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了《2020年年报:前所未有之年》。
报告指出,新冠疫情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了应对这场卫生突发事件,各国不得不实行“大封锁”,经济生活由此陷入停滞,引发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政府采取的政策可以帮助人们适应重大全球变化
世界各地的人们都面临巨大挑战和变化: 全球性疫情,技术对工作和工资的影响,以及不平等现象加剧等。各国政府需要通过相关政策应对这些问题,向人们提供支持,从而使他们能够适应这些变化,在新环境下蓬勃发展。
社会支出可以保护最脆弱群体,解决机遇和收入不平等问题,从而有助于确保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社会支出工作还能推动各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支持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手段。
随着各国国内不平等的增加,且因疫情进一步加剧,一些群体和地区整体陷入落后之中。IMF研究发现,技术和工作的自动化(而非贸易)是不平等的主要驱动因素。其解决方案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在教育领域加大社会支出,目的是帮助劳动者获得新的技能或失业福利,在他们寻找新工作的过程中为其提供支持。
低利率和高债务将影响未来数年
以财政措施支持经济复苏,同时管理高企的政府债务水平——这两者之间需要实现微妙的平衡。
债务走势
十多年的低利率导致全球金融风险不断累积,并使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私人部门债务升至历史高位。在新冠疫情和“大封锁”中,这些债务脆弱性显著增加,债务和赤字已超过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水平。
在支出增加而收入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新冠疫情及其经济影响将会增加各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比例。

(2007-2020年,各地区对全球政府债务变化的贡献,以占GDP的百分比计)
应对气候变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气候变化仍是一个明确而现实的威胁,但各方尚未采取充分的行动加以应对。现在采取措施来对抗气候危机,将帮助更多国家提高经济韧性,同时帮助全球经济从疫情中实现公平、智能、绿色的复苏。
碳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一个主要因素。控制全球变暖的一个可行战略是,让各国推出碳税以减少碳排放并遏制气候变化。

到2100年预计的升温
金融科技带来了机遇,尤其能促进普惠金融,但政策制定者必须应对相关风险。
各国广泛利用金融科技带来的机遇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包容性和削减贫困,同时应对网络犯罪对经济稳定和诚信造成的风险。在新冠疫情下,人们对网上金融服务的使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金融科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取决于政府在维护信任、支持诚信、增加韧性、金融稳定和消费者保护方面采取何种行动。
文本由@云闲 原创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0年年报:前所未有之年》。点击下载PDF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