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照属性,产业园区分为科技园区、一般工业园区和专业园区
科技园区:主要指聚集高新技术企业的产业园区,是吸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般工业园区:国家或政府根据自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专门区域,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
专业园区:由政府集中统一规划指定区域,区域内专门设置某类特定行业、形态的企业、公司等,并进行统一管理的
(2)按照承载功能,产业园区分为国家级开发区、省(县)级开发区、专业园区
国家级开发区:由国家层面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大都位于各省、市、自治区的省会等中心城市。
省(县)级开发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规模、实力、优惠政策上次于国家级开发区,多数位于县或县级市。
专业园区:由政府集中统一规划指定区域,区域内专门设置某类特定行业、形态的企业、公司等,并进行统一管理的园区。
(3)按照开发模式,产业园区分为政府主导园区、企业主导园区、政企合作园区
政府主导园区:政府机构利用政府资源进行园区建设和管理运营;但可能存在灵活性低、效能较差等问题。
企业主导园区:园区运作由企业控制,一般为重资产模式,经营效率较高、周期短;但可能存在税收优惠政策低等问题。
政企合作园区政企共同运营,有效调动政企资源,一般以PPP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为主。
(4)按照参与主体,产业园区分为政府平台企业、专业开发商、制造实体企业、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机构
政府平台企业:由张江高科、上海临港、中关村发展集团等“国家队”开发建设,土地成本较低,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专业开发商:由万科、恒大、招商蛇口、华夏幸福等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建设,融资能力及商业地产开发能力较强。
制造实体企业:由海尔集团、三一重工、长春高新等制造型实休企业开发建设,具有良好产业链资源,易实现产业集聚。
互联网企业:由腾讯、字节跳动、京东、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企业开发建设,资本雄厚,业态丰富,易实现产业集聚。
金融企业机构:由复兴集团、华融集团等金融类企业机构开发建设,拥有较强的资本运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