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建筑规模划分
(1)根据建筑面积的大小,小于5万平方的是社区型商业综合体,社区商业综合体的规模较小,投资较低,位于大型社区的中心地区或多数中小型社区的中心区域,可以满足以家庭为单位的日常休闲、消费、娱乐等,它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小区便利店等小型商业的补充,并且以整个社区为辐射面,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2)商圈服务半径5—10公里之间;小于10万平方的是区域型商业综合体
(3)商圈半径在10—20公里之间,大于10万平方的是城市型商业综合体。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规模较大,投资较多,位于城市核心区域或未来核心区域,结合当地的发展进程,形成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建筑群,大多可以作为项目所在地的商业文化中心。
这种划分的标准并不绝对,综合体的实际开发规模和服务等级往往需要根据区域消费需求、经营内容、所处区位等多种因素决定。
2、按建筑形态划分
(1)
街道式商业综合体接近于传统步行商业街,有室内和室外之分,如万达汉街。相比于传统步行商业街,街道式商业综合体功能和业态更为丰富,除购物和餐饮外,还包括影城、健身会所、游乐园等设施。此外,街道式商业综合体在行人通道两侧的建筑规模也更大,可由多层线型或环型商业空间构成,并由开发企业进行统一招商和物业管理。
(2)
广场式商业综合体一般由多个风格统一的单体建筑排列构成,开敝空间较大,多位于城市外围,如奥特莱斯,其建筑高度较低,单体建筑规模也较小,由众多商店、餐厅、娱乐设施等相互联系组成散落型或以开敞式广场为核心的合围型商业空间。广场式商业综合体相比于其他类型,能够提供充足的休憩空间和设施,开敞的设计也利于建筑与外部景观的协调互动,尤其是与周边河流、绿地等自然景观的融合。
(3)复合式商业综合体的出现频率最高,多位于市中心。其结构立体,能够通过地下、地表和空中三层基面综合开发,更好的实现空间利用。在空间设置上,低层购物中心与高层商务办公楼或酒店式公寓相结合是此类商业综合体的主要特点,部分规模较小的商业综合体则以多层的购物中心为主,且多设有室内或室外的开敞中庭作为枢纽把众多商店、休闲设施联系起来[]。
3、按照建筑的功能属性
(1)主题式商业综合体,包括商业文化综合体、商业交通综合体、商业娱乐综合体等等。主题式商业综合体一般特色鲜明
(2)大型复合商业综合体,体量大,辐射范围广,例如东京六本木综合体,北京三里屯商业综合体。
4、建筑的形态表征
主要通过对综合体建筑不同的体积形态,一般可以划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形态比较完整的集中式商业综合体,体量较大,功能集中宛如城中之城;另一种则是体量感较小,功能分散的街区式商业综合体,扩展商业界面的同时让自然环境融入共生。两种形态有时也相互组合出现

5、城市的区位属性
根据商业综合体在城市中的地理坐标进行分类,分为三类:城市中心型,区域中心型,社区综合性和城郊中心型。城市中心型,区域中心型,近几年发展较好,国内外建设增多。例如成都太古里,南京水流城,日本新涩谷PARCO,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等。后两者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缺少吸引力,发展动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