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饥饿营销从实施策略上主要分为限量饥饿营销和延时饥饿营销,限量饥饿营销是企业在实施饥饿营销是常用的一种策略。
(1)限量策略:指限制生产和发货数量,在销售期不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
(2)延时策略:指限制发货和销售时间,使消费者只能在某些时间段内购买到产品
(3)“限量+延时”策略:既限制生产和发货数量,又限制发货和销售时间,如小米手机等常用的限时限量抢购模式,就是延时和限量两种子策略的综合运用
(二)饥饿营销按不同的类型可以分为:品牌饥饿、价格饥饿、数量饥饿、人群/行为饥饿,不同的营销类型适用条件不同,采用的营销手段也不尽相同。
(1)品牌饥饿
品牌饥饿是指利用个性化的品牌服务和悠久、独有的品牌历史和进行产品市场定位,传递品牌价值,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创造一种人人都想得到的品牌渴望。采用品牌饥饿进行营销时,要注意提前打造品牌的知名度和忠诚度,如新东方教育机构在英语培训市场首屈一指,提到英语培训机构,人们不难想到新东方,所以新东方如果在英语培训市场采用饥饿营销策略,较其他不知名的品牌更容易获得成功。打造品牌的知名度是运用品牌饥饿成功与否的关键,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打造知名品牌:用原产地文化打造品牌;用悠久的历史打造品牌;用独特的定位打造品牌。
(2)人群饥饿
饥饿营销还可以将消费者的群体特征和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作为分类的标准,进而区别出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群体间传播产品“虚位”的信息,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进而使消费者产生购买的行为。
①消费群体筛选
针对消费群体的筛选,企业可以将收入、年龄、职业等作为限制条件将消费群体区分开来,通过这种形式让消费者自然地形成自己特定的消费圈子,出于对自己同一消费群体的认可,使得企业更容易在消费群体内扩大品牌知名度。如好未来幼儿英语教育将自己的消费群体定位为高等收入群体,一旦获得该群体一部分人的认可,则更容易获得该群体内其他消费者的认可。
②消费者行为筛选
消费者行为筛选,是指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将具有同样消费行为的群体划分为一类消费群体,比如航空公司针对曾经在消费过程中有过不良记录的人,将其纳入本航空公司的黑名单,甚至是本行业的黑名单,这样就将品德行为不良的人人为的区分开来,形成这样的消费群体区分,有利于使同一消费群体中消费者的价值观得到统一,增强消费者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团结消费群体,提升消费者的凝聚力。
③数量饥饿
数量饥饿是饥饿营销最常见的一种营销模式,数量饥饿的本质就是通过限制产品的供应量来彰显产品的珍贵,根据稀缺性理论,产品的稀缺性能够提高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价值,进而促使消费者产品购买意愿。从而满足人们“物以稀为贵”的消费心理。高品质的教育产品,在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口碑,因而在消费者群体中形成了一致的认同感,在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之后,一旦控制了产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就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消费恐慌”,正如小米产品在发展初期实施的网络饥饿营销一样,严格控制产品的数量,实施产品“秒杀秒抢”、“先到先得”,小米也是通过这种方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占领了消费市场,相比其他的产品,小米手机在相同的时间和条件下获得了更高的销售业绩。可见,要想保持产品或服务在消费市场上的珍贵形象,限制其产量和销量是一种很好也是很易实施的一种营销策略。
④价格饥饿
根据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理论,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高端产品定价也会高于一般的产品,产品通过价格这个中介将消费者群体划分开来,高端产品的购买者在获得此类产品或服务的时候,得到的不仅是物质的满足,往往还带来精神上的享受,从而把它看作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这在奢侈品的销售中体现的最为充分,有些消费者甚至为了追求高端产品带来的精神满足,会购买高仿的奢侈品,从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可见高端产品的高价格定位也会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