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大数据报告》,《报告》基于本市2020年度相关调研数据,按照行业、职位、群体等维度对薪酬数据进行了分析,首次发布30个新职业的薪酬水平。
2020年度北京市企业薪酬调查报告采用了“线上”加“线下”结合的模式开展调查。其中,“线下”数据涉及北京地区抽样调查企业4958户,包含在岗职工751202人;“线上”数据涉及北京地区15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33个细分行业,共计5498家企业,涉及在岗个体职工1097237人,以及应届高校求职毕业生317622人。
《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市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多数行业薪酬中位值较上年度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20年度行业薪酬中位值排名前五位的是货币金融服务(28.54万元)、资本市场服务(27.06万元)、互联网和相关服务(21.01万元)、新闻和出版业(20.25万元)、保险业(17.54万元)。年度薪酬调查数据表明,北京市在金融、科技等行业薪酬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此外,2020年薪酬中位值排名最末五位的行业分别是,商务服务业(6.20
万元)、畜牧业(5.84万元)、纺织服装和服饰业(5.52万元)、餐饮业(5.38万元)、居民服务业(4.68万元)。受疫情影响,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中位值较往年略有下降。
在内容上,《报告》增强了社会公共服务性,首次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颁布以来发布的三批新职业(截至2020年12月)调查工资价位,发布了30个新职业的薪酬水平。这些新职业的工资水平整体较高,半数以上职业的年薪中位值超过了15万元。同时《报告》还公布了应届毕业生、技能人才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群体的薪酬情况。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十四五”规划以及产业发展,《报告》增加了北京地区区域性特色,即新增了“三城一区”“北京智造”等能够反映北京建设发展的特色内容,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和促进人才流动,推动北京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首都建设提供助力。
据悉,《报告》的出版发行,将进一步发挥好企业薪酬调查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功能作用,有效促进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全力助推北京高质量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
此前,市人社局发布《2021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状况报告(三季度)》,据《报告》,在北京市三季度“高、新”热招岗位中,超过七成岗位薪酬中位值超过20000元/月。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薪酬中位值最高,每月达37884元。
今年三季度继续聚焦社会和政府关注热点,秉承持续、动态反映市场薪酬变化状况的理念,按照“自贸区”“热招岗位”“技能人才”三大主题,从行业、岗位类型、岗位等不同维度对薪酬水平展开分析。
从《报告》来看,在北京市三季度“高、新”热招岗位中,超过七成岗位薪酬中位值超过20000元/月;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的薪酬中位值最高,达到了37884元/月。
另外,“高、新”热招岗位中,有7个“新”职业上榜,分别为信息安全测试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连锁经验管理师、互联网营销师、人工智能训练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与整体市场薪酬相比,新职业的薪酬水平均相对较高,各职位薪酬中位值均超过了14000元/月。
在三季度常规热招岗位中,技术类岗位占比最高,为35.4%,其次为业务类岗位和销售类岗位,占比分别为23.1%和20.9%,管理类岗位和一线操作类岗位占比分别为13.1%和6.4%。
据了解,热招岗位基于三季度企业发布的招聘职位大数据,以发布岗位数量为主,结合供需情况综合确定,代表市场招聘量较大且供给较为紧张的岗位。
技能人才薪酬中位值整体环比涨幅为2.8%
《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技能人才薪酬中位值整体环比涨幅为2.8%。各技能等级人才薪酬环比均有上涨,其中初级技能人才薪酬环比涨幅最高,为3.0%,高级技能、高级技师人才的薪酬环比涨幅分别为2.1%、2.0%。
从具体薪酬数据来看,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能人才的薪酬中位值均超过10000元/月,分别为11451元/月、10415元/月、10290元/月,中级技能人才和初级技能人才的薪酬中位值分别为9809元/月和7509元/月。
“自贸区”薪酬中位值整体环比涨幅为1.7%
《报告》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自贸区”薪酬水平保持小幅上涨趋势,环比涨幅为1.7%。其中“昌平组团”的环比涨幅为2.0%,“朝阳组团”“海淀组团”的环比涨幅分别为1.9%和1.8%。
在“自贸区”规划的八大重点产业中,金融服务产业、科技创新产业、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产业各类型岗位的薪酬水平相对领先。
《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自贸区”不同行业热招岗位有所差别,但整体仍以技术类岗位为主,技术类岗位占比达到39.7%。
据介绍,本报告中薪酬水平统计口径均为今年三季度3个月的税前应发工资总额(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销售提成及相关津贴福利待遇)进行算术平均,不包含年终奖金、股权激励及分红等收入。
来源: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