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同业存单
同业存单指的是银行业存款类机构(商业银行为主)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期限在1年以内的一种记账式定期存款凭证。同业存单可以转让,还具有流动性好、信用风险低、久期较短等优势,过去投资同业存单以机构为主,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发行使得个人投资者也可参与。同业存单基金收益要高于货币基金。

2.同业存单和同业存款的区别
同业存款和同业存单业务,对于银行而言,往往涉及到同业业务部、司库、金融市场部三个部门。对一些小一点的城农商行,同业业务部门是和金融市场部合并为一个部门;股份制银行更多偏向于将同业业务部独立出来。从司库的角度看(计划财务等代理司库只能通过金融市场部),资产负债怎么管,同业存款、同业存单、金融债发多少,都是作为负债端管理的重要考量。出于同业专营的监管要求,总行在发起同业存单的发行需求后,具体的发行动作则由同业业务部或金融市场部来寻求发行窗口完成,然后交由总行直营团队或者分行进行营销,直接寻找合适的同业交易对手或通过货币中介。同业业务专营部门全权承担风险责任,对交易对手、金额、期限、定价、合同进行逐笔审批,并负责集中进行会计处理。
(1)同业存单标准化程度更高
同业存单在同业拆借中心发行交易,不需要开户,线上标准化的业务模式效率较高;同业存款业务需要开立同业账户,而且同一银行分支机构首次开户需采用面签制度,操作流程复杂,耗时费力,具体参见文件《关于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同业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4〕178号)。
传统的线下同业存款由于没有统一的中央交易网络,交易流程复杂、价格信息不透明,但对比同业存单也存在部分特殊优势:利率可以偏离市场;期限方面更加灵活(同业存单只支持标准期限,同业借款可以约定提前支付条款);突破同业负债占比限制(但也是监管严查的范畴)。具体参见公众号此前文章《同业存款与一般存款的纠葛》。
(2)同业存单只支持标准期限
在期限上,同业存款一般以3个月到1年到期的产品为主,127号文规定期限最长为1年,且业务到期后不得展期。同业存单发行期限不超过一年,实际发行以1个月和3个月为主。
(3)同业存单有年度额度
在额度上,二者都占用同业授信,同业存款无特别的额度限制,仅在127号文中提及非结算性同业存款净额不得超过该银行一级资本的50%;而同业存单存在年度额度,须在央行备案;
3.同业存单的风险点
(1)风险点1:存单开立错误风险
银行工作人员未按照合同要素开立存单。此处风险点主要表现为风险表现:导致客户或银行利率损失,影响客户资产投资估值的准确性。
(2)风险点2:存单遗失风险
银行工作人员在与客户进行存单交接过程中出现存单遗失。此处风险点主要表现为导致存单到期时无存单临柜支取及资金被非存款人支取的风险。
(3)风险点3:到期未及时支取风险
客户存款到期时,银行工作人员未及时为客户办理支取手续。此处风险点主要表现为导致客户不能按时支取资金,银行赔付相应违约金,影响客户资金使用,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
(4)风险点4:存单到期时,资金被非存款人支取
存单到期支取的收款账户非存款人账户。此处风险点主要表现为资金被他人挪用。
(5)风险点5:存单到期时未通过存单原件为客户办理到期支取手续
客户存单遗失或存单未提供,银行工作人员先为客户办理了存单到期支取手续。此处风险点主要表现为流程不规范,未验印鉴,无法核实存单到期支取意愿真实性。
(6)风险点6:内部利率管理风险
银行内部未制定吸收同业存款内部利率管理制度。此外,银行工作人员对于吸收同业存款利率超出内部限额规定的,未按照管理规定要求进行上报审批。此处风险点主要表现为内部流程不规范,高息收取存款,对银行造成利润损失。
以上就是有关于同业存单的定义、和同业存款的区别及风险点的全面梳理,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同业存单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网站。
推荐阅读
什么是同业拆借市场?同业拆借市场有哪些特点?
什么是银行结算方式?有哪些?
《移动支付网:银行业开放银行发展分析报告:银行业的冰与火之歌[90页].pdf》
《银行业: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浅析-20220117(18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