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种养结合模式
种养结合是指通过种植饲料作物以及回收作物秸秆,为养殖业提供食源;养殖业排出的粪便经过发酵制成有机肥还田,充分将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循环,形成物质能量互补的生态农业系统的生产组织方式。
种养结合的主要特点是优质高产、高效低耗,形成密切衔接的产业链条,尽可能实现生态平衡,完成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的增值增收。种养结合的实质是稳定发展畜牧业,基于此建立高效运转的、完整的畜牧业生产体系。研究证明,开展种养结合的经营主体,对粪便进行综合处理,其排出的废弃物对土壤的污染程度明显降低。

2.种养结合如何操作
(1)要紧紧抓住加工业这个重点
种植养殖产品属于初级农产品,一般不能直接进入消费者手中实现消费,如原粮、畜禽活体等,往往必须经过加工形成最终的产品面对市场,很多初级农产品还需要精深加工才能成为食品进入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工业是农产品价值实现的必要环节,没有加工也就没有销售,农产品的价值就不能实现,加工业自然十分重要。
发展加工业需要资金技术,许多农产品加工项目往往资金需求量很大,技术集约度很高,靠农业、农民自身积累往往难以实现,需要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同时,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必然承担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职能,农民种养,企业加销,分工明确,扬长避短,相得益彰。
因此,必须把加工业作为重点,牢牢抓住。农民的种植养殖要服从于服务于加工业,紧紧围绕加工业, 公司农户合作社
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公司就是龙头,就是重点。
(2)要合力打通种植业这个难点
加工业是重点,但种植养殖是与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链条中是上下游关系,种植端产出物质量决定了加工产品质量,也就直接影响了终端市场的销售。同时,农民的种植养殖产品作为原料供应的及时性、便捷性也影响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因此,一方面,在种植养殖环节要实行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化生产,保证初级产品数量、质量的稳定供给。另一方面,要与加工企业实现无缝对接。这就要求农民组织起来,规模经营,用工业化标准组织农业生产。组织起来很重要,组织起来也很难。在实践中,
公司+农户+合作社 是组织起来的有效形式。
(3)要切实做强养殖业这个支点
种养加结合,首先是种养结合。种养结合是农业产业内部的结合,通过种养结合在农业产业内部实现第一次增值,提高农业内部效益。通过种养结合形成循环农业,降低了农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养殖业的发展在降低整个产业成本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种养结合作为一个整体与加工业结合就在产业链上增强市场竞争力。所以,养殖业是种养加结合模式的支点。
总的来讲,种养加结合不是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简单、机械叠加,而是建立在内部结构合理、产业优质高效、系统良性循环基础上的有机结合。种养加结合中,加工业是重点,种植业是难点,养殖业是支点,发展种养加结合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打通难点、做强支点。
以上就是有关于种养结合的定义及实际操作注意事项的全部内容,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种养结合的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中国香蕉种植面积有多少?产量最高的省份是?
植物照明什么意思?龙头股有哪些?植物照明龙头股一览
什么是生态养殖?生态养殖的类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