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灾备演练
灾备演练是指在灾备管理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信息演练,是保障信息化运维和数据安全的有效措施。一般灾备演练总结由演练发起人负责,演练总结的目的是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完善灾备系统,提高灾难恢复能力。总结报告应包括取得成绩、发现问题和优化建议等内容。

2.灾备演练的流程
在演练过程中,灾备切换自动通过预定义的切换步骤编排,实现各业务系统或各故障场景一键自动切换(包括自动化的切换演练),并实现切换流程可视化,即灾备流程可进行可视化编辑和编排,可生成标准化灾备流程模版,如图所示。
3.灾备演练的主要类型
(1)桌面演练
桌面演练也叫“沙盘推演”,是最基础的灾备演练方式。通过对初始灾难恢复预案的一个理论验证,进而测试急响应预案和灾难恢复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使相关人员了解应急响应及业务恢复流程,全面验证技术及业务管理指挥、流程操作、协调配和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桌面演练工作量小,易于实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开展,并可以模拟多个场景。
(2)模拟演练
模拟演练以桌面演练结果为基础,由IT部门与相关业务部门参加模拟演练,采用模拟数据和模拟业务系统运行演练。模拟演练的过程高度接近真实灾难发生时的处理过程,通过演练可以检验灾备系统的可用性、灾难恢复预案的可行性以及增加参演人员对灾难处理过程的感知度与配合的默契度。
模拟演练是一种对现有生产环境没有影响的演练方式,由于需要虚拟出较为真实的使用场景,因此在技术上的要求较高。
(3)实际演练
实际演练需要灾备中心真正接替生产运行一段时间,实际演练是在具体设定的灾难场景下,将业务切换到灾备中心及业务恢复环境,并在完成数据、应用及业务恢复后由灾备系统提供对内对外的业务服务,原来的生产环境可以进行必要的系统维护或为灾备环境提供备份支持。
作为灾备演练的最高的阶段,他的场景最为真实,更易于发现潜在问题并进一步完善灾备系统,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演练成本的提高。
验证已建成灾备系统的可用性、有效性,通过演练结果来修正、补充、完善灾备恢复预案并为灾备系统的升级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指标,从而使企业在灾备建设中有据可依,保证建成的灾备系统能充分实现建设的目的、达到建设的目标。这就是灾备演练的意义所在。
以上就是有关于灾备演练的定义、流程及主要类型的全面梳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灾备演练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网站。
推荐阅读
容灾和备份是一个概念吗?区别有哪些?
什么是政府信息化?发展历程及与电子政务的关系介绍
《安恒信息:2022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报告(19页).pdf》
《阿里云:云网络白皮书(4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