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趋势篇
1.1.高质量引领:新型智慧城市进入高质量特色发展阶段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为我国未来五年及到2035年指明了目标、方向和路径,尤其是规划强调坚持创新居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展现了"+四五"规划鲜明的时代特点,是我们准确把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内涵,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服务国家发展大局。”规划提出“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建设""“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以及“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这些战略擎画为信息通信技术服务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标准高要求,打开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经济社会呈现"五纵三横”特征,促进生产力跨越发展。在信息技术向经济社会渗透的典型场景维度,基础设施、社会治理、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五大场景加速进入全流程全要素数字化阶段;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共性需求维度,线上化、智能化、云化逐步成为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级、社会级平台,并呈现出横向扩张延展的新特征。新—代信息通信技术正由局部相关领域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入扩散,成为推动社会创新水平整体跃升和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预计到2025年,在“五纵”的推动下,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三横"将带来国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规模达到13万亿元。
城巿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大关,城巿发展呈现二次城镇化、人口和产业向城市群快速聚集,城市成为承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空间载体。预计到2025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5%,以京津翼.大湾区、长三角、或渝等城市群正在加速—体化,人口和产业正在城市空间上加速创新、重组、关联和协同。以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城市活力与竞争力提升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其中微观层面社区基层治理能力、中观层面的社会治理能力和产业治理能力和整体城市空间尺度的市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结构范式。
1.2.新要素驱动:5G+AICDE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1.2.1.5G+AICDE新技术要素推动城市发展能级提升
发展以5G+AICDE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生成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和数字技术基础设施,或为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创新产业发展、实现万物互联的共同选择。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把超前部署信息基础设施新基建的核心内容。5G网络支撑城市信息通信设施超前布局能力基本形成,截止9月底,我国开通5G基站69万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实现5G网络城区连片覆盖;以低功耗广域网、千兆光纤网5G专网、北斗定位、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节点、区块链服务网(BSN)、云原生及轻量化应用等新技术融入城市场景,正在构建连算一体、存算一体、云用一体的城市技术发展系统。
点击下载报告:中国移动:5G新型智慧城市白皮书(2020版)(附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