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源数字化发展
能源产业数字化,不单影响着加油站市场的未来,还会产生零售、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多元场景联动下的衍生业态。
随着出行方式愈加多元化、私家车价格日益下探,国内有车一族的规模,以及车上消费的服务场景种类,有望迎来新的高峰。
当“流量战争”从线上转移到线下,下沉社区的战场尘埃落定后,加油站作为客户画像精准、消费能力中上的绝佳商业场景,显然具备更大的挖掘和重塑价值。能链的能源供应链数字化服务,可以给传统能源零售终端提供一套全面数字化的管理解决方案,实现油站经营的降本增效和竞争力提高。
另一层面,被命名为“能链综合能源港”的场景化升级服务,不仅可以为油站提供油、电、氢、气等多品类能源产品,还可提供ETC、车牌、刷脸等多种无感支付系统和数字化零售管理系统等。
值得关注的是,国外市场成熟的加油站经营模型中,非油品和其他服务的销售收入占比、毛利占比均达到了五成以上。
民营加油站在得到能链前、后端的全方位技术、供应链支持后,极大可能颠覆过往的市场竞争格局。
从更宏观的角度观察,能源作为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动力,从十八世纪英国的工业革命以来,每次都会在人类发展进步的关键时刻,提供新征程中的巨大动能。绿色能源的加速转型,不止要重点攻关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且还要在传统能源的减耗、增效上,逐步加强力度。

2、团油平台已连接超过2.5万座加油站
据能链统计,团油利用数字化技术,帮助车主规划加油线路,有效降低空驶率;快电加速充电桩的互联互通,提高充电桩利用效率和充电体验,助推新能源车加速发展。通过这种存量减排+增量替换的组合方式,能链一年助力碳减排210万吨,相当于6322万棵阔叶树一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也相当于69.6万辆小汽车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其中的能链,成立不满5年,旗下团油平台已连接超过2.5万座加油站,快电平台接入超过70万根公共充电桩,构建了覆盖国内1800余座城的油、电一体化能源补给网络,为数亿车主提供能源补给服务。能链年化GMV超千亿,仅依靠垂直品类单一产品,便跻身全国第七大电商平台。这既彰显了能源市场数字化蕴藏的巨大潜力,也有赖于能链所践行的,与贝壳类似的产业互联网思维。
成品油零售市场的数字化,离不开供给端和消费端的同步推进,能链旗下的团油平台,采取的就是双管齐下的实施策略。综合两端的需求,团油将原本各自分散的市场进行聚合。供给侧,团油覆盖全国22%的油站,已经成为全国第三大加油网络;消费端,团油为微信、百度地图等3000家主流平台提供能源API,实现车主、公域流量、油站的连接,通过B2B2C模式为用户提供经济、便捷的加油服务。完成传统互联网平台O2O模式的升级改造后,能链带给整个行业的核心价值,更多的在于对产业后端的数字化转型实践。
国内民营加油站通病由来已久,主要是消费者对油品质量存疑,品牌建设能力薄弱。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先天劣势,市场竞争不得不陷入价格战、成本战的恶性循环之中。
针对上述行业痛点,能链推出能源直供业务,用数字化重新定义能源供应链。上游集中采购炼厂的精良油品,直接配送给油站,从源头解决油品质量存疑的问题。
在中游的流通环节,能链物流通过数字化工具打通油品运输全程,实现流程规范化、可视化。供应链金融则效仿电商行业,赋能中小油站经营者,提供“先卖油、后付钱”的贷款服务。
下游可通过能链云业务,为油站提供流量、品牌、数字化经营等多方面的赋能,并通过成立油站质量联盟,推出“百亿保”保险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油站的品牌可信度。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华为:数字能源十大趋势白皮书能源数字化共创新价值(22页).pdf
亿欧智库:2021能源电力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66页).pdf
思略特:2020年能源行业数字化运营研究:石油天然气(2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