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人大&蚂蚁:互联网理财与消费升级研究报告(附下载)

人大&蚂蚁:互联网理财与消费升级研究报告(附下载)

三个皮匠微信公众号每天给您带来最全最新各类数据研究报告


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进一步强化了理财服务的线上化趋势。疫情期间,由于金融机构线下网点被迫关闭,难以直接接触用户,使得传统理财业务在产品销售、售后管理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与此同时,互联网理财业务的无接触性、便利性等优势得以不断凸显,线上理财销售、线上征信、线上理赔等业务发展迅速。对家庭部门而言,由于疫情期间复工复产的难度上升、不确定性增加,深刻改变了居民风险偏好,居民风险管理意识有所增强,更加注重资产稳定性,理财意愿与规模整体上升。基于蚂蚁集团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6 月线上日平均交易用户数据,我们进行的断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疫情爆发之后购买线上理财产品的用户数迅速增加,随着疫情趋于缓和,用户数有所下降但仍高于疫情之前。这表明居民线上理财意识受疫情影响显著,线上理财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 

理财是居民平滑消费的必要手段,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经济金融转型发展。互联网理财作为一种新的理财模式,能够更多触达下沉人群,更好培养居民理财意识,更有效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进而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助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全球市场急剧萎缩,我国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居民理财在改善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提振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有鉴于此,中国人民大学大数据与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所与

蚂蚁集团研究院联合开展关于互联网理财趋势与消费升级的相关研究,结果发现: 

第一,当前我国理财市场存在“缺口”,难以满足居民潜在旺盛理财需求。尽管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是财富积累作为存量受增速影响较小。最近十年间,我国居民可投资金融资产总规模,从 2008 年的 31 万亿元人民币快速增长至2018 年的 147 万亿元人民币,增长了 3.7 倍。但从 2018 年开始,无论从规模还是产品来看,我国资产管理市场的增速均逐渐放缓。其中信托、证券业的理财规模和银行、证券业的理财产品数量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可能原因在于,从监管政策来看,2018 年,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原银监会和保监会)、证监会和外管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一行两会”(原 “一行三会”)等金融监管机构针对银行、证券、基金、保险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推动资产管理行业不断走向有序规范发展。从技术赋能来看,我国大多数理财业务线上化水平较低,导致市场触达难、获客成本高、运营效率低下、客户体验差等问题,进一步制约着理财业务发展。 

传统理财服务门槛高、产品种类少、理财覆盖度低,导致大量投资者特别是下沉人群缺乏投资理财机会,居民理财投资较为单一。传统理财市场存在一定“缺口”,难以满足居民潜在的旺盛理财需求,为互联网理财发展留下空间。 

第二,互联网理财作为传统理财的重要补充,是数字时代的大势所趋。近年来,受益于互联网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互联网理财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都有了大幅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 6 月,我国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数量已达到 1.69 亿,占全国网民的 19.9%。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和蚂蚁集团共同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投资业务指数” 也表明,除 2016 年和 2018 年受监管影响有所下降之外,投资业务指数整体上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 

当前,尽管受互联网金融“严监管”与“资管新规”等影响,互联网理财业务增速有所下降,但随着业务逐步规范,未来发展动力依旧强劲。作为一种新型理财模式,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成熟,互联网理财优势愈发凸显。一是理财服务可得性更高。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起投门槛较低,如余额宝、存金宝等产品,为无法参与传统理财业务的居民提供了更多理财机会。互联网理财产品提现周期较短、手续较少,用户能够在手机端灵活地进行操作,显著提升了不同资金水平用户的理财服务可得性。二是投资者选择更便利。互联网理财平台能够对诸多理财信息进行整合,提高信息透明度,便于投资者对不同产品进行比较。此外,智能投顾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金融投资者的需求,帮助用户尽可能从多样化的产品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三是能够精确捕捉用户理财需求,设计个性化、多样化产品,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人”。四是能够显著降低运营成本,缩小大、中、小机构之间的差距,让真正有实力的中小机构在理财市场中立足,有助于建立起良性竞争环境,提升整个行业的投资管理能力和服务品质。 

第三,互联网理财能够优化中国居民金融资产配置,青年人群和下沉人群成为互联网理财“明日之星”。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理财服务已经突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将产品触角延伸至每一个手机用户,特别是能够为更多长尾客户提供高质量理财服务,进而提升其理财参与意识与投资习惯,切实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基于蚂蚁集团平台在 2017 年 8 月 31 日至 2019 年 7 月 31 日随机抽取的30266 个线上活跃用户数据,我们发现,涉农人群和三线城市及以下人群的理财观念转变更大,在理财人群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特别是有理财行为的小镇青年在理财人群中占比增幅更大,进一步验证了互联网理财平台切实有助于拉动下沉人群参与理财市场。进一步地,我们还发现互联网理财平台能够使得理财用户迅速成长为成熟投资人。具体来看,居民配置单一类型基金的人数占比有所下降,尤其是单一配置风险较大的主动型基金的人数占比降幅更大,共同配置货币基金、指数型基金和其他主动型基金的人数占比增加。这表明互联网平台对被动投资理念和分散化投资的推广教育和引导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对小镇青年和下沉人群的教育和引导效果更为显著。从投资效果来看,下沉人群获益人数占比低于非下沉人群,进一步表明下沉人群金融素养和投资能力有待提升。 

第四,互联网理财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拉动内需。基于上述抽样数据,我们进行的一系列实证分析发现,合理配置金融资产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且对下沉人群消费影响更为显著。具体来看,在持有被动型基金的基础上还持有主动型基金比仅持有被动型基金更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在持有货币基金基础上还持有其他类型基金往往比仅持有货币基金更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在购买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基础上还购买其他类型基金往往比仅持有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更能够促进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异质性分析也表明,合理配置金融资产对促进下沉人群消费支出和消费转型升级的作用更大。进一步地,我们的实证分析还发现,互联网理财行为主要通过财富效应传导机制、资产效应传导机制和信贷效应传导机制来促进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其中,通过财富效应传导机制,居民购买资产的价格波动会使得消费者收入增加或者减少,进而引起消费总额及结构发生变化。通过资产效应传导机制,投资者流动性紧张时,会通过变现持有的金融资产增加当期收入,缓解流动性约束,从而扩大当期消费或者推动消费转型升级。通过信贷效应传导机制,居民家庭持有金融资产有助于提升个人信用、获得消费信贷,进而促进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异质性分析也表明,对于现金流水平较低和房产持有评分较低等下沉人群而言,持有金融资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理财业务转型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平台要紧密合作,积极发展智能投顾,推动理财线上化,不断开创服务新模式。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平台各有所长、优势互补。传统金融机构资金雄厚,具有丰富的风险管理经验,但信息技术更新迭代缓慢,成本较高,导致金融服务创新动力不足,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优势在于科技赋能能力较强,业务场景丰富,金融服务能够更为广泛地触达下沉人群。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平台应当展开全方位地深入合作,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精确识别客户需求,发展智能投顾,推动理财线上化,开创理财服务新模式,以此推动我国理财业务转型升级。 

第二,加强金融投资者教育,注重金融知识“向下”普及。当前,我国下沉人群参与理财积极性逐渐上升,经初步测算,2022 年我国下沉人群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有望达到101.7 万亿,互联网理财在下沉人群中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7万亿(不包括银行理财)。但由于缺乏一定的金融素养,下沉人群投资效果相对较差。要进一步加强对投资者尤其下沉人群的金融知识教育和普及,激发更多的理财需求,一方面有助于投资者建立起正确的理财观念、培养理性的投资行为,帮助下沉人群实现收入跃升,进而提振消费,拉动内需,促进增长;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我国金融监管效率,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关注公众号“三个皮匠”,获取最新行业报告资讯)

1_页面_01.jpg

1_页面_02.jpg

1_页面_03.jpg

1_页面_04.jpg

1_页面_05.jpg

1_页面_06.jpg

1_页面_07.jpg

1_页面_08.jpg

1_页面_09.jpg

1_页面_10.jpg

1_页面_12.jpg

1_页面_13.jpg

1_页面_14.jpg

1_页面_15.jpg

1_页面_16.jpg

1_页面_17.jpg

1_页面_18.jpg

1_页面_19.jpg

1_页面_20.jpg

1_页面_21.jpg

1_页面_22.jpg

1_页面_23.jpg

1_页面_24.jpg

1_页面_25.jpg

1_页面_26.jpg

1_页面_27.jpg

1_页面_28.jpg

1_页面_29.jpg

1_页面_30.jpg

1_页面_31.jpg

1_页面_32.jpg

1_页面_33.jpg



点击下载全文


本文由作者三个皮匠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本文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报告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的健康效应分析(42页).pdf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的健康效应分析(42页).pdf

2019 06 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的 健康效应分析 ANALYSIS ON THE HEALTH BENEFIT FROM AN OIL CAP IN CHINA 油控研究项目真实成本课题组 执行报告 EXECUTIVE REPORT 本课题属于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下文简 称油控研究项目)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充电服务市场如何健康发展(48页).pdf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充电服务市场如何健康发展(48页).pdf

中国充电服务市场 如何健康发展 研究报告 2019 年 4 月 自 然 资 源 保 护 协 会 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致谢 此报告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合作撰写。特别感谢国网 电动汽车服务公司、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万帮充电设备有限公司对 本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商业前景:上海市需求响应试点案例(40页).pdf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商业前景:上海市需求响应试点案例(40页).pdf

? ? ? ? ? ? ? ? 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满足建设美丽中国的电力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研究(66页).pdf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满足建设美丽中国的电力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研究(66页).pdf

满足建设美丽中国的电力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研究专题报告中国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2019 年 9 月 项目研究报告系列中国电力圆桌项目(Power Sector Roundtable,PSR)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圆桌(简称电力圆桌)项目于 2015 年 9 月启动,旨在紧扣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国家战略,邀请业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石油开采利用的水资源外部成本研究(30页).pdf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石油开采利用的水资源外部成本研究(30页).pdf

2019 06 石油开采利用的水资源 外部成本研究 A STUDY ON THE EXTERNAL COST OF WATER RESOURCE DURING OIL UTILIZATION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执行报告 EXECUTIVE REPORT 本课题属于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下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西北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及监管机制研究(68页).pdf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西北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及监管机制研究(68页).pdf

西北区域电力现货市场及 监管机制研究 专题报告 中国电力圆桌项目课题组 2019 年 8 月 项目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电力圆桌项目 (Power Sector Roundtable,PSR) 中国电力可持续发展圆桌(简称电力圆桌)项目于 2015 年 9 月启动,旨在紧扣应对气候变化、 调整能源结构的国家战略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石油真实成本研究(74页).pdf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中国石油真实成本研究(74页).pdf

2019 06 中国石油真实成本研究 A STUDY ON THE TRUE COST OF OIL IN CHINA 油控研究项目“石油真实成本”课题组 中国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和政策研究项目 ( 油控研究项目 )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石油是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石油的生产

客服
商务合作
小程序
服务号
折叠