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储氢技术
根据氢能物理特性与储存行为特点,可将储氢方式:压缩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液氨/甲醇储氢、吸附储氢 (氢化物/液体有机氢载体(LOHC) 等。
1)压缩气态储氢
技术原理:将氢气压缩于高压容器中,储氢密度与储存压力、储存容器类型相关
技术成熟度:发展成熟、广泛应用于车用氢能领域
国内技术水平:关键零部件扔依赖进口,储氢密度较国外低
优点:技术成熟、充放氢速率可调
缺点:体积储氢密度低、容器耐压要求高
2)低温液态储氢
技术原理:低温(20K)条件下对氢气进行液化
技术成熟度:国外约70%使用液氢运输,安全运输问题验证充分
国内技术水平:民用技术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先进水平存在差距
优点:体积储氢密度高、液态氢纯度高
缺点:液化过程能耗高、容器绝热性能要求高、成本高
3)液氨/甲醇储氢
技术原理:利用液氨、甲醇等液体材料在特定条件下与氢气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并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实现氢的释放
技术成熟度:距离商业化大规模使用尚远
国内技术水平:处于攻克研发阶段
优点:储氢密度高、安全性较好、储运方便
缺点:涉及化学反应、技术操作复杂、含杂质气体、往返效率相对较低
4)氢化物/LOHC 吸附储氢
技术原理:利用金属合金、碳质材料、有机液体材料、金属框架等对氢的吸附储氢和释放的可逆反应实现
技术成熟度:大多处于研发试验阶段
国内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优点:安全性高、储存压力低、运输方便
缺点:普遍存在价格高、寿命短或者储存、释放条件苛刻等问题

2、运氢技术
当前输配氢气主要分为管道运输和道路运输。
1)管道
优点:大运输量、高效率、可存储、可变成本小
缺点:资本密度大
适用于:运输量大且重量<10万公斤小时
运输距离:250km
所需能量:压气机
2)道路运输
主要分为液态氢与压缩氢
液态氢
优势:运输量比压缩氢大、高效率
缺点:氢液化时产生费用、蒸发损失
适用于:距离长,且重量<4000公斤/卡车
运输距离:50km
所需能量:燃料
压缩氢
优势:小批量运输
缺点:运输量小、效率低
适用于:运输量小、距离短且重量<4000公斤/卡车
运输距离:50km
所需能量:燃料

来源:《先进制造行业年度策略:点点星光坚守高成长赛道-220114(68页).pdf 》
《2022年中国氢能发展现状及产业链研究报告(42页).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