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假村的定义及分类
定义:度假村是一类专门设计的建筑群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接待以休闲度假为目的而长时间驻留的游客。度假村一般都具有环境幽雅清静、服务温馨舒适、康体娱乐设施完备等特征。游客可在度假村享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放松身心的娱乐活动及美食等专业服务。
分类:度假村最主要的分类标准就是地理位置与配套设施,按照此标准进行分类,度假村可以分为旅游度假村、周末度假村和生态度假村三种类型。
旅游度假村:一般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旅游目的地,以自然环境资源为标准又可以划分为高尔夫球度假村、滑雪度假村、海滨度假村和温泉度假村等。
高尔夫球度假村是为高尔夫球爱好者和商务人士等提供标准高尔夫球场及配套设施等服务的度假村;滑雪度假村一般都靠近大中型的滑雪场,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类滑雪设备盒服务;海岛度假村位于海边,海洋风光优美,一般有帆船、游艇和冲浪等海上娱乐活动,能够满足游客融入海边自然环境的娱乐需求;温泉度假村一般都位于天然温泉的附近地区,拥有温泉浴、按摩桑拿和食疗等服务。
周末度假村:一般位于靠近大中城市的地区,交通方便,能够为游客提供参与文化活动、参观博物馆等服务。
生态度假村:是以农业观光为基础,利用当地自然农业资源和森林农业资源等为游客提供服务。

度假村的发展历程
中国度假村起步较晚,目前改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初步发展和高速发展两个阶段。
初步发展阶段(1978-2009年):1978年改革开放,大力发展旅游业,中国度假村行业开始进入初步发展阶段;1995年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居民闲暇时间增多,对户外活动的需求增加;1999年,国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黄金周长假开始实行,推动度假村行业发展;2007年,清明、端午、中秋等被增设为国家传统节假日。居民休闲度假时间大幅增多。
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这一时期,以参观为目的的传统观光型旅游逐步转变为以休闲、放松、健体、娱乐为目的的度假旅游,促进度假村行业高速发展。

度假村行业相关政策
2013年2月份,国务院颁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
2013-2020年)》:(1)提倡绿色旅游休闲理念、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鼓励国民旅游休闲消费、丰富国民旅游休闲产品、提升国民旅游休闲品质;
(2)到2020年,实现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基本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国民旅游休闲质量显著提高等发展目标,进一步丰富小康生活内涵。
该政策的发布促进了游客休闲度假规模的扩大及品质的提升,进-步推动中国度假村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2014年8月份,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1)树立科学旅游观,坚持深化改革、推动形成政府依法监督、企业守法经营、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格局;(2)增强旅游发展动力,进步深化对外合资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完善国内国际区域旅游合作机制;(3)拓展旅游发展空间,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加强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加强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与旅游活动的融合发展。
该政策的发布推动中国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为居民休闲度假营造条件与空间,促进中国度假村行业发展。
2015年8月份,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1)建立健全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健全旅游投诉处理和服务质量监督机制;(2)完善城市旅游咨询中心和集散中心,加强景区道路和停车场建设,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
(3)大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鼓励社会资本大力开发温泉、滑雪、滨海、海岛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重点依托现有旅游设施和旅游资源,建设高水平旅游度假产品和满足多层次多样化休闲度假需求的国民度假地。
该政策的发布推动休闲度假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解决制约度假旅游业发展的制度难题,提升度假旅游产品供给质量,促进中国度假村行业进一步发展。
2018年3月份,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1)推进全域统筹规划、全域合理布局、全域服务提升、全域系统营销,构建放心旅游消费环境,实现全域宜居宜业宜游;
(2)加大旅游产业融合开放力度,提升科技水平、文化内涵,为游客提供精细化、差异化旅游产品和舒心放心的旅游服务;(3)坚持依法治旅,创新管理机制,提升治理效能,实现旅游治理规范化。
该政策的发布促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推动中国度假村行业发展。

本文由@AG 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更多行业知识,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行业知识栏目。
参考资料
《头豹研究院:2019年中国度假村行业概览(36页).pdf》
推荐阅读
《易观分析:中国在线度假旅游市场专题分析2020(42页).pdf》
《马蜂窝:2021中国旅居度假白皮书(53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