成企业会增加技能蓝领的用工数量;仅13.3%的企业会增加普通蓝领的用工数量,近四成企业计划减少普通蓝领的用工数量。 随着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技术的推进,企业对于技能蓝领的用工需求呈上升趋势,人员数量增幅一般在5%-10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