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RO公司是干什么的
CRO,全称是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意为合同研发组织,指的是在药物研发过程中,采用合同形式给医药企业提供专业化外包服务的公司与机构,他们的业务模式一般采用的是接受客户委托,并依据行业法规与客户要求提供从药物研发到上市过程中的全流程或部分流程服务。更广泛意义上的CRO还涵盖CMO/CDMO生产外包组织(一般统称CXO)。
2 CRO企业业务划分
CRO企业一般将其CRO业务区分为临床前CRO、临床CRO。
(1)临床前CRO:指的是从事化合物研究服务与临床前研究服务,通常包含先导化合物、新药发现与活性药物中间体的合成及工业研发、安全性评价研究服务、药代动力学、药理毒理学、动物模型的构建等。当前我国临床前CRO的主要公司有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睿智化学、美迪西等。
(2)临床CRO:主要是给临床试验阶段的研究提供相应的服务,包括临床I-IV期技术服务、临床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新药注册申报等。国内从事临床CRO的主要公司有泰格医药、药明康德等。

3 我国CRO行业现状
(1)发展历程
国外CRO从20世纪40-50年代起步,查尔斯河实验室等公司相继成立给某些药企提供动物实验、药物分析等广泛的科学实验服务。20世纪70-80年代,CRO巨头企业昆泰、科文斯等纷纷成立,CRO业务逐步扩展。90年代,行业巨头加强整合,扩展业务版图,如昆泰把业务拓展到亚太地区、查尔斯河收购
Inveresk、PPD 收购 Pharmaco 等,21 世纪后,国际合作交流加强。欧美巨头发展多年体量倍增,上游药企研发投入增速放缓,大型
CRO稳定发展,亚太地区 CRO 行业因其廉价劳动力等优势迅速崛起,并承接了大量的欧美药企订单。而我国CRO行业发展较晚,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萌芽,但发展速度很快,20世纪进入爆发发展阶段


(2)市场规模
依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2015年的我国CRO市场规模为26亿美元,2019年达到69亿美元,CAGR为27.3%。预计到2024年有望达到222亿美元,CAGR为26.5%。
(3)中国CRO市场的构成
2019年,有调查显示我国的药物发现中国CRO市场的构成中市场占比为20.3%,同比增速27.3%,临床前和临床CRO市场占比分别是26.1%和53.6%,同比增速是20%和15.6%;2015-2019年CAGR分别达到33.4%、20.3%和29.3%.

(4)行业政策

(5)CRO行业主要商业模式
传统模式:CRO企业与药企之间的交易为一次性订单合同模式
创新型模式:按照合同进度付费,设立里程碑
结果导向型模式:提前完成项目可获得超额奖金,项目推迟则收益下降
风险共担模式:CRO企业与药企共担风险,共享收益,CRO企业主动承担风险并分享更多回报
4 中国新型CRO企业创新技术应用指数评估及TOP10排名
健康界按照相关指标和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评选出中国新型CRO企业TOP10分别是HLT&PPD、药明康德、昆泰(IQVIA)、泰格医药药明生物、维亚生物、遥领医疗、睿智化学、成都先导药物、昭衍新药


推荐阅读:
《【研报】CRO行业深度报告:创新药大时代CRO乘风起舞-210126(23页).pdf》
《【公司研究】阳光诺和-CRO赛道新锐聚焦综合研发服务-210619(29页).pdf》
《【精选】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临床CRO市场竞争格局分析报告(41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