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15ms

环保产业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环境 > 环保产业
  • 环保公用事业行业周报:用电量连续第二个月破万亿绿色能源转型持续发力-250930(18页).pdf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定期报告 2025 年 09 月 30 日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定期报告 2025 年 09 月 30 日 推荐推荐(维持)(维持)环保公用事业行业环保公用事.

    发布时间2025-10-09 1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新能源转型迈入新阶段“136号文”驱动下的市场化深化与省域分化-250817(18页).pdf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1 20252025 年年 0808 月月 1717 日日 环保及公用事业环保及公用事业 行业周报行业周报 新能源转型迈入新阶段:新能源转.

    发布时间2025-09-30 1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公用环保行业周报:8月第二产业用电增速提升全球气价窄幅震荡-250929(15页).pdf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公用事业 2025 年 09 月 29 日 8 月第二产业用电增速提升 全球气价窄幅震荡 看好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25/09/1925/09/26)-证.

    发布时间2025-09-30 1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公用环保行业周报:绿证规模继续扩大全球气价保持跌势-250901(14页).pdf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公用事业 2025 年 09 月 01 日 绿证规模继续扩大 全球气价保持跌势 看好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25/08/2225/08/29)-证券分析师 .

    发布时间2025-09-30 1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RMI:2025气候科技初创企业投资观察系列:绿氢产业各环节技术发展和投融资趋势解析报告(50页).pdf

    气候科技初创企业投资观察系列绿氢产业各环节技术发展和投融资趋势解析2025.9关于落基山研究所(RMI)落基山研究所(Rocky Mountain Institute,RMl)成立于1982年,是一家.

    发布时间2025-09-30 5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IMO净零法案即将提交绿色甲醇有望迎来快速发展-250928(19页).pdf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1 20252025 年年 0909 月月 2828 日日 环保及公用事业环保及公用事业 行业周报行业周报 IMOIMO 净零法案即将提交.

    发布时间2025-09-29 19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工业、公用环保行业深度研究: 电价“电量”向左“容量+调节”向右量化测算电力市场的容量电价与现货峰谷价差-250924(29页).pdf

    免责声明和披露以及分析师声明是报告的一部分,请务必一起阅读。1 证券研究报告 工业工业/公用环保公用环保 电价:电价:“电量电量”向左,向左,“容量容量+调节调节”向右向右 量化测算电力市场的容量电.

    发布时间2025-09-25 29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公用环保行业周报:8月发电量创同期新高全球气价窄幅震荡-250922(17页).pdf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公用事业 2025 年 09 月 22 日 8 月发电量创同期新高 全球气价窄幅震荡 看好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25/09/1525/09/19)-证券分.

    发布时间2025-09-24 17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环保行业生物柴油系列(五):看好SAF、UCO量价齐升重视废油脂稀缺属性-250922(22页).pdf

    识别风险,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1/2222 Table_Page 深度分析|环保 证券研究报告 生物生物柴油柴油系列(系列(五)五)看好看好 SAF/UCO 量价齐升,重视废油脂.

    发布时间2025-09-24 2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银川市人民政府: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26页).pdf

    -1-银川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规划(20242030 年)第一章 规划总则一、规划背景再生资源是对原生资源的有效替代和有益补充,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资源安全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回收.

    发布时间2025-09-23 2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iGDP:2025江西低碳转型中长期展望-基于 EPS 模型构建“双碳”路径报告(45页).pdf

    江西低碳转型中长期展望基于 EPS 模型构建“双碳”路径2025 年 8 月报告摘要关于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nstitute for Global Decarboniz.

    发布时间2025-09-23 4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新兴经济体二氧化碳排放报告2025(170页).pdf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Chinese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主编 关大博 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工作组 著CEADs致力于打造公开、透明、可验证、全免费的中国及其他.

    发布时间2025-09-21 170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公用环保行业周报:新能源就近消纳新机制发布全球气价涨跌互现-250914(14页).pdf

    行业及产业 行业研究/行业点评 证券研究报告 公用事业 2025 年 09 月 14 日 新能源就近消纳新机制发布 全球气价涨跌互现 看好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25/09/0825/09/12)相关研.

    发布时间2025-09-19 14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环保及公用事业行业周报:政策定调储能迎来产业空间和盈利空间双提升-250914(18页).pdf

    本报告版权属于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1 20252025 年年 0909 月月 1 14 4 日日 环保及公用事业环保及公用事业 行业周报行业周报 政策定调,政策定调,储能迎.

    发布时间2025-09-19 1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中德气候合作:2025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报告(26页).pdf

    REPORTAPRIL 2025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下载本报告https:/newclimate.org/resources/publications/https:/newclimate.org/resources/publications/navigating-cbamin-china-exploring-policy-pathways-forguangdong-province应对中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本作品根据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4.0国际许可协议授权,仅供非商业用途。NewClimate Institute 2025致谢致谢本报告是中德气候变化合作(SGCCC)国家自主贡献(NDC)实施项目的成果。该项目由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BMWK)委托,作为国际气候倡议(IKI)的一部分,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国家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NCSC)、新气候政策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NCI)有限责任公司及气候分析(CA)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实施。国际气候倡议(IKI)是德国联邦政府支持国际气候行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工具之一。自2022年起,国际气候倡议(IKI)由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BMWK)牵头实施,同时与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护、核安全与消费者保护部(BMUV)以及德国联邦外交部(AA)开展密切合作。本报告的完成得益于伊莎多拉王、拜福德曾、西蒙格斯和萨拉杰克逊富有洞察力的评审。我们还要感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广东分公司所提供的专业知识和贡献,以及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BMWK)的弗朗齐斯卡维德迈尔和菲利普沃斯。探索广东省的政策路径作者作者Juliette de Grandpr 新气候研究所Norah Zhang 新气候研究所Mats Marquardt 新气候研究所设计设计Yogee Chandrasekaran 新气候研究所Polina Korneeva 新气候研究所编辑编辑Hyunju(Laeticia)Ock 新气候研究所宣传推广宣传推广Victoria Fischdick 新气候研究所免责声明免责声明本报告所表达的观点和假设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委托方的观点。本报告由国际气候倡议(IKI)资助。引用引用新气候研究所(2025)。应对中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探索广东省的政策路径。可访问:https:/newclimate.org/resources/publications/navigating-cbam-in-china-exploring-policy-pathways-for-guangdong-province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为减轻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影响并保持全球贸易竞争力,广东省的企业和政策制定广东省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者应考虑:01 01 加快工业脱碳进程加快工业脱碳进程 广东省的生产商应着力降低工业生产及中国电力行业的排放强度,以减少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相关成本,提升全球绿色竞争力。(1)钢铁行业:从以煤炭为基础的生产转向依托清洁能源和绿氢的电气化至关重要,尽管目前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2)铝行业: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至关重要,尽管对其他省份原生铝的持续依赖仍是一项挑战。广东省乃至中国范围内的政策制定者应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帮助生产商提升其测量、报告与核查(MRV)流程的透明度和质量,以满足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要求。02 02 建立一个与碳边境调节机制(即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兼容的碳定价体系建立一个与碳边境调节机制(即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兼容的碳定价体系 广东省的政策制定者应使本地碳定价体系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相衔接,确保碳收入留在省内,为绿色转型提供支持。最有效的策略是逐步强化区域和国家层面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并逐步取消排放配额的免费分配。短期内,较高的国内碳价可能会降低出口至欧盟的产品所承担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成本,但可能会提高所有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可能削弱中国商品在非欧盟市场的竞争力。从长远来看,与全球碳定价趋势保持一致,对于保障对欧盟以及可能采用类似政策的其他市场的出口具有重要意义。为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可能给广东省生产商带来风险的相关担忧,欧盟政策制定欧盟政策制定者者应考虑:加强与受影响企业和地区的对话,在排放核算方法、核查标准以及脱碳路径等关键议题上达成共识。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收入用于支持欧洲以外地区的气候行动,确保这些资金助力发展中经济体向低碳生产转型。加强在国际平台(如气候俱乐部)中的参与,以统一贸易商品中嵌入排放量的相关规则。执行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激进的碳定价和边境调节措施,碳约束正日益重塑全球贸易。为强化其气候雄心,欧盟推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该机制对高排放进口产品征收碳成本,以防止碳“泄漏”即企业将高排放生产转移至气候法规较宽松的国家,从而规避碳成本。自2026年1月起,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进入新阶段,根据产品中的嵌入排放量,逐步要求进口商支付与欧洲生产商所面临的碳价相当的费用。在气候政策与贸易的交叉领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使欧盟成为将贸易与气候目标相结合的先行者。然而,人们对其给国际贸易流动带来的影响仍存担忧,尤其是对高风险地区的生产商而言。主要担忧包括:他们认为属于机密的嵌入排放量数据的披露要求、收入分配的不确定性,以及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BDR)原则的一致性问题。本报告探讨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中国出口第一大省、国内生产总值(GDP)最高的广东省出口导向型生产商的影响。广东省是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涵盖的钢铁、铝等碳密集型工业产品加工和出口的核心枢纽。在初始阶段,得益于多元化的出口组合,广东省各行业受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影响将较为有限。2022年,该省出口总额达7930亿美元,而出口至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涵盖商品仅为20亿美元。CBAM财务义务的逐步履行及其初期有限的适用范围,进一步降低了其直接风险。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成本将由进口商承担,而进口商可能会将部分额外成本转嫁给欧盟消费者。然而,广东省的生产商尤其是钢铁、铝等高排放行业的生产商将面临更大压力。其影响程度将取决于出口产品的排放强度,这会使低排放生产商具备优势。随着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扩大范围,将间接排放和更多行业(如塑料行业)纳入其中,且越来越多国家推出类似的碳边境调节措施,广东省生产商面临的压力将急剧上升。欧盟碳价的预期上涨可能会进一步给该省出口导向型产业带来压力。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尽管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成本和合规要求可能对广东省的出口竞争力构成挑战,但它们也为该省各行业引领低碳工业实践带来了机遇。与全球碳定价趋势保持一致并投资于低碳技术,不仅能降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相关成本,还能增强本地生产商对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法规的适应能力,同时为绿色增长和创新创造机遇。广东省与欧盟之间采取合作方式,这对于减轻行政负担、建立互信以及促进更顺畅地融入全球碳定价格局至关重要。目录01 引言: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背景与概况 11.1 欧盟引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动因 21.2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与国际气候和贸易的联动 41.3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关键要素 61.4 关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常见问题 902 CBAM 相关性及准备度评估:广东省企业 152.1 广东省钢铁行业 162.2 广东省铝行业 172.3 广东省碳定价体系 182.4 CBAM 对广东生产商的相关性 212.5 影响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广东生产商影响的关键因素 2303 广东省政策路径 263.1 长期战略:转向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兼容的碳定价体系 273.2 中短期战略:降低排放强度与促进合作 2804 结论 32参考文献 35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图目录图1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规关键要素概述 5图2 2022年广东省CBAM覆盖产品出口值 21图3 二级市场配额价格趋势:中国、广东及欧盟排放交易体系(2015-2023 年)22图4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影响因素概述 25表目录表1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覆盖的行业及排放 6表2 排放交易计划比较:中国、广东与欧盟 20缩略语表 BCA Border Carbon Adjustment|边境碳调节|BDI The Federation of German Industries|德国工业联合会|BF Blast Furnace|高炉|BMWK Federal Ministry for Economic Affairs and Climate Action|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BOF Basic Oxygen Furnace|碱性氧气转炉|CAN Climate Action Network|气候行动网络|CBAM 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碳边境调节机制|CBDR-RC 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ective Capabilities|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CCER China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中国核证减排量 CCUS Carbon Capture,Utilisation,and Storage|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QC China Quality Certification Center|中国质量认证中心|DIHK German Chamber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德国工商大会|DRI Direct reduced iron|直接还原铁|EAF Electric Arc Furnace|电弧炉|EEA European Economic Area|欧洲经济区|ETS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uropean Union|欧盟|GACC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GEM Global Energy Monitor|全球能源监测机构|GIZ Deutsche Gesellschaft fr Internationale Zusammenarbeit GmbH(German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德国国际合作机构|ICAP International Carbon Action Partnership|国际碳行动伙伴关系|IISD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KI Die Internationale Klimaschutzinitiative(International Climate Initiative)|国际气候保护倡议|IRA Inflation Reduction Act|通胀削减法案|MEE of China Ministry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China|中国生态环境部|MRV Monitoring,Reporting,and Verification|监测、报告与核查|NBS of China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中国国家统计局|NCSC National Center for Climate Change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China|中国国家气候战略中心|NDC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国家自主贡献|NDRC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of China|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PHCER Tan Pu Hui 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s of Guangdong Province|广东省碳普惠核证减排量|SME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中小企业|WRI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世界资源研究所|WSA World Steel Association|世界钢铁协会|WTO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21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引言: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背景与概况1.1 欧盟引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动因 21.2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与国际气候和贸易的联动 41.3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关键要素 61.4 关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常见问题 9欧盟(EU)引入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以防止碳泄漏,取代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ETS)中此前针对面临碳泄漏风险行业的免费配额分配制度。这一转变对于增强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有效性、提升欧洲工业在实现新减排目标中的贡献至关重要。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推出使欧盟成为推动国际贸易与碳减排目标一致的先驱,确立了其他国家有望效仿的趋势。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于 2023 年 10 月生效,但针对 CBAM 覆盖商品进口商的财务义务直至 2026 年 1 月才启动。2025 年的进一步立法及审查预计将明确具体实施细则,并评估 2026 年后机制覆盖范围扩展的可行性。为消除围绕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各类误区和误解,本报告对常见问题作出解答。1.1 欧盟引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动因欧盟引入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引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以确保欧盟气候政策的有效性。以确保欧盟气候政策的有效性。2019 年 12 月,欧盟通过了 2050 年气候中和目标(欧洲委员会,2019)。一年后,欧盟更新了其国家自主贡献(NDC),设定了到 2030 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 1990 年至少减少 55%的新气候目标。在此雄心提升的背景下,欧盟修订了其排放交易体系(ETS),为所涵盖的行业(即电力、工业、欧洲内部航空和海运行业)设定了更高的减排目标。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新目标是到 2030 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62%(相较于 2005 年水平)。这转化为 2024 至 2027 年每年 4.3%、2028 至 2030 年每年 4.4%的更高线性减排因子。线性减排系数会逐年减少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中的配额数量(总量上限)。在 2030 年后的时期维持更高的线性减排因子将导致所谓的“排放交易体系终局”(ETS endgame),即到 2039 年 stationary sectors(固定设施部门)将不再有新配额(Pahle 等人,2023)。工业部门尤其受到这一更高减排目标的影响,因其迄今为止尚未对减排作出显著贡献。截至 2022 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覆盖的电力部门排放量较 2010 年减少 30%,而工业部门排放量仅下降 8%(欧洲环境署,2023)。这种情况主要源于体系内的配额分配方式:尽管欧盟较早引入电力部门配额拍卖机制,但工业部门仍以免费分配为主。然而,由于大部分配额免费发放,几乎不存在激励工业部门减排的价格信号。自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建立之初,为应对负面溢出效应,政策制定者采取了两类碳泄漏保护机制,以保障体系覆盖行业的竞争力。尽管碳泄漏的定义存在差异,但普遍认为,当企业将生产设施迁移至气候政策较宽松、成本更低的地区时,即发生碳泄漏。为应对直接影响,欧盟在排放交易体系中对被认定为面临碳泄漏风险的行业实行免费配额分配。识别风险行业的标准基于定量评估(聚焦贸易和排放强度)和定性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政治决策(欧盟,2003 年,第 10b 条)。为应对间接影响(碳价导致的电力成本上升),欧盟允许成员国提供间接成本补偿。0143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为支持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中更新且更具雄心的减排目标落地,维持高水平免费配额分配已不可行。因此,欧洲立法者决定逐步取消免费配额分配,并引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作为防止碳泄漏的核心工具。CBAM 通过 2023 至 2025 年无财务义务的过渡期分阶段实施。从 2026 年起,进口商需为其进口商品中不断增加比例的隐含排放量付费,到 2034 年这一比例将达到 100%。由于欧盟工业同样需逐步取消免费配额,这确保进口商品 进而进口商 将面临与欧盟本土相同的碳价。2022年12月,欧盟完成了对第四阶段(2021-2030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的修订,并于同日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法规(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2023年)。随着CBAM的引入,三套规则适用于工业部门,覆盖了2022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中37%的固定设施排放量:钢铁、水泥、铝、化肥和氢等行业被认定为面临碳泄漏风险,纳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覆盖范围。这些行业产生的排放量约占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覆盖的工业排放量的 工业排放量的 50%。炼油、玻璃、陶瓷、纸浆和造纸、有机化学品及聚合物等行业被认定为面临碳泄漏风险,但(尚未)纳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覆盖范围。这些行业产生的排放量约占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覆盖的工业排放量的 工业排放量的 45%。未被认定为面临碳泄漏风险且其免费配额分配应于 2030 年终止的行业。这些行业产生的排放量约占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覆盖的工业排放量的工业排放量的 5%。1.2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与国际气候和贸易的联动在国际层面,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在国际层面,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引入引发了关于气候与贸易联动的广泛讨论。的引入引发了关于气候与贸易联动的广泛讨论。从一开始,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便将 CBAM 确立为防止碳泄漏、构建碳定价公平竞争环境的工具(欧洲委员会,2020 年)。在绿色协议谈判期间,欧盟三大机构(欧盟议会、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关于 CBAM 的政治讨论主要围绕这一新工具的设计及其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展开。外交影响和与第三国的互动未被列为优先事项(Feist 等人,2024 年)。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谈判同步,多项旨在应对气候与贸易联动问题的倡议应运而生。2021 年,德国在担任七国集团(G7)轮值主席国期间提出“气候俱乐部”(Climate Club)构想,成为其主导的最具影响力的项目之一(德国联邦政府,2023 年)。该倡议最初旨在创建一个协调碳定价机制与政策路径的论坛。随着 CBAM 作为监管工具的具体化,气候俱乐部的重点转向更广泛的工业脱碳对话平台。2023 年底,各国领导人在第 28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上正式启动气候俱乐部,目前其成员已达 46 个。该机制初期聚焦于推进雄心勃勃且透明的气候变化减缓政策,包括就碳泄漏等溢出效应开展战略对话、推动产业转型(如制定水泥和钢铁行业的共同标准),以及通过发起全球对接平台(Global Matchmaking Platform)加强国际合作与伙伴关系。2023 年,62 个国家发起气候贸易部长联盟(Coalition of Trade Ministers on Climate),作为首个贸易与气候变化部长级论坛(气候贸易部长联盟,2023 年)。该联盟的原则聚焦于推动支持气候行动的贸易政策国际合作,以及多边主义的重要性。该联盟可促进全球“绿色贸易”议程的实施(Velasco,2022 年)。鉴于贸易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此类倡议对于填补当前多边规则的空白、创造激励措施以应对和减少贸易商品中的内含排放至关重要。凭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欧盟成为首个对进口商品内含排放定价以防止碳泄漏的地区。英国紧随其后推出了本国的碳边境调节机制(UK CBAM,2027 年起实施),预计其他国家也将效仿。然而,不同政策工具的协调对于防止其成为贸易壁垒至关重要。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5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图1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规关键要素概述实施时间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于 2023 年 10 月生效,过渡期内包括报告义务但不涉及财务义务。自 2026 年起,进口商须提交年度 CBAM 申报并购买 CBAM 证书方可进入欧盟市场。2026 年至 2034 年期间,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逐步落地实施,与相关行业免费配额的逐步取消进程保持同步。财务义务CBAM财务义务由以下因素决定:CBAM证书价格 该价格根据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每周拍卖价格计算,并扣除在任何第三国已支付的碳价。受CBAM规管的排放 这些排放量由根据CBAM基准和CBAM因子调整后的隐含碳排放水平确定。CBAM因子反映了欧盟逐步停发免费配额的速度。CBAM基准基于排放强度,并反映了EU ETS中现行的基准。覆盖行业及排放范围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初期主要关注直接排放,但欧盟计划将该机制扩展至间接排放。间接排放是指生产这些商品所用电能的产生过程中产生的排放。对间接排放的潜在扩展将取代欧洲内部对这些行业中间接碳成本的补偿。202920302031202620322027203320282034电力 聚合物 有机化学品 水泥 氢 钢铁 化肥 铝 202320242025Transitional phaseStart of financial obligation直接排放(2026 年起覆盖)直接排放(2026 年后潜在扩展)间接排放(2026 年起覆盖)直接排放(2026 年后潜在扩展)逐步停止EUETS免费配额分配及逐步引入CBAM注:退出EUETS免费配额分配的速度等于引入CBAM的速度97.50%逐步引入CBAM逐步退出EUETS免费配额分配202620252028202920272030203120322033203490w.5Q.59&.5%00H.5.5%5s.5a%2.5%0v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1.3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关键要素在在 2026 至 至 2034 年期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年期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中相关行业免费配额分配的逐步取消与中相关行业免费配额分配的逐步取消与碳边境调节机制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逐步引入同步进行。的逐步引入同步进行。CBAM 于 2023 年 10 月生效,过渡期内包括报告义务但不涉及财务义务。自 2026 年起,CBAM 机制将全面适用,逐步将国内生产的免费配额分配比例于 2034 年降至零,并使进口商品的 CBAM 义务于 2034 年达到 100%(欧盟,2003 年)。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覆盖的排放类型及行业列于表 1。初期,CBAM 适用于大多数行业的直接排放,但欧盟计划未来将该机制扩展至所有行业的间接排放。间接排放是指生产这些商品所用电能的产生过程中产生的排放。这是一种连贯一致的政策路径,因为现有应对碳泄漏风险的机制不仅包括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免费配额分配,还包括针对电价中传递的温室气体排放成本所产生的间接排放成本的财务补偿措施。对间接排放的潜在扩展将取代欧洲内部对这些行业中间接碳成本的补偿。直接排放间接排放电力2026 年起纳入根据现行立法定于 2026 年起纳入,但若综合法案(见下文)中的新提案获颁布,将取消这一安排水泥2026 年起纳入2026 年起纳入钢铁2026 年起纳入2026 年后可能会被纳入化肥2026 年起纳入2026 年起纳入氢2026 年起纳入2026 年后可能会被纳入铝2026 年起纳入2026 年后可能会被纳入有机化学品2026 年后可能会被纳入2026 年后可能会被纳入聚合物2026 年后可能会被纳入2026 年后可能会被纳入表 1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纳入的行业及排放碳边境调节机制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财务义务基于两个因素:欧盟碳价和纳入的财务义务基于两个因素:欧盟碳价和纳入 CBAM 核算的排放量。核算的排放量。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每周拍卖价格决定了 CBAM 证书的价格。综合提案(Omnibus proposals)中的新第 21 条对该规则作出例外规定,明确 2026 年 CBAM 证书价格将基于 EU ETS 季度平均价格(欧洲委员会,2025b)。如果进口商能证明已在境外实际支付碳价,该成本可从 CBAM 义务中扣除。欧盟委员会于 2025 年 2 月发布的旨在简化 CBAM 的所谓综合提案提出,将“引入默认碳价,允许申报人在无法证明已实际支付碳价的情况下申请扣除”(欧洲委员会,2025b,第 24 页)。这些提案仍需通过共同立法程序确认方可成为欧盟法律。纳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核算的排放量由经 CBAM 基准和 CBAM 系数调整的内含排放水平确定。CBAM 系数反映了欧盟内部免费配额的逐步取消进程。该系数在 2026 年为 97.5%,2027 年为 95%,2028 年为 90%,2029 年为 77.5%,2030 年为 51.5%,2031 年为 39%,2032 年为 26.5%,2033 年为 14%,2034 年为 0%。CBAM 基准将用于调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中的免费配额分配,其基于排放强度并反映 EU ETS 现行基准。隐含排放量的计算依据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规第7条及附件IV,其中对“简单商品”和“复杂商品”作出区分:“简单商品”指生产过程中仅使用隐含排放量为零的投入材料和燃料所生产的商品。“复杂商品”指除简单商品以外的商品,即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含有隐含排放量的投入材料和燃料的商品。附件IV列出了用于计算两类商品隐含排放量的公式。对于电力以外的商品,若“经授权的CBAM申报人无法充分确定实际排放量”,其隐含排放量将基于“默认排放量”计算。根据2025年2月发布的综合提案,这些默认值将设定为“可获取可靠数据的十个排放强度最高的出口国的平均排放强度”。此外,进口商可选择报告实际排放量或使用默认值,无需就此选择作出解释(欧盟委员会,2025b)。根据现行法规,自自2026年起,年起,CBAM覆盖商品的进口商需通过购买覆盖商品的进口商需通过购买CBAM证书履行义务。证书履行义务。根据综合提案,2026年产生的排放量对应的证书购买义务将于2027年启动(欧盟委员会,2025b)。所有进口商必须申请“经授权的CBAM申报人”资格(第5.1条)。欧盟委员会负责管理统一的CBAM注册系统,其中收录所有经授权的CBAM申报人、第三国运营商及设施的数据(第14条)。CBAM申报人须每年提交上一自然年度的CBAM申报表(第6.1条),并交存与上一年度进口商品隐含排放量相等数量的CBAM证书。CBAM申报表必须包含以下信息(第6.2条):上一公历年度内进口的每种商品的总数量,电力以兆瓦时为单位,其他商品以吨为单位;总隐含排放量,以每兆瓦时电力的二氧化碳当量吨数表示,或对于其他商品,以每吨每种商品的二氧化碳当量吨数表示;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98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 经CBAM系数调整及扣除在境外已支付的任何碳成本后,需交存的CBAM证书总数;核查报告副本。成员国将在欧盟委员会管理的统一中央平台上向经授权的CBAM申报人出售CBAM证书(第20条)。1.4 关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常见问题01 在境外支付的碳成本如何计入CBAM?根据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规,在原产国(即非欧盟国家)支付的碳价可从财务义务中扣除。然而,碳边境调节机制法规第9条强调,“仅当碳价已实际支付时,方可申请减免。”欧盟委员会在2025年2月发布的提案中,对这一规则的解释引入了一定灵活性:将范围扩展至包括在第三国支付的碳价(而非仅限原产国),并允许使用默认碳价(欧盟委员会,2025b)。包括印度(Dev和Goswami,2024)和巴西(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2024)在内的部分国家批评称,CBAM可能损害其自主决定支持碳定价的政策组合的权利。然而,这一论点遭到反驳:各国可通过采取替代措施减少工业排放,从而降低CBAM项下的财务义务。从财务义务中扣除在第三国支付的碳价这一可能性,与中国的情况潜在相关,因为中国同时拥有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和多个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国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是一种基于强度而非总量管制与交易的制度,自2021年建立以来覆盖电力行业,目前正逐步纳入水泥和钢铁行业。这意味着,进口至欧盟的相关商品成本有可能被扣除。然而,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配额是免费分配的,因此碳价并未实际支付(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2024a)。因此,这些成本无法从CBAM义务中扣除。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Guangdong ETS)也以免费分配为主导原则(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2024c)。该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属于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覆盖电力、水泥、钢铁、石化、纺织、纸浆和造纸、陶瓷、交通(港口)及航空等行业。自第三阶段(2021年)起,部分行业的拍卖比例较低,但免费分配比例依然较高(航空业100%免费分配,陶瓷、港口和纺织业97%,其他行业96%,新进入者为6%(自2023年起)。在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计划下产生成本的生产商,可能能够从其CBAM财务义务中扣除这些成本。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碳市场体系向更多行业扩展,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预计将逐步调整并退出这些行业,因为同一行业不应同时被两种不同的体系覆盖。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截至2024年,已有75个国家实施了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TS)或碳税(世界银行,2024)。这些体系若要具备从CBAM义务中扣除成本的资格,必须证明相关成本已实际承担。CBAM的目标之一是通过鼓励所有国家采用碳价趋同的碳定价机制,帮助建立国际公平竞争环境,从而防止碳泄漏。部分国家已针对CBAM调整了国内碳定价工具,包括巴西、土耳其、以色列、日本、塞尔维亚、摩洛哥、越南、马来西亚或印度尼西亚等(GMK中心,2024)。在此背景下,设定雄心勃勃的排放总量上限并提高拍卖比例,可同时强化中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和广东省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同时让部分收入留存国内。1110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02 欧盟计划如何使用CBAM收入?CBAM 的目标是通过确保国内生产商与进口商处于公平竞争环境来避免碳泄漏,而非为欧盟创造收入。然而,收入再分配问题严重影响着全球对 CBAM 的看法。在初始阶段,CBAM 收入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主要用于支付实施过程中的巨额管理成本。根据CBAM 影响评估预测,到 2030 年,年均收入将达到 21 亿欧元(欧盟委员会,2021b)。由于免费配额逐步取消,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中 CBAM 覆盖行业通过额外拍卖预计产生的收入显著更高:每年 70 亿欧元。随着 CBAM 分阶段实施的加速,预计 2030 年后收入将进一步增加。根据欧盟委员会当前的“自有资源”提案,75%的 CBAM 收入将纳入欧盟预算,用于偿还“下一代欧盟倡议”的债务,而剩余 25%将分配给成员国(欧盟委员会,2021a)。这一提案已获得预算委员会批准,但尚未得到欧盟理事会认可(欧洲议会,2023)。预计在欧盟委员会的新周期内将重新讨论这一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欧盟在国际合作上的支出已远远超过其通过 CBAM 产生的收入。尽管预计初始收入较低,但将收入保留用于欧盟内部的提案已损害了欧盟的声誉,批评者指责其以牺牲全球南方国家为代价推行保护主义(Hbner,2021)。总体而言,支持将收入用于欧盟外部再分配的论点胜过反对意见(Marcu 等,2024)。例如,多个组织呼吁欧盟将 CBAM 收入用于欧盟外部,以巩固该机制的合法性并反驳保护主义指控。2021 年,欧洲非政府组织联盟签署联合声明,呼吁欧盟将所有收入指定用于资助外部气候行动(欧洲气候行动网络,2021)。印度科学与环境中心最近也支持这一呼吁(Dev 和 Goswami,2024)。在即将举行的 CBAM 收入使用谈判中,欧盟需要在国内和国际对 CBAM 收入使用的期望之间取得平衡。03 与CBAM相关的行政负担有多高?在欧盟及其成员国内,监管 oversight 由欧盟委员会、国家主管部门和海关当局负责。欧盟海关机构负责收集和分享相关进口数据,以核实进口商是否符合 CBAM 报告义务。自 2005 年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引入以来,欧盟境内企业需报告其经核实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于作为 CBAM 申报人承担主要责任的进口商而言,CBAM 的引入可能带来显著的行政负担,尤其是对中小企业(SMEs)而言。欧盟委员会在 2025 年 2 月发布的综合提案中回应了这些担忧。尽管原始法规实际上未包含 CBAM 豁免条款,但委员会目前提议引入每年每个进口商 50 吨的门槛值,从而豁免 90%的进口商,同时将超过 99%的隐含排放量保留在 CBAM 范围内(欧盟委员会,2025a)。在过渡期内,CBAM 申报人负责提交季度报告,并从 2026 年起提供年度 CBAM 申报表,以及购买和交存 CBAM 证书。行业协会指出,行政负担显著,尤其是由于收集 CBAM 数据和提交 CBAM 报告的复杂性。他们认为,行政成本可能“超过交付成本或二氧化碳价格”(BDI 和 DIHK,2024,第 4 页)。为简化程序,欧盟委员会目前提议,隐含排放量的计算可基于默认值或经认可核查机构验证的实际值。默认值的使用无需验证(欧盟委员会,2025b)。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规包含对未遵守报告要求的处罚规定,这些处罚与排放交易体系(ETS)指令中的规定一致,以确保国内生产商与进口商受到平等对待。过渡期结束后,CBAM 申报人每未报告一吨排放量将被处以 100 欧元的罚款,并承担购买相应数量 CBAM 证书的义务。对未经授权的进口商将适用更严厉的处罚(第 26 条)。04 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是否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包括南非(Rumble 和 Gilder,2023)和中国(Hbner,2021)在内的一些国家,已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的兼容性表示担忧。更具体地说,这一担忧聚焦于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歧视性待遇的核心原则。对于欧盟而言,在设计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时确保其符合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对维护其合法性和国际认可度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德国等高度依赖出口的成员国而言。为遵守 WTO 标准,CBAM 必须不给予国内生产商优惠待遇,也不对特定国家构成歧视。为解决这些问题,欧盟设计了一套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相呼应的制度,确保进口商与国内生产商面临同等规则和财务义务:CBAM 证书价格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每周拍卖价格一致,在境外实际支付的碳价可从 CBAM 义务中扣除,且 CBAM 考虑实际隐含排放量值,从而降低已减排企业的成本。这种“镜像设计”的一个不足领域是收入使用。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中,部分拍卖收入会通过创新基金等渠道返还给能源密集型产业,但 CBAM 缺乏这一机制。从理论上讲,可通过欧盟对国际气候融资的贡献(部分资金来自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收入)为类似措施提供资金。目前 WTO 尚未就 CBAM 的合规性作出正式裁决,预计此类裁决还需数年时间。随着多个国家效仿欧盟实施类似措施,碳约束贸易正成为新的现实,需要在未来的国际贸易规则中加以应对。1312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05 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是否符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CBDR-RC)原则?发展中国家已对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CBDR-RC)原则的兼容性表示担忧,因为CBAM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施加了相同的义务。“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原则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及其后续实施文件(如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中确立的核心原则。公约第3.1条规定,“各缔约方应在公平的基础上,根据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为人类当代和后代的利益保护气候系统。因此,发达国家缔约方应率先应对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批评称,欧盟在历史上已消耗了全球碳预算的很大一部分,如今却在施加新的负担。根据欧盟的说法,其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NDC)的大幅提高将使其能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领导作用(欧盟委员会,2020),而通过引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实现更高目标才具有可行性。此外,CBAM的目标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的企业,而非国家,其覆盖的特定产品基于“自身特性”进行评估。因此,CBAM符合里约宣言(1992年)提出的污染者付费原则。例如,碳足迹较低且国内碳成本较高的企业将承担更低的CBAM成本。从长远来看,如果所有国家都按照巴黎协定减少排放,类似CBAM的措施将不再必要。对欧盟而言,风险很高:如果想有效利用CBAM建立全球公平竞争环境,就需要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收入再分配问题不影响该机制本身的设计,似乎是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最便捷途径。06 汽车等制成品是否在 CBAM 覆盖范围内?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仅适用于碳密集型原材料和基础商品(水泥、电力、化肥、钢铁、铝和氢),以及极少数下游产品(如螺丝),但不适用于汽车等成品。中国生产并进口至欧盟的汽车所用钢材不在CBAM覆盖范围内。CBAM法规预计未来将把覆盖范围扩展至其他面临碳泄漏风险的下游商品。欧盟委员会关于纳入更多下游产品的初步评估预计于2025年底发布。欧洲绿色协议要求所有行业大规模减排,欧盟已对成品实施更严格的法规和标准(这些标准同样适用于进口至欧盟的产品),如电池法规和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因此,不能排除欧盟未来对其他产品采取类似碳边境调节措施的可能性。07 脱碳电力系统预计将如何在 CBAM 中发挥作用?电力部门的脱碳对于确定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各国的长期影响具有重要作用。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电力部门的脱碳将降低中国对欧盟出口产品的隐含排放量,从而减少根据CBAM需承担的财务义务。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当前覆盖范围包括在计算总隐含排放量时纳入电力、水泥和化肥行业的间接排放。一项实施法案就如何计算与电力相关的排放提供了指导(欧盟,2023)。到2026年,欧盟委员会将审查是否将范围扩大至钢铁、铝和氢行业的间接排放。这一扩展可能需要取代部分欧盟成员国目前为这些行业提供的间接成本补偿。2026年对间接排放(尤其是铝行业)的潜在扩展,将与中国密切相关。在CBAM排放计算中,若存在直接技术连接或电力购买协议,则有可能核算实际间接排放。欧盟委员会明确指出,“基于市场的特定排放因子(例如通过原产地保证或绿色证书确定)不得用于证明实际排放因子的使用”(欧盟委员会,2024a,第32页)。08 世界其他地区是否在引入类似机制?欧盟已在碳边境调节方面率先行动,但其他国家也在跟进。英国正着手建立与欧盟 CBAM 紧密对接的体系,计划于 2027 年生效(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排放部,2023)。2023 年,美国国会讨论了四种类型的边境碳调节(BCA)工具(世界资源研究所,2023)。加拿大也在探索此类工具(加拿大政府,2021),澳大利亚则在其碳泄漏审查框架下评估 CBAM 的可行性,尤其针对钢铁和水泥行业(澳大利亚政府,2023)。这意味着碳约束贸易将成为常态,而非例外。随着多个国家采取类似措施,全球贸易面临日益分化或分裂的高风险。为避免贸易碎片化,协调规则至关重要,尤其是与碳核算以及监测、报告和验证(MRV)系统相关的规则。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强调,需就贸易流覆盖范围、地理范围与豁免、排放范围、隐含排放计算方法、境外碳价抵扣规则及收入使用等关键设计要素开展国际合作。关于原则和规则的国际共识可减轻进口商的行政负担,并助力聚焦边境碳调节措施(BCAs)的核心目标:遏制碳泄漏、推动全球生产流程脱碳、营造公平竞争环境(Cosbey,Aaron;Barauskait,2023)。这凸显了国际贸易与气候论坛的重要性,以及就这些议题交流理念和经验的必要性。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各国应致力于为这些交流作出建设性贡献,以寻求共同解决方案。事实上,这一国际趋势不仅适用于边境碳调节措施,还涉及其他类型的政策工具,如清洁燃料标准、绿色采购标准或无毁林产品法规。这些措施影响建筑材料、汽油和柴油、林产品等商品,是各国政府应对碳泄漏及其他环境危害压力的回应。1514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09 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有何区别?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在理念和机制上存在显著差异。欧盟 CBAM 聚焦于通过对气候政策宽松国家的进口产品施加成本,防止碳泄漏,确保欧盟生产商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下面临不断上涨的碳价时,不会在欧盟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相比之下,通胀削减法案侧重于国内投资,通过提供大量补贴和税收抵免,鼓励清洁能源开发、电动汽车普及和全行业能效提升。CBAM 旨在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而通胀削减法案则通过财政激励推动美国经济转型。通胀削减法案还包含支持绿色就业发展和解决环境正义问题的条款。这些差异反映了欧盟与美国在气候政策上截然不同的政治和经济背景。CBAM 相关性及准备度评估:广东省企业2.1 广东省钢铁行业 162.2 广东省铝行业 172.3 广东省碳定价体系 182.4 CBAM 对广东生产商的相关性 212.5 影响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广东生产商 影响的关键因素 23 021716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广东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和工业强省之一。广东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和工业强省之一。凭借其庞大的工业基础,广东在电子、纺织和机械制造等关键领域领先全国。该省拥有中国最高的 GDP,2023 年超过 1.83 万亿美元(新华社,2024 年)。广东战略位置毗邻中国南海,具备通往国际市场的便利条件,这增强了其出口能力,并巩固了其作为中国经济枢纽的地位。2022 年,该省出口额达 8000 亿美元,占中国出口总额的 23%(海关总署广东分署,2023a;海关总署,2024 年)。欧盟是广东的前四大出口目的地之一,出口额达 1070 亿美元,其他主要目的地包括中国香港、美国和东盟国家(海关总署广东分署,2023b)。在广东省被欧盟 CBAM 法规覆盖的所有商品中,钢铁和铝行业面临的风险最高。2.1 广东省钢铁行业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能力,超过 10 亿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一半以上(世界钢铁协会,2023 年)。排名前五的产钢省份 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和山西 合计占中国粗钢产量的一半(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 年)。2023 年,广东在中国钢铁产品产量中位列年,广东在中国钢铁产品产量中位列第六,粗钢产量位列第八第六,粗钢产量位列第八(AskCI,2024 年年)。其庞大的生产能力、强劲的需求以及在国内和全球市场中的战略地位,凸显了它在钢铁行业中的重要性。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框架下,广东省的生铁出口量极少,粗钢出口占比 5%,加工钢铁产品出口占比 95%。该省不出口烧结矿、铁合金或直接还原铁(DRI)。2023 年,广东省粗钢产量为 3690 万吨,钢铁产品产量为 6320 万吨,其中约 3%出口至欧盟(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 年)。建筑用钢是广东省产能最大的钢铁产品,占全省钢铁总产能的 50%以上。2022 年,广东省有 34 家建筑用钢生产企业,包括 5 家长流程生产企业(以铁矿石为原料生产原生钢)和 29 家短流程生产企业(利用废钢回收炼钢),年总产能约为 2850 万吨。中国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于对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重度依赖,煤炭是其主中国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源于对化石燃料(尤其是煤炭)的重度依赖,煤炭是其主要能源来源。要能源来源。目前,中国 90%的炼钢产能采用高炉-转炉(BF-BOF)工艺,该工艺依靠煤炭衍生的焦炭运行。中国占全球 BF-BOF 炼钢产能的 59%,其排放量占全球钢铁行业排放量的 60%以上(Jie 等人,2021 年;Domenech 等人,2022 年;Swalec 和 Grigsby Schulte,2023 年)。如果由可再生能源供电,电弧炉(EAF)则提供了一种可持续的替代方案。电弧炉可处理废钢或由绿氢等零碳原料制成的直接还原铁(DRI)(新气候研究所,2024 年)。中国旨在 2030 年前实现钢铁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这与最新国家自主贡献(NDC)中概述的整体经济目标一致。为支持这一目标,广东省在其二氧化碳达峰实施方案(广东省人民政府,2023 年)中为钢铁行业设定了具体目标。该方案目标是到 2030 年,高炉-转炉(BF-BOF)炼钢的碳强度较 2020 年水平降低 8%以上,重点推进非高炉炼铁、氢冶炼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进步,同时鼓励利用电弧炉(EAF)进行废钢回收。顺应这些目标,作为广东领先生产商的宝钢湛江,于 2023 年 12 月投产了中国最大的氢基直接还原铁(DRI)工厂,年产能达 100 万吨。据该公司称(宝武钢铁,2023 年;Tenova,2024 年),这家直接还原铁工厂设计为使用富氢天然气,与传统高炉工艺相比,至少可减少 50 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918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2.2 广东省铝行业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2023 年原铝产量达 4200 万吨,占全球原铝产量的 59%(国际铝业协会,2024 年)。广东省是中国第三大铝生产省份,与山东、河南两省一起,三大产铝省份的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一半(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 年)。2023 年,广东省生产了 570 万吨铝,其中约 6%出口至欧盟,占中国铝总产量的 9%(中国国家统计局,2023 年)。广东的铝行业主要由加工企业组成,在上游活动(如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生产或铝冶炼)中的参与有限。广东拥有 4,785 家铝相关企业,占中国此类企业总数的五分之一。作为广东南部主要城市的佛山是中国最大的铝产业中心,拥有 2,590 家铝相关企业以及中国十大铝厂中的五家(凤池,2023 年)。原铝生产完全依赖电解工艺,这意味着铝行业的排放与电力结构密切相关。原铝生产完全依赖电解工艺,这意味着铝行业的排放与电力结构密切相关。从全球范围来看,该行业 60%的排放为电力消费产生的间接排放,而当前欧盟的 CBAM 法规尚未覆盖这些排放(国际铝业协会,2024 年)。2022 年,中国铝行业耗电量占全国总电量的 6%以上,每年导致约 5.5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些排放中超过 75%来自专门用于铝电解的燃煤电力,尤其是铝生产商运营的自备电厂(Yang,2021 年;Yin 和 Tang,2024 年)。铝行业中非电力相关排放的主要来源包括燃料燃烧、冶炼阳极消耗、辅助原料和运输。由于成本高昂、需要改造以及大量的前期投资,惰性阳极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在 2030 年前不太可能被广泛应用。因此,电气化和向绿氢转型是近期最可行的脱碳路径。此外,提高铝回收率可以显著减少排放。改善废钢分拣和防止消费前废钢损失是关键措施。再生铝仅需初始提取和加工所需能源的 5%(国际铝业协会,2021 年;Al-Alimi 等人,2024 年)。中国政府发布了铝行业脱碳专项行动计划,目标是到 2025 年将该行业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升至 25%以上,并将再生铝产量增至 1150 万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b)。截至 2023 年底,该行业已实现平均 24.4%的可再生能源使用率,接近国家目标。广东省为铝电解行业设定了具体目标,2024 年绿色电力消费占比达 29.5%,2025 年达 30.5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a)。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一进展是源于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还是将现有产能重新分配至该行业。如果 CBAM 在 2026 年后扩展至覆盖铝行业的间接排放,单纯将可再生能源重新分配至该行业将不计入内含排放的计算,因为重新分配不会改变中国的平均电力结构。欧盟 CBAM 的义务计算基于国家电力结构,除非存在直接技术连接或电力购买协议,否则单个企业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将不被考虑。2.3 广东省碳定价体系在广东,中国国家排放交易体系(ETS)与广东试点 ETS 并行运行,各自覆盖不同行业。广东试点 ETS 于 2013 年启动,最初覆盖钢铁、石化、电力、水泥、造纸和国内航空等行业。2020 年,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推出,广东的电力行业被纳入国家体系。2024 年,钢铁、水泥和电解铝行业纳入国家 ETS 的计划公布,广东这些行业的实体将逐步从区域体系过渡到国家体系。2023 年,广东试点 ETS 扩展至覆盖陶瓷、港口和数据中心。机场和排放量超过特定阈值的纺织企业也将被覆盖,但参与仍为自愿。只有年排放量超过 1 万吨二氧化碳或年能耗超过 5000 吨标准煤的企业才会被纳入广东试点 ETS。2023 年,符合条件的企业达 391 家,覆盖该省 40%的排放量(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2024c)。广东是中国少数几个公布年度绝对排放上限的试点地区之一,该上限设定了体系内允许的排放限值。在这个年度上限内,政府预留一部分配额用于新进入者和维持市场稳定。在电力行业移交国家排放交易体系(ETS)之前,2019 年和 2020 年的排放上限设定为 4.65 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包括 2700 万吨预留配额。2023 年,排放上限为 2.97 亿吨二氧化碳,其中 1400 万吨被分配为预留配额(广东省人民政府,2024 年)。在广东试点排放交易体系(ETS)中,配额主要通过免费分配,小部分通过拍卖分配。免费配额根据行业不同,采用“祖父法”或“基准法”进行分配。截至 2023 年,钢铁、石化、水泥和造纸行业的免费分配比例为 96%。航空行业获得 100%的免费配额,而陶瓷、港口、数据中心和纺织行业的免费分配比例为 97%。新进入该体系的企业仅获得 6%的免费配额。此外,广东试点 ETS 进行的拍卖次数有限。最近一次拍卖于 2020 年 4 月举行,以 3.98 美元的价格售出了 40 万份配额。广东二级市场的碳价约为 10 美元。2023 年,该省碳排放配额交易总量达 2.24 亿吨二氧化碳,总交易额为 9.23 亿美元,这两项数据均位居中国区域碳市场首位(广州日报,2024 年)。中国在国家层面建立了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机制,而广东则实施了自己的碳普惠核证减排量(PHCER)计划。这两个计划都允许排放抵消。覆盖实体可将抵消信用用于其年排放量的 10%以内。每个实体使用的抵消信用中至少 70%必须来自广东境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必须主要专注于减少二氧化碳和甲烷排放,最低要求超过 50%。2120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中国国家排放交易体系(ETS)广东试点排放交易体系(ETS)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运行起始时间2021 年2013 年2005 年行业覆盖范围-电力行业-工业(钢铁、水泥、电解铝)将于 2024-2026 年纳入-国内航空-钢铁-水泥-造纸-石化-数据中心、陶瓷、港口(自 2024 年起)-电力-工业(炼油、钢铁、铝、金属、水泥、石灰、玻璃、陶瓷、纸浆、纸张、纸板、酸类及大宗有机化学品)-欧盟境内航空-海运(自 2024 年起)-建筑和道路运输将纳入 2027 年启动的第二套排放交易体系(“ETS 2”)配额上限动态上限:为所有个体实体自下而上分配的配额总和 2021 年和 2022 年的年度上限约为 50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由广东省政府每年设定绝对排放上限 2023 年上限为 2.97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目标是到 2030 年较 2005 年水平减排 62%根据 2023 年 ETS 修订,2024 年上限为 13.86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配额分配方式通过可交易的绩效标准(基准法)免费分配免费分配(基准法和祖父法),占比 95-97%拍卖分配,占比 3-5 23 年制造业约 50%的配额为免费分配(德国环境、自然保护与核安全部,2024 年)仅电力行业通过拍卖分配,工业、航空、航运等行业基于特定行业绩效基准免费分配-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覆盖行业的免费分配将逐步取消覆盖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未来工业行业:-水泥和钢铁行业覆盖二氧化碳-电解铝行业覆盖二氧化碳和全氟化碳(CF4 和 C2F5)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氟碳化物(HFCs)、氧化亚氮(N2O)、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CBAM 覆盖行业:-所有 CBAM 商品覆盖二氧化碳-部分化肥产品覆盖氧化亚氮-铝制品覆盖全氟化碳2023 年配额价格二级市场均价 68.35 元人民币(9.65 美元)二级市场均价 75.01 元人民币(10.58 美元)二级市场均价 83.47 欧元(90.25 美元)拍卖均价 83.24 欧元(90.00 美元)收入情况中国国家 ETS 不产生收入,因企业间为相互交易累计总收入 8.155 亿元人民币(1.151 亿美元)(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2024c)累计总收入 1840 亿欧元(2060 亿美元)(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2024b)灵活性措施:允许碳抵消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 碳普惠核证减排量(PHCER)不允许表 2 排放交易计划比较:中国、广东与欧盟Source:(ICAP,2024b,2024c,2024a).2.4 CBAM 对广东生产商的相关性尽管广东省出口大量欧盟 CBAM 覆盖的钢铁和铝产品 2022 年出口额近 20 亿美元 但与该地区的总出口量和工业产量相比,这一暴露程度相对较低。欧盟并非广东的主要市场。在广东出口的 CBAM 法规附件 I 所列的所有产品中,只有约 10%销往欧盟。该省向东南亚、日本和韩国等其他地区的出口量要大得多,其钢铁出口仅 8%、铝出口仅 14%面向欧盟(图 2)。此外,这些 CBAM 覆盖产品仅占广东高度多元化出口组合的一小部分,其出口主要以电视、手机、鞋类、玩具和灯具等产品为主 这些产品均不属于欧盟 CBAM 的覆盖范围(Jiang 等,2023)。作为中国人口最多、国内生产总值(GDP)最高的省份,广东除了出口之外,还生产大量工业产品用于国内消费。2023 年,广东生产的粗钢和钢铁制品中,仅有约 3%出口到欧盟,而图2 2022年广东省CBAM覆盖产品出口值Source: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GACC).钢铁铝水泥化肥电力氢气总出口额对欧盟出口额铝产品(出口到欧盟的)这一比例为 6%。这凸显出广东大部分工业产出是服务于国内市场以及其他省份的,流向欧盟、因而受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影响的份额相对较小。广东的制造业,尤其是钢铁和铝行业,整体而言属于高排放密集型产业,不过不同企业的广东的制造业,尤其是钢铁和铝行业,整体而言属于高排放密集型产业,不过不同企业的排放水平差异较大,从最清洁到排放最严重都有。排放水平差异较大,从最清洁到排放最严重都有。尽管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覆盖的行业在广东整体出口组合中占比较小,但碳强度最高的企业,比如那些依靠传统高炉炼钢的企业,将2322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图 3 二级市场配额价格趋势:中国、广东及欧盟排放交易体系(2015-2023 年)Source:ICAP.4080120美元/吨02015201820212024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广东试点排放交易体系中国全国性排放交易体系面临与 CBAM 相关的巨额成本。然而,只有当一家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超过欧盟平均水平时,才会在欧盟市场面临竞争劣势。采用先进清洁技术、排放强度低于欧盟平均水平的企业,则不会产生 CBAM 成本,还有可能在欧盟市场获得竞争优势,比如广东湛江具备氢气应用条件的直接还原铁(DRI)工厂。广东的碳价信号仍显著低于欧盟(图 广东的碳价信号仍显著低于欧盟(图 3)。)。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目前仅覆盖电力行业,而广东的碳排放交易体系覆盖少数制造业部门(钢铁、水泥、石化、造纸、陶瓷、纺织)。然而,在这两种体系中,配额均为免费分配,不太可能提供符合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抵扣要求的有效价格信号。即便得到认可,中国国内较低的碳价也仅能小幅 降低与 CBAM 相关的成本。2.5 影响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广东生产商影响的关键因素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给广东生产商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他们需在不断变化的全球碳法规环境中寻找出路。如图图 4 所示,企业受 CBAM 影响的程度由六个关键因素决定。其中一些因素与欧盟 CBAM 的设计相关 这一政策仍处于初始实施阶段,具有动态性;另一些则源于出口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所在地区的环境。理解这些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降低风险并把握潜在机遇至关重要。碳边境调节机制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财务义务将在的财务义务将在2026年至年至2034年间逐步增加,其价格信号的强度由年间逐步增加,其价格信号的强度由CBAM因子决定。因子决定。初期,该机制对广东生产商的影响相对有限,因为商品进口商只需为经CBAM因子调整后的部分排放量付费,而欧盟本土生产商仍能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的大量免费配额中获益。然而,到2034年碳边境调节机制全面实施后,国内外生产商都将被要求支付全额碳价,这会使价格信号更为强烈,同时增加广东生产商的财务义务。随着碳边境调节机制随着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规覆盖更多产品,相关的财务义务预计会增加。法规覆盖更多产品,相关的财务义务预计会增加。由于CBAM在初始阶段仅覆盖6类商品,约占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所涵盖工业排放量的50%,因此预计该机制会进一步发展,以有效防止大多数相关商品(如塑料)的碳泄漏。若碳边境调节机制若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排放范围扩展至间接排放,成本将大幅上升,对铝行业而言的排放范围扩展至间接排放,成本将大幅上升,对铝行业而言尤其如此。尤其如此。当前的CBAM法规仅覆盖钢铁和铝行业的直接排放,而将电力生产产生的间接排放排除在外,无论电力来源如何。这种做法虽能涵盖钢铁行业的大部分内含排放高炉的焦炭消耗是该行业的主要排放源,但却忽略了铝生产中超过60%的排放量,这些排放来自电力使用。在中国,铝生产商65%的电力来自自备电厂,仅铝电解环节就消耗了全国近9%的煤电(全球能源监测,2021;Yang,2021)。随着更多经济体实施类似的碳边境调节措施,广东出口商在碳排放方面的财务义务预随着更多经济体实施类似的碳边境调节措施,广东出口商在碳排放方面的财务义务预计会增加。计会增加。欧盟并非唯一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应对国内碳定价相关碳泄漏问题的地区。英国已宣布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自己的CBAM,对来自排放法规较宽松国家的高碳商品进口征收关税。同样,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政府,2023)、加拿大(加拿大政府,2021)、美国(Rasool、Sanam;Reinsch、William Alan;Denamiel,2024)和土耳其(Weise,2021)也在考虑引入CBAM,相关政府正就此展开讨论。这些进展表明,越来越多的司法管辖区可能效仿欧盟,通过边境调节措施使国际贸易与碳减排目标保持一致。因此,高排放生产体系的经济风险可能会增加,因为广东更大比例的出口市场将受到碳边境调节的影响,这凸显了当下采取主动准备措施的必要性。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25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24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分阶段实施产品覆盖范围排放强度排放范围覆盖适用碳价实施边境调节措施的国家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研讨会: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广东省的影响,2024年10月29日,中国广州。】China.图4 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影响因素概述影响欧盟进口商碳边境调节机制影响欧盟进口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成本的另一个因素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成本的另一个因素是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的碳价以及出口国的碳价(如有)。的碳价以及出口国的碳价(如有)。市场分析师预测,到2030年,欧盟ETS的配额价格可能高达210美元,较2024年的约95美元大幅上涨(Pahle,2024)。随着欧盟ETS碳价上涨,欧盟生产商面临的与排放相关的生产成本上升,因此需要进口商承担更高的CBAM成本以维持公平竞争环境。鉴于欧盟ETS设定的雄心勃勃的配额上限,欧盟内部的碳价远高于广东等地区,这些地区的碳价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往往与欧盟标准不一致。同时,若广东通过设定更具雄心的目标并减少免费配额来强化其碳定价机制,理论上可以保留一部分原本会流向欧盟的收入。生产商的排放强度是碳边境调节机制生产商的排放强度是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财务义务的关键决定因素,因为财务义务的关键决定因素,因为CBAM直直接针对从第三国进口商品的内含排放。接针对从第三国进口商品的内含排放。因此,缓解CBAM对广东生产商影响的最有效策略之一是降低其生产体系的排放强度。排放量的任何减少都直接意味着所需的CBAM证书减少,从而降低成本。如果广东生产商能比国内外竞争对手更大幅度地降低排放强度,他们可能在全球市场获得竞争优势。此外,若出口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实现的排放强度低于欧盟设定的CBAM基准,根据现行法规,其无需承担CBAM成本。广东一家专注于电气化废钢回收的企业已体现出这一点由于欧盟CBAM尚未覆盖发电产生的间接排放,该企业在过渡期报告的排放量接近零。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2726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广东省政策路径3.1 长期战略:转向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兼容的碳定价体系 273.2 中短期战略:降低排放强度与促进合作 28 03适应碳边境调节机制适应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两大主要策略,一是广东省政府官员采用与的两大主要策略,一是广东省政府官员采用与CBAM兼容的碳兼容的碳定价体系,二是定价体系,二是CBAM覆盖商品的生产商对其生产进行脱碳处理。覆盖商品的生产商对其生产进行脱碳处理。第一个策略通过有效提高国内实际支付的碳价,有助于将原本会流向欧盟的部分收入保留在省内。第二个策略则能降低排放强度,从而减少合规所需的CBAM证书数量,降低总体成本。原则上,各国也可尝试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O)对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提出质疑,或者生产商可通过将高排放密集型产品出口转向没有碳边境调节措施的市场来规避CBAM(Byiers和Medinilla,2024)。欧盟委员会将这种做法即仅向欧盟出口低碳商品,而将高碳产品运往其他地区定义为“资源洗牌”,这是一种规避手段。CBAM法规(第27条)禁止规避行为,而综合法案提案中提出的新阈值将降低通过人为拆分进口来规避的风险(欧盟委员会,2025b)。与此同时,包括日本、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内的其他主要经济体也在考虑实施CBAM或类似措施,这反映出全球贸易日益受到碳约束的趋势。随着更多经济体采用类似机制,从长远来看,挑战欧盟政策和将出口从欧盟市场转移出去的策略将难以为继。因此,本报告将不详细探讨“挑战”和“规避”策略。2928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3.1 长期战略:转向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兼容的碳定价体系适应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一种方式是,广东省监管部门以及其他地区和国家引入有效的碳定价体系,其价格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相当。通过确保生产商在国内为其出口产品中的内含排放付费,该体系产生的收入将留在国内经济中。这种方法具有显著优势:所得收益可战略性地重新投资,以支持受影响行业的转型,促进技术升级、效率提升和低碳创新。相比之下,如果在欧盟边境根据CBAM支付排放成本,这些收入将实际转移到欧洲,无法为广东本地经济带来直接益处。然而,将广东的碳定价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对接面临重大挑战。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更为成熟,拥有完善的市场和高得多的碳价。即便广东从配额免费分配转向全额拍卖,也难以指望该省的碳价能迅速与欧盟的碳价水平接轨。欧盟自身的经验表明,建立一个有效的碳市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设计者需要时间来降低高额(即便不是100%)的免费分配比例,并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建立一个符合国家气候目标的有效体系。同时,市场参与者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成本,制定减排策略,并建立对该体系的信心,之后更高的气候目标才能推动碳价上涨。一个更有效的碳交易体系不仅能限制碳排放,还能产生可重新投资于支持工业脱碳的收入。但从中短期来看,广东缺乏足够的经济动力来大幅收紧其排放交易体系(ETS)。提高气候目标并取消免费配额,会提升广东本地企业在出口欧盟时面对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竞争地位。然而,这同时会削弱其向非欧盟市场出口的竞争力广东对非欧盟市场的出口规模大得多,且这些市场尚未实施碳定价或类似CBAM的措施。鉴于广东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无论是从政治还是经济角度,都不太愿意施加可能损害更广泛出口竞争力的碳成本。尽管如此,作为一项长期战略,广东仍应继续逐步扩大其排放交易体系(ETS)的规模。广东应在现有努力的基础上,逐步淘汰免费配额,并提高体系的透明度和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更多全球市场引入碳定价体系、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或类似措施时,广东将碳价与全球基准接轨的动力将会增强。这样做不仅能提升其出口产品的绿色竞争力,还能确保与碳相关的收入留在省内,为支持广东的绿色转型提供重要资源。3.2 中短期战略:降低排放强度与促进合作工业脱碳与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中长期政策相契合,同时也能降低出口商潜在的碳边境工业脱碳与中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中长期政策相契合,同时也能降低出口商潜在的碳边境调节机制调节机制(CBAM)成本。成本。中国已为钢铁和铝行业设定了2030年的碳达峰目标,这与该国在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NDC)中概述的工业领域达峰时间表一致。此外,“十四五”绿色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全经济范围的能源和排放强度降低目标,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对脱碳的承诺(气候行动追踪组织,2024)。尽管工业脱碳的趋势已十分明确,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出口导向型钢铁和铝生产商脱碳速度的影响仍不确定。为实现脱碳,钢铁行业需将其主要能源输入从高排放的煤炭转向清洁能源,如可再生电力和绿氢。在铝行业,脱碳在很大程度上可通过生产流程的电气化实现,重点是实现电力供应的脱碳。提高废钢和废铝的回收率,能进一步降低这两个行业的能源消耗并减少碳足迹。至少在短期内,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至少在短期内,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价格信号尚未强大到足以激励脱碳行动。的价格信号尚未强大到足以激励脱碳行动。事实证明,中国钢铁行业的脱碳是一项成本高昂的努力。全球范围内,碳排放强度最高的高炉-转炉(BF-BOF)工艺仍是成本最低的钢铁生产方式。尽管以废钢为原料、由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电弧炉(EAF)工艺以及绿氢直接还原铁-电弧炉(DRI-EAF)工艺可实现近零排放,但它们分别需要每吨钢额外增加100美元和425美元的成本。废钢电弧炉和绿氢直接还原铁-电弧炉的单位脱碳成本分别约为每吨二氧化碳75美元和每吨二氧化碳89美元。通过整合生物质能、零碳电力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对高炉-转炉工艺进行改造,每吨钢需增加150美元成本,却无法实现完全脱碳(亚洲转型中心,2023a,2023b;左等,2023)。尽管废钢电弧炉工艺相对更节能且成本较低,但其生产受限于废钢的可获得性和成本,而且再生钢往往无法满足高等级产品所需的质量标准(新气候研究所,2022,2024;亚洲转型中心,2023a)。当前中国钢铁生产的减排成本超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成本,因此现阶段CBAM相对较低的财务影响不足以激励企业对更清洁的技术或工艺进行大规模投资。从长远来看,技术进步可能会改变这一局面。中国一家国内智库预测,到2030年,初级炼钢领域的低碳举措可使每吨钢的CBAM成本降低7美元,但每吨钢将产生33美元的额外减排成本(iGDP,2024)。铝行业的脱碳依赖于电力行业的脱碳。在广东,煤炭在电力供应中占主导地位,且截至2022年还有46吉瓦的煤电产能正在规划建设中,因此降低铝生产的碳足迹面临尤其严峻的挑战(Zhang,2023)。该省对来自其他依赖煤炭的地区的电力进口进一步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复杂性。3130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铝行业脱碳的一个关键策略是有选择性地使用清洁能源进行电解生产。中国已开始将电解铝产能从东部地区转移到云南、四川等省份,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能提供更可持续的能源结构(中国生态环境部,2023)。广东的出口导向型生产商仍可通过提高废铝回收率以及有选择性地选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原铝进行加工,来降低潜在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风险。广东以外的上游生产商可通过企业购电协议(由电网负责调度)获取清洁能源、自行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或者更多地专注于铝回收而非依赖电解生产。但这些决策取决于除CBAM之外的其他成本和策略因素,因为CBAM带来的额外成本未必能推动这些决策的制定。准确的排放报告与核查是碳边境调节机制准确的排放报告与核查是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合规的关键组成部分,政府应考虑为生合规的关键组成部分,政府应考虑为生产商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以提高其监测、报告与核查产商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以提高其监测、报告与核查(MRV)流程的透明度和质量,这些流流程的透明度和质量,这些流程目前尚未完全符合程目前尚未完全符合CBAM的要求。的要求。在广东排放交易体系(ETS)下,排放量以工厂为单位进行核算,未按工序或生产单元细分。相比之下,CBAM要求按产品分列排放量。中国的排放交易体系未对采购的投入物或中间产品中的内含排放进行核算,而CBAM则将生产链各环节的这些排放都纳入考量。目前,中国针对CBAM所要求的前驱物尚无统一的排放因子。在缺乏实际生产数据的情况下,企业必须使用CBAM的默认值,这可能会对高度依赖前驱物材料的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此外,中国排放交易体系下用于排放计算的排放因子和热值主要基于国内文献,而CBAM采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MRV系统的方法学,并可能对特定行业使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开展的一项假设性计算显示,在不同的监测、报告与核查(MRV)规定下,排放强度存在差异:对于一家使用电弧炉(EAF)生产渣罐的钢铁企业,其报告的排放强度(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合计)在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下为每吨产品0.67吨二氧化碳,在国家排放交易体系(ETS)下为0.68吨二氧化碳,在广东排放交易体系(ETS)下则高达0.73吨二氧化碳(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2024)。随着CBAM进入实施阶段,广东企业必须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的MRV标准接轨,同时提高数据透明度,这也带来了额外的核查成本。政府主导的能力建设举措、对MRV接轨的资金支持、针对CBAM报告的专项指导,以及加强与欧盟在CBAM合规和碳核算方面的对话,能够提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应对报告方面的挑战。碳边境调节机制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凸显了全球碳排放挑战,强调了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的必要性。凸显了全球碳排放挑战,强调了加强国际合作与协调的必要性。它进一步凸显了维持和深化欧中在排放交易、工业脱碳及更广泛气候行动方面对话的重要性。自2014年以来,欧盟与中国在排放交易领域开展合作,欧盟支持中国有关部门实施和发展其排放交易体系(ETS)(欧盟对外行动署,2018),随后在2018年和2024年签署了两份加强排放交易合作谅解备忘录(欧盟委员会,2018,2024b)。双方更广泛的气候变化合作涵盖多个双边对话和倡议,包括欧中高层环境与气候对话(HECD)、由德国国际气候倡议(IKI)资助的中德合作项目、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二轨对话(T2D),以及中国欧盟商会与中国驻欧盟商会之间的行业层面合作(中国生态环境部等,2024)。在全球贸易动态日益复杂、碳排放在国际贸易中重要性不断上升的背景下,中欧必须依托现有沟通与合作渠道。就CBAM的实施与合规、工业脱碳及数据透明度开展持续且加强的对话,有助于增进相互理解,并为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创造机会。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3332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结论 04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出台标志着国际贸易与气候政策交叉领域的重大转变。作为全球首个碳边境调节制度,CBAM树立了一个先例,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地区已开始效仿。对于作为重要工业和出口重镇的广东省生产商而言,CBAM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尽管广东生产商的出口组合多元化,且对CBAM覆盖商品的依赖度相对较低,从而降低了其直接风险,但钢铁、铝等重点行业由于碳排放强度高,且国内碳价信号相对较弱,仍处于易受影响的状态。我们的分析表明,由于财务义务的逐步实施以及CBAM当前有限的行业和排放覆盖范围,其对广东生产商的初始经济影响相对较小。然而,这些影响预计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加剧。随着CBAM规定的财务义务逐步增加、间接排放或塑料等额外行业被纳入,以及更多国家采用类似的碳边境调节措施,广东生产商面临的风险将急剧上升。此外,如果广东生产商不进行脱碳,欧盟碳价的预期上涨将加剧这些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凸显了采取积极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以最大限度降低长期经济风险的重要性。因此,广东省的政府代表和生产商不能采取消极态度。全球贸易受碳约束的趋势正不断加强,随着更多司法管辖区出台类似措施,依赖规避或绕开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做法将越来越难以为继。他们应采取多轨策略,在经济竞争力与长期可持续性之间取得平衡:01 01 广东省应逐步强化其试点排放交易体系广东省应逐步强化其试点排放交易体系(ETS):广东必须在其试点排放交易体系(ETS)的基础上继续推进,逐步取消免费配额,提高市场透明度,并强化合规机制。尽管立即与欧盟碳价水平接轨并不现实,但渐进式的改进将增强广东的碳定价信号,并有助于减少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相关的资金外流。确保碳定价收入留在省内,将使广东能够把这些资金投入低碳技术、效率升级以及研发领域。这种做法不仅能缓解资金外流,还能为实现长期脱碳目标所需的产业转型提供关键资金支持。02 02 广东的生产商应投资于重点行业的脱碳工作:广东的生产商应投资于重点行业的脱碳工作:降低钢铁、铝等行业的排放强度是缓解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成本的最有效方式,也是核心策略。在钢铁行业,向以清洁能源供电的电弧炉(EAF)转型,并采用绿氢、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至关重要。在铝行业,实现电解生产电力供应的脱碳以及提高铝回收率将是关键举措。这些措施不仅能降低CBAM合规成本,还能提升广东的全球竞争力。初期,CBAM的价格信号可能过低,不足以激励企业对脱碳进行投资,因此可能需要额外支持以确保投资不会延误。03 03 广东省应加强数据透明度与报告机制:广东省应加强数据透明度与报告机制:准确的排放报告与核查机制是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合规的关键。广东的生产商需提高数据透明度并完善监测、报告与核查(MRV)体系,以满足CBAM的核查标准,同时解决商业敏感信息披露方面的顾虑。这需要政府通过技术支持、能力建设和财政激励提供帮助。3534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04 04 欧盟应加强与中国及广东在碳定价、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工业脱碳方面的欧盟应加强与中国及广东在碳定价、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和工业脱碳方面的对话:对话: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反映了一项需要国际合作与协调的全球挑战,在当今贸易动态愈发复杂的世界中,这一挑战正变得日益关键。中国与欧盟在气候和碳定价合作方面拥有坚实基础。随着CBAM全面实施的临近,加强并拓展沟通渠道至关重要,同时还需深化在排放核算、核查标准和脱碳技术方面的合作。达成共识与采取合作方式能够减轻行政负担、建立互信,并促进广东的相关举措更顺畅地融入全球碳定价格局。对话范围应超越政府层面,纳入双方的行业利益相关者、技术专家和研究机构。与全球碳定价格局接轨并采用低碳生产技术,不仅能降低与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相关的成本,还能使广东生产商跻身可持续工业实践的领军者行列。这种接轨将增强本地生产商对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法规的适应能力,同时为绿色增长和创新创造机遇。尽管前路复杂,但广东的生产商拥有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所带来挑战所需的经济实力、产业能力和政策工具。通过采取平衡且具有前瞻性的策略,该省能够将CBAM合规从潜在负担转变为推动可持续产业转型和提升全球长期竞争力的催化剂。参考文献AAl-Alimi,S.、Yusuf,N.K.、Ghaleb,A.M.等人(2024)为可持续发展回收铝:绿色制造中不同加工技术的综述,工程成果,第23卷,第102566页。可访问:https:/doi.org/10.1016/j.rineng.2024.102566(获取日期:2024年8月16日)。AskCI(2024)2023年中国各省市钢铁产品产量排名,AskCI.com【预印本】。AskCI咨询有限公司。可访问:https:/ Medinilla,A.(2024)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与发展中国家:挑战、机遇及战略应对。欧洲发展政策管理中心(ECDPM)。可访问:https:/ecdpm.org/work/eus-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and-developing-countriesthreats-opportunities-and-strategic-responses(获取日期:2024年12月11日)。C欧洲气候行动网络(CAN-Europe,2021)关于碳边境调节机制的非政府组织联合声明 气候行动追踪组织(2024)气候行动追踪中国。气候行动追踪组织。可访问:https:/climateactiontracker.org/countries/china/(获取日期:2024年12月11日)气候问题贸易部长联盟(2023)。可访问:https:/www.tradeministersonclimate.org/(获取日期:2024年8月18日)Cosbey,Aaron、Barauskait,I.(2023)边境碳调节措施。doi:10.2139/ssrn.2205549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CQC广州,2024)全国及广东碳排放权交易体系MRV规则研究暨与CBAM规则对比分析(未公开内部报告)。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D德国排放交易局(DEHSt,2024)2023年欧洲排放交易排放情况报告。德国排放交易局。可访问:https:/www.dehst.de/SharedDocs/downloads/DE/publikationen/VET-Bericht-2023.html(获取日期:2025年4月3日)。Dev,T.与 Goswami,A.(2024)气候变化时代全球南方对不断变化的贸易制度的回应。可访问:https:/www.cseindia.org/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cbam-12271(获取日期:2024年7月18日)。Domenech,T.、Bleischwitz,R.与 Calzadilla,A.(2022)通过循环经济路径实现中国钢铁制造脱碳,单一地球,第5卷第8期,第856-858页。可访问:https:/ Generation EU Own Resources.pdf(获取日期:2024年7月18日)。3736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欧盟委员会(2021b)关于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条例提案。可访问:https:/eur-lex.europa.eu/resource.html?uri=cellar:be5a8c64-e558-11eba1a5-01aa75ed71a1.0001.02/DOC_1&format=PDF(获取日期:2025年1月7日)。欧盟委员会(2024a)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问答。可访问:https:/taxation-customs.ec.europa.eu/document/download/013fa7635dce-4726-a204-69fec04d5ce2_en?filename=CBAM_Questions and Answers.pdf(获取日期:2024年10月18日)。欧盟委员会(2024b)欧盟委员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排放交易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可访问:https:/climate.ec.europa.eu/document/download/9d1329c1-45e5-460a8013-ad73c75c96f5_en?filename=policy_carbon_international_mou_en.pdf(获取日期:2025年4月3日)。欧盟委员会(2025a)委员会简化可持续发展和欧盟投资规则,带来超过60亿欧元的行政减免。欧盟委员会(2025b)关于修改第(EU)2023/956号条例以简化和强化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欧洲议会和理事会条例提案。可访问:https:/commission.europa.eu/document/download/606b4811-9842-40be-993e179fc8ea657c_en?filename=COM_2025_87_1_EN_ACT_part1_v5.pdf(获取日期:2025年3月6日)。欧洲议会(2023)关于修改第2020/2053号决定以调整欧盟自有资源体系的理事会决定提案的报告,代表处。可访问:https:/www.europarl.europa.eu/doceo/document/A-9-2023-0295_EN.html(获取日期:2025年1月7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2023)欧洲议会和理事会2023年5月10日第(EU)2023/956号条例: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欧盟官方公报。欧盟官方公报。可访问: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CELEX:32023R0956(获取日期:2024年6月18日)。欧盟(2003)欧洲议会和理事会第2003/87/EC号指令:建立共同体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计划并修订理事会第96/61/EC号指令,欧盟官方公报。可访问:http:/eur-lex.europa.eu/LexUriServ/LexUriServ.do?uri=OJ:L:2003:275:0032:0046:EN:PDF(获取日期:2024年7月18日)。欧盟(2023)欧盟委员会2023年8月17日第(EU)2023/号实施条例:就碳边境调节机制相关报告义务规定第(EU)2023/956号条例的适用规则。可访问: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PDF/?uri=CELEX:32023R1773(获取日期:2024年7月18日)。F德国联邦政府(2023)气候俱乐部。可访问:https:/climate-club.org/(获取日期:2024年7月18日)。Feist,M.、Khner,A.-K.与 Flachsland,C.(2024)推广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外交策略。可访问:https:/ariadneprojekt.de/en/publication/analysis-selling-cbamdiplomacy-for-the-european-unions-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获取日期:2024年9月18日)。凤池(2023)中国铝工业:全国企业超2.38万家,佛山以2590家领先,微信【预印本】。凤池装饰材料市场电商平台。可访问:https:/ Guangdong,2023a)广东省进出口总值: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预印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可访问:http:/ Guangdong,2023b)广东省分主要国家(地区)进出口总值: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预印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可访问:http:/ ETS)。国际碳行动伙伴关系。可访问:https:/ of China,2023)电解铝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征求意见稿)说明。可访问:https:/ Quemin,S.(2023)新兴终局:迈向气候中性之路的欧盟排放交易体系,SSRN电子期刊。可访问:https:/ ETS):在德国气候政策及国际贸易与竞争力中的作用。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PIK)。可访问:https:/ 4月年7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2024)广东省2023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可访问:https:/ Alan、Denamiel,T.(2024)构建强有力的美国碳边境调节机制。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可访问:https:/www.csis.org/analysis/crafting-robust-us-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获取日期:2024年9月4日)。Rumble,O.与 Gilder,A.(2023)南非称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为“政策胁迫工具”,最不发达国家称其为“以邻为壑工具”。可访问:https:/africanclimatewire.org/2023/07/sa-calls-cbam-policy-coercive-and-ldcs-call-them-beggar-thy-neighbour-instruments/(获取日期:2024年10月9日)。S利益相关方研讨会: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对广东省的影响(2024)。广州,10月29日。Swalec,C.与 Grigsby-Schulte,A.(2023)2023年全力以赴:是时候将钢铁脱碳推向高速发展阶段。可访问:https:/globalenergymonitor.org/report/pedal-to-the-metal-2023-time-to-shift-steel-decarbonization-into-high-gear/。TTenova(2024)中国宝武首次直接还原铁(DRI)生产,Tenova,1月9日。可访问:https:/ Asia,2023a)废钢类型指南及其局限性与相关市场动态。亚洲转型中心。可访问:https:/transitionasia.org/scrap-steel-explainer/(获取日期:2024年7月8日)。亚洲转型中心(Transition Asia,2023b)绿色钢铁补贴加速中国汽车行业脱碳。可访问:https:/transitionasia.org/greensteel-subsidy-accelerates-chinese-autodecarbonisation(获取日期:2024年10月9日)。U英国能源安全与净零排放部(2023)情况说明书:英国碳边境调节机制。可访问:https:/www.gov.uk/government/consultations/addressing-carbonleakage-risk-to-support-decarbonisation/outcome/factsheet-uk-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获取日期:2024年8月14日)。VVelasco,I.A.(2022)新贸易部长联盟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层面的气候行动带来希望。可访问:https:/www.e3g.org/news/newcoalition-of-trade-ministers-offers-hope-forclimate-at-wto/(获取日期:2024年7月18日)。WWeise,Z.(2021)欧盟即将实施的碳税促使土耳其加入巴黎气候协定,大使称。政客杂志。可访问:https:/www.politico.eu/article/eu-carbon-border-adjustment-mechanism-turkey-paris-accord-climatechange/(获取日期:2024年9月3日)。世界银行(2024)碳定价现状与趋势仪表盘。可访问:https:/carbonpricingdashboard.worldbank.org/(获取日期:2024年9月18日)。世界资源研究所(WRI,2023)2023年美国国会4项与碳边境调节相关的法案。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可访问:https:/www.wri.org/update/4-us-congress-bills-related-carbon-border-adjustments-2023(获取日期:2024年8月14日)。世界钢铁协会(WSA,2023)2023年世界钢铁统计数据,世界钢铁协会。可访问:https:/worldsteel.org/steel-topics/statistics/world-steel-in-figures-2023/(获取日期:2024年2月15日)。X新华社(2024)2023年中国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万亿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月23日。可访问:https:/ Insights【预印本】。Ember Insights。可访问:https:/emberclimate.org/insights/research/as-aluminiumsurges-in-china-so-do-carbon-emissions/(获取日期:2024年7月12日)。Yin,I.与 Tang,L.(2024)中国启动将铝冶炼企业纳入合规碳市场的征求意见工作,标普全球【预印本】。标普全球。可访问:https:/ Huleatt,L.(2023)绿色钢铁溢价:中国的定价与市场发展。亚洲转型中心。可访问:https:/transitionasia.org/green-steel-premium-pricingmarket-development-in-china/(获取日期:2024年7月8日)。新气候研究所气候政策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科隆办公室瓦伊德马克特大街 11a 号50676 科隆,德国柏林办公室舍恩豪泽大道 10-11 号10119 柏林,德国电话: 49 221 999 83 300邮箱:infonewclimate.org网址:www.newclimate.org

    发布时间2025-09-17 26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环保行业板块2025年半年报总结:板块估值持续修复水务运营稳健垃圾焚烧分红提升-250914(25页).pdf

    环保板块 2025 年半年报总结:板块估值持续修复,水务运营稳健,垃圾焚烧分红提升 Table_Industry 环保工程及服务 Table_ReportDate2025 年 09 月 14 日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行业深度研究 环保工程及服务环保工程及服务 投资评级投资评级 看好看好 上次评级上次评级 看好看好 Table_Author 郭雪 环保公用联席首席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5030002 邮 箱:guoxue 吴柏莹 环保行业分析师 执业编号:S1500524100001 邮 箱: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 京 市 西 城 区 宣 武 门 西 大 街 甲127号 金 隅 大 厦B座 邮编:100031 环保板块环保板块 2022025 5 年半年年半年报总结:报总结:板块估值持续板块估值持续修复修复,水务运营稳健,垃圾焚烧分红提升,水务运营稳健,垃圾焚烧分红提升 Table_ReportDate 2025 年 9 月 14 日 本期内容提要本期内容提要:Table_Summary 板块估值持续修复,水务运营稳健,垃圾焚烧分红提升板块估值持续修复,水务运营稳健,垃圾焚烧分红提升。环保行业投资逐步回归理性,重视自身核心业务的持续发展及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在积极跨界,布局新能源、AI 环保、机器人等热门赛道,以求在市场政策调整和产业激荡中稳步发展。根据 wind 数据,信达能源环保板块 146 家上市公司(其中水务 16 家、水处理 36 家、大气治理 8 家、固废处理 38 家、环境监测/检测 9 家、综合环境治理 13 家、环保设备26 家)2025H1 共实现营业收入 1870.37 亿元,同比增长 0.2%;归母净利润 169.53 亿元,同比减少 6.0%,主要系清新环境、博世科、维尔利、太和水、仕净科技归母净利润大幅减少所致。细分板块:细分板块:水务板块:水务板块:2025H1 信达能源环保细分领域水务板块(共 16 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 343.53 亿元,同比减少 0.9%;归母净利润合计 54.2 亿元,同比增长 4.6%。4 月 2 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提出“强化企业成本约束和收益监管,综合评估成本变化健全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我们认为政策出台将进一步催化水价市场化改革,有望为水务企业带来新的成长契机,水务业务占比高、运营效率优的公司有望受益。固废板块:固废板块:2025H1 信达能源环保细分领域固废处理板块(共 38 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 865.33 亿元,同比增长 3.4%;归母净利润合计 84.7亿元,同比减少 3.4%。固废板块中垃圾焚烧分红提升,企业积极出海及布局数据中心有望带来估值重塑。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检测板块:检测板块:2025H1 信达能源环保细分领域环境监测/检测板块(共 9 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 43.08 亿元,同比减少 4.4%;归母净利润合计 1.62 亿元,同比减少 41%。碳市场新政出炉,参与行业、主体有望扩围,伴随我国“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行业扩容的逐步实施,有望带动碳监测行业需求释放。环保设备板块:环保设备板块:2025H1 信达能源环保细分领域环保设备板块(共 26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 300.04 亿元,同比减少 3.69%;归母净利润合计 19.17 亿元,同比减少 15%。2025 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此前国务院印发的 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的通知中提出推动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我们认为节能冷却设备有望迎来需求抬升。投资投资建议建议:环保板块三大主线值得关注:一是水务&垃圾焚烧运营类资产,盈利稳健上行,现金流持续向好,叠加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优质运营类资产有望迎戴维斯双击。水务板块重点推荐:【兴蓉环境】【洪城环境】;建议关注:【中原环保】【武汉控股】;垃圾焚烧板块重点推荐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3【瀚蓝环境】【永兴股份】;建议关注:【旺能环境】【绿色动力】【中科环保】。二是环保设备,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工业节能降耗持续推进,数据中心冷却前景广阔;此外,碳监测需求释放有望带动监测领域发展。节能设备方面建议关注:【中泰股份】【冰轮环境】【华光环能】【西子洁能】【海鸥股份】【盈峰环境】。监测/检测方面建议关注【雪迪龙】【聚光科技】【皖仪科技】【苏试试验】。三是循环再生,发展空间广阔。根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 2025 年,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比 2020 年提高约 20%,废钢利用量达到 3.2 亿吨,再生有色金属达到 2000 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 5 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建议关注:【英科再生】【高能环境】【嘉澳环保】。风险因素:风险因素:项目推进不及预期,化债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价格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应收账款收回不及时。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4 目 录 一、板块估值持续修复,水务运营稳健,垃圾焚烧分红提升.6 二、水务:水务运营类资产盈利稳定,水价上调持续推进.8 三、固废处理:行业分红稳步提升,布局海外及数据中心协同重塑行业估值.11 四、环境监测/检测:碳市场新政出炉,参与行业、主体有望扩围.15 五、环保设备:产业及政策驱动下,数据中心冷却前景广阔.17 六、投资建议.22 七、风险因素.23 表 目 录 表 1:信达能源环保板块主要公司梳理.7 表 2:信达能源环保水务板块主要公司梳理.8 表 3:2025 年 H1 主要水务公司经营业绩.9 表 4:2024 年至今,全国主要城市水价调整情况.10 表 5:主要水务上市公司主业经营情况及自来水调价弹性测算.11 表 6:信达能源环保固废处理板块主要公司梳理.11 表 7:2025 年 H1 主要固废处理公司经营业绩.12 表 8:主要垃圾焚烧上市公司分红情况.13 表 9:部分垃圾焚烧上市公司境外布局情况.14 表 10:信达能源环保环境监测/检测板块主要公司梳理.15 表 11:2025H1 主要环境监测/检测公司经营业绩.16 表 12:信达能源环保环保设备板块主要公司梳理.17 表 13:2025H1 主要环保设备公司经营业绩.19 表 14:各省数据中心 PUE 指标不断降低.20 表 15:环保行业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表.22 图 目 录 图 1:申万(2021)各行业 2025H1 涨跌幅(%).6 图 2:2025H1 SW(2021)一级各板块收入增速(%).6 图 3:2025H1 SW(2021)一级各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6 图 4:环保板块 PE(TTM).7 图 5:环保板块历年 H1 营收(亿元)及增速.8 图 6:环保板块历年 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8 图 7:2025H1 环保细分板块收入增速.8 图 8:2025H1 环保细分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8 图 9:历年 H1 水务板块营收(亿元)及增速.8 图 10:历年 H1 水务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8 图 11:历年 H1 水务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9 图 12:历年 H1 水务板块资产负债率(%).9 图 13:历年 H1 水务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9 图 14:历年 H1 水务板块 ROE 及 ROA(%).9 图 15:全国主要城市水价情况(元/吨).10 图 16:历年 H1 固废板块营收(亿元)及增速.11 图 17:历年 H1 固废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11 图 18:历年 H1 固废处理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12 图 19:历年 H1 固废处理板块资产负债率(%).12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5 图 20:历年 H1 固废处理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12 图 21:历年 H1 固废处理板块 ROE 及 ROA(%).12 图 22:历年 H1 监测/检测板块营收(亿元)及增速.15 图 23:历年 H1 监测/检测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15 图 24:历年 H1 监测/检测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16 图 25:历年 H1 监测/检测板块资产负债率(%).16 图 26:历年 H1 监测/检测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16 图 27:历年 H1 监测/检测板块 ROE 及 ROA(%).16 图 28:近一年全国碳市场成交量及收盘价.17 图 29:历年 H1 环保设备板块营收(亿元)及增速.18 图 30:历年 H1 环保设备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18 图 31:历年 H1 环保设备板块毛利率和净利润率(%).18 图 32:历年 H1 环保设备板块资产负债率(%).18 图 33:历年 H1 环保设备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18 图 34:历年 H1 环保设备板块 ROE 及 ROA(%).18 图 35:我国数据中心能耗分布示意图.20 图 36:数据中心制冷技术对应 PUE 范围.20 图 37:液冷同比风冷散热能力(2MW 机房).21 图 38:液冷同比风冷每年收益(2MW 机房).21 图 39:液冷技术路线.22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6 一、板块估值持续修复,水务运营稳健,垃圾焚烧分红提升 2025 年半年报已披露完毕,周期中除有色外,煤炭、房地产、石油石化、交运及公用事业等表现不佳。2025H1申万(2021)环保行业指数上涨 7.94%,在 31 个行业中排名第 9;营收同比增长 0.43%,排名第 17;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 4.68%,排名第 22。图图 1:申万(申万(2021)各行业)各行业 2025H1 涨跌幅(涨跌幅(%)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图 2:2025H1 SW(2021)一级各板块收入增速()一级各板块收入增速(%)图图 3:2025H1 SW(2021)一级各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一级各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估值方面,2025H1 环保板块整体 PE 为 31.64X,较 2024H1 显著提升;连续三个季度实现估值提升。环保行业过去几年经历了剧烈的震荡和调整,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环保行业承担了“绿色”“低碳”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碳市场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碳市场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探索碳市场建设,推动建立并稳定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强制碳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以下简称自愿碳市场)。全国碳市场管理制度体系基本建立,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数据质量显著提升,激励约束作用日益显现,各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效,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重要支撑。我们认为今年作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环保行业作为“碳达峰碳中和”中关键的一环,在政策红利与市场化机制的驱动下,环保行业经营情况有望改善,行业估值有望持7.94(15)(10)(5)05101520有色金属银行国防军工传媒通信机械设备汽车计算机环保基础化工医药生物美容护理农林牧渔纺织服饰轻工制造电子综合社会服务上证综指钢铁非银金融电力设备家用电器公用事业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商贸零售建筑装饰石油石化房地产食品饮料煤炭0.43(25)(20)(15)(10)(5)0510152025SW电子SW家用电器SW机械设备SW有色金属SW社会服务SW电力设备SW通信SW基础化工SW环保SW国防军工SW公用事业SW综合SW纺织服饰SW石油石化SW钢铁SW煤炭-4.68(300)(200)(100)0100200300400SW综合SW钢铁SW计算机SW传媒SW非银金融SW家用电器SW电力设备SW交通运输SW银行SW汽车SW医药生物SW建筑装饰SW国防军工SW石油石化SW轻工制造SW房地产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7 续修复。图图 4:环保板块环保板块 PE(TTM)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环保行业投资逐步回归理性,重视自身核心业务的持续发展及降本增效的同时,也在积极跨界,布局新能源、AI 环保、机器人等热门赛道,以求在市场政策调整和产业激荡中稳步发展。根据 wind 数据,信达能源环保板块 146家上市公司(其中水务 16 家、水处理 36 家、大气治理 8 家、固废处理 38 家、环境监测/检测 9 家、综合环境治理 13 家、环保设备 26 家)2025H1 共实现营业收入 1870.37 亿元,同比增长 0.2%;归母净利润 169.53 亿元,同比减少 6.0%,主要系清新环境、博世科、维尔利、太和水、仕净科技归母净利润大幅减少所致。表表 1:信达能源环保板块主要公司梳理信达能源环保板块主要公司梳理 板块 数量 标的 水务 16 渤海股份、重庆水务、江南水务、绿城水务、首创环保、武汉控股、钱江水利、中原环保、国中水务、洪城环境、创业环保、中山公用、兴蓉环境、祥龙电业、顺控发展、联合水务 水处理 36 清新环境、中晟高科、碧水源、中电环保、兴源环境、津膜科技、节能国祯、博世科、中建环能、清水源、鹏鹞环保、中环环保、倍杰特、上海凯鑫、华骐环保、深水海纳、天源环保、嘉戎技术、国泰环保、科净源、舜禹股份、钱江生化、上海洗霸、海天股份、联泰环保、海峡环保、中持股份、太和水、金达莱、德林海、京源环保、三达膜、路德环境、复洁环保、金科环境、力源科技 大气 8 同兴科技、中创环保、雪浪环境、远达环保、德创环保、福鞍股份、保丽洁、中航泰达 固废处理 38 盈峰环境、宇通重工、劲旅环境、玉禾田、福龙马、侨银股份、新安洁、中国天楹、城发环境、旺能环境、军信股份、中科环保、瀚蓝环境、永兴股份、上海环境、绿色动力、三峰环境、伟明环保、浙富控股、超越科技、大地海洋、朗坤环境、飞南资源、中再资环、高能环境、英科再生、丛麟科技、华新环保、万德斯、通源环境、金圆股份、飞马国际、东江环保、节能环境、百川畅银、惠城环保、中兰环保、圣元环保 环境监测/检测 9 南华仪器、威派格、和达科技、莱伯泰科、理工能科、雪迪龙、聚光科技、皖仪科技、苏试试验 综合环境治理 13 华控赛格、启迪环境、绿茵生态、新动力、永清环保、维尔利、南大环境、建工修复、艾布鲁、东湖高新、正和生态、赛恩斯、卓锦股份 设备 26 创元科技、神雾节能、法尔胜、楚环科技、华宏科技、森远股份、久吾高科、国林科技、力合科技、仕净科技、严牌股份、清研环境、龙净环保、菲达环保、中材节能、景津装备、亚光股份、盛剑科技、恒誉环保、美埃科技、青达环保、碧兴物联、华光环能、海鸥股份、冰轮环境、恒合股份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2015/3/312015/6/302015/9/302015/12/312016/3/312016/6/302016/9/302016/12/312017/3/312017/6/302017/9/302017/12/312018/3/312018/6/302018/9/302018/12/312019/3/312019/6/302019/9/302019/12/312020/3/312020/6/302020/9/302020/12/312021/3/312021/6/302021/9/302021/12/312022/3/312022/6/302022/9/302022/12/312023/3/312023/6/302023/9/302023/12/312024/3/312024/6/302024/12/312025/3/312025/6/30PE(TTM)均值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8 图图 5:环保板块历年环保板块历年 H1 营收(亿元)及增速营收(亿元)及增速 图图 6:环保板块历年环保板块历年 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考察环保 7 个细分板块,2025H1 收入增速较大的为固废处理(3.37%);归母净利润增速较大的为水务(4.57%),环保运营类资产展现稳健属性。图图 7:2025H1 环保细分板块收入增速环保细分板块收入增速 图图 8:2025H1 环保细分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环保细分板块归母净利润增速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二、水务:水务运营类资产盈利稳定,水价上调持续推进 根据 wind 数据,2025H1 信达能源环保细分领域水务板块(共 16 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 343.53 亿元,同比减少 0.9%;归母净利润合计 54.2 亿元,同比增长 4.6%。表表 2:信达能源环保:信达能源环保水务水务板块板块主要公司梳理主要公司梳理 板块 数量 标的 水务 16 渤海股份、重庆水务、江南水务、绿城水务、首创环保、武汉控股、钱江水利、中原环保、国中水务、洪城环境、创业环保、中山公用、兴蓉环境、祥龙电业、顺控发展、联合水务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图 9:历年历年 H1 水务板块营收(亿元)及增速水务板块营收(亿元)及增速 图图 10:历年历年 H1 水务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水务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1,870.370.2%-10%0 0P001,0001,5002,000营业收入yoy169.53-6.0%-20%-10%0 0P0100150200归母净利润yoy-5%-4%-3%-2%-1%0%1%2%3%4%-700%-600%-500%-400%-300%-200%-100%00%-5%0%5 %050100150200250300350400营业收入(亿元)增速 右轴-20%-10%0 0P02030405060归母净利润(亿元)增速 右轴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9 财务指标方面,2025H1 水务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34.17%和 17.68%,分别同比 0.11pct、 1.84pct;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 0.41pct 至 56.57%;收现比为 90.79%,同比 11.9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为 20.87%,同比-1.04pct。图图 11:历年历年 H1 水务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务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图图 12:历年历年 H1 水务板块资产负债率(水务板块资产负债率(%)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图 13:历年历年 H1 水务水务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收入(%)图图 14:历年历年 H1 水务板块水务板块 ROE 及及 ROA(%)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个股方面,2025H1 营收前五的企业是首创环保、兴蓉环境、洪城环境、重庆水务、中原环保,营收及同比增速为 87.31(-4.4%)、41.92( 4.6%)、36.87(-6.5%)、35.19( 7.2%)、24.40(-16.3%)亿元;归母净利润前五的企业是兴蓉环境、首创环保、中山公用、中原环保、洪城环境,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分别是 9.75( 5.0%)、9.29( 1.4%)、7.19( 29.6%)、7.03(-0.1%)、6.09( 0.7%)亿元。表表 3:2025 年年 H1 主要主要水务水务公司经营业绩公司经营业绩 代码 公司简称 2025H1 营收(亿元)同比增速 2025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速 000605.SZ 渤海股份 8.40-8.9%0.14-13.71158.SH 重庆水务 35.19 7.2%4.58 10.11199.SH 江南水务 6.06-5.3%1.64-3.21368.SH 绿城水务 11.90-1.0%0.27-60.30008.SH 首创环保 87.31-4.4%9.29 1.40168.SH 武汉控股 20.76 14.8%0.89 9.20283.SH 钱江水利 10.53 3.6%1.06 24.40544.SZ 中原环保 24.40-16.3%7.03-0.10187.SH 国中水务 0.77-9.9%-0.18-453.60461.SH 洪城环境 36.87-6.5%6.09 0.70874.SH 创业环保 21.78-1.8%4.73 12.10685.SZ 中山公用 21.21 0.6%7.19 29.60598.SZ 兴蓉环境 41.92 4.6%9.75 5.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毛利率净利率0102030405060资产负债率020406080100120收现比经营性现金流/营业收入0246ROE(摊薄)ROA(总资产报酬率)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0 600769.SH 祥龙电业 0.40 0.1%0.14 83.33039.SZ 顺控发展 10.53 23.5%1.22 1.03291.SH 联合水务 5.51 9.8%0.36-56.9%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政策再提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水价上涨或全面启动。政策再提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水价上涨或全面启动。2025 年 4 月 2 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提出“健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公用事业价格机制,明确政府投入和使用者付费的边界,强化企业成本约束和收益监管,综合评估成本变化、质量安全等因素,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健全公用事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优化居民阶梯水价、电价、气价制度。推进非居民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垃圾处理计量收费,优化污水处理收费政策。”政策出台有望进一步推动完善水、气、热等公用事业品的价格联动调整机制,并向终端用户疏导成本。广州、深圳调价方案落地,一线城市陆续调价有望带动全国性水价调涨进入新阶段。广州、深圳调价方案落地,一线城市陆续调价有望带动全国性水价调涨进入新阶段。2024 年至今,已先后有上海、长沙、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进行水价调整,调整幅度在 10%-30%,距离上次调价大部分超过 10 年。表表 4:2024 年至今,全国主要城市水价调整情况年至今,全国主要城市水价调整情况 省份省份 城市城市 听证会时间听证会时间 执行时间执行时间 原第一阶梯水原第一阶梯水价(元价(元/方)方)调整后第一阶梯调整后第一阶梯水价(元水价(元/方)方)调价幅度调价幅度(元(元/方)方)涨幅涨幅 距上次调价距上次调价时间(年)时间(年)上海(浦东水务集团、浦东自来水公司和临港供排水公司)2024/1/1 1.92 2.25 0.33 17.2 内蒙古 二连浩特市 2024/12/25 拟调整 3.16 3.63 0.47 14.9 海南省 三亚市 2024/6/28 1.65 2.2 0.55 33.3%广东省 江门市新会区 2024/12/1 1.77 2.04 0.27 15.3 广州市 2024/5/9 2025/6/1 1.98 2.55 0.57 28.8 湖南省 长沙市 2024/5/11 2024/8/1 1.51 1.9 0.39 25.8 江西省 九江市 2024/11/15 拟调整 1.41 1.59 0.18 12.8 陕西省 宝鸡凤翔区 2024/10/10 2025/9/1 2.05 2.33 0.28 13.7%江苏省 南京市 2024/8/23 2025/1/1 1.42 1.8 0.38 26.8 重庆市 城口县 2025/1/1 2.45 2.7 0.25 10.2%9 深圳市 2025/4/11 2025/7/1 2.67 2.67 0 0.0%资料来源:各地政府网站,南京市发改委,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图 15:全国主要城市水价情况(元全国主要城市水价情况(元/吨)吨)资料来源:同花顺、各地方政府网站,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4.3 3.6 4.0 3.6 3.5 3.2 3.2 2.3 2.7 2.6 2.6 2.5 2.0 2.5 2.4 2.4 2.4 2.4 2.3 2.3 2.1 2.0 2.0 1.9 1.9 1.9 1.8 1.8 1.8 1.6 1.4 0.951.360.950.950.95111.81.231.210.9511.420.95 0.95 0.95 0.950.950.95 0.950.950.950.9510.95 0.9510.950.951.141.10.001.002.003.004.005.006.00石家庄北京天津长春郑州昆明济南上海深圳西安广州重庆南京呼和浩特哈尔滨福州银川沈阳太原乌鲁木齐成都南昌广州杭州合肥长沙贵阳海口兰州南宁武汉居民一阶梯水价(元/吨)污水处理价格(元/吨)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1 水务业务占比高、运营效率优的公司有望受益。水务业务占比高、运营效率优的公司有望受益。我们测算主要水务上市公司在水价调涨 15%的假设下对利润的影响(15%所得税假设)。其中绿城水务利润上涨弹性在 120%(24 年信用减值拖累利润),钱江水利利润上涨弹性为 60%,主要由于公司供水毛利率较高且水务业务占比高。兴蓉环境、洪城环境水务运营毛利率高,但业务占比相对较低,水价上涨弹性分别为 17%、11%。表表 5:主要水务上市公司主业经营情况及自来水调价弹性测算主要水务上市公司主业经营情况及自来水调价弹性测算 上市公司 总市值(亿元)供水业务收入占比 污水业务收入占比 水务营收占比 供水毛利率(%)污水毛利率(%)水价上调 15%带来的利润增加(亿元)水价上调 15%带来的利润弹性 洪城环境 116.22 120BQB%1.26 11%海天股份 37.54 25aIQ%0.49 16%兴蓉环境 203.54 29iFB%3.34 17%江南水务 54.90 40%2BE%0.78 19%顺控发展 85.53 45%7.5RA)%1.05 39%钱江水利 54.34 44p96%1.29 60%创业环保 85.33 8w7D%0.49 6%联合水务 47.91 5278%0.76 51%首创环保 231.96 173P5%4.26 12%绿城水务 44.41 33dB%1.05 120%重庆水务 227.52 25Y2%2.22 28%武汉控股 49.97 4SX%-82%0.21 24%资料来源:iFinD,各公司公告,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注:截至2025.9.12 主要水务公司按供水毛利率排序 三、固废处理:行业分红稳步提升,布局海外及数据中心协同重塑行业估值 根据 wind 数据,2025H1 信达能源环保细分领域固废处理板块(共 38 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 865.33 亿元,同比增长 3.4%;归母净利润合计 84.7 亿元,同比减少 3.4%。表表 6:信达能源环保:信达能源环保固废处理固废处理板块板块主要公司梳理主要公司梳理 板块 数量 标的 固废处理 38 盈峰环境、宇通重工、劲旅环境、玉禾田、福龙马、侨银股份、新安洁、中国天楹、城发环境、旺能环境、军信股份、中科环保、瀚蓝环境、永兴股份、上海环境、绿色动力、三峰环境、伟明环保、浙富控股、超越科技、大地海洋、朗坤环境、飞南资源、中再资环、高能环境、英科再生、丛麟科技、华新环保、万德斯、通源环境、金圆股份、飞马国际、东江环保、节能环境、百川畅银、惠城环保、中兰环保、圣元环保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图 16:历年历年 H1 固废固废板块营收(亿元)及增速板块营收(亿元)及增速 图图 17:历年历年 H1 固废固废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40%-20%0 %0.0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营业收入(亿元)增速 右轴-40%-20%0 0%0.0020.0040.0060.0080.00100.00归母净利润(亿元)增速 右轴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2 财务指标方面,2025H1 固废处理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28.79%和 14.03%,分别提升 1.93pct、0.77pct;资产负债率近年趋于保持平稳,为 49.7%;收现比为 101.45%,同比 8.9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为 22.93%,同比 2.19pct。图图 18:历年历年 H1 固废处理固废处理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图图 19:历年历年 H1 固废处理板块资产负债率(固废处理板块资产负债率(%)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图 20:历年历年 H1 固废处理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固废处理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收入(%)图图 21:历年历年 H1 固废处理板块固废处理板块 ROE 及及 ROA(%)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个股方面,2025H1 营收前五的企业是浙富控股、高能环境、飞南资源、盈峰环境、瀚蓝环境,营收及同比增速为 106.42( 3.2%)、67.00(-11.2%)、65.43( 18.1%)、64.63( 3.7%)、57.63(-1.1%)亿元;归母净利润前五的企业是伟明环保、瀚蓝环境、三峰环境、城发环境、浙富控股,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分别是 14.25( 0.1%)、9.67( 9.0%)、6.78( 1.8%)、5.89( 20.2%)、5.66( 16.8%)亿元。表表 7:2025 年年 H1 主要主要固废处理固废处理公司经营业绩公司经营业绩 代码 公司简称 2025H1 营收(亿元)同比增速 2025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速 000967.SZ 盈峰环境 64.63 3.7%3.82 0.40817.SH 宇通重工 16.60 12.1%1.19 42.51230.SZ 劲旅环境 7.82 1.7%0.79 13.700815.SZ 玉禾田 37.11 9.0%3.20-2.03686.SH 福龙马 24.23-1.6%0.94-0.92973.SZ 侨银股份 18.71-3.9%1.25-27.61370.BJ 新安洁 2.15-12.5%-0.22 19.60035.SZ 中国天楹 25.77-2.7%2.12-41.210152025303540毛利率净利率010203040506070资产负债率020406080100120收现比经营性现金流/营业收入012345678ROE(摊薄)ROA(总资产报酬率)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3 000885.SZ 城发环境 32.16 11.2%5.89 20.22034.SZ 旺能环境 17.01 7.0%3.82 5.201109.SZ 军信股份 14.78 33.1%4.00 49.201175.SZ 中科环保 8.48 4.5%1.96 19.80323.SH 瀚蓝环境 57.63-1.1%9.67 9.01033.SH 永兴股份 20.65 12.6%4.61 9.31200.SH 上海环境 29.64 5.3%3.36 7.01330.SH 绿色动力 16.84 1.4%3.77 24.51827.SH 三峰环境 28.47-9.1%6.78 1.83568.SH 伟明环保 39.04-5.1.25 0.12266.SZ 浙富控股 106.42 3.2%5.66 16.801049.SZ 超越科技 0.78-46.2%-0.59 203.701068.SZ 大地海洋 4.14-3.8%-0.58-270.801305.SZ 朗坤环境 8.55-4.3%1.47 22.401500.SZ 飞南资源 65.43 18.1%1.59 90.40217.SH 中再资环 13.81-24.3%-3.65-325.13588.SH 高能环境 67.00-11.2%5.02 20.8h8087.SH 英科再生 16.66 16.1%1.46-6.0h8370.SH 丛麟科技 2.56-11.1%0.06-89.201265.SZ 华新环保 4.17 64.4%0.38 72.0h8178.SH 万德斯 2.07-22.7%-0.28 559.0h8679.SH 通源环境 6.42-2.6%-0.10-443.80546.SZ 金圆股份 41.88 59.0%-0.50-128.52210.SZ 飞马国际 1.09-6.5%0.03-92.22672.SZ 东江环保 15.00-3.4%-2.78 8.100140.SZ 节能环境 29.56 1.0%5.45 24.600614.SZ 百川畅银 2.05-10.8%-0.38-14.200779.SZ 惠城环保 5.64-5.1%0.05-85.600854.SZ 中兰环保 2.91-3.7%0.06-55.000867.SZ 圣元环保 7.45-5.6%1.15 12.1%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垃圾焚烧:行业公司纷纷提高分红比例,平均分红率同比提升超垃圾焚烧:行业公司纷纷提高分红比例,平均分红率同比提升超 10pct 达到达到 45.96%。2024 年垃圾焚烧行业样本公司现金分红比例均实现提升,平均分红率为 45.96%,同比提升超 10pct,平均股息率为 3.88%。其中军信股份、绿色动力、永兴股份分红比例分别为 94.59%、71.4%、65.8%,2025 年预测股息率为 6.0%、5.1%、4.1%,行业平均预测股息率为 3.72%,港股光大环境预测股息率 4.9%。伴随行业自由现金流向好,垃圾焚烧行业的分红能力有望不断提升。表表 8:主要主要垃圾焚烧垃圾焚烧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分红情况分红情况 行业行业 现金分红比例现金分红比例(%)(%)2024 年静态股息率年静态股息率(%)(%)2025 年预测股息率年预测股息率(%)(%)上市公司上市公司 总市值(亿元)总市值(亿元)2022 年年 2023 年年 2024 年年 垃圾焚烧 伟明环保 339.21 15.47 20.67 30.07 2.22 2.86 三峰环境 144.79 32.70 33.79 35.07 2.86 3.06 绿色动力 90.02 22.45 33.22 71.40 4.57 5.41 上海环境 110.26 21.59 20.53 23.40 1.22 1.30 永兴股份 146.25 0.00 63.69 65.81 4.15 4.13 瀚蓝环境 220.63 15.65 27.38 39.20 3.39 3.28 军信股份 117.89 79.15 71.81 94.59 5.40 5.99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4 旺能环境 74.34 29.75 21.36 22.78 3.23 1.96 城发环境 97.34 10.03 15.05 20.03 2.72 2.47 光大环境 302.23 32.04 30.51 41.84 6.02 4.94 海螺创业 198.38 4.03 13.27 33.48 4.42 4.09 绿色动力环保 98.71 21.83 33.33 73.89 6.35 5.10 平均值平均值 23.72 32.05 45.96 3.88 3.72 资料来源:iFinD,各公司公告,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注:截至2025.9.12;2025预测股息率=(2024分红率*iFinD盈利预测)/市值,瀚蓝环境按其分红承诺假设 垃圾焚烧垃圾焚烧出海及布局数据中心有望带来估值重塑出海及布局数据中心有望带来估值重塑。1)垃圾焚烧企业海外产能布局空间广阔:今年前五月,中企海外布局垃圾焚烧项目规模超过 3 万吨/日,项目单体规模大,国有企业更具备拿单优势。2)垃圾焚烧与数据中心协同打造新范式:绿电直连政策出台,为垃圾焚烧发电与 IDC 协同提供政策支撑。5 月 21 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对绿电直连做出政策性引导,环保上市公司均在与数据中心的合作中积极布局,打开“垃圾焚烧发电 IDC”的新模式。表表 9:部分垃圾焚烧上市公司境外布局情况部分垃圾焚烧上市公司境外布局情况 公司公司 项目所在地项目所在地 合作内容合作内容 项目规模项目规模 项目进度项目进度 旺能环境旺能环境 澳门 澳门有机资源回收项目(EPC O)日处理规模为 150 吨厨余垃圾、230 立方米厕所废水和 190 立方米油脂废水 签约 泰国 签署泰国 SPNS 和 SPNK 项目设计供货框架合同 两个项目均为,建设规模 500 吨/天,装机容量 9.9MW,合同金额 3.5 亿 签约 越南 越南太平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600 吨/日(最低)签约 中国天楹中国天楹 越南 河内垃圾焚烧发电厂 4000 已投运 越南 富寿垃圾发电项目 1000 在建 越南 清化垃圾发电项目 1000 在建 新加坡大士 新加坡大士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300 在建 瀚蓝环境瀚蓝环境 泰国 农垦一期 500 运营 泰国 农垦二期 1400 在建 泰国 安努 1400 在建 军信股份军信股份 吉尔吉斯斯坦 比什凯克市垃圾科技处置发电项目 3000 在建 吉尔吉斯斯坦 奥什市垃圾科技处置项目 2000 签约 吉尔吉斯斯坦 伊塞克湖地区垃圾科技处置项目 2000 签约 中科环保中科环保 乌兹别克斯坦 安集延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500 签约合作备忘录 乌兹别克斯坦 扬吉尤利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800 签约合作备忘录 伟明环保伟明环保 印尼 印尼经贸合作区青山园区垃圾焚烧处理设备采购 签约 资料来源:各公司公告,北极星环保网,旺能环境公众号,瀚蓝环境官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环保上市公司与数据中心的合作进展:永兴股份:永兴股份:公司作为广州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唯一投资和运营的主体,2024 年 14 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部投运,设计处理能力合计 3.21 万吨/日。公司项目集中在广州,广州市是国家电力枢纽节点港粤澳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此前发布的广州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积极推动数据中心布局,目标在 2025 年数据中心机架 60 万个,2027 年 80 万个。公司高度重视垃圾焚烧发电与 IDC 项目的协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5 同发展机遇,下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区位布局、绿电规模等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正在结合有关政策情况推进相关工作。瀚蓝环境:瀚蓝环境:粤丰环保收购完毕,通过韶关项目布局东数西算节点。5 月 31 日,瀚蓝环境私有化粤丰环保所有条件达成,粤丰环保于 6 月 2 日从香港联交所退市,收购完成。公司通过整合粤丰环保的韶关项目,布局粤港澳大湾区东数西算节点,探索垃圾焚烧与区域算力集群的深度绑定,强化区位协同优势。韶关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每日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 1050 吨,特许经营权期限为 30 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是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枢纽节点,按规划,到 2025 年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将建成 50 万架标准机架,占全省累计总规模的 35%。军信股份:军信股份:2025 年 3 月,军信股份全资孙公司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奥什市签订奥什市垃圾科技处置项目框架协议。经双方协商,由军信股份全资孙公司在奥什市实施“奥什市垃圾科技处置项目”,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绿电中心、供热中心和算力中心。据公司方面介绍,该项目利用绿电为算力设备供电,并采用蒸汽制冷技术降低算力附属设备能耗,规划处理产能达 2000 吨/天,特许经营期最长为 35 年。伟明环保:伟明环保:3 月 15 日,龙湾区人民政府与伟明环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智算中心。本次战略合作以“智算赋能、绿色转型”为核心,通过构建“一中心一实验室一标杆多场景”体系,加速人工智能与环保产业深度融合。以智算中心为基石,以联合实验室为引擎,以示范标杆为引领,以应用场景为载体,打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范式。公司积极对接数据中心领域的合作机会,深入挖掘垃圾焚烧电项目的业务增长潜力,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旺能环境:旺能环境:湖州南太湖环保能源有限公司已于 2025 年 3 月 4 日完成了湖州“零碳智算中心”备案审批,为后续建设奠定了政策基础。目前,项目正处于客户对接的关键阶段。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的冷却系统,该中心预计将实现低碳运营,为客户提供更加环保的算力服务。四、环境监测/检测:碳市场新政出炉,参与行业、主体有望扩围 根据 wind 数据,2025H1 信达能源环保细分领域环境监测/检测板块(共 9 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 43.08 亿元,同比减少 4.4%;归母净利润合计 1.62 亿元,同比减少 41%。表表 10:信达能源环保:信达能源环保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检测检测板块板块主要公司梳理主要公司梳理 板块 数量 标的 环境监测/检测 9 南华仪器、威派格、和达科技、莱伯泰科、理工能科、雪迪龙、聚光科技、皖仪科技、苏试试验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图 22:历年历年 H1 监测监测/检测检测板块营收(亿元)及增板块营收(亿元)及增速速 图图 23:历年历年 H1 监测监测/检测检测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10.0%0.0.0 .00.0.0P.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营业收入(亿元)增速 右轴-100.0%-50.0%0.0P.00.00.0 0.0%0.001.002.003.004.005.006.00归母净利润(亿元)增速 右轴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6 财务指标方面,2025H1 环境监测/检测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45.43%和 12.45%,分别同比-0.79pct、-8.8pct;资产负债率近年趋于保持平稳,为28.7%;收现比为111.19%,同比 9.88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为15.04%,同比-0.05pct。图图 24:历年历年 H1 监测监测/检测检测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图图 25:历年历年 H1 监测监测/检测检测板块板块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图 26:历年历年 H1 监测监测/检测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检测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收入入 图图 27:历年历年 H1 监测监测/检测板块检测板块 ROE 及及 ROA(%)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个股方面,2024 年营收前五的企业是聚光科技、苏试试验、雪迪龙、理工能科、威派格,营收及同比增速为 12.95( 8.2%)、9.91( 8.1%)、5.96( 3.7%)、4.08( 0.7%)、3.31(-27.4%)亿元;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分别是苏试试验、理工能科、雪迪龙、莱伯泰科、皖仪科技,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为 1.17( 14.18%)、1.10(-22.90%)、0.62( 25.51%)、0.21(-11.53%)、0.01(-103.63%)亿元。表表 11:2025H1 主要主要环境环境监测监测/检测检测公司经营业绩公司经营业绩 代码 公司简称 2025H1 营收(亿元)同比增速 2025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速 300417.SZ 南华仪器 0.63 71.8%-0.01-105.43956.SH 威派格 3.31-27.4%-0.80 3.7h8296.SH 和达科技 1.24-36.1%-0.17 281.7h8056.SH 莱伯泰科 1.92-10.3%0.21-11.52322.SZ 理工能科 4.08 0.7%1.10-22.92658.SZ 雪迪龙 5.96 3.7%0.62 25.500203.SZ 聚光科技 12.95-8.2%-0.51-210.9h8600.SH 皖仪科技 3.08 3.8%0.01-103.600416.SZ 苏试试验 9.91 8.1%1.17 14.2%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0102030405060毛利率净利率05101520253035资产负债率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收现比经营性现金流/营业收入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ROE(摊薄)ROA(总资产报酬率)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7 碳市场新政出炉,参与行业、主体有望扩围。碳市场新政出炉,参与行业、主体有望扩围。8 月 2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公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 2027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到 2030 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政策推动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扩大,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碳市场的减碳效果,形成反映全社会碳排放成本的碳价信号。既引导全社会低成本减排,又引导公共和私人金融资源流向节能减碳领域。同时也引导交易产品和交易主体进行扩围。截至 2025 年 8 月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交总量 6539.79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8.5%。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交额 47.94 亿元,同比增长 74.7%。从价格端看,2025 年(截至 8 月底)CEA 均价为 78.93 元/吨,同比下降 9.9%。8 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较上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下降 4.4%。未来,伴随我国“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行业扩容的逐步实施,有望带动碳监测行业需求释放。图图 28:近一年全国碳市场成交量及收盘价近一年全国碳市场成交量及收盘价 资料来源:iF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五、环保设备:产业及政策驱动下,数据中心冷却前景广阔 根据 wind 数据,2025H1 信达能源环保细分领域环保设备板块(共 26 家上市公司)实现收入 300.04 亿元,同比减少 3.69%;归母净利润合计 19.17 亿元,同比减少 15%。表表 12:信达能源环保:信达能源环保环保设备环保设备板块板块主要公司梳理主要公司梳理 板块 数量 标的 设备 26 创元科技、神雾节能、法尔胜、楚环科技、华宏科技、森远股份、久吾高科、国林科技、力合科技、仕净科技、严牌股份、清研环境、龙净环保、菲达环保、中材节能、景津装备、亚光股份、盛剑科技、恒誉环保、美埃科技、青达环保、碧兴物联、华光环能、海鸥股份、冰轮环境、恒合股份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0204060801001200.002,000,000.004,000,000.006,000,000.008,000,000.0010,000,000.0012,000,000.00左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成交量(万吨)右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收盘价(元/吨)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8 图图 29:历年历年 H1 环保设备环保设备板块营收(亿元)及增速板块营收(亿元)及增速 图图 30:历年历年 H1 环保设备环保设备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板块归母净利润(亿元)及增速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财务指标方面,2025H1 环保设备板块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26.29%和 8.43%,分别同比均下降 0.13pct、上涨0.41pct;资产负债率为 47.24%;收现比为 124.63%,同比 24.69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为 6.64%,同比-14.31pct。图图 31:历年历年 H1 环保设备板块毛利率和净利润率(环保设备板块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图图 32:历年历年 H1 环保设备板块资产负债率(环保设备板块资产负债率(%)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图 33:历年历年 H1 环保设备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环保设备板块收现比和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收入收入(%)图图 34:历年历年 H1 环保设备板块环保设备板块 ROE 及及 ROA(%)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个股方面,2025H1 营收前五的企业是龙净环保、华光环能、华宏科技、冰轮环境、景津装备,营收及同比增速为 46.83( 0.2%)、44.17(-23.3%)、31.59( 17.2%)、31.18(-6.9%)、28.26(-9.6%)亿元;归母净利润前五的企业是龙净环保、景津装备、华光环能、冰轮环境、创元科技,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为 4.45( 3.3%)、-20%-10%0 0P%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营业收入(亿元)增速 右轴-100%-50%0P00 0%000%0.0010.0020.0030.0040.0050.00归母净利润(亿元)增速 右轴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毛利率净利率0102030405060资产负债率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收现比经营性现金流/营业收入0.002.004.006.008.00ROE(摊薄)ROA(总资产报酬率)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19 3.28(-28.5%)、2.85(-28.2%)、2.66(-19.7%)、1.61( 11.1%)亿元。表表 13:2025H1 主要主要环保设备环保设备公司经营业绩公司经营业绩 代码 公司简称 2025H1 营收(亿元)同比增速 2025H1 归母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速 000551.SZ 创元科技 20.79-8.0%1.61 11.10820.SZ 神雾节能 0.17-73.6%-0.07-36.90890.SZ 法尔胜 1.28-34.2%-0.15-37.81336.SZ 楚环科技 1.17-39.6%0.13-29.02645.SZ 华宏科技 31.59 17.2%0.80 3480.600210.SZ 森远股份 1.84 179.1%0.08-123.600631.SZ 久吾高科 2.70 34.4%0.39 226.500786.SZ 国林科技 2.59 23.0%-0.10-60.000800.SZ 力合科技 3.60 4.6%0.15 14.101030.SZ 仕净科技 10.57-48.2%-1.20-193.101081.SZ 严牌股份 4.29 19.8%0.22-25.901288.SZ 清研环境 0.25-30.9%-0.03-46.60388.SH 龙净环保 46.83 0.2%4.45 3.30526.SH 菲达环保 15.90 8.7%1.27 14.43126.SH 中材节能 12.07 12.2%-0.20-161.93279.SH 景津装备 28.26-9.6%3.28-28.53282.SH 亚光股份 3.45 15.1%0.41-4.63324.SH 盛剑科技 5.76-13.1%0.42-36.3h8309.SH 恒誉环保 1.25 268.1%0.08-1143.4h8376.SH 美埃科技 9.35 23.5%0.98 5.5h8501.SH 青达环保 11.86 130.8%1.08 351.8h8671.SH 碧兴物联 1.11 11.2%-0.24 298.20475.SH 华光环能 44.17-23.3%2.85-28.23269.SH 海鸥股份 7.75 20.0%0.35 25.30811.SZ 冰轮环境 31.18-6.9%2.66-19.72145.BJ 恒合股份 0.25 0.7%-0.06-1.9%资料来源: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节能降碳是节能降碳是实现碳中和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实现碳中和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更换节能设备与节能服务拓展或将推进工业节能降耗更换节能设备与节能服务拓展或将推进工业节能降耗。2024 年 5月国务院关于印发 20242025 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用能产品设备和设施更新改造:动态更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推动重点用能设备更新升级,加快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我们认为节能冷却设备有望迎来需求抬升。产业及政策驱动下,数据中心液冷前景广阔。产业及政策驱动下,数据中心液冷前景广阔。数据中心运行需要消耗大量电力,产生过高的热量,因此需要快速散热,以免影响 IT 设备的运行与性能。为保障大规模数据设备的稳定、高效、持续化运行,需要对数据中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分布等指标进行全天高精度、高可靠度调节。随着数据中心单位服务器机柜包含的服务器数量增多,机柜发热量与日俱增,对散热冷却系统的要求不断提高。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0 图图 35:我国数据中心能耗分布示意图我国数据中心能耗分布示意图 图图 36:数据中心制冷技术对应数据中心制冷技术对应 PUE 范围范围 资料来源:绿色高能效数据中心散热冷却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陈心拓等,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中兴通讯液冷技术白皮书,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政策对数据中心政策对数据中心 PUE 指标不断降低,液冷方案或将逐步成为主流。指标不断降低,液冷方案或将逐步成为主流。数据中心的总能耗由供配电、照明、散热冷却和 IT 设备功耗等构成。参考陈心拓等绿色高能效数据中心散热冷却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数据中心能耗中制散热能耗占比达到 43%,是数据中心辅助能源中占比最高的部分,因此,降低散热系统能耗能够极大的促进 PUE 的降低。液冷作为数据中心新兴制冷技术,被应用于解决高功率密度机柜散热需求。与风冷系统相比,液冷方案利用液体的高导热、高传热特性,在进一步缩短传热路径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实现了 PUE 小于1.25 的节能效果,而风冷数据中心的 PUE 要高于 1.4。在节能降耗的趋势下,各省对数据中心 PUE 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保证算力运转的前提下,只有通过降低数据中心辅助能源的消耗,才能达成节能目标下的 PUE 要求,液冷技术有望成为主流方向。表表 14:各省数据中心各省数据中心 PUE 指标不断降低指标不断降低 城市城市 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C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 PUE 要求要求 北京 12.3 年能源消费量小于 1 万吨标准煤的项目 PUE 值不应高于 1.3;年能源消费量大于等于 1 万吨标准煤且小于 2 万吨标准煤的项目,PUE 值不应高于 1.25;年能源消费量大于等于 2 万吨标准煤且小于 3 万吨标准煤的项目,PUE 值不应高于 1.2;年能源消费量大于等于 3 万吨标准煤的项目,PUE 值不应高于 1.15;1.41.8,每度电加价0.5 上海 16.6 到 2024 年,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 PUE 降低到 1.3 以下,起步区内降低到 1.25 以下。推动数据中心升级改造,改造后的 PUE 不超过 1.4 广东 22.6 新增或扩建数据中心 PUE 不高于 1.3,优先支持 PUE 低于 1.25 的数据中心项目,起步区内 PUE 要求低于 1.25 浙江 16.5 到 2025 年,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 1.3,集群内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得超过1.25 江苏 15.5 到 2023 年底,全省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 20%左右,平均利用率提升到 65%,全省新型数据中心比例不低于 30%,高性能算力占比达 10%,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降低到 1.3 以下,起步区内电能利用效率不得超过 1.25 山东 14.7 自 2020 年起,新建数据中心 PUE 值原则上不高于 1.3,到 2022 年年底,存量改造数据中心 PUE 值不高于 1.4。到 2025 年,实现大型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降到 1.3 以下。优先支持 PUE 值低于1.25,上架率高于 65%的数据中心新建、扩建项目 青岛 12.7 新建 1.3,至 2022 年存量改造 1.4 重庆 18.4 到 2025 年,电能利用效率(PUE)不高于 1.3。集群起步区内 PUE 不高于 1.25。四川 15.3 到 2025 年,电能利用效率(PUE)不高于 1.3。集群起步区内 PUE 不高于 1.25。各市(州)要充分发挥已建在建数据中心作用,除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外,区域内平均上架率未达到 60%、平均 PUE 值未达到1.3 及以下的,原则上不得新建数据中心 内蒙古 4.3 到 2025 年,全区大型数据中心平均 PUE 值降至 1.3 以下,寒冷及极寒地区力争降到 1.25 以下,起步区做到 1.2 以下 宁夏 9.5 到 2025 年,建成国家(中卫)数据中心集群,集群内数据中心的平均 PUE1.15,WUE0.8,分级分类升级改造国家(中卫)数据中心集群外的城市数据中心,通过改造或关停,到 2025 年,力争实现 PUE 降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1 至 1.2 及以下。贵州 15.5 引导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设计 PUE 值不高于 1.3;改造既有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使其数据中心PUE 值不高于 1.4。实施数据中心减量替代,根据 PUE 值严控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费新增量,PUE 低于1.3 的数据中心可享受新增能源消费量支持 资料来源:中兴通讯液冷技术白皮书,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液冷技术的优势:液冷技术的优势:1)换热效率更高换热效率更高,冷却能力好,冷却能力好。液体的体积比热容是空气的 1000-3500 倍,液体的导热系数是空气的 20-30 倍,同等空间情况液冷的冷却能力远高于空气。2)提高)提高液冷服务器安全可靠性。液冷服务器安全可靠性。液冷利用液体的比热容较大或相变潜热的优势,可高效吸收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发热元器件的精确制冷,确保 CPU 核温低至 65以下(比风冷方式降低约 25),且在突发高频运行时不会引起 CPU 温度瞬间大幅变化,保障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3)节能效果优异。节能效果优异。由于液冷数据中心冷却系统采用中高温水即可完成散热需求(一次侧进水温度 35,二次侧供液温度 40),可实现全年全地域自然冷却,而传统风冷方式冷冻水机组出水温度需低至 15-20,在大部分地域、大部分时间段均需开启制冷压缩机才能满足条件,因此液冷方式省去大部分风扇及空调系统能耗,相比传统风冷机房节能 20%-30%以上,冷板式液冷 PUE 低至 1.2 以下、浸没式液冷 PUE 低至 1.1 以下。4)低运营成本)低运营成本。相比于传统风冷,液冷散热技术的应用虽然会增加一定的初期投资,但可通过降低运行成本回收投资。以规模为 10MW 的数据中心为例,比较液冷方案(PUE1.15)和冷冻水方案(PUE1.35),预计 2.2 年左右可回收增加的基础设施初投资。图图 37:液冷同比风冷散热能力(液冷同比风冷散热能力(2MW 机房)机房)图图 38:液冷同比风冷每年收益(液冷同比风冷每年收益(2MW 机房)机房)资料来源:中兴通讯液冷技术白皮书,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资料来源:中兴通讯液冷技术白皮书,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冷板式液冷技术成熟度高、应用广泛。冷板式液冷技术成熟度高、应用广泛。液冷技术分为接触式及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液冷是指将冷却液体与发热器件直接接触的一种液冷实现方式,包括浸没式和喷淋式液冷等具体方案。非接触式液冷是指冷却液体与发热器件不直接接触的一种液冷实现方式,包括冷板式等具体方案。其中,冷板式液冷采用微通道强化换热技术具有极高的散热性能,目前行业成熟度最高;而浸没式和喷淋式液冷实现了 100%液体冷却,具有更优的节能效果。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2 图图 39:液冷技术路线液冷技术路线 资料来源:时代博川公众号,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六、投资建议 2025 年是全面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研究谋划“十五五”规划体系的承上启下之年。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更加有效防控生态环境安全风险,更大力度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背景下,我们认为环保板块三大主线值得关注:一是水务&垃圾焚烧运营类资产,盈利稳健上行,现金流持续向好,叠加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优质运营类资产有望迎戴维斯双击。水务板块重点推荐:【兴蓉环境】【洪城环境】;建议关注:【中原环保】【武汉控股】;垃圾焚烧板块重点推荐【瀚蓝环境】【永兴股份】;建议关注:【旺能环境】【绿色动力】【中科环保】。二是环保设备,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工业节能降耗持续推进,数据中心冷却前景广阔;此外,碳监测需求释放有望带动监测领域发展。节能设备方面建议关注:【中泰股份】【冰轮环境】【华光环能】【西子洁能】【海鸥股份】【盈峰环境】。监测/检测方面建议关注【雪迪龙】【聚光科技】【皖仪科技】【苏试试验】。三是循环再生,发展空间广阔。根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到 2025 年,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比 2020 年提高约 20%,废钢利用量达到 3.2 亿吨,再生有色金属达到 2000 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值达到 5 万亿元,市场前景广阔。建议关注:【英科再生】【高能环境】【嘉澳环保】。表表 15:环保行业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表环保行业部分上市公司估值表 板板块块 公司简称公司简称 收盘价收盘价(元(元/股)股)归母净利润(亿元)归母净利润(亿元)EPS(元(元/股)股)PE(x)2024 2025E 2026E 2027E 2024 2025E 2026E 2027E 2024 2025E 2026E 2027E 固固废废治治理理 伟明环保 19.9 27.04 31.19 35.99 41.03 1.60 1.83 2.11 2.41 13.64 10.87 9.43 8.26 三峰环境 8.66 11.68 12.56 13.20 14.11 0.70 0.75 0.79 0.84 12.28 11.55 10.96 10.31 绿色动力 7.14 5.85 6.84 7.33 7.75 0.42 0.49 0.53 0.56 15.62 14.57 13.47 12.75 永兴股份*16.25 8.21 9.32 10.60 11.83 0.91 1.04 1.18 1.31 15.86 15.63 13.77 12.40 瀚蓝环境*27.06 16.64 16.80 17.06 17.65 2.04 2.06 2.09 2.16 9.88 13.14 12.95 12.53 旺能环境*17.13 5.61 6.93 7.53 7.95 1.31 1.60 1.74 1.83 11.78 10.71 9.84 9.36 军信股份 14.94 5.36 7.66 8.26 8.71 1.31 0.97 1.05 1.10 16.04 15.40 14.23 13.58 中科环保 5.4 3.21 4.01 4.87 5.50 0.22 0.27 0.33 0.37 24.78 20.00 16.36 14.59 中国天楹 4.94 2.80 2.95 3.30 3.42 0.12 0.12 0.13 0.14 43.50 41.17 38.00 35.29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3 朗坤环境 22.14 2.16 3.08 4.16 5.17 0.89 1.28 1.73 2.14 19.91 17.36 12.83 10.35 高能环境 6.81 4.82 7.43 8.94 10.57 0.32 0.49 0.59 0.70 16.57 13.90 11.54 9.80 英科再生 26.9 3.07 3.30 3.87 4.48 1.65 1.70 2.07 2.35 18.47 15.82 13.03 11.45 水水务务 兴蓉环境*6.82 19.96 21.67 24.84 26.08 0.67 0.73 0.83 0.87 11.35 9.34 8.22 7.84 洪城环境*9.05 11.90 12.32 12.87 13.11 0.93 0.96 1.00 1.02 10.74 9.43 9.05 8.87 武汉控股 5.03 0.88-0.09-49.88-首创环保 3.16 35.28 17.82 19.12 19.85 0.48 0.24 0.26 0.27 6.82 13.17 12.15 11.70 中山公用 9.84 11.99 13.98 15.95 17.59 0.82 0.95 1.08 1.20 11.36 10.36 9.11 8.23 环环保保设设备备 景津装备 16.07 8.48 8.58 9.47 10.32 1.49 1.49 1.65 1.79 12.15 10.82 9.77 8.98 青达环保 28.99 0.93 2.03 2.54 2.87 0.76 1.64 2.05 2.32 18.57 17.68 14.18 12.52 海鸥股份 11.24 0.96 1.19 1.37 1.58 0.43 0.39 0.45 0.51 24.67 29.19 25.26 22.04 冰轮环境 13.92 6.28 6.82 8.23 9.85 0.82 0.69 0.83 0.99 14.90 20.17 16.77 14.06 聚光科技*18.2 2.07 3.52 5.07 6.90 0.46 0.68 0.92 1.08 33.04 26.76 19.78 16.85 资料来源:iF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注:截止至2025.9.12;标*为信达证券研发中心预测,其他为同花顺一致预测;七、风险因素 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项目建设受到若干因素的影响,若项目推进不及预期,无法实现预期效益,对经营和财务状况可能会造成不利影响。化债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化债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各地化债资金的落实存在时间和规模的不确定性,地方政府化债资金是否会用于环保行业化债,以及环保企业是否会真正受益需要进一步跟踪。价格改革推进不及预期价格改革推进不及预期:公用事业价格改革为长期趋势,但短期可能由于经济、社会等问题阻碍,存在调价滞后的可能。应收账款收回不及时:应收账款收回不及时:环保企业应收账款来自政府客户较多,若存量应收账款规模继续增大且账期持续延长可能带来信用减值增加风险,影响当期业绩。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4 Table_Introduction 研究团队简介研究团队简介 左前明,中国矿业大学博士,注册咨询(投资)工程师,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库成员,中国价格协会煤炭价格专委会委员,曾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行业咨询处副处长(主持工作),从事煤炭以及能源相关领域研究咨询十余年,曾主持“十三五”全国煤炭勘查开发规划研究、煤炭工业技术政策修订及企业相关咨询课题上百项,2016 年 6 月加盟信达证券研发中心,负责煤炭行业研究。2019 年至今,负责大能源板块研究工作,信达证券研发中心负责人。李春驰,CFA,CPA,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南京大学金融学学士,曾任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煤炭行业及公用环保行业分析师,2022 年 7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发中心,从事煤炭、电力、天然气等大能源板块的研究。高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二级子企业投资经营部部长、下属煤矿副矿长,曾在煤矿生产一线工作多年,从事煤矿生产技术管理、煤矿项目投资和经营管理等工作。2022 年 6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发中心,从事煤炭、钢铁及上下游领域研究。刘红光,北京大学博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所长助理,牵头开展了能源消费中长期预测研究,主编出版并发布了中国能源展望2060一书;完成了“石化产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并参与国家部委油气产业规划、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行业碳达峰及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政策文件的研讨编制等工作。2023 年 3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从事大能源领域研究并负责石化行业研究工作。郭雪,北京大学环境工程/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双硕士,北京交大环境工程学士,拥有 5 年环保产业经验,4 年卖方经验。曾就职于国投证券、德邦证券。2025 年 3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究所,从事环保行业及其上下游以及双碳产业研究。邢秦浩,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力系统专业硕士,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具有三年实业研究经验,从事电力市场化改革,虚拟电厂应用研究工作,2022 年 6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从事电力行业研究。吴柏莹,吉林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2022 年 7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从事公用环保行业研究。胡晓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学士。2022 年 7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从事石化行业研究。刘奕麟,香港大学工学硕士,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学士,2022 年 7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从事石化行业研究。李睿,CPA,德国埃森经济与管理大学会计学硕士,2022 年 9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发中心,从事煤炭和煤矿智能化行业研究。李栋,南加州大学建筑学硕士,2023 年 1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发中心,从事煤炭行业研究。唐婵玉,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学士。2023 年 4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发中心,从事天然气、电力行业研究。刘波,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本硕,2023 年 7 月加入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从事煤炭和钢铁行业研究。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 25 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 负责本报告全部或部分内容的每一位分析师在此申明,本人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准确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组成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分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免责声明免责声明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证券”)具有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由信达证券制作并发布。本报告是针对与信达证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信达证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客户应当认识到有关本报告的电话、短信、邮件提示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是基于信达证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编制,但信达证券不保证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最初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涉及证券或投资标的的历史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保证。在不同时期,或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致使信达证券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对此信达证券可不发出特别通知。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若有必要应寻求专家意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仅供参考,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向人做出邀请。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信达证券或其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会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业务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信达证券所有。未经信达证券书面同意,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若信达证券以外的机构向其客户发放本报告,则由该机构独自为此发送行为负责,信达证券对此等行为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同时不构成信达证券向发送本报告的机构之客户提供的投资建议。如未经信达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信达证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评级说明评级说明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投资者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深入地了解证券市场蕴含的各项风险并谨慎行事。本报告中所述证券不一定能在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向所有类型的投资者销售,投资者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顾问的意见。在任何情况下,信达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投资建议的比较标准投资建议的比较标准 股票投资评级股票投资评级 行业投资评级行业投资评级 本报告采用的基准指数:沪深 300指数(以下简称基准);时间段:报告发布之日起 6 个月内。买入:买入:股价相对强于基准 15以上;看好:看好:行业指数超越基准;增持:增持:股价相对强于基准 515;中性:中性:行业指数与基准基本持平;持有:持有:股价相对基准波动在5%之间;看淡:看淡:行业指数弱于基准。卖出:卖出:股价相对弱于基准 5以下。

    发布时间2025-09-15 25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香港工业总会:2025碳管理实务指南:实现香港与内地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目标(繁体版)(102页).pdf

    1 目錄 序言.3 第一章:引言.7 1.1 本指南的目的:提供一份實用且可操作的路線圖.7 1.2 本指南的編纂方法.7 1.3 本指南的目標讀者.8 1.4 如何閱讀本指南.8 第二章:碳管理的.

    发布时间2025-09-14 10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香港工业总会:2025碳管理实务指南:合规应对欧盟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繁体版)(138页).pdf

    歐盟 CBAM 指南 1 1 目錄 序言.1 第一章:引言.5 1.1.本指南的目的:提供一份實用且可操作的路綫圖.5 1.2.本指南的編纂方法.6 1.3.本指南的目標讀者.6 1.4.如何閱讀本.

    发布时间2025-09-14 138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 香港工业总会:2025碳管理实务指南:实现香港与内地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目标(102页).pdf

    1 目录 序言.3 第一章:引言.7 1.1 本指南的目的:提供一份实用且可操作的路线图.7 1.2 本指南的编纂方法.7 1.3 本指南的目标读者.8 1.4 如何阅读本指南.8 第二章:碳管理的.

    发布时间2025-09-14 102页 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推荐指数5星级
1344条  共68
前往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