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虚拟数字人是什么
虚拟数字人指的是在虚拟世界中存在的,通过很多科技手段如绘画、音乐、动画、CG
等将某个形象具现出来,广义而言虚拟形象、动漫角色、虚拟歌手等等都可属于虚拟数字人范畴

2 虚拟数字人的技术架构
虚拟数字人的技术架构一般分为“五横两纵”。
(1)“五横”是指用于数字人制作、交互的五大技术模块,即人物生成、人物表达、合成显示、识别感知、分析决策等模块。其中,人物表达包括语音生成和动画生成。动画生成则包含驱动(动作生成)和渲染两大部分。
(2)“两纵”是指 2D、3D 数字人,3D
数字人需要额外使用三维建模技术生成数字形象,信息维度增加,所需的计算量更大。其中核心的技术环节包括建模、驱动和渲染。

3 虚拟数字人的应用场景
(1)影视:数字替身特效可以帮助导演实现现实拍摄中无法表现的内容和效果,已成为特效商业大片拍摄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卖点。角色有数字替身
(2)传媒:定制化虚拟主持人/主播/偶像,支持从音频/文本内容一键生成视频,实现节目内容快速、自动化生产,打造品牌特有 IP
形象,实现观众互动,优化观看体验。角色有虚拟主持人、虚拟主播、虚拟偶像
(3)游戏:越来越真实的数字人游戏角色使游戏者有了更强的代入感,可玩性变得更强。角色有数字角色
(4)金融:通过智能理财顾问、智能客服等角色,实现以客户为中心、智能高效的人性化服务。角色有智能客服、理财顾问
(5)文旅:博物馆、科技馆、主题乐园、名人故居等虚拟小剧场、虚拟导游、虚拟讲解员。角色有虚拟导游、虚拟讲解员
(6)教育:基于 VR/AR 的场景式教育,虚拟导师帮助构建自适应/个性化学习环境。角色有虚拟导师
(7)医疗:以数字人实现家庭陪护/家庭医生/心理咨询,实时关注家庭成员身心健康,并及时提供应对建议。角色有心理医生、家庭医生
(8)零售:零售从大屏到机器人到全息空间,从数据分析、个性营销、智能货架、无人商店四大应用场景切入构建线下零售服务新流程。电商直播在虚拟数字人与真人主播和观众互动,介绍商品。角色有顾客服务数字人、商家管理数字人、虚拟主播
以虚拟偶像为例,虚拟偶像是通过绘画、音乐、动画、CG 等形式制作,在互联网等虚拟场景下存在的人物形象,相较于真人偶像线下成本低、确定性强、可塑性、亲和力、内容库广、可操控、新鲜赛道、无档期风险、IP
化开发、科技标签、发展可能,但同时具备不确定性、参与门槛高、版权采买费用高、二次创作成本、产业链尚未形成等劣势

4 中国虚拟数字人名录
中国虚拟数字人有柳叶熙、小布虚拟人、小漾、冬奥手语播报数字人、云笙等

来源:《传媒行业年度策略:两个关键词~政策、元宇宙-211217(64页).pdf》
推荐阅读:《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2020年虚拟数字人发展白皮书(3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