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氢能产业迎来大利好!

《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印发,氢能产业迎来大利好!

2021年8月16日,关于印发《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

2025年前,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氢能产业关键部件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3-4家国际一流的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交通运输领域,探索更大规模加氢站建设的商业模式,力争完成新增37座加氢站建设,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分布式供能领域,在京津冀范围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供电、供热的商业化模式,建设“氢进万家”智慧能源示范社区,累计推广分布式发电系统装机规模10MW以上;建设绿氨、液氢、固态储供氢等应用示范项目,实现氢能全产业链关键材料及部件自主可控,经济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pdf

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

氢能迎来超大利好!

8月16日,氢能源板块全天走强!午后,氢能源掀起涨停潮!中泰股份、深冷股份等多股涨停。

氢能将会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氢气是世界上密度最小的气体。和其他的常见燃料热值相比,氢气的热值大约为140MJ/kg,是汽油等传统燃料的2倍以上。氢气通过燃料电池发电的产物是水(直接燃烧的产物也是水)。氢能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氢在宇宙当中的含量是最多的,可供开发的氢能多。

常见燃料热值对比(MJ/kg)

常见燃料热值对比

据IEA数据,1975年-2019年期间,全球的氢气需求情况逐年都在不断的增加,需求由1975年的不到2000万吨,增长到了2019年的超过7000万吨。

全球氢气需求情况(百万吨)

常见燃料热值对比

预计未来,氢气的能源属性将会逐渐显露,应用领域将会扩展到交通、建筑、工业、电力、炼化等领域。

2050年氢气终端需求预测(百万吨)

2050年氢气终端需求预测

近几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也陆续的发布了氢能发展规划。

中国:2021/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美国:2020/12,Hydrogen Program Plan。进行氢能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加大示范和部署力度,实现氢能产业规模化。

欧盟:2020/8,A hydrogen strategy for a climateneutral Europe。2024年前安装不少于6GW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设备,可再生能源制氢产量达到100万吨,2024-2030年安装至少40GW的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设备,2050年所有脱碳难度系数高的工业领域使用氢气。

日本:2019/3,氢能与燃料电池战略路线图。2030年前构建商业化的氢能产业链,氢气成本降低至30日元/标方;2025年前氢燃料电池汽车超过20万辆,2030年前超过80万辆。

韩国:2019/1,氢能发展路线图2040。2040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量增至620万辆,加氢站数量增至1200个,燃料电池产量扩大至15GW。

全球主要经济体氢能规划

全球主要经济体氢能规划

据IRENA数据,就全球球氢气来源来看,天然气制氢是占比最多的,达到了48%,石油炼化制氢占比为30%。电解水制氢的占比最小,为4%。

全球氢气来源情况

全球氢气来源情况

据中国氢能联盟数据,从2019年中国氢气的来源来看,煤制氢的占比最高,为63.5%,天然制氢的占比为13.8%,电解水制氢占比为1.5%。

全球氢气来源情况

就当前来说,制氢的方式主要有天然气制氢(不含CCS)、天然气制氢(含CCS)、煤制氢(不含CCS)、煤制氢(含CCS)、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据IEA数据,在这些制氢方式当中,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最高,其次就是天然气制氢(不含CCS)和天然气制氢(含CCS),煤制氢的成本最低。

不同制氢方式成本对比($/kg)

不同制氢方式成本对比

不同电价与设备初始投资假设下电解水制氢成本测算($/kg)

不同电价与设备初始投资假设下电解水制氢成本测算

未来,氢能将需要和可再生能源进行高度结合,预计储能领域将会成为氢能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

数据来源:《电气设备行业储能系列报告之三:氢储能潜力巨大产业化尚需时日-210727(30页).pdf 》

产业链可关注的龙头:

汉钟精机( 空气泵领域龙头)、龙蟠科技(氢能其他应用细分龙头)、宝丰能源(光伏制氢领域龙头)、雄韬股份(氢燃料电池领域龙头之一)、亿纬锂能(电池电堆产业链细分龙头)、厚普股份(加注产业链细分龙头)、美锦能源、潍柴动力(氢能全产业链布局)、中材科技(储运产业链细分龙头)、中国石化(制氢、加氢站领域龙头)、大洋电机(氢燃料电池领域龙头)、雪人股份(氢能各类配件细分龙头)。

文本由@-YANYI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由作者-YANYI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60页).pdf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60页).pdf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 研究报告 发布单位支持单位 2020 年 10 月 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 课题负责人 张永伟 课题协调人(排名不分先后) 张 真 苗乃乾 课题组成员及执笔人(排名不分先后) 刘秀峰 吴依静 牟语薇 刘 坚 钟财富 符冠云 张 健 席学章 薛

ChinaEV100:2020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60页).pdf
ChinaEV100:2020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60页).pdf

美国是最早将氢能及燃料电池作为能源战略的国家。自1990年起,美国以从政策评估、商业化前景预测,到方案制定、技术研发,再到示范推广的思路推动氢能产业发展。该过程中,美国能源部(DOE)为主导,将大量的资金用于解决氢能产业所面临的技术难题,保持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氢能领域中的技术优势地位。美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

2021年“碳中和”下能源化工行业氢能产业链梳理分析报告.pdf
2021年“碳中和”下能源化工行业氢能产业链梳理分析报告.pdf

质子交换膜:产品已经商业化,成本品质有待提升在氢燃料电池的膜电极材料中,质子交换膜最为关键,其作用是在反应时,只让阳极失去电子的氢离子(质子)透过到达阴极,但阻止电子、氢分子、水分子等通过。全氟磺酸质子交换膜材料具备机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强、在低温下电流密度大、高湿度下导电率高、质子传导电阻小等特点,可以满

中国氢能联盟: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手册(22页).pdf
中国氢能联盟: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手册(22页).pdf

5.1标准体系我国氢能技术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包含8个标准子体系,37 个具体领域。截至2020年6月,我国已发布氢能技术相关国家标准(现行) 95项,其中,氢能基础与管理方面的标准4项、氢质量方面的标准5项、氢安全方面的标准13项、氢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2项、氢制备与提纯方面的标准8项、氢储运加注方面的标准1

IRENA:中国氢能联盟:绿氢政策制定指南(52页).pdf
IRENA:中国氢能联盟:绿氢政策制定指南(52页).pdf

方框 1.3. 用电网电力采用电解制氢的排放量想要电解制氢的总排放量低于灰氢,每单位电力产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需要低于190克/千瓦时(gCOi/kWh) ( Reiter和Lindorfer, 2015)。 只苟少数国家(主 要受益于水力发电)每千瓦时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低于该阔值, 因此能够确保电 解氢的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42页).pdf
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42页).pdf

依托黄埔区现有氢能人才、政策、产业、应用基础,打造完整的氢能产业链,大力推动氢能项目和人才集聚,建设氢能创新研发中心,集中布局氢能关键技术、核心材料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项目、检验检测项目;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广东省燃料电池运营示范区,强化氢能应用示范,将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建设成为氢能产业创新核,

电气设备行业储能系列报告之三:氢储能潜力巨大产业化尚需时日-210727(30页).pdf
电气设备行业储能系列报告之三:氢储能潜力巨大产业化尚需时日-210727(30页).pdf

与电解水制氢类似,产业化程度的提升将有效降低氢气储运的成本,储运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后续氢能规模化发展的前提。考虑到未来氢能的终端应用场景将更为丰富,我们认为氢气的储运环节也将朝多层次、体系化的方向演进。对于氢气的短途运输而言,高压气态储运仍将是主要的手段。目前储氢瓶+长管拖车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氢气储运形式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