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
据6月8日报价的数据显示,去年同期相比,磷酸铁锂价格涨幅20%以上,氢氧化锂涨价近50%,碳酸锂价格翻番,六氟磷酸锂价格涨幅超2倍。在近你年来动力电池供应趋紧的情况下,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无异于雪上加霜。即使像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回应称动力电池“暂不涨价”,但是在原材料价格“涨声一片”的背景下,至于电池企业的“价格定力”能扛多久,仍是个悬念。
“六氟磷酸锂从去年8月以来价格一直飙升,原材料企业的涨价通知,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了,价格已经从去年8月的每吨7万元涨到了20万元左右,涨幅200%。”国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池企业采购经理向记者表示,由于性能优异、目前在国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的生产中,六氟磷酸锂仍是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其在电解液中的成本占比约为40%。

从市场报价来看,其实不仅是六氟磷酸锂,碳酸锂、氢氧化锂等目前通用的原材料价格都在上涨。“电池级氢氧化锂现货均价为每吨89500元,较去年年底上涨了80%;磷酸铁锂涨价近20%;碳酸锂材料价格已从去年年中的每吨3.8万元涨到了9万元,涨幅近2倍。”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除了上述几种涨幅较大的原材料之外,从平均涨幅看,动力电池正极材料涨价40%左右,负极材料涨价近30%,电解液涨价30%,铜价上涨20%,铝价上涨30%左右。“其实价格波动是市场化的特征,但波动较大就是由多种因素影响所致,此次价格上涨是全球性的。”
华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林澍文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谈到,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一是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幅增长,动力电池供应短缺,传导至上游原材料供应紧张。仅今年1-4月,全球多国电动汽车销量上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5倍。二是与市场需求相比,原材料的矿产资源供应短期内难以扩大,其中既有矿产开采需要时间的因素,也有因为疫情原因,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主要锂矿出口国的出口速度放缓,导致相关原材料供应趋紧的因素。
“同时,全球大宗货物价格上涨,也是推动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的原因之一。”华泰证券分析师彭松林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已经有机构预测,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将持续高速增长,动力电池及原材料的需求也将持续供应趋紧,相关企业对此要有对策。
2、动力电池的原材料有哪些
一个动力电池原材料主要有四个,分别是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
(1)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1kWh动力电池大约需要用到2.3~2.5kg正极材料。动力电池成本中正极材料的占比最大,达到了28.27%。正极材料的成本主要由碳酸锂和各种对应的前驱体材料构成。其中,碳酸锂的价格走势呈现出阶段性上升态势,现在已经达到10万元/吨;前驱体材料主要取决于相关资源的价格,磷酸铁锂路线会受到铁矿石价格影响虽然不大但不能忽视,而三元材料则主要看镍价、钴价和锰价。
(2)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1kWh动力电池大约需要用到1.3~1.4kg负极材料。动力电池成本中负极材料占比6.85%,负极材料制造所需的资源就是石墨,而石墨资源最大的应用领域是钢铁冶炼。
(3)电解液
电解液的用量根据所使用正极材料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1kWh动力电池中,有1.2kg、1.6kg、2.16kg。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电池制造成本中电解液占比7.93%。电解液主要由溶质(六氟磷酸锂)、溶剂和添加剂构成,其中,六氟磷酸锂的制备用材主要是碳酸锂和相应的氟产品。从发展趋势看,六氟磷酸锂的价格还将会有上升空间。
(4)隔膜
不同动力电池产品对隔膜材料的用量同样也有较大差异,以代表性企业为例,1kWh动力电池中,AESC的锰酸锂电池大约要用12.5平米的隔膜,LG化学的“锰酸锂+三元”电池接近19平米,而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则需要23.5平米。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电池制造成本中隔膜占比7.67%。需要注意的是壳体盖板。虽然它不属于关键材料,但随着这几年关键材料价格的大幅下降,相对更具价格刚性的壳体盖板的成本占比明显高了起来。目前,这一块的成本占比达到了14.82%的高位,已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9、【唐仁衡 】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高容量氧化亚硅复合负极材料制备研究(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pdf
【精选】2021年动力电池行业亿纬锂能业务布局分析报告(21页).pdf
【公司研究】达志科技-切入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打造双主业成长曲线-210218(15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