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城融合
产城融合是在一个城市单元空间中,产业的生产功能和城市生活的功能比例能够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一种良性发展。“产”是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集聚和分布的状况;“城”则是城市的功能,包含了城市的生产服务功能、城市生活服务功能、城市管理功能、城市其他服务功能。

从宏观层面上看,产城融合的关键在于产业本身与城市大背景协同发展,城市要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即为产业提供必要的物质空间,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中观层面上产城融合聚焦于如何促进城市内部诸如交通、配套服务等要素的平衡发展。微观层面上产城融合关注提升园区活力,倡导功能混合,与产业特点相匹配的特色化服务、产业空间的保障等等。
2.产城融合特点
(1)功能复合
传统的工业生产具有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的特点,它给城市的其它功能空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比如环境污染、噪声、交通堵塞等。在此基础上,学术界对城市的空间布局进行了重新思考,指出城市功能的错综复杂,使得各个空间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交互作用,1933
年《雅典宪章》提出了都市功能分区的构想,要求在居住、工作、休闲之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均衡,并通过绿化和缓冲区把工业和其它区域分隔开来。这一理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化”功能分区的发展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弊端,导致了“产城分离”问题日益突出。
为此,我国对过往的产业建设发展进行了重新思考,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即:“产城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它应该注重功能的复合化,既不会对彼此产生任何的干扰的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将用地进行混合,也可以在纵向上适当的组合。功能复合性是指在一个单元空间里,由生活功能、生产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等多种功能构成的综合功能。以都市中心区为例,为了提高空间的生命力与整体效能,通常会将居住、服务、工作、娱乐等高度融合。
(2) 空间融合
产城融合发展是为了缓解“产城分离”的概念,“产城分离”是指“工业与城市”在不同的空间维度上处于孤立的关系,因而“空间融合”应当成为“区域一体化”的重要特点。造成产城分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有城市用地难以满足不断新建的产业用地。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目前的产城空间划分格局已不适合于城市发展,必须将正确的功能空间划分为大分区、小集聚和适当的混杂空间,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推动城市老城区空间和新扩展空间,使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娱乐空间、消费空间、休闲空间等多种功能空间相互融合。
(3)配套完善
配套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辅助性的功能并非单独运作,它通过其功能对都市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支持系统的健全与否,既是一个城市的功能多元化,也是一个支撑生产生活与城市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对城市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4)宜业宜居
产城一体化的关键在于实现产业从业人员与居住之间的比例关系,使二者之间的比例结构达到均衡,从而在一定的地区实现居民与就业的一体化。而配套服务体系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辅助性的功能并非单独运作,它通过其功能对都市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支持系统的健全与否,既是一个城市的功能多元化,也是一个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对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以上梳理了产城融合的定义及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是城乡融合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影响因素分析
什么是产业融合?对企业的影响有哪些?
什么是城乡融合?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的区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