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业总会:2025碳管理实务指南:实现香港与内地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目标(10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港工业总会:2025碳管理实务指南:实现香港与内地碳中和及可持续发展目标(102页).pdf(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 1 目录 序言.3 第一章:引言.7 1.1 本指南的目的:提供一份实用且可操作的路线图.7 1.2 本指南的编纂方法.7 1.3 本指南的目标读者.8 1.4 如何阅读本指南.8 第二章:碳管理的迷思与关键问题.10 2.1 甚么是碳或碳足迹?.10 2.2 甚么是碳管理体系?.11 2.3 您的努力和成就如何获得认可:核查.14 2.4 大趋势:碳合规和碳定价要来了吗?.16 2.5 相关标准简介.18 第三章:给高层管理人员的战略建议.22 3.1 碳管理的关键:第二章总结.22 3.2 在碳或可持续发展相关决策中的常见偏误.23 3.3 碳管理战略的考虑标准及案例.24 3.4 采用
2、评级系统的决策过程.26 第四章:机构层面的碳监测、报告和核查.28 4.1 建立管理层承诺和组织架构.28 4.2 设定机构边界.30 4.3 识别温室气体排放源.32 4.4 收集量化排放所需的数据.34 4.5 管理范围三排放.37 2 4.6 计算碳排放.44 4.7 不确定性与重新计算.47 4.8 报告和核查.50 4.9 持续改进.53 第五章:碳减排的战略与运营.57 5.1 运营阶段的排放管理和减少:ISO 14001.57 5.2 运营阶段的能源相关排放管理和减少:ISO 50001.60 5.3 供应链排放的管理和减少:ISO 20400.63 5.4 从源头管理和减少碳
3、排放:产品碳足迹与产品生态设计.66 第六章:中小企路线图与案例研究.70 案例研究一:基准评估与碳管理体系的建立.70 案例研究二:透过能源管理和流程优化实现脱碳.76 案例研究三:供应链脱碳.83 第七章:制造业中小企碳管理的轻量级数字化解决方案.88 7.1 利用现有工具进行碳管理.88 7.2 中小企的实施步骤.90 7.3 未来趋势与升级.91 第八章:指南回顾与行动号召.92 缩略语列表.95 文献参考.97 鸣谢.99 碳管理实务指南 序言 3 序言 在全球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时刻,碳管理已从企业选择题转变为必答题。亚太地区碳交易市场的崛起,以及国际绿色投融资趋势,都在深刻改变着制
4、造业的竞争规则。港资制造业凭借在亚太地区几十年的产业布局与创新能力,具备在这一转型浪潮中引领变革的潜力。香港工业总会(工总)多年来持续推动中小企应对环境挑战。自 2015 年起,我们每年举办中银香港企业环保领先大奖,表彰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卓越的企业,参赛企业数目逐年攀升,反映业界对环保议题的重视日益提高。2021年,我们成立了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进一步整合资源,透过专题研讨会、工作坊及行业调查,提升会员对碳减排政策及措施的认识。去年,我们透过香港优质标志局推出香港 Q-Carbon 认证计划及香港 Q-ESG 认证计划,为企业提供专业认证服务,协助中小企建立碳管理及 ESG 管理体系。港
5、资制造业已构建起以中国内地为核心、辐射东盟的完整产业链。在此背景下,香港制造业应将碳管理视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机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与专业服务中心,拥有连接全球资本市场与绿色金融的独特优势,能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全方位支持。透过金融、科技与制造业的协同创新,香港有潜力成为亚太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枢纽,推动区域碳中和进程。我们深知中小企在理解和遵守复杂的碳法规方面常面临重大挑战,尤其当面对全球多元市场时。是次推出两册碳管理实务指南将国际标准、欧盟 CBAM法规与港资制造企业实际需求相结合,通过将复杂要求分解为清晰可行的步骤,辅以实际案例和行业见解,赋予中小企必要的知识,使其能够平稳过渡至低碳营运
6、,同时保持效率与竞争力。我们深信,在区域绿色转型的趋势下,率先建立科学、系统化的碳管理体系,将能赢得市场先机,巩固香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战略地位。碳管理实务指南 序言 4 工总将继续与业界并肩同行,协助企业迎接绿色转型挑战,把握机遇。我们期待透过两册碳管理实务指南,为香港制造业提供清晰指引,助力企业在碳中 和时代持续发展壮大,同时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林世豪 工总主席 2025 年 8 月 碳管理实务指南 序言 5 当前,随着气候变化挑战加剧,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议题正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全球各国政府对 ESG 的监管压力亦大增,尤其是欧盟近年实施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