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坚实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坚实

9月13日,国新办发布会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已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在500种主要工业品当中,超过四成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坚实。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

各位记者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就工业信息化事业关心的问题,特别是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关情况和大家一起交流。我特别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实力的增强,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重要成果,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物质技术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显著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

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体现在:体量大,2012年到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体系完备,我国工业拥有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是世界上工业体系最为健全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40%以上产品的产量世界第一。竞争力增强,光伏、新能源汽车、家电、智能手机、消费级无人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

二是重点领域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重大工程捷报频传,“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奋斗者号”万米海沟成功探底,刷新我国深空深海探测新纪录。“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创了我国自主独立全球卫星导航的新纪元。世界首台百万千瓦级水轮发电机组正式投产,标志着我国重大装备制造实现新跨越。大国重器亮点纷呈,首艘国产航母列装,C919大型客机试飞,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三峡垂直升船机投运,全球最先进的超深水钻井平台建成运行,世界首套8.8m超大采高智能化矿山装备研制成功,特高压输变电、大型掘进装备、煤化工大型成套装备、小的来讲金属纳米结构材料等都跻身世界前列,标志着中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正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

三是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去年的15.1%;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8%提高到33.7%,2020年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化解过剩产能取得重大成果,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钢铁行业去产能1.5亿吨目标。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47.1%,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广泛应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与此同时,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大幅下降的基础上,“十三五”进一步下降16%。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速,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2012年的24.6%提高到2020年的52.1%,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由48.8%提高到73%。产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汽车等领域形成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四是制造业企业实力显著增强。

骨干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壮大,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9.7万亿元、2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9.19万亿和37.4万亿元;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我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28家,增幅非常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十分活跃,专业化水平持续提升,已培育4万多家“专精特新”企业、4700多家“小巨人”企业、近6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显著增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机构总数、研发经费支出均比2012年翻了一番,有效发明专利申请数增长了两倍多。

五是信息通信业实现新的跨越。

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光网城市全面建成;移动通信从4G演进到5G,实现网络、产业、应用全球领先。5G基站、终端连接数全球占比分别超过70%和80%。全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光纤和4G的比例均超过99%,农村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网络应用从消费向生产拓展。移动支付广泛普及,网络购物、在线学习、远程医疗等成为工作生活新方式。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协同研发设计、无人智能巡检、数字工厂、智慧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步伐加快,数字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怀“国之大者”,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力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本文由作者-YANYI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研报】1月制造业PMI点评、利率周报:疫情和春节效应拖累PMI关注后续失业率变化(19页).pdf
【研报】1月制造业PMI点评、利率周报:疫情和春节效应拖累PMI关注后续失业率变化(19页).pdf

总结而言,国内疫情防控效果有所显现,新增确诊转移至黑龙江地区,美国疫情继续好转,欧洲和日本新增确诊数小幅回落。具体来看,国内疫情得到明显控制,现有病例和新增本土病例同步回落,当前河北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新增确诊和风险地区集中在黑龙江地区;美国新增确诊人数和检测确诊比同步回落,关注变异病毒传播情况;英国、德国、

【研报】机械设备行业:制造业复苏深化机械行业营收、业绩趋势向好-210509(29页).pdf
【研报】机械设备行业:制造业复苏深化机械行业营收、业绩趋势向好-210509(29页).pdf

10.4 月 25 日通威官网公告 5 月太阳能电池片指导价,多晶金刚线157 电池定价为0.73 元/W,上涨0.03 元;单晶 PERC 158.75 电池价格报 0.96 元/W;单晶PERC 166 电池报 0.89 元/W;210 单晶 PERC 电池定价为 0.91 元/W,保持不变;5 月 6

【研报】银行业: 制造业驱动银行新一轮景气周期-210511(30页).pdf
【研报】银行业: 制造业驱动银行新一轮景气周期-210511(30页).pdf

完善智能制造金融解决方案,推出银租联动-直租特色模式。高技术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重点服务领域,浙商银行持续完善“融资、融物、融服务”智能制造金融解决方案。2020 年6 月与浙江省经信厅签订“浙江智造融通工程”战略协议,计划在未来三年为浙江省产业链重点项目提供千亿融资,助推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而特色融资模式为

【研报】机械行业专题报告:制造业环境持续改善关注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210512(38页).pdf
【研报】机械行业专题报告:制造业环境持续改善关注工业机器人进口替代-210512(38页).pdf

4.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展望编程方式将从手工示教过渡为离线编程。在当前的机器人应用中,手工示教仍然主宰着整个机器人焊接领域,示教器是进行机器人手动操纵、程序编写、参数配置及监控用的手持装置,也是最常见的机器人控制装置。但传统手工示教缺乏外部信息传感,灵活性较差,需要操作人员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而且编程过程中需要

Safety Culture:2021年后疫情时代制造业恢复指南(英文版)(11页).pdf
Safety Culture:2021年后疫情时代制造业恢复指南(英文版)(11页).pdf

这场危机影响了三个关键领域的制造商,劳动力、供给和需求都同时受到冲击。由于劳动力在全球停工期间消失,产能立即被大幅削减。关键部件的供应受到交付周期膨胀的影响。其次,为应对危机而改变的消费者偏好打击了需求。消费者开始囤积厕纸和口罩等快速消费品,并迅速减少了许多产品类别的支出。虽然其他行业能够修改其流程并实现远

德勤:为未来劳动力创造途径:超越制造业的再技能(英文版)(28页).pdf
德勤:为未来劳动力创造途径:超越制造业的再技能(英文版)(28页).pdf

制造业在受到大流行挑战的2012年获得了578个ooo工作岗位,这一数字代表了近6年的就业增长,“然而,在过去6个月的任何时候,制造业仍有近50个ooo工作岗位空缺。”,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NAM)制造商展望调查继续发现,“吸引和保持高素质劳动力”是受访者面临的最大商业挑战之一。这是怎么可能的,鉴于失业率仍

赛迪:金融支持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29页).pdf
赛迪:金融支持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29页).pdf

金融机构可采取与财政部门联合开展贷款贴息、政策性担保增信、开展信贷资金周转、调整优化贷期等方式,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二是支持制造业企业兼并重组。兼并重组是制造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清除“僵尸企业”、释放市场资源、提高行业集中度,从而提高整体竞争力。国家要求加大对兼并重组的金

高频数据看宏观:外部需求减弱制造业小企业 PMI 降至收缩区间(8页).pdf
高频数据看宏观:外部需求减弱制造业小企业 PMI 降至收缩区间(8页).pdf

制造业生产扩张有所加快;新订单指数为 51.3%,低于上月 0.7 个百分点,但仍位于景气区间,市场需求扩张步伐有所放缓;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3%,低于上月2.1 个百分点,回落至临界点以下,外部需求减弱;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 72.8%和 60.6%,高于上月 5.9 和 3.3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