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社会金融发展业在不断上升。在发展的逐渐变化中,我国社会金融的融资规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其中存量数据与社会融资规模的详细介绍如下:
1、什么是社会融资规模
社会融资规模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一种资金值支持的指标,则社会金融规模具体指的是在一段时间内金融体系对社会实体帮助的资金数量指标。社会融资规规模总体来说就是全面发应金融对经济的帮助,但是对于市场来说社会融资规模就是一个经济指标,但是这个指标是可以由国家进行调控的。
2、实体经济的功能特点
(1)、提供基本生活: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具体产品,保证这些产品的生产就能保证人民基本行为的继续。一旦实体经济的生产停止,不光民众的消费活动不能保障,甚至连基本的安全健康都无法保证。
(2)、提高生活水平:实体经济一旦停止,人就无法继续生活下去也就无法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3)、增强综合素质:实体经济的发展能够使得人们的素质得到增强,在这过程中如果实体经济停止,人们也就失去增强素质的基础了。

3、2016-2021年存量数据
据数据显示,实体经济80%以上资金依旧来自间接融资,银行业是企业融资的核心渠道。从社融结构上看,以银行贷款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是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截至2021年4月末,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占社融比重9.56%,股票融资占比2.89%,直接融资占比合计12.45%。证监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国际比较专题研究中整理的来自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2年间,G20成员国平均直接融资比重从55%上升至66.9%,美国直接融资占比维持在80%以上。我国直接融资比重合计不足15%,远落后于美国。
但是在直接融资对资本市场体系有更高的要求,基础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现在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存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完善、市场化不足和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企业直接融资效率尚需提升,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债权融资对企业信用要求更高。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系,部分中小企业难以通过发行债券获得直接融资,而股权融资仍然受到一定约束,企业主体不得不转向间接融资来解决自身融资问题。但是照我国目前这个发展速度来看,在未来我国金融体系基础制度建设未有根本性变化环境下,间接融资仍将是我国的核心融资渠道。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体系发展还是有待完善,但是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体系还处于发展过程中,相信在未来发展情况会有不一样的成就。

在本站中有很多关于金融的相关报告,想要了解更多报告内容,敬请关注三个皮匠报告网站。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发布于三个皮匠报告网站,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腾讯金融研究院:未来金融白皮书(47页).pdf
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2020年度回顾与2021年展望(21页).pdf
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2020年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蓝皮书(50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