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期借贷便利(MLF)是什么
中期借贷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是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创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期限较长,主要分为3个月
MLF、6个月 MLF 和一年期
MLF,并且可以多次展期;能向特定金融机构如政策性银行、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银行类金融机构等供给中期基础货币支持,该供给过程采用招标抵质押方式进行,可用符合特定条件得优质债券如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AA
级以上小微企业债或贷款、绿色债券等进行质押,换取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中长期流动性。

2 中期借贷便利对债券市场利率产生影响的方式
(1)
导流效应。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通过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优质的抵押品或质押品来获得流动性,再通过庞大的银行系统将资金注入“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调控货币资金投放的规模和方向,减少“麦克米伦缺口”现象的发生,扶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发展。
(2)
成本效应。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向市场投放充足的流动性,使得货币供给量增加,债券市场价格水平上升,继而引起债券市场利率下降,债券市场参与者的融资成本降低,并通过综合使用不同期限的借贷便利工具构建合理的利率期限结构,使社会的融资环境得到改善。
(3)
预期效应。基于有效市场假说,中国人民银行在通过中期借贷便利向市场投放流动性时,会发布相应的政策公告,理性的市场参与者接收到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信息后,会迅速产生货币政策宽松的预期和减少对于市场流动性的不确定预期,继而立刻反映到债券市场价格中,导致债券市场价格水平上涨,从而使得债券市场利率下降,波动得到有效平抑。因此,在导流效应、成本效应和预期效应的共同作用下,中期借贷便利能够有效引导债券市场利率水平的降低,并减小债券市场利率的波动

3 中期借贷便利操作目的
(1)增加市场流动性,鼓励商业银行继续发放贷款来刺激经济,改善经济状况。
(2)维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当银行发生挤兑或金融合作伙伴债务违约时,银行、企业可能破产。由于金融与社会各方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某些企业不能破产倒闭,否则会引起系统性风险,导致金融危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央行会进行MLF操作,持续输血尽量避免市场中的大玩家发生破产倒闭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