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包括颗粒污染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等。其中颗粒污染物按空气动力学直径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粒径≤100μm)、可吸入颗粒物(PM10,径≤10μm)、细颗粒物(PM2.5,径≤μm)
和超细颗粒物(径≤0.1μm)。

2.大气污染物有哪些?
(1)根据其污染性质为切入点,通常以还原型大气污染、氧化型大气污染两种类型
其中,还原型大气污染也以伦敦型大气污染著称,主要以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作此类型大气污染的污染物,此外,还有部分污染物经低空聚集后促进还原型烟雾生成,进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氧化型大气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是以一氧化碳(CO)为主,与此同时,石化工业、燃油锅炉、汽车尾气造成的气固废弃物(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都是促使氧化型污染的污染物类型。氧化型大气污染物除去会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还会与光照和光化学反应产生的强氧化性物质,既能造成二次污染,还会对人类眼粘膜造成损害,具有极大危害性。
(2)根据大气污染物形成过程,可分为一级污染物及二级污染物
一级污染物指的是直接排放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火山喷发的火山灰,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气体等:
二级污染物是指由空气中的一级污染物相互之间经过物理及化学反应产生的新的污染物,如地面臭氧。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更强。
(3)按照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颗粒物)及气态污染物
所谓的气溶胶(Aerosol)即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生活中常见的气溶胶有高空里的云朵和工厂中烟囱排放出的烟尘等。
3.大气污染物特性
(1)大气污染物是外来介入物质,大气污染物质不是大气中本身存在的,是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产生的;
(2)外来介入物质导致大气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影响了大气的质量,并影响了公众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
(3)该污染物质的存在导致了大气环境恶化。常见的污染物质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废气污染物(如苯/甲苯/二甲苯)以及造成臭氧空洞的氟利昂、酸雾(如硫酸/盐酸酸雾),还有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强致癌物质二恶英等。这些物质绝大多数都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副产品,其进入大气中会导致大气发生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危害人体的健康,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或缺的物质,也就是说,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的外来介入物质。
以上梳理了大气污染物的定义、类型等,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的行业知识栏目。
推荐阅读:
什么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是什么?危害有哪些?
U.S.PIRG:2021年碳定价策略报告-为全球变暖污染定价 (英文版)(39页).pdf
unepfi:潜水-金融、海洋污染和海岸恢复力(英文版)(104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