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2020中国产业园区建设最佳实践报告(8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国:2020中国产业园区建设最佳实践报告(86页).pdf(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个皮匠报告上搜索。
1、中国产业园区建设最佳实践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2020年11月中国产业园区建设最佳实践前 言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以下简称“联合国工发组织”)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2013 年,联合国工发组织通过了利马宣言,将促进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ISID)确定为其重点发展使命。这一使命也体现在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第九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即“建造具备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推动创新”。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相互关联,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将通过系统全面的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使包容与可持续工业发展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需要充分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持成员国重点领域的投资,消除经济体内对商业往来的种种限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经济体而言,建立包容和可持续产业园区,对促进工业化和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产业园区的建立和发展有助于经济体应对特定地理区域的商业基础设施挑战,克服投资障碍。产业园区能够带来高生产力、刺激创新、促进投资并推动社会包容性和环境保护。过去四十年来,联合国工发组织一直在世界各地促进产业园区发展,协助成员国规划和建立产业园区,推动可持续增长。工发组织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涵盖产业园区发展的所有阶段,包括预可行性和可行性分析、总体规划制定、产业园区运营和管理支持以及投资便利化。鉴于这些丰富的经
3、验,工发组织已成为促进产业园区发展和推广的主导机构。 2018年, 联合国工发组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CAITEC, 以下简称 “商务部研究院”)开展合作,共同推广产业园区。商务部研究院是中国 25 个国家高端智库之一,拥有 70多年的研究经验。为充分释放产业园区的潜力,推动新的可持续产业化道路,联合国工发组织与商务部研究院共同编制本报告,介绍中国产业园区的发展经验和最佳实践。报告提出了一套可以复制和推广的指导原则,详细说明了产业园区的开发和运营过程,可作为参考工具书使用。 顾学明院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197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成员,
4、此后双方开展了多方面的合作。双方在产业园区发展方面的合作可以追溯到 1980 年,当时中国政府决定在广东省和福建省设立经济特区。1980 年9 月,工发组织为中国代表团组织了一次考察活动,通过为期六周的行程,代表团深入了解了爱尔兰、马来西亚、墨西哥、菲律宾、新加坡和斯里兰卡的园区经验。这是中国派出的首个研究经济特区实施情况的代表团。这次历史性访问结束之后,代表团为中国的产业园区发展提出了重要建议,推动了中国经济特区管理和运营法律的出台,促成了中国第一代经济特区的建立。产业园区政策是中国 1978 年改革开放政策的主要成果之一。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产业园区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工业发展以及国际化方
5、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过去四十年间,中国产业园区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从最初的探索试验阶段发展到今天的改革创新阶段。 不管是意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转型,还是技术与科学创新的飞速进步,都离不开产业园区的重要贡献。它们在促进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和经济开放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中国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中国产业园区的建设成果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其经验也在部分国家成功推广,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建设产业园区的标杆。因此,深入分析和客观总结中国的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传播其成功经验,具有重要价值,因为产业园区已成为很多国家产业化政策的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经济体而言,这些分析和经验更是具有
6、重要价值。我们希望,本报告能提供有益的经验教训和最佳实践,助力国际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第九项目标:建造具备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推动创新。李勇总干事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 前 言中国产业园区建设最佳实践致 谢本报告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跨部门工业园区小组和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在工发组织“建立工发组织工业园区指导框架”项目下共同编制。首先,我们衷心感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博士、副院长张威博士、贸易与投资安全研究所所长程慧博士、韩露博士、韩爽博士、田伊霖、经蕊博士、陈曦博士和张中严,感谢他们为本报告提供的战略技术指导和辛勤付出。本报告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