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气候合作:2025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报告(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德气候合作:2025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报告(26页).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REPORTAPRIL 2025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究所|2025 4月下载本报告https:/newclimate.org/resources/publications/https:/newclimate.org/resources/publications/navigating-cbamin-china-exploring-policy-pathways-forguangdong-province应对中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本作品根据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4.0国际许可协议授权,仅供非商业用途。NewCl
2、imate Institute 2025致谢致谢本报告是中德气候变化合作(SGCCC)国家自主贡献(NDC)实施项目的成果。该项目由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BMWK)委托,作为国际气候倡议(IKI)的一部分,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中国国家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NCSC)、新气候政策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NCI)有限责任公司及气候分析(CA)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实施。国际气候倡议(IKI)是德国联邦政府支持国际气候行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工具之一。自2022年起,国际气候倡议(IKI)由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BMWK)牵头实施,同时与德国联邦环境、自然保
3、护、核安全与消费者保护部(BMUV)以及德国联邦外交部(AA)开展密切合作。本报告的完成得益于伊莎多拉王、拜福德曾、西蒙格斯和萨拉杰克逊富有洞察力的评审。我们还要感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广东分公司所提供的专业知识和贡献,以及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气候行动部(BMWK)的弗朗齐斯卡维德迈尔和菲利普沃斯。探索广东省的政策路径作者作者Juliette de Grandpr 新气候研究所Norah Zhang 新气候研究所Mats Marquardt 新气候研究所设计设计Yogee Chandrasekaran 新气候研究所Polina Korneeva 新气候研究所编辑编辑Hyunju(Laeti
4、cia)Ock 新气候研究所宣传推广宣传推广Victoria Fischdick 新气候研究所免责声明免责声明本报告所表达的观点和假设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反映委托方的观点。本报告由国际气候倡议(IKI)资助。引用引用新气候研究所(2025)。应对中国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探索广东省的政策路径。可访问:https:/newclimate.org/resources/publications/navigating-cbam-in-china-exploring-policy-pathways-for-guangdong-province中国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广东省政策路径探索新气候研
5、究所|2025 4月为减轻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影响并保持全球贸易竞争力,广东省的企业和政策制定广东省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者应考虑:01 01 加快工业脱碳进程加快工业脱碳进程 广东省的生产商应着力降低工业生产及中国电力行业的排放强度,以减少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相关成本,提升全球绿色竞争力。(1)钢铁行业:从以煤炭为基础的生产转向依托清洁能源和绿氢的电气化至关重要,尽管目前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2)铝行业:扩大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至关重要,尽管对其他省份原生铝的持续依赖仍是一项挑战。广东省乃至中国范围内的政策制定者应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帮助生产商提升其测量、报告与核查(MRV)
6、流程的透明度和质量,以满足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要求。02 02 建立一个与碳边境调节机制(即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兼容的碳定价体系建立一个与碳边境调节机制(即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兼容的碳定价体系 广东省的政策制定者应使本地碳定价体系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相衔接,确保碳收入留在省内,为绿色转型提供支持。最有效的策略是逐步强化区域和国家层面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并逐步取消排放配额的免费分配。短期内,较高的国内碳价可能会降低出口至欧盟的产品所承担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成本,但可能会提高所有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进而可能削弱中国商品在非欧盟市场的竞争力。从长远来看,与全球碳定价趋势保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