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21年,国务院、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门陆续出台多项碳纤维产业相关政策,明确高性能碳纤维行业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下面是这些政策的汇总梳理。
2012年1月工信部《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碳纤维发展重点为加强高强、高强中模、高模和高强高模系列品种攻关,实现千吨级装置稳定运转,提高产业化水平,扩大产品应用范围
2012年7月国务院
《“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加快发展高性能纤维并提高规模化制备水平,加快推广高性能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风电设备、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2013年10月工信部《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发展行动计划》(工信部原【2013】426号)该计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碳纤维技术创新、产业化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达到国际水平
2015年5月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碳纤维被列为关键战略材料之一,并要求到2020年,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要满足大飞机技术要求,国产碳纤维用量要达到4,000吨以上;到2025年高性能碳纤维基本实现自主保障
2015年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明确了“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作为关键战略材料;2020年的目标为
“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满足大飞机等重要装备的技术要求”
2016年10月工信部《石化和化学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加快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重点突破高强碳纤维低成本、连续稳定、规模化生产技术,加快高强中模、高强高模级碳纤维产业化突破
2016年11月国务院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加强新材料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展协同应用试点示范,搭建协同应用平台
2017年1月国家发改委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及服务指导目录》 其中高性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新材料产业中高性能复合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提出了对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的发展方向,即“突破材料及器件的技术关和市场关,完善原辅料配套体系,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稳定性,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应用”
2017年科技部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提出以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温合金为核心,突破结构与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关键共性技术,提升先进结构材料的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对位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碳化硅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应用,促进新材料关键技术产业化
2018年工信部《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2018年版)》要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加快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碳纤维、高性能复合材料及特种功能材料、战略前沿材料等产业
2018年工信部《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8年版)》提出关键战略材料中包含高性能碳纤维等纤维材料
2019年国务院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要求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
2020年1月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将“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应用”列为鼓励类项
2021年3月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栏4“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部分中,要求相关部门推动加强高端新材料如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应用

数据来源:《基础化工行业海上风电材料系列报告之三:风电主导各领域多点开花碳纤维行业迎发展良机-20220222(48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