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智慧城市包括哪些方面
智慧城市主要包括在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应用、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智慧人文、智慧生活等内容。其中与百姓生活最为息息相关的智慧应用主要体现在交通、电网、物流、医疗、食品系统、药品系统、环保、水资源管理、气象、企业、银行、政府、家庭、社区、学校、建筑、楼宇、油田、农业等方面。

2、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经过地方城市申报、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初审、专家综合评审等程序,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住建部将组织评估,对评估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到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信息显示,国家发改委正着手起草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并研究在区域范围内启动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三大运营商已经与300
多个城市达成“智慧城市”战略合作协议。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智慧城市”投资总规模有望达5000 亿元。
发展智慧城市,是中国促进城市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重大举措和综合性措施。从设备厂商角度来说,光通信设备厂商、无线通信设备厂商将充分发挥所属技术领域的优势,将无线和有线充分进行融合,实现网络最优化配臵,以加速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与之相对应的通信设备厂商、芯片厂商等将从中获得巨大收益。
领跑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武汉、宁波、南京、佛山、扬州、浦东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
追赶者:重庆、无锡、大连、福州、杭州、青岛、昆明、成都、嘉定、莆田、江门、东莞、东营
准备者:沈阳、株洲、伊犁、江阳
推动智能城市的模式分为全面推进或重点突破,大致区分为五类:中国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上海、天津、重庆、无锡、深圳、沈阳、武汉、成都等主要都市建立了RFID产业园区,期望能率先发展物联网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走在国内前列,各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发展策略详如下:
主要城市北京:《智能北京行动纲要》,包含智能交通、电子病历、远程医疗、智能家庭、电子商务等,希望2015年,形成覆盖全市的物联基础网络。
上海:打造城市光网,发展3G、WIFI等多种技术的无线宽带,推动智能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加快三网融合。
宁波: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以杭州湾新区做为建设智慧城市的试验区,提出「智慧新城」及「生态家园」的目标定位。
佛山:2015年将佛山建设成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四化融合先行地,提出智慧服务基设施十大重点工程,希望做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城市化及加快国际化的作用。
广州:建设第一个「由政府主导、牵手营运商」的无线城市官方门户网站,推动市民、企业及社会各界高效便捷的无线宽带网络服务。
深圳:国家三网融合试点城市之一,致力完善智能基础设施、发展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推动智能交通、培育智能产业基地。希望在2012年实现宽带无线网覆盖率100%,组建华南地区的物联网认证中心。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城市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政治和技术的权利,城市被无可避免地推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城市也面临着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紧缺、住房不足、失业、疾病等方面的挑战。在新环境下,如何解决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命题。在此背景下,“智慧城市”成为解决城市问题的一条可行道路,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智慧城市建设的大提速将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带动卫星导航、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云计算、软件服务等多行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中国已有154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万亿元,撬动的更以万亿元计,新一轮产业机会即将到来。
国家鼓励开展应用模式创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国深圳市、昆明市、宁波市等多个城市与IBM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迈出了打造智慧城市的第一步。北京市拟在完成“数字北京”目标后发布“智能北京行动纲要”,上海市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此外,佛山市、武汉市、重庆市、成都市等都已纷纷启动“智慧城市”战略,相关规划、项目和活动渐次推出。国内优秀的智慧产业企业愈来愈重视对智慧城市的研究,特别是对智慧城市发展环境和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智慧产业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翘楚。2013年1月2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国家开发银行表示,在“十二五”后三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将达800亿元。中国已有311个地级市开展数字城市建设,其中158个数字城市已经建成并在60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最新启动了100多个数字县域建设和3个智慧城市建设试点。2013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每年将选择10个左右城市进行试点,每个试点项目建设周期为2至3年,经费总投入不少于3600万元。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尽享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食品药品管理、数字生活等所带来的便捷服务,“智慧城市”时代即将到来。
近年来,杭州积极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医疗健康、公共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和进展。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调研时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杭州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继续探索创新,进一步挖掘城市发展潜力,加快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创造更多可推广的经验。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安永:F5G赋能智慧城市进入全光时代(104页).pdf
智慧城市上市公司介绍,相关上市公司排名一览
智慧城市是什么意思,市场规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