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建设好数字社会,离不开政府数字建设的支撑,在政府数字建设中政务云的作用十分重要;中国政务云的发展经历了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过总体来说其还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进步,如果继续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未来政务云的发展将更上一个台阶。那么中国政务云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其未来发展趋势又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将对此进行简单介绍。
中国政务云发展现状
市场规模:2021年中国政务云的市场规模为565亿元人民币,增长速度为24.8%。随着政务云服务的市场渗透率逐渐上升,未来我国政务服务市场增速将会放缓,预计2022年我国政务云市场规模为708亿元人民币;到2025年我国的政务云市场规模将达1571亿元,2022-2025年这四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为29.1%。
发展驱动因素:(1)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是国家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也是政务云的基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都大大推进了政务云平台的完善和发展。
(2)数字政府建设的需要:初期电子政务遗留下来不少问题,只有建立好政务云体系,才能够实现资源的集约化建设,打通数据壁垒,促进政府业务的协同发展。
(3)国家政策推动:2015年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智慧城市等政务数字建设,随后国家又开始推出新技术、产业、标准和人才等相关政策,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而政务云作为电子政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核心。

政务云未来发展趋势
(1)行业整体发展方向:从“上云”进步“云上”,实现数据融合和应用创新的协同发展:未来地级市政府将强化以政务云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在数据共享由纵向维度转为横向维度的基础上,政府将从公民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提供更多数字化、智能化的政务服务创新应用。
(2)政务云未来发展目标为数字政府:在数字中国的战略方向已经明晰的大环境下,数字政府更加能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未来政务云将会作为数字政府的支撑,而大数据将会作为数字政府的驱动,共同推动数字政府构建,从而促进产业的数字融合和数字经济发展。

(3)腰部地区的政务云建设将逐渐加快:在头部省市已经建设成政务云系统的情况下,各大厂商也将把政务云逐渐引入目前信息化水平尚处于腰部的城市;而这些城市如能够成功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基于自身产业特色引入新技术、新平台和新模式,未来将会成为政务云服务发展的又一高地。
(4)未来竞争格局:未来政务云的竞争预计会从“产品+技术”、“集成+运营”两个领域中展开。
产品+技术:业务应用层面:厂商在不同细分领域内展开竞争,通过积累行业理解和数据模型形成壁垒,各领域内的集中度有望提升,出现头部厂商。平台支撑层:经过一-段时间的无序竞争后,价格回归到合理区间,上下波动在10%左右;随着政务云使用量的增大,政府机构的选择从单一供应商向多供应商转变,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基础设施层:IT基础设施厂商和公有云laaS厂商加速弥补短板,两者交叉竞争越来越多;基础云服务趋于同质化,能够把握未来技术方向、业务特点,并输出云服务与其他新兴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
区块链、物联网等)融合能力的厂商将更具有优势。
集成+运营:部分公有云厂商缺乏总集成能力,无法满足政府客户的需要,会在直接中标后会寻找更为专业的"集成+运营”类厂商。
在提供总集成能力之外,"集成+运营”类厂商应当转变竞争思路,强化咨询规划能力,输出整体解决方案,向产业链的高端环节移动。

政务云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1)数据共享问题仍然存在:各地部门的信息化基础和程度不同,造成的数据资源差异比较大,有时政府不愿对其数据资源进行共享开放,且数据跨地区打通的难度也较大,都会对政务云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2)网络安全形势严峻:目前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强,政务云又与政府数据息息相关,其安全性较为重要;如何对政务云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也是其未来继续发展的一大挑战。
以上就是有关于中国政务云发展的现状、趋势及面临的挑战的全部内容,如果还想了解更多云服务行业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分析栏目。
本文由@AG 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考资料
《艾瑞:2020年中国政务云行业研究报告(64页).pdf》
推荐阅读
政务云是什么?政务云优势及应用场景一览
什么是云容灾?应用场景包括?
托管云是什么意思?与公有云私有云的区别在哪?优势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