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全球可以细数到的粮食危机一共有三次,分别是2005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20年至今,那么我国2005年-2008年、2010年-2012年粮食危机爆发之后的应对措施有哪些呢?最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下面三个皮匠报告将对其做详细整理。
1、2005年-2008年粮食危机爆发,我国应对措施
(1)扩大种植面积
2005年我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427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672千公顷;2006年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0495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680千公顷。2007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达105638千公顷,较上年增加680千公顷;2008年达106793千公顷,较上年增加1155千公顷。
(2)加大补贴力度
实施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2006年一号文件指出,粮食主产区要将种粮直接补贴的资金规模提高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其他地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据财政部统计,2006年,中央财政支付的粮食直补资金达到142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10亿元;良种补贴40.7亿元,增加3.7亿元;农机补贴6亿元,增加3亿元。另外,中央又增加了对农业生产资料的综合补贴125亿元。同年公布了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

(3)生物质能源发展政策转型
2007年8月我国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宣布不再增加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能力,合理利用非粮生物质原料生产燃料乙醇。重点发展以木薯、甘薯、甜高粱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以及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棉籽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生产技术,逐步建立餐饮等行业的废油回收体系。从长远考虑,要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生物质能源发展转向“非粮”领域。
(4)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2008年我国颁布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将最低收购价格进行上调,从2006年的早籼稻每市斤0.7元,中晚籼稻每市斤0.72元,粳稻每市斤0.75元,分别上调至0.75元、0.76元以及0.79元;小麦从白小麦每市斤0.72元,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0.69元,上调至白小麦每市斤0.77元,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0.72元。
(5)限制粮食出口
限制粮食出口,保障国内供给。从2007年12月20日起我国取消小麦、稻谷、大米、玉米、大豆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为限制粮食出口,确保国内供给,以稳定国内粮食价格。
产生结果
实现粮食增产
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48401万吨,较上年增加1454万吨;2006年实现粮食总产量49746万吨,较同期增加1344万吨;2007年我国粮食产量为50150万吨,较2006年上涨350万吨;2008年为52850万吨,较上年增长2690万吨。2008年下半年,随着国际油价和各国通货膨胀率不断下降,全球农产品价格明显回落,大米、玉米、大豆、小麦于2008年达到高峰后开始骤跌。
2、2010年-2012年粮食危机爆发,我国应对措施
(1)扩大种植面积
2010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达109876千公顷,较上年增加890千公顷;2011年达110573千公顷,较上年增加697千公顷。
(2)加大补贴力度
2010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强化惠农政策,落实和完善农业补贴制度。2010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安排合计8183.4亿元,较上年增加930.3亿元,同比增长12.8%,安排对农民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支出1334.9亿元。
(3)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
2010年我国早籼稻、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上调到每市斤0.93元0.97元和1.05元;2011年继续上调至每市斤1.02元、1.07元和1.28元;2012年有了更大上调幅度,分别为每市斤1.2元、1.25元和1.4元。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白小麦每市斤0.90元,红小麦和混合麦每市斤0.86元;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上调至白小麦每市斤0.95元,红小麦和混合小麦每市斤0.93元;2012年,三种均提高到每市斤1.02元。
(4)投放政策性粮油
2010年,中国为抑制市场粮价波动,全年累计投放政策性粮油180批次,稻谷、玉米、小麦和大豆共拍卖成交8087.9万吨、定向销售282.9万吨,完成跨省移库426万吨。
(5)设施改善
改善农业设施,提升灌溉效率,提高粮食产量。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近年来有所下降,2012年与2011相比减少41.6万公顷。对此,我国加强了基础水利建设,形成了高效的农田灌溉体系,并建立规模化农场,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
(6)加强风险防范
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全球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也更加频繁,经济损失加重。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旱灾受灾面积比2010年增加304.5万公顷,2012水灾受灾面积比2011年增加86.7万公顷,2012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比2011年增加1089.1亿元。应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我国建立了相关粮食生产的风险防范机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预警机制以及有效的灾后救援、重建机制。
产生结果
粮食持续增产
2010年我国实现粮食产量54641万吨,较同期上涨1559万吨;2011年实现粮食产量57121万吨,比去年上涨2473万吨。至此,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
以上就是我国应对粮食危机的措施整理,你都了解了吗?
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了解。
本文由@-YANYI 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资讯
历史上出现过几次粮食危机?历代粮食危机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2保障粮食安全有哪些政策?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政策一览
百科
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